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考察隊在甘肅省酒泉市發掘出大量恐龍化石

2021-01-15 搜狐網

  新華網蘭州11月17日電(記者馬維坤、朱國亮)記者從甘肅省酒泉市古生物化石辦公室獲知,該市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聯合組成的恐龍考察隊,日前在該市肅北縣馬鬃山地區考察性發掘出大量恐龍及其他古生物化石。

  酒泉市古生物辦公室工作人員王昱告訴記者,今年8月底,中科院與酒泉市聯合組成恐龍考察隊對馬鬃山地區「布咚呼嚕斯太恐龍群」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的野外發掘。經過40多天,考古專家們考察性發掘了這些埋藏在距今約1.1億至1.2億年的河流與湖泊沉積的地層中的化石,其中主要是恐龍化石。

  酒泉市古生物辦公室負責人王化民說,這次考古活動最大的收穫是,發現了一長達13米的禽龍類恐龍化石,這是迄今在當地發掘獲得的最大的恐龍化石。上世紀90年代初,「中日絲綢之路恐龍考察隊」曾在馬鬃山地區發現過鸚鵡嘴龍、原巴克龍、古角龍及其他一些恐龍化石,其中體長約1米的鸚鵡嘴龍化石在馬鬃山最常見。王化民介紹,考察隊目前已發現這隻禽龍的脊椎骨、尾椎骨、臀骨、肋骨、腿骨化石達28塊之多,還從其腹腔內獲得了20多枚胃石,化石保存較完整。除了大量恐龍化石,「中科院酒泉市聯合恐龍考察隊」還發現了龜和著名的遼西熱河生物群的典型分子三尾類蜉蝣、東方葉肢介、貝殼類、植物類以及罕見的蜻蜓翅膀等化石,對於研究遼西熱河生物群的組成、分布、演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王化民說,所有這些化石表明,1.2億年前,「布咚呼嚕斯太」盆地並非今天「黑戈壁」的蒼涼景象,而是水草豐美、大小湖泊相連、森林廣袤的美景。據了解,2005年開春後,考古專家將對馬鬃山地區中生代生物群落進行全面發掘。

相關焦點

  • 馬鬃山公婆泉考古發掘始末:尋找失落的世界
    今年8月底,一支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周忠和教授領銜、恐龍專家汪筱林教授領隊、中科院古脊椎所和酒泉市古生物化石辦公室等26人組成的「中科院———酒泉市聯合恐龍考察隊」,在酒泉市肅北縣馬鬃山地區「布咚呼嚕斯太」恐龍群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的野外發掘。在為期50多天的科考發掘中,考察隊發現了大量的恐龍骨骼和其他古生物化石。
  • 酒泉發現長13米的禽龍類化石 打破考古誤區(圖)
    迄今為止最大的禽龍類化石面世  2004年7月20日至8月31日,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恐龍專家、博士生導師汪筱林、古鳥類專家、博士生導師周忠和等專家和酒泉市古生物化石研究辦公室王化民等26人組成的「中科院—酒泉市」首次野外聯合考察隊,開赴肅北馬鬃山、昌馬、清泉等20多個化石分布點,進行系統地古生物化石考察和發掘工作,在馬鬃山布咚呼嚕斯泰
  • 黃山雞母山恐龍化石開始保護性發掘
    江淮晨報8月22日訊 8月20日上午,經過充分的準備之後,古脊椎動物研究專家、省考古所韓立剛副研究員帶領文物考古專業人員組成的發掘隊伍,來到歙縣雞母山恐龍化石遺址,正式啟動對這裡的恐龍化石的保護性搶救發掘工作。   這次發掘是在劃定的400多平方米的區域內探方發掘,第一步鏟去山體表層土壤砂石,待進入文化層面後再深入挖掘。
  • 萊陽恐龍博物館今年建成 曾發掘完整恐龍化石骨架
    目前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設有兩個展館,一館為1951年棘鼻青島龍發掘地遺址,二館為大量恐龍化石的新發掘地。除了道路建設外,今年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還將建設博物館、樹化石林、主碑等項目。其中,建築面積3750平方米的博物館主體建設計劃於今年7月底竣工,展陳施工將於4月份開始。
  • 吉林龍山恐龍化石發掘啟動 "地球年輪"有待解讀(圖)
    央視網消息:2016年5月,在吉林省延吉市龍山多處發現恐龍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多名專家審慎鑑定,初步認定,發現的恐龍化石的地質年代屬於白堊紀。根據現場地貌及前期發掘研判,此處可能有恐龍化石群,且種類多樣。時隔一年,各項工作經過充分準備,中科院和延吉古生物化石保護研究中心將聯手對恐龍化石進行大規模系統發掘,央視記者也將分階段直播發掘過程。據央視記者從發掘現場獲悉,延吉恐龍化石群填補了吉林省關於古生物、古環境、古地質科學考察方面的一項空白。
  • 中國有哪些地方發掘出了恐龍化石?哪些地方被稱為恐龍之鄉?
    中國地域廣袤,而且地形多樣,有利於各種化石保存,目前,已在中國境內出土了大量的恐龍化石。比較著名的有四川自貢、雲南祿豐、內蒙古二連浩特、新疆準噶爾、山東諸城、遼西熱河等地區。下面我們就一一介紹中國著名的恐龍化石發現地,有機會你也可以去探索發掘恐龍化石哦。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已發掘至少八種恐龍足跡
    福建省首次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發現地點位於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已發掘至少八種恐龍足跡。據介紹,2020年11月7日,在福建省直有關部門的倡議和指導下,由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發起,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組成聯合考察隊進行福建省恐龍資源調查考察,在龍翔村首次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據初步勘察,該化石產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現已清理出240餘枚恐龍足跡,呈現出面積較大、多樣性較高、保存較好等特點。
  • 贛州查獲大量古生物化石 種類有恐龍骨骼及恐龍蛋等化石
    本報贛州訊 江南都市報記者劉傑靈攝影報導:12月24日,贛州警方將在沙河等地被人挖走藏匿的化石移交給了贛州市礦產資源管理局。
  • 恐龍曾在你家鄉?福建首次發現恐龍化石,無恐龍省區還剩7個
    據介紹,目前,考察隊已在泥質粉砂巖或粉砂質泥巖層面上清理出恐龍足跡240餘枚,包括植食性蜥腳類,大、中、小型鳥腳類,肉食性大型三趾型獸腳類,兩趾型恐爪龍類,小型獸腳類等至少八種造跡者(恐龍)。這是中國首次發現大型恐爪龍類的行跡,也是目前中國範圍內發現的最大的恐爪龍類足跡。
  • 贛州查獲大量古生物化石 種類有恐龍骨骼及恐龍蛋等化石[圖]
    本報贛州訊 江南都市報記者劉傑靈攝影報導:12月24日,贛州警方將在沙河等地被人挖走藏匿的化石移交給了贛州市礦產資源管理局。警方移交的恐龍蛋化石  據了解,12月1日中午,在沙石鎮發現恐龍化石的建築工地上,贛州市公安局章貢分局沙石派出所出警民警抓獲了一名涉嫌非法發掘倒賣恐龍化石的犯罪嫌疑人魯某。當地警方於12月2日在沙河鎮垇下村一倉庫內,查獲大量非法買賣的恐龍、恐龍蛋、巨型龜等古生物化石。
  • 最後一批恐龍在哪死亡?這裡出土大量恐龍化石,卻沒有恐龍蛋化石
    就拿恐龍來說,目前已知的恐龍種類,大約就有900-1200種,並且專家推測,預計還有幾百種恐龍沒有被發現。嘉蔭隸屬於黑龍江,而黑龍江是我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地下埋藏了大量的恐龍化石,不單單嘉蔭,別的地方肯定也具有很多未發現的恐龍化石
  • 中國恐龍之鄉,在山東萊陽,中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在這裡發掘
    此後,一系列的恐龍和恐龍蛋化石逐漸被發現,萊陽成為我國科學家最早發現恐龍、恐龍蛋、翼龍化石的地方,同時也是世界上罕見的同時富含恐龍、恐龍蛋化石和恐龍足跡化石的地區。然而,這些學術圈的大事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並沒有太多的知名度,萊陽的恐龍化石甚至比不上萊陽梨的名氣。近年,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建成,萊陽終於以「中國恐龍之鄉」的名號出圈,慢慢向世人揭開白堊紀遙遠的記憶。
  • 烏拉特後旗發掘的大型鴨嘴龍化石首次亮相,震驚了恐龍界!
    在此期間,在烏後旗境內發掘出的一具近二十年來內蒙古地區發現的最為完整的大型恐龍骨架化石將向全國化石專家首次亮相,專家們在9日下午集體參觀了這具化石的修復現場。該具恐龍化石長8米左右,是目前內蒙古地區首次發現的早白堊世大型鴨嘴龍類恐龍,也是近二十年來內蒙古地區發現的最為完整的恐龍骨架化石,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 亞洲首例梁龍化石現身寧夏 新疆發現亞洲最長恐龍
    據新華社電昨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恐龍溝和寧夏靈武市兩處恐龍發掘點開始發掘。初步研究表明,寧夏靈武發現的恐龍化石為梁龍化石,這在亞洲地區為首次發現。同時記者從新疆奇臺縣恐龍化石發掘現場獲悉,科學家們確認26日發掘的一具恐龍化石為馬門溪龍,體長達35米,是亞洲最長恐龍。
  • 四川自貢又火了,1.6億年前恐龍化石被發掘,專家:在世界都罕見!
    眾所周知,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對於地球的探索也越來越頻繁一些曾經號稱世界未解之謎的難題,在人類科技的手段之下,逐一的解開那些神秘的面紗,就連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在如今也被各種科研人員利用,AI等修復手段重現出來。
  • 墨西哥發掘出迄今最大的爬行動物食肉滑齒龍化石
    墨西哥發掘出迄今最大的爬行動物食肉滑齒龍化石   2003年1月3日14: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3日電 由墨西哥和德國化石研究專家組成的考古小組最近在墨西哥北部城市阿蘭貝裡發掘出一塊迄今體積最大的爬行動物化石
  • 廣東發現大量白堊紀時期恐龍化石 恐龍為何偏愛這裡?
    如蛋殼排列是呈蜂窩狀或是纖維狀等,推斷「恐龍」是食肉還是食草類恐龍;根據蛋殼的具體金屬元素的含量和結構,可以判斷其具體食物成分,從而對恐龍身份作出判斷。不過,邱立誠表示,儘管廣東是恐龍化石的「大戶」,但研究專業人才較少。「目前恐龍化石研究專業人才還是以中科院和國家地質博物館專家為主。省內而言,在中山大學和瀕危動物研究所會有涉及相關領域的專家,但也僅為個位數。」
  • 古生物研究專家散步巧遇恐龍化石 為自貢第161個恐龍化石發現點
    這好像一根恐龍的腿骨化石喲!」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李飛急忙走近細看,發現眼前正是一塊恐龍化石。據專家事後考證,這確是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12月2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將帶著專業設備前往現場進行發掘,以確定周圍是否還有相關聯的骨骼化石。
  • 專家:這裡巖層符合條件
    為何考察隊要從龍巖開始找起,為何不去龍海等閩南地區找呢?下一站會去哪裡?本報特派記者帶著這些讀者關心的問題諮詢了專家。  【釋疑】  名字都帶「龍」   龍海會有化石嗎?  考察隊:閩東南地區被大量火山巖覆蓋,發現難度大  福建省恐龍資源聯合考察隊領隊鈕科程提到,恐龍遺蹟或化石的保存需要連續的陸相沉積巖,目前福建只有閩西和閩北有少量晚白堊世紅層(即晚白堊世的陸相沉積地層),而閩東南地區受燕山運動影響,被大量的火山巖覆蓋,所以發現恐龍遺蹟或化石的難度較大。  那麼,為什麼龍巖上杭發現了恐龍遺蹟?
  • 新疆將進行恐龍化石挖掘活動 探秘十大懸疑
    2006年8月15日 中國將在新疆進行大規模恐龍化石挖掘活動 8月15日,兩名記者在新疆奇臺縣恐龍溝採訪拍攝恐龍溝開挖啟動儀式和新聞發布會。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專家本月底將在新疆奇臺縣恐龍溝進行大規模恐龍化石挖掘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