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得以成功逃生。當科學家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緩慢加熱,結果青蛙因為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當青蛙發現無法忍受高溫時,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不知不覺被煮死在熱水中。——百度百科

溫水煮青蛙的故事不論真假,但道理卻是毋庸置疑的。長期待在舒適圈,不思進取,不再提升,最終毀滅的終將是自己!
疫情過後,發現自己的價值所剩無幾33歲的C小姐畢業於財務專業,當年因就業壓力,匆忙從事了旅行社的文職工作,平時只是負責協調司機與導遊之間的聯繫,工作簡單倒也過得舒適,閒時刷劇淘寶兩不誤。一場疫情,旅行社首當其衝,不幸倒閉。C小姐想重新從事會計行業,可發現曾學到的知識早已淡忘 ,只剩下了最基本的辦公技能,最終她只能選擇硬著頭皮與20多歲的小姐姐去競聘同一崗位。
有人說C小姐幹了這麼多年,經驗豐富,去競聘優勢應該很大。那你是否忽略了她的年齡?
在這個職場社會裡,我們不得不承認,除了精英人士,底線員工的工作機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但生活的開銷卻在逐漸加重。一屆屆充滿年輕活力的新鮮血液年復一年的定期輸入,她們帶著知識、幹勁、野心不斷的挑戰著各個崗位。只有基本技能傍身的C小姐們,又如何去招架呢?當失去這個崗位時,又還有哪幾條路可走呢?

疫情過後,發現自己的地位可隨時被替代D先生可以說是公司的 「老油條」 了,工齡在整個辦公室處於中上。每天的行程基本一致,慢悠悠地去公司處理著並不複雜的事情。生活磨平了他的稜角,也熄滅了他的野心。公司穩定發展,老員工這個身份也讓他得到了極大的尊重,所以他安心地享受著這一切,直到一場疫情的到來。受到疫情衝擊,公司的資金鍊出現問題,公司決定所有員工薪資打折,直到疫情結束。D先生找領導理論,領導回到:同意和離職二選一,你的工作可以先讓他人兼上。D先生不服,可是細想又無從反駁,自己的工作並不複雜,他人接手只要給一段時間便能上手,可自己還有家庭的定期開銷,馬上跳槽又不可能,最終只能無奈妥協。
有人說公司太沒人性了,幹了這麼多年怎能輕易淘汰?
是的,這就是現實!工作後你會深刻地意識到,大部分人,不是公司離不開你,而是你離不開公司。長期處於溫水中不思進取的我們,儲備知識、技能都在退化,最終就只剩下了與這個崗位相關的技能,想要奮力一跳時,卻發現力量與勇氣早已不在。

職場是激烈的,也是殘酷的。當你現在還在為刷哪部劇而煩惱時,不妨放下手機,回顧下自己的工作,是否可隨時被替代?若失去這個崗位,是否還有其他路可走?若沒有,那麼請現在開始,跳出舒適圈,改變自己!

01
居安思危,勇敢改變。隨時保持一顆警惕的心。舒適圈待久了,會讓自己沉迷。那麼不妨時常走出來,保持清醒的頭腦,反思自我,做出改變。
02
制定計劃,堅持完成。太大的目標容易失去動力,那麼不妨定個小目標,7日計劃或者半個月計劃……要相信,量變定能引起質變!
03
堅持學習,多學習一些技能。要知道,我們要有「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瀟灑心態,也要有隨時做出選擇的資本與能力,畢竟技多並不會壓身!
04
利用空閒時間,發展自己的愛好!工作多年,大部分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就是學習提不起幹勁,那麼不妨從自己的愛好下手,感興趣的事情總是讓人記憶深刻,從而有動力去研究去學習。最好的結果便是有實力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永遠不要自我否定!
永遠不要自我放棄!
只要你想,那就從此刻開始做出改變吧!
機會永遠都留給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