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過後,還要警惕PTSD

2021-01-11 南風窗

今天,向大家推薦一個朋友:看世界。

看世界是南風窗的兄弟媒體,我們相信:世界比想像更有趣。

在這裡,政治學者帶你解讀世界局勢,剖析政壇動蕩;歷史學家為你講述悠長歷史,回溯往日時光;背包客娓娓道來詩與遠方,帶你領略文化碰撞;電影愛好者向你推薦高分影片,滿足你所需的精神食糧……跟隨作者的筆觸,我們觀察世界、奇遇人生。

關注看世界,用思想丈量世界,找回一顆自由而有趣的靈魂。做一個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碼頭。

看世界雜誌

帶你一起 暢遊世界

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諾亞(Noah)得知自己罹患癌症的時候,年僅12歲,好在他的父親——菲爾·沃爾夫森(Phil Wolfson),是加州馬林縣的一位精神病學家。然而,沃爾夫森專業的醫學素養,也未能讓這個家庭倖免於難。

治療期間的痛苦經歷,化作事後綿長的傷痛記憶,在這個家庭中縈繞不去。他們和其他眾多不幸家庭一樣,在現代醫學的「悖論」中苦苦掙扎:旨在挽救生命的治療手段,卻讓倖存者在治療過程中飽受創傷。

癌症及其他致命疾病的確診,會給患者帶來強烈的焦慮與絕望。震驚、害怕、痛苦,以及不得不忍受一個接一個的損傷性手術,都是對病人及其家人的沉重打擊,再加上對復發和死亡的恐懼,讓他們完全陷入「創傷後應激障礙症」(PTSD)。

沃爾夫森的親身經歷和他的病人的普遍遭遇,讓他意識到這種心理創傷具有極為廣泛的臨床意義,以至於可以將其診斷為一種全新的疾病:「致命疾病的創傷後應激障礙症」。

何為PTSD

PTSD經常與軍事戰爭、性侵犯、事故和災難相關。暴露在這種創傷中會引發人體激素的大量分泌,使得血壓升高、心率加快,這幫助人們對迫在眉睫的威脅作出適當反應——「或戰鬥,或逃跑」。這種應激反應,對生存至關重要,但是,當威脅過去之後,可能會導致身體機能失調,並患上PTSD。

毫無疑問,被診斷患有致命疾病會導致一種心理創傷。然而,自1980年以來,PTSD的定義和診斷標準一直處於爭論當中。當時,《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三版,正式將這一術語作為一種焦慮症收錄其中。

可能導致PTSD的創傷應激源(traumatic stressor),包括自然災害、事故、他人故意行為造成的嚴重人身傷害(如侵犯或酷刑),以及軍事戰爭。在隨後的第四版中,「致命疾病」作為新的創傷應激源,被添加進去。然後,第五版將創傷應激源重新定義為「突發的災難性事件」,例如在手術期間醒來。

PTSD的核心症狀包括:侵入性噩夢、往事閃回、關於創傷的其他記憶;有意識地迴避與創傷事件有關的地點、人或情境;情緒和認知的改變,如易怒、過分內疚與羞恥感,以及記憶問題;容易甦醒或無法放鬆,恐慌發作、暴怒和失眠。

起初,沃爾夫森對諾亞身上表現出來的跡象並不在意,多年的醫學訓練也沒能讓他意識到災難性疾病在自己兒子身上降臨,直到諾亞出現了無法解釋的流血、頭痛和極度疲勞。他帶諾亞去見一位同事,這位同事給諾亞抽了一份血樣,然後,便找來了一位兒科腫瘤學家。

健康人應該有15萬個以上的血小板,少於2萬個會危及生命,而諾亞只有1.4萬個。醫生解釋說,治療癌症的藥物會讓諾亞變得非常虛弱,但是,這對拯救他的生命至關重要。

羅伯·科爾(Rob Cole)也有相似的經歷。他在加利福尼亞的核桃溪(Walnut Creek)經營著自己的產科業務。當時,一位女性注意到他頭頂上有一個黑斑。

隨後,一位腫瘤專家證實了他的恐懼:第二期黑色素瘤。外科醫生切除了病變周圍的一大片組織,以及一個淋巴結,好在淋巴結是陰性的,科爾有80%的生存機會。第一次手術後,他覺得自己像漂浮在半空中一樣沒有著落,他害怕黑色素瘤復發。

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果然,腫瘤擴散到了他的脖子。科爾忍受了所謂的根治性頸部清掃術(radical neck dissection),被移除了幾組淋巴結,以及周邊的肌肉、頸靜脈和控制右臂的神經。

然後,他開始接受放射和幹擾素的治療,以提高免疫系統對癌症的反應。他查閱了大量文獻,意識到自己的生存概率並不大,而右臂活動能力的喪失讓他無法繼續原先的產科業務,只得將它變賣。

一年半之後,他的黑色素瘤惡化了,但是,他反倒為此鬆了一口氣:「當我成為第四期患者的時候,我很高興,因為我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不會再被肢解了。我將接受全身性的整體治療,不必再忍受手術刀的摧殘。」

隨後,科爾在國家癌症研究所(NCI)接受了創新性的免疫治療。他不得不讓腫瘤生長到高爾夫球的大小,這樣,臨床醫生才可以獲取他的免疫細胞,篩選出它們的抗腫瘤反應,在實驗室中培養,再將它們重新注入他的靜脈。

目睹和觸摸自己身上的腫瘤讓人頗感不安,想像著癌症正在一點點吞噬自己的身體,科爾感覺「每分每秒」都浸淫在恐怖之中。

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

睡眠能帶來情緒上的些許緩解,但是恐懼卻在每次醒來時如期而至。手臂上猖獗的腫瘤一次次地提醒他:自己已經是第四期癌症患者,僅餘幾個月的生命。科爾說:「這種感受太可怕了,恐懼一直籠罩著你,即使現在腫瘤已經消失。」

有一天,當他在NCI等待掃描結果時,醫生把門關上了。「當掃描結果良好時,診室的門會一直開著,但是這次,門被關上了。就在這個時候,他們告訴我將放棄對我的治療,而我將不久於人世。」這一場景如今仍然讓他禁不住流淚。最後,科爾嘗試了另一種能觸發抗腫瘤免疫反應的藥物ipilimumab,他的病情終於穩定了下來。

臨床治療的有益視角

與內心創傷的抗爭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觀念,會讓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和人際關係,並提高面對逆境的復原力。

心理學家一直在討論「創傷後成長」的存在和普遍性,並於20世紀90年代開始正式研究,正如弗裡德裡希·尼採的名言:「不能將我們殺死的,都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

但是,致命疾病的確診會讓你每時每刻處在焦慮之中。如今,科爾在一家臨終關懷機構從事姑息治療相關工作,他深知病人的這種感受——需要專門的照護來處理他們的痛苦。

PTSD患者會產生侵入性噩夢、往事閃回、恐慌發作、暴怒和失眠等症狀(圖/Getty Creative)

對癌症倖存者中PTSD的評估有不同的手段。在2017年的《柳葉刀·精神病學》中,帕洛阿爾託大學早期幹預診所的主任和癌症相關創傷應激專家馬修·科多瓦,與他的同事一起,使用最嚴格的診斷標準,在大約6%的癌症倖存者中發現了這種病症。如果基於患者的自我描述(這通常會產生更高的比率),大約有28%的患者存在PTSD症狀。

截至2019年1月,美國有近1700萬癌症倖存者,按照6%的比例計算,超過100萬人可能患有PTSD。這其中還不包括數百萬中風、嚴重燒傷或其他致命疾病的倖存者。

一些專家認為,用PTSD來界定人們面對致命疾病所受的心理創傷,並不十分合適。而科多瓦覺得這是一個有益的視角,因為它有助於臨床醫生支持和治療病人,鼓勵他們處理自己經歷的遭遇,並幫助他們調整自己的觀念想法、焦慮水平、自我形象,而這些工作與我們面對一般的PTSD患者時非常相似。

電影《小丑》

舊金山加利福尼亞大學海倫·迪勒家庭綜合癌症中心的心理腫瘤學主任黛安·舒馬伊說:「有創傷的人在重新面對創傷時是非常令人不快的。他們沉浸在這種經歷中,就像房子著火了,他們必須馬上做些什麼。以這種身體應激水平,對事情做出持續的反應,是非常累人的。」

在所有與致命疾病相關的PTSD研究中,關於如何更好治療的研究仍然缺乏。在《柳葉刀·精神病學》中,科多瓦援引了一些研究成果,表明談話治療可以減少乳腺癌患者的侵入性想法,但也警告不要對正在經受創傷的癌症相關PTSD患者,使用普通的PTSD治療手段。

他說:「在一些人看來,他們的侵入性想法,和他們經歷過的遭遇較少關聯,而是在擔憂不得不再次經歷的事情。」

MDMA輔助心理治療

在諾亞被診斷患有白血病五周後,沃爾夫森在他的日記中寫道:「他觸碰敏感、情緒敏感、抑鬱、虛弱,沒有動力去對抗他的疾病,但是有動力和我們一起戰鬥。」

痛苦是傳染性的,它讓諾亞的母親幾近絕望,讓他的父親陷入無底深淵。

諾亞留下了自己的日記,其中一部分於1989年發表在《家庭圈》雜誌上。諾亞在第一次復發後寫道:「我不能否認,這種疾病正在吞噬我童年的全部時光,然後用噩夢、疼痛和痛苦將它填滿。」

電視劇《梅爾羅斯》

導管植入胸腔令他十分不安。「這個不可避免的身體特徵,將一直提醒我自己的處境,雖然它能挽救我的生命,但我的身體卻竭力抗拒它。」

化療沒有阻止再一次復發。諾亞選擇骨髓移植,但沒有如願,於1988年去世,他的17歲生日還差3個月就到了。

幾十年過去了,沃爾夫森依然記得,在一次去塔霍的路上,諾亞的嘴唇開始不受控制地流血,這是一個充滿恐懼的徵兆。

沃爾夫森在《諾伊:關於愛、生命、疾病和死亡的父子之歌》(2011年)書中寫道:「這些事情過去很多年了,但是每個創傷點都在我的意識中閃爍。」

《諾伊:關於愛、生命、疾病和死亡的父子之歌》

沃爾夫森說:「我是一名PTSD患者,儘管已經過去很多年,但我現在依然是。這讓我對有類似遭遇的人感同身受。這將是持續我一生的工作:如何儘可能地去治癒它。」

氯胺酮和MDMA(也稱搖頭丸),是這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MDMA在1985年被認定為非法藥物,因為它醫療效用不強,卻有很高的成癮風險。

然而,心理治療師一直都知曉,MDMA不僅能增強情緒、建立信任,還能軟化防禦機制、緩解焦慮,讓患者消除無法重新面對創傷的恐懼感,這是成功治療的關鍵。

沃爾夫森說:「它打開了心靈的大門,讓人不再迴避自己的感受,不再壓抑,從而更容易接納令人痛苦的記憶和情緒。」

電視劇《梅爾羅斯》

沃爾夫森的病人卸下包袱,直面自己心靈的痛苦,審視疾病是如何擾亂自己的生活、侵害自身價值、摧毀曾經的職業。當他們能面對自己最深層恐懼的時候,沃爾夫森就可以制定出治療方案,減輕痛苦和焦慮。

除此之外,迷幻藥還改變了治療師和患者的互動過程。它讓病人走上一段深刻而陌生的內心旅程,而這意味著治療師必須花幾個小時幫助病人處理出現的問題,並陪伴他們直至藥效消失。

沃爾夫森說,與主流商業心理治療的「50分鐘」時間單元不同,氯胺酮的藥效可持續4小時,MDMA可持續8小時。他補充說,傳統的治療也能產生結果,「但是,迷幻藥能更快、更深入地讓病人進入狀態」。

電視劇《貼身保鏢》

MDMA已被證明是如此有效,以至於最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通過一項「同情用藥」計劃,為患者開了綠燈。

由於MDMA作為非法藥物的時間較久,PTSD患者在傳統的治療方法之外,更有可能找到使用氯胺酮的治療師。

科爾正在考慮把氯胺酮納入他的臨終關懷實踐。他說,與病人每天服用的諸如百憂解之類的抗抑鬱藥不同,氯胺酮在三到四次療程後能提供持續性的緩解,而不會「徹底改變他們的日常神經化學」。

他自己經歷了三次氯胺酮輔助心理治療,以處理他與黑色素瘤抗爭經歷所帶來的揮之不去的夢魘。「它改變了我的生活。」

沃爾夫森希望這一新的診斷將催生新的治療方法,並構建一支全新的專業人員隊伍來應對致命疾病。現代醫療技術給了倖存者更多的生命,但並沒有關注這些額外爭取來的生命時間是否值得一過。現在,是時候改變了。

編譯 | Fiona

編輯 | 榮智慧 rzh@nfcmag.com

排版 | 蘭凡

看世界雜誌新媒體出品

相關焦點

  • 《抖音》ptsd是什麼梗
    最近  ,在抖音上面刷視頻的時候,就經常看到有人在下面的評論裡面刷ptsd。讓小編看的也有些不明白了。這一個梗到底是什麼意思,大家知道嗎?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抖音》ptsd是什麼梗吧!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抖音》ptsd是什麼梗吧!
  • 網絡流行語科普 ptsd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ptsd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19-10-29 14:35   來源:牛遊戲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ptsd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最近網上傳著的ptsd是什麼梗?在網上大家都能看到在玩ptsd這個梗,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警惕!疫情過後,PTSD,神經症和心理障礙或許也將集中爆發
    這次疫情對人所產生的心理壓力和衝擊,同樣的也會繞過你的心理防線和情緒的警惕線,悄悄的進入到你的潛意識,引發出你早期的心理障礙和早期童年創傷,開始醞釀發酵,等到開始出現症狀的時候
  • 養殖「洋動物」要警惕造成生態災難
    養殖「洋動物」要警惕造成生態災難 2016-10-12 09:13  「外來品種動物一旦逃亡,帶來的不僅僅是咬不咬人的問題,還有一個會不會造成生態災難的問題。」南京檢驗檢疫局郵局辦副主任殷連平說。  據了解,六合逃亡的眼鏡蛇屬孟加拉眼鏡蛇,這家養殖場是無證養殖場,並未向農林部門等主管部門報批登記。江蘇省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徐惠強告訴記者,毒蛇的養殖審批,在林業口子上。
  • 火星男孩又預言:災難過後中國將承擔特殊使命!
    ,  但在今年12月20日到明年3月31日期間,  會迎來比新冠肺炎更為嚴重的大災難,  也就是說:  疫苗無法跟上病毒的變異速度。毀滅性災難過後,火星大氣層消失了。  前火星有人居住。毀滅性災難過後,火星大氣消失了,火星不得不住在地下城直到今天。  從那以後,來自各方的新聞繼續報導波利斯卡公開表達的內容。  震驚世界的是,只有11歲的波爾斯卡用粗俗的語言警告人們:「地球上最大的危險是\\\'拜物教\\\'。」
  • 火星男孩預言:災難過後中國將承擔特殊使命!
    其中印度的14歲神童阿南得,在去年八月就曾預言有災難發生,如今他又再度斷言:2020年12月將有更大危機出現!毀滅性災難過後,火星大氣層消失了。 前火星有人居住。毀滅性災難過後,火星大氣消失了,火星不得不住在地下城直到今天。 從那以後,來自各方的新聞繼續報導波利斯卡公開表達的內容。 震驚世界的是,只有11歲的波爾斯卡用粗俗的語言警告人們:「地球上最大的危險是'拜物教'。」
  • 哪些信號男性需警惕
    現代生活節奏變快,社會壓力變大,男人作為社會和家庭中的支柱,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工作、應酬、交際、家庭成為男人肩上的重擔,然而男人也不是金剛之軀,一些「健康殺手」還是要需要警惕。警惕信號之一「失眠、記憶力下降」如果男性出現經常失眠、記憶力下降、頭昏腦脹、神志恍惚、焦慮不安等情況時很有可能就是我們所說的腦力透支,因為由於心主神志,腦力透支,會損傷心臟功能,造成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嚴重影響男性的健康。
  • 慈心覺者:火星男孩預言:災難過後中國將承擔特殊使命!
    毀滅性災難過後,火星大氣層消失了。 前火星有人居住。毀滅性災難過後,火星大氣消失了,火星不得不住在地下城直到今天。 從那以後,來自各方的新聞繼續報導波利斯卡公開表達的內容。 震驚世界的是,只有11歲的波爾斯卡用粗俗的語言警告人們:「地球上最大的危險是'拜物教'。」
  • 災難需要敬畏!假如重視《流感》這部電影,這次疫情還會爆發嗎?
    在電影類型中,災難性電影是一個熱門類題材,導演和編劇腦洞大開,將未發生於現實的災難事故運用蒙太奇的手法進行拍攝,然後搬運到熒幕上,讓觀眾們大飽眼福。但無論災難性電影如何精彩逼真,歸根結底,它只是一種虛構性的存在。而觀眾們在觀賞過後,也會把它忘記得一乾二淨,完全起不到警醒的作用。這也為日後發生類似的災難事故時,埋下了伏筆。
  • 災難中的自私不應該被譴責
    災難意為自然的或人為的嚴重損害,具有破壞性和不可預測性。在今天辯題所討論的環境下自私行為是指在災難中提升自己獲得救援的可能性對他人無作為導致影響他人獲得救援的可能性的行為。譴責是指對荒謬言行或者錯誤的政策進行嚴厲斥責、責備。
  • 颱風過後,這些災後知識請查收
    颱風過後,我們該注意點啥?請關注這些災後知識。 不要亂接斷落電線 颱風過後,路上常常看見刮落電線。無論帶電與否,都應視為帶電,與電線斷落點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並及時向電業部門報告。在沒有十足的安全把握前,不要隨意檢測煤氣、電路等,以防不測。
  • 《DNF》災難領域在什麼地方 災難領域攻略
    雪落流年」分享的DNF災難領域攻略,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災難領域攻略 韓服在95版本剛更新時就開放了... 作為國服7.30版本上線的新地下城,不少新手並不清楚DNF災難領取在哪,這裡為大家帶來的是玩家「雪落流年」分享的DNF災難領域攻略,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10部超好看的災難電影,其中3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很多年過後,人們在龐貝的遺址上發現了一對相擁的遺骸。推薦理由:真實事件改編,影片才有3D實拍技術,古羅馬時代,維蘇威火山爆發導致龐貝古城消失近2000年,貫穿影片的是那一幕幕火山噴發,熔巖四濺的絢爛畫面。
  • 2020年為何災難不斷?
    25 10:56:17 來源: 宇宙解碼 舉報   為何今年地球頻頻出現災難
  • 比利·林恩的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不是懦弱畏戰
    除此之外,經歷過嚴重自然和人為災難、恐怖襲擊或者暴力犯罪的人,也是PTSD的易患人群。也就是說,PTSD這個看起來有些陌生的名詞,實際上離我們非常近——只要有犯罪和事故發生的地方都有可能留下PTSD的陰影。比如,漫畫英雄蝙蝠俠幼年經歷了父母被槍殺的慘痛往事,就出現了典型的PTSD症狀。
  • 分析:颱風過後南方還要再高溫
    如此的情況正是目前副熱帶高壓強勢攻入我國的表現,事實上,8月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勢力是很強盛的,它從東亞近海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深處,要說範圍比整個亞洲還要大。雖然這兩天在海上活動的颱風森拉克和黑格比一定程度抑制了副熱帶高壓在東亞的活動。但隨著這兩個颱風很快退出東亞天氣舞臺,副熱帶高壓的勢力還將繼續擴大。
  • 如果沒有這些9.0,獵奇的災難電影還要騙我們多久?
    災難片裡,最長表現的一種題材就是海洋災害:海嘯,風暴潮,海冰,赤潮,巨浪,海底生物襲擊等等。而在海洋災害中,堪稱災難片明星的那就是鯊魚了,以鯊魚為主角,鋪陳開來的災難電影數不勝數,既有《大白鯊》這樣的大師之作,也有《巨齒鯊》這樣的B級爽片。
  • 疫情過後,生活將會變得怎樣?
    那麼疫情過後生活是不是會變得更美好一些呢?很遺憾,並不是!相信過後會會催生出很多這類的服務公司,這將是一個新的風口,就像當年03年非典催生出了淘寶、QQ一樣。本以為2019已經很艱難了,沒想到相比2020卻過而不及!大災難過後,必有後福。請你相信,生活總是美好的,共勉!
  • 災難片中的地質學:地震等災難到底能否克服
    人們都怕天災人禍,但比起人為的禍患,客觀上天災的威力似乎更大一些,比如地震、海嘯等等……說起地震,大家的心中免不了會生起一絲懼怕,馮小剛導演過的電影《唐山大地震》成為一部經典的國產災難片,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講述了1976年發生在河北唐山7.8級的大地震中,母親最終選擇先救弟弟,但姐姐奇蹟的倖存,32年後家人重逢,
  • 劉慈欣:真的不好說,但要警惕這2種生物
    回望地球的變遷和發展,不得不感慨我們的地球母親真的很堅強,先後經歷了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以及不計其數的災難還能夠傲然挺立。1.地球的霸主人類,是高智慧創造出來的奇蹟人類所謂地球的霸主,通過高智慧創造出了一個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