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真管用!含水量減少2%,垃圾場每天少燒68噸水!

2020-12-03 北京日報客戶端

9月16日,市政協城市講堂開進了朝陽區循環經濟產業園,記者帶您一起看看有您垃圾分類的成果!

一爪下去,8噸重10立方米的垃圾被穩穩抓起,工作人員像操控爪娃娃機似的就把這些垃圾投放到焚燒爐中……在循環經濟產業園的清潔焚燒中心,委員們從5層俯瞰巨大的垃圾倉。只見垃圾倉分為三部分,中間是卸料區,左邊是新垃圾堆放處,右邊是發酵後垃圾堆放處,左右兩座垃圾山蔚為壯觀,巨大的垃圾抓吊正不停地把通過料鬥新卸進來的垃圾抓到左邊垃圾山頂部。原來新來的垃圾要在垃圾倉裡堆放5至7天,充分發酵後再由垃圾抓吊抓到右邊進行混合,才能入爐焚燒。

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管理中心主任皮猛告訴記者,園區內現有兩座比鄰而建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日處理能力達到3400噸。自垃圾分類全面實施以來最大的變化就是垃圾更好燒了,熱值由原來的1750大卡上升到焚燒爐的上限1900大卡,經過測量,現在的垃圾比以前的含水量減少了2%,別看小小的2%,以3400噸計算就相當於每天少燒了68噸水。

在日處理能力400噸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工作人員打開設備一端的油脂暫存箱,棕褐色的油脂還在不停的往箱子裡流。委員們紛紛湊上去看,還聞出了辣椒味兒。

「餐廚垃圾大概含油量在2%左右,經過固、液、油三相分離,固體直接焚燒發電,液體處理後變成中水。」皮猛介紹說,這個餐廚垃圾處理廠每年能處理餐廚垃圾13萬噸,提取的粗油脂達到3000多噸,全部由專業公司深加工成生物柴油。

年處理建築垃圾123萬噸,能生產出無機混合料60萬噸,標準磚1億塊,骨料24萬噸;年發電量達到5.3億度,可為80萬人口提供一年的用電量,相當於節約18.6萬噸標準煤;垃圾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經過循環利用,再加上園區雨汙分流集雨,每年可節省30萬噸的時政供水……垃圾在您的家裡真的就是垃圾,而當它們被分類然後源源不斷的匯聚到一起,就成了巨大的資源。

「太震撼了!應該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分類後的垃圾是如何變成資源的!」當得知作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中小學生實驗實踐課程基地的循環經濟產業園參觀預約都排到了明年,市政協委員們紛紛建議,應通過網際網路、虛擬實境等技術打造網上不落幕的展廳,讓更多人見證垃圾到資源的轉變,更積極地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真管用!含水量減少2% 垃圾場每天少燒68噸水!
    原來新來的垃圾要在垃圾倉裡堆放5至7天,充分發酵後再由垃圾抓吊抓到右邊進行混合,才能入爐焚燒。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管理中心主任皮猛告訴記者,園區內現有兩座比鄰而建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日處理能力達到3400噸。
  • 來看你分類投的垃圾怎麼變成能源
    廣州東部生物質綜合處理廠技術總工曹永建介紹,以往未能在前端嚴格執行垃圾分類,餐廚垃圾往往與其他垃圾混合在一起進行焚燒或是填埋,餐廚垃圾含水量高,難以滿足焚燒發電的熱量要求,若是填埋,除了要佔用大量的土地資源外,還要處理滲濾液以及有機物腐爛帶來的臭味汙染。7月31日,廣州東部生物質綜合處理廠正式投產啟動。
  • 印度接手「洋垃圾」後,最大垃圾場何般模樣:鳥比人還要大
    所以從長期來看,進口「洋垃圾」弊大於利,所以中國在2018年開始實施「洋垃圾禁令」。自中國發布洋垃圾禁令後,印度就有信心接班了,印度人看上了歐美發達國家的洋垃圾,並希望把這些洋垃圾帶到印度國內,這僅僅是因為他們覺得洋垃圾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他們想向我們學習以前的做法,把回收處理後的洋垃圾重新用於生活中,實現利潤最大化。但印度從洋垃圾中得到的比失去的少得多。
  • 垃圾如何分類?這群中學生來到垃圾處理廠尋找答案
    怎麼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都去了哪裡?帶著這些疑問,長郡雙語實驗中學C1815班的同學們來到黑麋峰長沙市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場參觀學習。在參觀過程中,同學們了解到,目前垃圾場日均填埋生活垃圾8000多噸、汙泥近1000噸、餐廚垃圾初分揀物200多噸,滲瀝液處理規模達3100噸。 為了詳細了解垃圾處理過程,同學們先後參觀了生活垃圾進廠、吊控進料焚燒、廢氣和滲濾液處理以及垃圾清潔焚燒發電運行等情況。「垃圾場每天處理這麼多垃圾,如何防治臭味擴散呢?」
  • 垃圾分類,我們不能再等了……
    這場垃圾分類的戰爭已經迫在眉睫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適應我們要做的就是 快!可能是吹來的風、喝到的水,是以垃圾為食的豬牛羊生產的肉類奶製品,是在垃圾填埋場上種起來的有機蔬菜水果…2被垃圾圍繞的城市最終變成「癌症之城」從2018年1月1日開始禁止進口「洋垃圾」,到2019年7月1日上海實施垃圾分類,不僅是上海很急,整個中國都很急。
  • 垃圾分類時代 TUV萊茵攜德國先進技術經驗助力環保事業
    事實上,這並不是我國首次實行垃圾分類,但確是「史上最嚴」的一次。 時間倒退到2000年,我國確立了8個試點城市推廣垃圾分類制度,期間對部分試點城市進行補貼鼓勵,但由於人口數量眾多、垃圾成分複雜、配套清運條件不足等綜合因素收效甚微。 2010年,紀錄片《垃圾圍城》轟動全球。導演王久良兩年走訪記錄了北京周邊大大小小400多個垃圾場。
  • 臭氣烘烘的餐廚垃圾如何變廢為寶 1噸餐廚垃圾可變成80立方米沼氣...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消耗各種各樣的食物,同時產生了大量餐廚垃圾。餐廚垃圾處理是一個城市綠色能源建設的一個重要窗口。那麼,這些餐廚垃圾最終會如何處理?近日,記者走進市偉明餐廚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近距離了解餐廚垃圾變廢為寶的奇妙旅程。
  • 總結|生活垃圾分類背後的10個科學原理
    生活垃圾分類講科學麼?四分類、幹垃圾VS溼垃圾的分類科學麼?許多人有完全不同的見解。進一步講,生活垃圾分類有所謂的科學原理麼?對四分類的科學性,特別是對上海乾溼垃圾分類的科學性,也有非常多的置疑。生活垃圾分類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尚,是一件環境保護的大事,但似乎社會熱議背後,來自環境科學專業人士的聲音卻不多,能從環境科學原理角度提出針對性建議的聲音就更少了。
  • 全球「最大」的垃圾場,垃圾山有十層樓的高度,上千禿鸛在此覓食
    在這裡每天都能夠受到來自於印度各個地區的垃圾,全部的重量加起來可以說讓人難以想像,我們都一直在常說金山銀山或許印度的這座垃圾山擁有著無限可能,也將會產生很多故事。整個部落跟垃圾場周邊被沼澤地所圍繞,據了解,佔地多達570畝左右在這場地當中所堆放的垃圾高度有10層樓高,並且每天運送到這裡未分類的垃圾多達500多噸,可能在很多讀者看來,像這樣的地方應該沒有人會生存在這裡,其實不然在周邊生活著200多戶窮人,他們主要以這些垃圾為生,平常都是以挑選垃圾當中還能夠使用的物品能用的則繼續使用,並且通過這樣的淘垃圾來維持生活。
  • 印度貧民吃住在超大的垃圾場,以腐肉為食的成群大禿鸛伴其左右
    如我國很多城市都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管理,可回收的,可分解的,以及有毒的都採取分類處理。目前很多地方會建設垃圾場來處理垃圾。在印度高哈蒂市,距離孟加拉國與不丹的邊境線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印度最大垃圾場,布洛根,這個垃圾場面積超大,周圍被沼澤地環繞。這個垃圾場已經存在15年了,儘管目前已經滿負荷了,但目前每天還會有500多噸的垃圾,從全國各地拉過來,已經威脅到了周圍的沼澤。
  • 垃圾分類時代下變廢為寶的也可以是服裝的面料
    草案對"生活垃圾汙染環境的防治"進行了專章規定。     2019年9月,為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全國公共機構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發揮率先示範作用,公布《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價參考標準》,並進一步推進有關工作提出要求。
  • 小心,你家的垃圾分類裡有這些火災隱患!
    小心,你家的垃圾分類裡有這些火災隱患!>去年5月起,《長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將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4類,隨後省內各地也正逐步推進垃圾分類
  • 100城市方案⑥|固體廢棄物:從垃圾發電到行為改變
    在這裡建成垃圾填埋氣發電廠,通過國家電網把電能供給居民使用。因為這一舉措,垃圾場每年可減少900,000噸碳排放。電廠發電能力為30 MW,每天運行24小時,每周7天不間斷髮電。該市計劃在2018年之前新增兩個類似設施,進一步增加沼氣的產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除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之外,項目還有創新的社會福利元素。
  • 強制垃圾分類,海洋垃圾治理迎利好
    自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上海居民迎來了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和幹垃圾,個人或者單位要分門別類地投放,不能弄錯,否則就要被罰款。說實話,讓上海居民因此而「忐忑不安」的,還不是垃圾分類,而是罰款。早在2000年,上海就作為試點城市實行了垃圾分類回收,但卻未達到預期效果。究其原因,就在於實行垃圾分類並非強制性,只是政府「倡導」。
  • 「海洋」人類最大的垃圾場,每年垃圾幾百萬噸!這些都是哪來的?
    當然也就有了很多各式各樣的包裝,這些包裝對於我們來說就是生活垃圾。有時會把它們放入垃圾桶裡,有的時候就會隨手一扔也不太注意。甚至有的時候,因為這一件東西對於環境的危害並沒有很大。不過日積月累,這些生活垃圾卻開始慢慢的影響人們的生活,甚至危及到我們生存的環境。據不規則統計,現在人類生活最大的垃圾場並不是廢品回收站,而是我們的海洋。
  • 地球上最大的垃圾場,面積有10個韓國那麼大,容納了400多噸垃圾
    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會產生垃圾,這也是日常生活中必定會發生的現象。所以在每一座城市當中,我們都能在一些角落當中看到垃圾場,城市當中的垃圾場也是有大有小的,一般來說也只有一間房子的大小。但是大家能想像得到嗎?
  • 全市日收廚餘垃圾714噸,較一個月前增加約572噸 垃圾強制分類...
    在鼓樓區華僑路街道金鼎灣·今朝天下小區,設立的「紅灰榜」激勵居民不僅要分類,還要把這項工作做精做細。在玄武區新街口街道,除了督導員每天按時上崗,街道還通過多部門組成的巡查隊伍每天來回於35個小區的63個收集點位,用四分類收集設施到位、督導員到位、分類到位和督查檢查到位的「四到位法」,倒逼物業讓垃圾分類真正動起來。
  • 山東章丘十億小強「住豪宅吃大餐」,每天消化50噸餐廚垃圾
    在這裡,一種名叫美洲大蠊的蟑螂每隻每天要吃掉自己體重5%的餐廚垃圾,10億隻蟑螂靠著自己的看家本領——「吃」,每天能消化章丘區50噸的餐廚垃圾。10億小強「住豪宅吃大餐」走進黑暗、潮溼,有著30℃高溫的養殖間,一股熱浪與濃烈的氣味撲面而來。這裡佔地面積6300平方米,相當於一個滿足國際比賽標準的足球場大小。
  • 綠色奧運破解「垃圾圍城」
    但和所有事情一樣,西方國家經歷過的困境和走過的彎路,中國似乎都要重走一遍,對於「垃圾圍城」困境愈演愈烈的中國城市來說,垃圾焚燒即使不是最科學的方式,或許至少也是一個現實的選擇。  垃圾場該建在哪裡?  但是,具體到每個公民頭上,誰也不願意在自己家門口建垃圾場。「我不反對焚燒垃圾,但是反對在我們這裡燒。」
  • 海南垃圾困島,專家稱應率先實施垃圾焚燒清單制管理
    由於附近還有醫療垃圾廠、飼料廠、天然氣公司等企業,整個片區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老城鎮仲音村村民馮成旭說:「垃圾場離村子不到兩公裡,平時睡覺都睡不踏實,真擔心出事。」在位於萬寧市石梅灣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記者看到滲濾液處理站旁豎著「嚴禁吸菸,罰款500元」的標示牌。而該垃圾廠負責人就在標示牌旁抽菸,還表示「平時也抽,一般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