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你還在當溫水裡的青蛙麼?

2020-12-08 雜言簡語

科學家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得以成功逃生。當科學家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緩慢加熱,結果青蛙因為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當青蛙發現無法忍受高溫時,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不知不覺被煮死在熱水中。——百度百科

圖片|百家號提供

溫水煮青蛙的故事不論真假,但道理卻是毋庸置疑的。長期待在舒適圈,不思進取,不再提升,最終毀滅的終將是自己!

疫情過後,發現自己的價值所剩無幾33歲的C小姐畢業於財務專業,當年因就業壓力,匆忙從事了旅行社的文職工作,平時只是負責協調司機與導遊之間的聯繫,工作簡單倒也過得舒適,閒時刷劇淘寶兩不誤。一場疫情,旅行社首當其衝,不幸倒閉。C小姐想重新從事會計行業,可發現曾學到的知識早已淡忘 ,只剩下了最基本的辦公技能,最終她只能選擇硬著頭皮與20多歲的小姐姐去競聘同一崗位。

有人說C小姐幹了這麼多年,經驗豐富,去競聘優勢應該很大。那你是否忽略了她的年齡?

在這個職場社會裡,我們不得不承認,除了精英人士,底線員工的工作機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但生活的開銷卻在逐漸加重。一屆屆充滿年輕活力的新鮮血液年復一年的定期輸入,她們帶著知識、幹勁、野心不斷的挑戰著各個崗位。只有基本技能傍身的C小姐們,又如何去招架呢?當失去這個崗位時,又還有哪幾條路可走呢?

圖片|百家號提供

疫情過後,發現自己的地位可隨時被替代D先生可以說是公司的 「老油條」 了,工齡在整個辦公室處於中上。每天的行程基本一致,慢悠悠地去公司處理著並不複雜的事情。生活磨平了他的稜角,也熄滅了他的野心。公司穩定發展,老員工這個身份也讓他得到了極大的尊重,所以他安心地享受著這一切,直到一場疫情的到來。受到疫情衝擊,公司的資金鍊出現問題,公司決定所有員工薪資打折,直到疫情結束。D先生找領導理論,領導回到:同意和離職二選一,你的工作可以先讓他人兼上。D先生不服,可是細想又無從反駁,自己的工作並不複雜,他人接手只要給一段時間便能上手,可自己還有家庭的定期開銷,馬上跳槽又不可能,最終只能無奈妥協。

有人說公司太沒人性了,幹了這麼多年怎能輕易淘汰?

是的,這就是現實!工作後你會深刻地意識到,大部分人,不是公司離不開你,而是你離不開公司。長期處於溫水中不思進取的我們,儲備知識、技能都在退化,最終就只剩下了與這個崗位相關的技能,想要奮力一跳時,卻發現力量與勇氣早已不在。

圖片|百家號提供

職場是激烈的,也是殘酷的。當你現在還在為刷哪部劇而煩惱時,不妨放下手機,回顧下自己的工作,是否可隨時被替代?若失去這個崗位,是否還有其他路可走?若沒有,那麼請現在開始,跳出舒適圈,改變自己!

圖片|百家號提供

01

居安思危,勇敢改變。隨時保持一顆警惕的心。舒適圈待久了,會讓自己沉迷。那麼不妨時常走出來,保持清醒的頭腦,反思自我,做出改變。

02

制定計劃,堅持完成。太大的目標容易失去動力,那麼不妨定個小目標,7日計劃或者半個月計劃……要相信,量變定能引起質變!

03

堅持學習,多學習一些技能。要知道,我們要有「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瀟灑心態,也要有隨時做出選擇的資本與能力,畢竟技多並不會壓身!

04

利用空閒時間,發展自己的愛好!工作多年,大部分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就是學習提不起幹勁,那麼不妨從自己的愛好下手,感興趣的事情總是讓人記憶深刻,從而有動力去研究去學習。最好的結果便是有實力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

圖片|百家號提供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永遠不要自我否定!

永遠不要自我放棄!

只要你想,那就從此刻開始做出改變吧!

機會永遠都留給有準備的人!

相關焦點

  • 生活中的溫水煮青蛙,你能理解多少?
    一隻青蛙不小心跳入溫水中,它感到特別舒服。另一隻青蛙說,哇,你好幸運啊,我剛才在開心地跳躍的時候,不小心跌入了沸水中,要不是我機靈敏捷,差點兒就被燙死了。溫水裡的青蛙不以為意,悠哉遊哉地說道,沒你想像的那麼可怕,我給你說,這水的溫度剛剛好。
  • 過來人的經驗:千萬不要談溫水煮青蛙的戀愛
    我最近突然意識到有種感情就很像溫水煮青蛙,這種感情怎麼講呢,比起那些雞飛狗跳的來講省心省力平靜光滑,任何時候朋友們問起「你跟他怎麼樣」,你都能回答「還行的」,是真的沒有隱瞞的「還行」,沒有誰在揪著誰手機裡的某位聯繫人問詢身份,也沒有誰在為了誰吵架時的氣話暗暗記恨。
  • 所謂的穩定,就是給青蛙準備好的溫水
    剛退伍那會我們關係老鐵了,退伍沒多久我和他一起去了區公安局當了協警,我在機關裡,他在特警隊裡,他工作比較清閒,每天除了巡邏還是巡邏,準點上班準點下班。偶爾有行動時,才會有加班。工作也不累,整天就窩在巡邏車裡,要麼睡一天,要麼打一天遊戲,要麼吹一天牛。我去了分局機關上,每天要面臨各式各樣的領導,每天都要面臨各種各樣的工作。
  • 溫水煮青蛙,青蛙到底會不會死?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吧!「溫水煮青蛙」來源於19世紀末美國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水煮青蛙實驗」。科學家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不是沸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的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而當科研人員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緩慢加熱(每分鐘上升0.2攝氏度),結果就不一樣了。
  • 溫水裡的青蛙真的會坐以待斃嗎?科學實驗告訴你寓言不可信
    小時候我們學了一篇名叫《小蝌蚪找媽媽》的課文,從故事中我們得知了蝌蚪長大之後變成了青蛙。青蛙到了繁殖期時可以產出大量的卵,但是最後能夠孵出蝌蚪的並不多,因為在孵化的過程中有很多外界因素威脅著蝌蚪的生存。等到蝌蚪變化成青蛙之後,它的生存機率就變高了。
  • 溫水煮青蛙,你中招了嗎?
    原來,不知不覺中,我們被溫水煮青蛙了…當下的工作、生活,讓我們失去了鬥志,忘記了自己是否還有夢想。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們像鍋裡青蛙,興奮、好奇,遊來遊去!一段時間後,我們變得慵懶,安然享受著目前的生活,渾然不覺水溫已經升高了!慢慢地,我們有些緊迫感,因為水溫已經讓我們感到不適,甚至被燙傷了。
  • 如果說生活就像溫水煮青蛙,那我們就是那隻青蛙
    身邊的同齡人,有的人禿了,有的人依然那麼帥氣;有的人已經成家立業,有人還是肄業無家;有些人已經安於現狀,有的人還在苦苦掙扎,有的人還在竭盡全力。如今,大學畢業距今已經四年過去了,小鵬有一天,還在苦惱於自己的年薪還是十萬加。最後想出來兩點,一方面,人才太多;另一方面,小鵬從一開始就覺得自己已經是人生贏家了,選擇安於現狀、安逸地生活。
  • 2020年過去三分之一,不要再繼續做溫水裡將死的青蛙了
    作家李尚龍曾經說過一句話:在大城市裡,廢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特別簡單。給你一個安靜的狹小的空間,給你一根網線,最好再加一個外賣電話,好了,你開始廢了。刷會頭條,看會微博,追追電視劇,玩完王者又趕去吃雞,疫情使得我們有機會與家人聚在一起,但是我們卻每天捧著手機自娛自樂,還一面嫌棄父母老是囉囉嗦嗦。在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裡,我們丟失的不止是時間,還有我們的意志力和抵抗挫折的勇氣。我們沉溺在感官的刺激,漸漸地失去了那種奮鬥的精神與拼搏的動力,我們瘋狂的吸食著精神鴉片,成為了那隻溫水裡的青蛙,慢慢地失去「跳出溫水的能力」,這才是最可怕的!
  • 鯰魚效應|生於憂患,學會防患於未然,不做活在溫水裡的青蛙
    如果處在一個沒有競爭的環境,你會不會喪失前進的動力?或許會像一隻活在溫水裡的青蛙,等意識到時,一切都晚了。明白鯰魚效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記住壓力才是自己的動力。01.什麼是鯰魚效應不知道你是否聽過關於沙丁魚的這樣一個故事。
  • 工作10年,「溫水煮青蛙」的工作,每天幹活1小時,要不要換?
    也許公司也真好抓住他們這樣的心理,知道你沒法離開,才會如此吧!說到最後,老李說了這樣一句話:「工作10年,每天幹活1小時」,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工作模式,有多少人捨得換啊!但是,又有多少人會明白, 「溫水煮青蛙」的公司才是對職場人有著最大的弊端呢!
  • 「溫水煮青蛙」「鴕鳥心態」不要侮辱青蛙跟鴕鳥的智商!
    人類自從有文字以來,一些謬誤流傳甚廣,不是侮辱了人的智商,是侮辱了青蛙跟鴕鳥的智慧,看動物不跟人類說話,就惡毒攻擊!其實很多事情都是人強加給動物的,動物沒有如此蠢!1、溫水煮青蛙流傳甚廣的故事:"溫水煮青蛙"說是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
  • 溫水煮青蛙的生活方式!
    「溫水煮蛙」這個故事並不會使青蛙因為對溫度的敏感度下降使得青蛙被煮死,反之,在溫度達到一定條件下,青蛙會一躍而出。這只不過是所謂的心靈雞湯,莫不要被其所誤導。「溫水煮青蛙」道出了從量變到質變的原理,說明的是由於對漸變的適應性和習慣性,失去戒備而招災的道理。
  • 及早發現跳出溫水的訊號,別再做溫水煮青蛙
    【一】溫水中的青蛙為何無法逃生?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將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後來,他們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慢慢加熱,結果就不一樣了。青蛙反倒因為開始時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
  • 溫水煮青蛙的時候,青蛙會坐以待斃嗎?一起來看看
    在我們的小學一年級課本裡,有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叫做小小蝌蚪找媽媽,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路程中,然後慢慢的就變成了小青蛙,並且能夠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這個故事就告訴青蛙生長過程的一些科學知識,於是我們就知道了,蝌蚪在長大以後怎麼能夠變成青蛙的,意思是青蛙到了生育的時候,就能夠生產出很多很多的卵,然後把這些卵就產在了水中,好讓它成為蝌蚪,最後能夠孵出蝌蚪的並不是太多,而能夠生存下來的更是很少了
  • 男子實踐溫水煮青蛙,青蛙並沒有死在溫水中,而是靠笨辦法逃生
    小時候都在課文當中學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由於一開始青蛙呆在比較安逸的環境中,並沒有意識到危險的到來。隨著溫度的升高,青蛙已經失去了掙扎的能力,最後死在了溫水當中。
  • 別傻了,青蛙才不會被溫水煮死
    剛求職的時候,你肯定聽過這樣的說法:不要當團隊裡懶惰的「沙丁魚」,要當敢闖敢拼的「鯰魚」;如果選擇了安穩的工作,就會有善意的警告:小心成為溫水裡的「青蛙」。溫水煮青蛙:也不怎麼真鯰魚效應是「假洋鬼子」,但接下來要講到的「溫水煮青蛙」,則是如假包換的舶來品。
  • 用溫水煮青蛙,青蛙最後會被活生生的熱死嗎?
    我們習慣了聽別人說溫水煮青蛙會把青蛙煮熟的說法,可是這是真的嗎?有沒有人做過實驗?溫水煮青蛙的著名故事,被很多人引用過。大意是這樣的:將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同樣是水煮青蛙實驗,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加熱。
  • 我們什麼時候掉進了「溫水煮青蛙」的鍋裡?
    當你悠閒的逛著超市、面對琳琅滿目的各類食品進行選購的時候;當你坐在辦公室享受著空調帶給你的「舒適溫度」的時候;當你坐著舒適的轎車行馳在高速公路上的時候;... ...你是不是會想到,你生活在一個「大鍋」裡,一個「溫水煮青蛙」的鍋裡!
  • 溫水煮青蛙的警醒效應適用於家家戶戶
    把青蛙放在鍋裡的水中,蓋上鍋蓋,加溫初期鍋內很安靜,隨著水溫的逐步升高,鍋蓋會被欲逃生的青蛙撞得叮噹響,水溫繼續升高,最終鍋裡安靜了下來。溫水煮青蛙效應,其意義是說居安不思危,最終難逃滅亡的命運。溫水煮青蛙,青娃死就死在鍋蓋上了,青蛙的智商不足以判斷出鍋蓋會阻斷它的逃生之路。從另外一層意義上說,適宜的溫水讓青蛙生存的很舒服,青蛙就沒有了居安思危的警惕性。在溫水煮青蛙致其死亡的過程中,唯有青蛙在入溫水未被蓋上鍋蓋之時才有可能逃生,此時,因為溫水的適宜溫度使其感覺太舒服,因為其貪圖這舒適的享受才最終遭受了死亡的惡運。
  • 溫水煮青蛙到底會發生什麼?老外直接實驗,青蛙:是人幹的事!
    人類一直將青蛙當成是益蟲。在田野裡幫助人類抓持害蟲,但是在我們的身邊卻有人經常說溫水煮青蛙,雖然只是聽過,但是追根到底也是沒有見過。那麼溫水煮青蛙會發生什麼情況?美國老外就做了這個實驗,面對好奇心的,我也想看一看,老外首先準備了一個鍋裡面倒入一定的水,然後將青蛙放到裡面,這隻青蛙在水裡一動不動,非常乖巧,隨之將水溫慢慢提升到達20度。青蛙也沒有反應,隨之又把溫度調高。是青蛙仍舊一動不動,似乎是在說著這溫度直接不夠啊,這種情況怎麼能搓下身上的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