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的科學發現之旅,您了解嗎?

2021-01-18 瀟湘晨報

瘧疾,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有文字記錄的疾病之一,眾多古老文明對它均有所記載。世界上很多名人都得過瘧疾:古希臘亞歷山大大帝、義大利詩人但丁、清朝康熙皇帝、美國總統華盛頓……可是,你知道嗎?人類對瘧疾的認知歷程相當漫長且坎坷。

瘧疾認知歷程

古代人把瘧疾的症狀歸因於超自然的影響:是由邪惡的靈魂、憤怒的神靈或巫師的魔法引起的。

公元前800年,印度醫神Dhanvantari發現,蚊子叮咬會引起發熱、寒顫等症狀。

公元前400年,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是第一個瘧疾學家,他發現瘧疾所引起的發熱症狀是有周期性的,並將其分類為:每日熱、間日熱和三日熱,還發現發熱總是發生在一年中的特定時期並和病人的住所相關。

漢代張仲景(150-215)在《金匱要略》中,描述了瘧疾周期性發冷發熱的症狀;

公元160-200年,古希臘醫生Claudius Galenus認識到發熱多出現在夏季,而且感染者會出現黃疸,但他認為瘧疾是由人體四種體液的失衡引起的,而且他的影響長達1500多年。

明代李時珍(1518-1593)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多個治療瘧疾的方子。只是,有些方法實在讓人難以接受,諸如使用豬糞、猴骨、獸骨,甚至人骨來治療瘧疾。

1696年,Morton首次詳細描述了瘧疾的臨床症狀及其用金雞納霜的治療。

直到1880年,法國軍醫Laveran在一名惡性瘧病人血液中發現了該病的病原體瘧原蟲。

1897年英國醫生Ross展示了蚊子唾液腺中的子孢子,並通過受感染的蚊子將瘧疾傳播給鳥類,真正開啟了人類預防瘧疾的時代。

同是1898年,義大利醫生Grassi等通過觀察惡性瘧原蟲、間日瘧原蟲和三日瘧原蟲在按蚊體內的發育周期,證實只有按蚊能傳播人體瘧原蟲。

諾貝爾瘧疾研究獎

英國醫生Ross展示了瘧原蟲如何進入生物體,從而奠定了瘧疾研究和防治的基礎,並於1902年獲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1907年,法國軍醫Laveran獲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在瘧疾病原學方面所做的貢獻。

奧地利醫學家Julius Wagner-Jauregg發明了通過感染瘧疾而治療麻痺性痴呆, 1927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瑞士化學家Paul Hermann Müller,他發現雙對氯苯醛三氯乙烷(DDT)具有強大的滅蚊效果,於1948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大大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2015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人類與瘧疾的抗爭,已經持續了幾千年。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人類不但發現了瘧疾的病原體瘧原蟲,還推出了一個又一個治療瘧疾的藥物,從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瘧疾蔓延。然而,全球每年數億的新發病例、數十萬的死亡病例及耐藥性的產生,使在全世界消除瘧疾仍然任重道遠。

End

供稿 | 寄防所

編輯 | 王建坡

統籌 | 劉佔峰

【來源:河南疾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忽冷忽熱「打擺子」 科學認識「瘧疾」的真面目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瘧疾日,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瘧疾」的有關知識吧。1.瘧疾是如何傳播的? 瘧疾是一種多發於夏秋季節的蟲媒傳染病,主要傳播途徑是蚊蟲叮咬皮膚,極少數病例可因輸入帶瘧原蟲的血液而發病。寄生於人體的瘧原蟲共有四種,分別是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瘧疾患者和帶瘧原蟲者是瘧疾的傳染源,傳播媒介為按蚊。
  • 科普:了解一下,什麼是瘧疾
    今天(4.26),是第12個「全國瘧疾宣傳日」,也是第33個「全國預防接種宣傳日」。為提高社會和公眾對瘧疾等傳染性疾病的防控意識,今天上午9點,區疾控中心和區婦幼保健院在三十米大道開展預防接種及瘧疾宣傳活動。
  • 瘧疾俗稱打擺子 發現青蒿素以前 古人如何防範治療瘧疾
    屠呦呦的發現受益於《肘後備急方》古代醫學無法確定傳染源,古人大多認為瘧疾是通過空氣傳播的。中國古代醫家認為瘧疾由感受瘧邪引起,以惡寒壯熱,發有定時,是多發於夏秋季為特徵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其中引起瘴瘧的瘧邪亦稱為瘴毒或瘴氣,在我國主要存在於南方,所致疾病較重,易於內犯心神及使人體陰陽極度偏盛。
  • 瘧疾、天花、登革熱……那些古老疾病今天消失了嗎
    瘧疾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的古老傳染病,目前影響著2億多人,每年造成近50萬人死亡,其中大多數是兒童。現在,非洲承受著全球90%以上的瘧疾負擔。今年3月,法國研究人員通過分析非洲人基因,發現瘧疾最早出現在至少2萬年前,遠比農業興起的時間早。過去幾十年裡,人類為戰勝瘧疾做出了不懈努力。
  • 至今才發現瘧疾感染的真實途徑
    11月6日發表在科學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這些發現為預防性抗瘧疾策略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因為阻斷或減少肝臟感染可以預防這種疾病。我國主要感染為惡性和間日瘧疾,偶爾有傳入三日和卵形瘧疾。
  • 世界防治瘧疾日:零瘧疾從我做起
    我們在遏制這種疾病的傳播方面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其他致命的疾病,比如瘧疾。瘧疾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它由寄生蟲引起,通過被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傳播給人類。據估計,2018年,全球89個國家有2.28億例瘧疾病例。2014至2018年期間,在減少瘧疾病例方面沒有任何重大成果。據估計,2018年的瘧疾所致死亡人數為40.5萬人,與上一年人數相似。
  • 瘧疾、樹皮與奎寧
    藥物的發現總是充滿了神秘色彩,如此豐富的自然生態圈,怎樣發現有效的藥物?最初的靈感是什麼?這些謎團永遠是人們喜歡思考的問題。
  • 湖南連續9年無本土瘧疾病例報告,已達到消除瘧疾標準
    當前,全國新冠肺炎防控進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階段,根據《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10-2020年)》的要求,2020年是我國實現消除瘧疾目標年,今年的瘧疾防控工作顯得至關重要。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省疾控中心主任李俊華表示,歷時60餘年,湖南的瘧疾防治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自2011年起便再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報告,已經連續9年沒有本土瘧疾病例報告,達到了消除瘧疾標準,並已於2019年12月圓滿完成了消除瘧疾省級評估的技術評估,正在酬備迎接消除瘧疾終審評估。這是湖南消除瘧疾工作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 【科學防護】新冠肺炎防控期間,你應知道的一些瘧疾防治知識
    【科學防護】新冠肺炎防控期間,你應知道的一些瘧疾防治知識 2020-04-26 2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消除瘧疾控新冠 湖南舉辦2020年「全國瘧疾日」宣傳活動
    據介紹,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今日上午,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在省疾病預防中心前坪舉辦「全國瘧疾日」宣傳活動,活動由「全省2020年全國瘧疾日多部門座談會」和「現場的宣傳活動」兩部分組成。
  • 第11個「全國瘧疾日」有關情況
    【新華社記者】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性大都市,出入境人員往來頻繁,防控輸入性瘧疾的壓力一定很大。請問陳昕處長,您能不能具體介紹一下上海在防控輸入性瘧疾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上海市衛生計生委疾控處處長 陳昕】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性特大型城市,國際人員物流交流是非常頻繁的,瘧疾輸入性的風險應該說是長期存在的,特別是我們在自然環境當中,也仍然存在著瘧疾傳播的媒介存在。
  • 肥胖和謠言,會像瘧疾一樣傳染嗎?
    這些「傳染」現象之間有關聯嗎?是否可能對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傳染」現象的機制進行歸納和概括?亞當·庫哈爾斯基在《傳染:為什麼疾病、金融危機和社會行為會流行?》一書中,就為回答這些問題做出了一些嘗試。從傳染病到謠言,從恐慌的情緒到肥胖這種生理特徵,通過對各類學科權威研究的梳理,庫哈爾斯基發現,許多「跨領域」的「傳染」現象具有某些共性。
  • 瘧疾是什麼病 瘧疾小心這些傳播途徑
    瘧疾俗稱「打脾寒」,它是全球三大疾病之一,就我國而言,大部分地區的瘧疾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預防,那麼請問瘧疾是什麼病呢?瘧疾的傳播途徑有哪些呢?怎麼預防瘧疾呢?感興趣的朋友就請看下文吧。瘧疾是什麼病瘧疾是經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
  • 寧波女孩非洲遭蚊蟲叮咬 春節期間罹患瘧疾不幸去世
    在前往杜拜參加食品展前,在非洲當地被蚊蟲叮咬感染瘧疾。2月17日,該女孩抵達杜拜參展,當時已覺身體不適,頭痛發燒,以為身患感冒便沒有在意。於6天後病情加重,昏迷不醒,被送往杜拜當地醫院搶救。經診斷,其病情已發展為嚴重的腦型瘧,儘管當地醫療條件一流,但缺乏青蒿素等特效抗瘧藥物。
  • 防治瘧疾 保護健康
    近年來,由於外出務工、經商、旅遊等人口流動頻繁,輸入性瘧疾病例呈上升趨勢,對我國消除瘧疾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 三、瘧疾主要在哪些國家和地區流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數據,全球86%的瘧疾病例發生在非洲,9%的病例發生在東南亞,其餘5%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它地區。我國瘧疾主要流行於海南、廣西、雲南、貴州等南部地區。
  • 致出入境人員關於瘧疾防治的一封信
    致出入境人員關於瘧疾防治的一封信親愛的出入境的朋友們:您好!如果您正準備去非洲、東南亞和南美洲等國家或地區,或者您剛剛從這些國家或地區回國。那麼,請您務必花上幾分鐘來閱讀完這封信。不知您是否聽說過「瘧疾」這種由蚊子傳播的疾病?
  • [煙臺]男子緬甸打工歸來患上瘧疾 外出旅遊預防蚊子叮咬
    水母網4月28日訊 (YMG記者於明君 通訊員劉正毅 王曰雷)跟隨朋友到緬甸打工一年,回國後竟然查出感染了瘧疾。記者昨日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近年來由於港城出國務工、經商、旅遊等人口流動頻繁,從國外感染而回國發病的輸入性瘧疾病例呈上升趨勢。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廣大出國人員要注意防範瘧疾。
  • 研究發現蚊子體內含有可抵抗瘧疾的微生物
    Researchers: Micro-organism Protects Mosquitoes from Malaria研究發現蚊子體內含有可抵抗瘧疾的微生物來自英國和肯亞的科學家可能找到了控制瘧疾的方法,並或將消滅這個全球最危險的疾病之一。
  • 歸國人員發現瘧疾病例 俗稱"打擺子"蚊蟲傳播
    歸國人員發現瘧疾病例 俗稱"打擺子"蚊蟲傳播 2010-03-30 10:52:21 [來源:瀟湘晨報] [編輯:文杰]
  • 今天是全國「瘧疾日」消除瘧疾控新冠 同防輸入再傳播
    考慮到羅先生經常往返非洲剛果金經商,當地居民有瘧疾發病情況,屬於瘧疾流行區,羅先生除了發熱,還有發冷、出汗等症狀,伴隨頭痛、頭暈、四肢乏力、眼痛等症狀,經過區、市、省三級疾控中心對血液樣本進行鏡檢及覆核後確定為瘧疾,而且是比較兇險的惡性瘧。找到了病因,針對性治療,羅先生的體溫很快降了下來,病情得到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