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生活將會變得怎樣?

2020-09-05 土豆魚

從春節前到現在,這次疫情攻堅戰已經打了小半個月,直到目前依然是疫情高發期,就今天來說新增確診病例就比昨天多31257人!



現在人人自危,口罩早已搶購一空,各種也謠言層出不窮,從搶購大米到搶購雙黃連...

在疫情面前,恐懼讓都人大多數人失去了判斷。



在此筆者在這裡呼籲大家:不要輕信謠言,也不要輕視這場「戰疫」。這段時間儘量不要外出,做好個人防護,不給國家添亂就是最大的貢獻了。而戰勝這次疫情,最樂觀的估計,也至少還需要兩周時間。


那麼疫情過後生活是不是會變得更美好一些呢?

很遺憾,並不是!在疫情期間,商店關門、餐飲息業,人人都不敢出門,甚至連班都上不了,很多小企業個體戶,年前備的物質材料準備過年賺一筆的,現在只能堆在倉庫,有些保質期短的,甚至低價拋售也未能找接盤俠,只能任它爛在倉庫裡。


備受影響的還有養殖業,由於疫情的影響村道路被封,飼料運不進去,成品運不出來,很多雞蛋水果只能爛在地裡,雞鴨魚還有豬嗷嗷待哺,沒有東西吃徘徊在生死邊緣,就算低價處理也未必有人出來買。

還有很多公司、工廠呢?疫情期間就算員工不上班,房租、工資都是需要支付的,雖然說提倡疫情期間房租減免,居家辦公,但是對企業來說,杯水車薪!


我們普通人就更難了,沒上班就沒有工資,但是你的車貸房貸的還貸信息卻會準時發到你的手機,我相信有很多人有很多人會「一夜回到解放前」。

那麼難道就沒有好的一面嗎?當然有,每一次天災人禍之後都會煥發出新的機遇,從身邊就能看到端倪,現在線上生鮮、在線教育、居家辦公等等服務正如火如荼,疫情培養了用戶這些習慣。相信過後會會催生出很多這類的服務公司,這將是一個新的風口,就像當年03年非典催生出了淘寶、QQ一樣。

本以為2019已經很艱難了,沒想到相比2020卻過而不及!

大災難過後,必有後福。請你相信,生活總是美好的,共勉!

相關焦點

  • 疫情過後,人類社會的未來將會是什麼模樣?
    在這些地區,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V形經濟復甦已經到來,社交生活已經基本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狀態。在中國國慶長假期間,6億多中國人實現了安全的國內旅行。  中國的快速復甦表明,在戰勝疫情威脅之後,我們完全可以實現「大重構」。當然,這種重構絕非是指回到過去。
  • 疫情過後,上海辦公產品啟示錄
    受到疫情影響,近期的樓市幾乎處於「冰封」狀態。許多購房者呈現觀望態勢,對於樓市的預期也都有著不同的態度,對於辦公產品的需求也相應發生著改變。 疫情後該不該買?怎樣的產品值得買?成了許多人關注的熱門話題。
  • 疫情過後的社會如何繁榮興盛?
    許多人都懷疑,生活也許永遠無法回歸正軌。還有人猜測,疫情後的世界也許會變得像狄更斯的小說一樣陰暗冷酷。幾乎無人相信,生活還能一如往昔。但對災難事件的心理學研究顯示,大多數人在災後都能夠復原。但對於一小部分不幸的人而言,生活將永遠無法回歸正常。這部分人約佔10%至15%。研究顯示,強迫症是在遺傳和環境壓力的雙重作用下產生的。
  • 院士潘雲鶴:疫情過後世界不會再回到原來的樣子
    李典 攝中新網寧波9月12日電(記者 李典)「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世界加速從『人類社會』和『物理空間』構成的二元空間向『人類社會』『物理空間』『信息空間』所構成的三元空間轉變。」在其看來,疫情過後,「世界不會再回到原來的那個樣子」。網絡會議、在線教育、線上會展……疫情催生大量「雲端見」常態化,「比如,海外許多肉類聯合加工廠生產線出現大量員工感染新冠病毒,促使這些國家努力把加工生產線轉變成由知識和數據去操作生產的模式。這種轉變我認為很快也會在中國發生。」世界環境發生變化之時,人們對人工智慧的需求也在改變。
  • 疫情過後,世界經濟還能回到過去嗎?
    (經濟觀察)疫情過後,世界經濟還能回到過去嗎?中新社北京9月13日電 (記者 趙建華)疫情改變了世界,經濟衰退、金融市場波動,一些國家被迫選擇飲鴆止渴式的自救。傳統的貨幣、財政政策受到衝擊,推行多年的全球化受挫。
  • 假如全球氣溫突然升高10攝氏度,地球將會怎樣?
    假如全球氣溫突然升高10攝氏度,地球將會怎樣?地球的天氣開始變得極其不穩定,世界上再也沒有了春夏秋冬,眾多作物開始消失,並無法在地球上重新生長,我們的基本生活受到了摧毀性的打擊。農作物將會開始陸續枯死,人類糧食供應大幅度減少。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高溫會點燃枯死的植物與森林,世界各地將會發生嚴重的火災。
  • 潘雲鶴院士:疫情過後世界不會再回到原來的樣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世界加速從『人類社會』和『物理空間』構成的二元空間向『人類社會』『物理空間』『信息空間』所構成的三元空間轉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潘雲鶴如是說。在其看來,疫情過後,「世界不會再回到原來的那個樣子」。
  • 假如地球反方向轉動,這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
    假如地球反方向轉動,這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46億年前,地球誕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地球圈層形成時期,第二階段為太古宙,元古宙時期。第二階段為太古宙,元古宙時期根據科學家推斷,地球形成是一個熾熱液體物質組成的熾熱地球。隨著時間的推移,地表的溫度不斷下降,逐漸形成了地核。
  • 莫莉:從「非典」看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可能面臨的問題及其應對
    17年前,「非典」疫情持續時間長達8個月,對我國經濟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如今回看「非典」過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所面臨的突出問題,預判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精準應對,可儘量減少疫情造成損失,早日度過疫後恢復期。
  • 疫情過後,資源二次分配的重要性
    借用戰爭時期的手段,的確可以讓資源的調動變得更靈活、更及時。不過,我最近看到美國的《外交雜誌》上一篇文章指出,把戰爭時期當參照系,也不能只考慮戰時用來應急的短期措施。實際上,每次大型戰爭也都是一次重塑社會秩序的機會。在危機之下,激進的社會革新往往能突破阻力,生根發芽,最終成為常態。
  • 挫折過後就是成功
    無論陷入怎樣的逆境,都不應該絕望,因為前面還有許多個明天。樂觀的人,在絕望中仍然滿懷希望;悲觀的人,在希望中還是絕望。 為什麼我們有時不敢將夢想付諸行動?是因為覺得為時已晚,還是害怕失敗?別著急,現在開始還不晚。從零開始,經營自己的人生,也許將會收穫更多。
  • 疫情過後,你還在當溫水裡的青蛙麼?
    疫情過後,發現自己的價值所剩無幾33歲的C小姐畢業於財務專業,當年因就業壓力,匆忙從事了旅行社的文職工作,平時只是負責協調司機與導遊之間的聯繫,工作簡單倒也過得舒適,閒時刷劇淘寶兩不誤。一場疫情,旅行社首當其衝,不幸倒閉。
  • 深圳情侶們,怎樣讓愛情通過疫情的考驗
    原標題:深圳情侶們,怎樣讓愛情通過疫情的考驗晶報2020年4月22日訊 戀愛,是需要經過考驗的。疫情,無疑是最嚴峻的考驗。對於許多情侶來說,由原來的親密無間變為隔著屏幕相見,以往簡簡單單出門吃飯、逛街、看電影等約會活動,現在卻變得有些「奢侈」。
  • 2019年月食過後,這些星座將迎來財運轉機!
    雙子座雙子座在月食過後的運勢非常不錯,清醒的頭腦能讓你工作上能獲得非常好的表現,荷包也會變得越來越鼓!尤其是對於那些從事新鮮事物行業的小夥伴更是有利,你們可以迸發出很多新奇的點子和創意,而且有機會把這些想法實現出來。
  • 疫情過後,PTSD,神經症和心理障礙或許也將集中爆發
    或許在疫情結束後的2到6個月之內,恢復了正常生活開心無比的你,偶爾的會感覺到煩躁,焦慮 擔心,失望,受嚇,害怕,緊張,易怒,對壓力過度反應或者對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是出冷汗,心跳加速
  • 疫情過後,這些留學專業目測要火!
    疫情過後,哪些專業會迎來新的機遇? 對於準留學生來說,選好一門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專業,自然十分重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前景非常不錯的專業?
  • 跟著承包全球頭等艙的男人一起來聊聊--疫情過後關於飛行的那些事
    他在視頻裡講到:「我很榮幸可以參與這次貨運任務,並能記錄航空是如何幫助人類對抗新冠疫情的。該視頻的所有廣告收益都將捐贈給新冠疫情應急基金。」疫情之下,大愛無疆,突然就被這個Sam圈了粉,忍不住點進了他的主頁。
  • 疫情過後,石斑魚有沒有機會漲漲漲?
    文/圖 水產前沿 吳佳輝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疫情過後,你最想做什麼?  在家憋了20多天,除了睡覺,就是吃飯。很多人都笑稱「終於體會到坐月子的滋味,也明白產婦們為啥會得抑鬱症。」  宅家太多天,大家早就蠢蠢欲動了。
  • 《Nature》刊文:2021年,將會怎樣?
    與此同時,不斷有專家預言COVID-19可能會長期伴隨我們的生活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的疾病建模師Joseph Wu表示,疫情在未來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的恢復程度,以及採取怎樣的預防措施。
  • 全球變暖對地球將會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2013年《美國科學學院報》(PNAS)發表文章稱,如果海平面按照現在的速度逐漸增加,截止2100年止,美國1400個城市將會被淹沒,其中佛羅裡達州150個城市,路易斯安那州114個,還有加利福尼亞州和北卡羅來納州都有被淹沒的風險。據當時科學家估計,到2100為止,全球海平面將會提升127毫米,到時候無數的人民將會流離失所。溫室效應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