我國建造的「吞噬獸」,每天吃掉5000噸垃圾,3天後變成「寶貝」

2020-12-05 肆一潮訊

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之中處處都是可見垃圾的身影,中國作為一個超級人口大國,同樣也是垃圾製造大國,每年的垃圾產量可達3億噸,一直以來隨著我們國家的發展,很多人都考慮這些垃圾難道就真的一無是處了嗎?能不能將這些有害物品轉變成有利於人類發展的資源呢?

這就不得不提起中國建成的號稱全球最牛的垃圾焚燒發電廠了,三天就能清乾淨一座城市垃圾,發電廠採用最新的垃圾焚燒處理技術,每天可以處理5000噸生活垃圾,約佔2000萬人口的深圳,全年產生垃圾數量的1/3。

除了將垃圾處理掉,它還能將其變廢為寶,一年就能發電11.6億千瓦時,如果你擔心焚燒廠會汙染環境,那就不必了,因為它們每年都是要按標準排放煙氣等將垃圾焚燒時產生的廢氣進行淨化處理,然後才能排放至空氣中。

巨大的圓形建築屋頂面積近6.6萬平方米,其中4萬平方米被鋪上光伏板,使建築本身可通過太陽能實現可持續供應,剩餘的屋頂則用於屋頂綠化水回收系統以及天窗,簡單的圓形結構和緊湊的外形設計,也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建築物的佔地面積,減少了建造成本和時間。

除了是一座垃圾焚燒廠以外,這裡還將做一個大型的科教基地供遊客參觀,其內專門為此鋪設了長達數百米的觀景通道,想來也是十分有趣了,預計2020年該廠就可以建成並投入使用,大家覺得垃圾發電站怎麼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章丘用蟑螂吃垃圾:3億隻每天吃掉15噸!網友開始擔心…
    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主任李延榮介紹,目前中心飼養了300噸,共3億隻「美洲大蠊」蟑螂,每天共計可吃掉15噸餐廚垃圾。章丘區環衛管護中心董科長表示,該項目目前是政府合作項目,政府在工廠土地劃撥方面給了政策上的扶持。
  • 章丘用蟑螂吃垃圾:每天吃掉15噸 衛生種群控制存疑
    來源:新京報章丘用蟑螂吃垃圾 衛生種群控制存疑3億隻「美洲大蠊」蟑螂每天吃掉15噸廚餘垃圾,網友擔心蟑螂成災,專家質疑種群控制與公共衛生問題工人在孵化室進行蟑螂卵鞘孵化。受訪者供圖蟑螂是人們公認的害蟲之一,近日,山東濟南市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利用「蟑螂吃掉垃圾」的生物無害化處理垃圾的方式引發熱議。
  • 章丘這個地方有3億隻蟑螂!每天「吃掉」15噸餐廚垃圾
    在濟南市章丘區西南部的一片田野裡,隱藏著一座佔地90畝的方形建築,建築裡有著一群特殊住客——3億隻美國大蠊品種的蟑螂。
  • 「吃貨蟲」每天吃100噸餐廚垃圾 廣州項目試運行
    白雲區餐廚垃圾黑水虻處理項目位於江高鎮茅山工業區,去年9月試運營,總投資3500萬元,環保投資284萬元,通過養殖黑水虻幼蟲,每日可「吃掉」100噸餐廚垃圾、青菜、果皮等。據了解,該項目今年下半年將正式運行。  「吃貨」黑水虻是如何工作的呢?昨日,記者現場探訪黑水虻的工作流程。
  • 蟑螂變成寶——處理餐廚垃圾的好手!
    但是對有些人來說,蟑螂不僅不是害蟲,還是他們的寶貝。李延榮說:蟑螂的種類也很多,大概有6000多種。但是現在在垃圾處理中心養殖是中國國內本身就有的品種——美洲大蠊,這個品種的蟑螂的個頭相對較大,而且喜歡吃腐敗的有機質,繁殖速度非常快,與家中常見的蟑螂是一點都不一樣的。
  • 「看,垃圾都被蟑螂吃掉了!」濟南城管開放日進章丘體驗垃圾分類
    8月27日,濟南「城管開放日」活動走進章丘垃圾發電廠、餐廚垃圾處理廠等地,山大學生、人大代表、市民群眾等80餘人參加,近距離感受和體驗章丘垃圾分類的開展情況。全章丘的生活垃圾在這都變成了「電」位於濟南市章丘區高官寨街道和黃河鎮交界處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於今年4月1日點火運行。在這裡,每天都承載著章丘產生的800餘噸生活垃圾的焚燒發電。
  • 亞洲夢幻島國,島上一晚5000元,每天焚燒垃圾330噸
    在馬爾地夫的度假島上住一晚約需4000-5000元人民幣,而在居民島上住一晚僅需200-800元人民幣。相比較而言,雖然居民也嚮往度假島上的生活,但現實是活在當下。隨著旅遊業的繁榮,天堂馬爾地夫也有它地獄的一面,曾經美麗的度假島變成了垃圾島,每天要焚燒330噸垃圾,現在已經變成了由垃圾組成的垃圾島,沒有沙灘,只有無盡的垃圾。
  • 山東章丘十億小強「住豪宅吃大餐」,每天消化50噸餐廚垃圾
    在這裡,一種名叫美洲大蠊的蟑螂每隻每天要吃掉自己體重5%的餐廚垃圾,10億隻蟑螂靠著自己的看家本領——「吃」,每天能消化章丘區50噸的餐廚垃圾。10億小強「住豪宅吃大餐」走進黑暗、潮溼,有著30℃高溫的養殖間,一股熱浪與濃烈的氣味撲面而來。這裡佔地面積6300平方米,相當於一個滿足國際比賽標準的足球場大小。
  • 章丘擬用蟑螂吃完60噸廚餘垃圾 真的不會蟑螂成災?
    原標題:章丘用蟑螂吃垃圾 衛生種群控制存疑  3億隻「美洲大蠊」蟑螂每天吃掉15噸廚餘垃圾,網友擔心蟑螂成災,專家質疑種群控制與公共衛生問題  蟑螂是人們公認的害蟲之一,近日,山東濟南市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利用「蟑螂吃掉垃圾」的生物無害化處理垃圾的方式引發熱議
  • 這個城市每天產生生活垃圾3500多噸 垃圾處理的「出路」在哪裡?
    北極星固廢網訊: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會產生垃圾。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持續增長。在南昌,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有3500多噸,垃圾處理的「出路」在哪裡?為普及生活垃圾處理知識,近日,經開區蛟橋鎮舉辦「垃圾處置科普知識講座」,邀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境衛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劉晶昊,介紹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 中國天才意外發現吃掉塑料的細菌,價值5000萬元,最後選擇加拿大
    引言相信大家都知道塑料是我們人工合成的一種材料,雖然用途很高,但是它對環境的危害十分的重大,所以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在尋找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而我們國家的天才少女意外發現了可以吃掉塑料的細菌,價值5000萬元,在她高中畢業後就選擇了到加拿大。
  • 餐廚垃圾怎麼辦?可以養蟑螂吃掉啊
    IT之家7月19日消息 在濟南市,有著這麼一座特殊的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它是一座方形建築,佔地面積約為90畝,位於章丘區西南部的一片田野裡。與其他焚燒、填埋垃圾處理中心不同,這裡養著大約3億隻美國大蠊品種的蟑螂,這些蟑螂,便是餐廚垃圾的處理「工人」。
  • 10億蟑螂大軍,吃掉你的餐廚垃圾
    現在,在濟南市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蟑螂正打著一場名譽翻身仗。在這裡,一種名叫美洲大蠊的蟑螂每隻每天要吃掉自己體重5%的餐廚垃圾,10億隻蟑螂靠著自己的看家本領——「吃」,每天能消化章丘區50噸的餐廚垃圾。10億小強「住豪宅吃大餐」走進黑暗、潮溼,有著30℃高溫的養殖間,一股熱浪與濃烈的氣味撲面而來。
  • 女大學生養幾億蚯蚓,每天吃幾百噸「垃圾」掙錢?
    人畜糞便、農業秸稈、園林樹枝、有害植物……這些都是蚯蚓們的「口糧」,它們每天要吃掉近百噸「垃圾」,生產出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實現了經濟與環保雙贏。而蚯蚓生產出的蚯蚓糞已用於石榴、藍莓、葡萄、辣椒等農作物種植。如今,羅景楊不僅把蚯蚓糞賣到了西昌多個鄉村的種植戶手中,還吸引了涼山以外的農戶和企業前來購買。
  • 荷蘭用海洋垃圾建造生態島
    目前人們處理垃圾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把它們進行堆積或填埋,有的地區對垃圾進行處理後再建立各種形態的公園或廣場。如今,荷蘭科學家決定把這種方法移植到海洋中,利用海洋中各種各樣的漂浮垃圾(尤其是塑料垃圾)建造人工生態島。
  • 「關注」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快滿了!當地每天1萬噸垃圾咋辦?
    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即將封場△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於1994年建成,佔地1000多畝,相當於100個足球場的面積那麼大,每天處理垃圾達到10000噸,在原本的計劃中,江村溝每日垃圾填埋量在2500噸左右,原本能使用50年的填埋場,結果提前20年就迎來了飽和。這個超負荷使用的垃圾填埋場關閉後,西安每天10000噸垃圾該如何處理?
  • 「蟑螂先生」馴蟲記:他準備養40億隻蟑螂,每天吃200噸垃圾,「為...
    (攝於8月23日)「我現在有8億隻幼蟲,每天吃2噸垃圾,長大成蟲後每天能吃40噸」在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南部的一座小山坡上有一個小院子,上面掛著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的牌子。這就是李延榮和他的團隊最開始大規模養蟑螂的地方。其實,為處理餐廚垃圾,他還嘗試養過黃粉蟲、蠅蛆、蚯蚓。相比之下,黃粉蟲成本太高,蠅蛆冬天無法生存,蚯蚓成長周期長。最終,他選定了蟑螂。
  • 花金龜吃秸稈 鄉村垃圾變成寶
    原標題:花金龜吃秸稈 鄉村垃圾變成寶 近日,山東省陽穀縣西湖鎮孫樓村傳出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駐該村的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勇濤、崔榕健利用白星花金龜幼蟲吃垃圾的試驗取得了突破。 在孫樓村白星花金龜幼蟲養殖基地的試驗棚裡,堆滿了正在腐熟的各種秸稈瓜菜秧蔓,「這些都是為白星花金龜幼蟲準備的『美食』,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全部吃掉。」
  • 垃圾變寶貝 海鹽這個垃圾焚燒廠有個神奇的「胃」
    垃圾有什麼用處?在光大環保能源(海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克進眼裡,垃圾不僅能焚燒發電,還能經過處理製作成生物柴油、天然氣、建築材料……垃圾變寶貝,得益於今年建成投產的海鹽綠能環保項目。數據顯示,海鹽的生活垃圾產生量逐年增加,儘管2017年初海鹽開始大力推進垃圾減量分類,每天仍有500噸左右的垃圾需要處理。「此前海鹽處置垃圾的方式主要有減量、外運處置和衛生填埋三種。」海鹽縣環衛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道,但垃圾產生量與日俱增,各地垃圾焚燒廠的處置能力「告急」,海鹽本地的應急填埋場也接近飽和,海鹽生活垃圾一度面臨「無處可去」的艱難處境。
  • 垃圾分類真管用!含水量減少2%,垃圾場每天少燒68噸水!
    原來新來的垃圾要在垃圾倉裡堆放5至7天,充分發酵後再由垃圾抓吊抓到右邊進行混合,才能入爐焚燒。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管理中心主任皮猛告訴記者,園區內現有兩座比鄰而建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日處理能力達到34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