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規蹈矩似乎永遠都不是英菲尼迪的造車理念,跑車化的轎車、SUV化的轎車、轎車化的SUV……任何單一的理念都不足以來定義其各個系列的車型,它似乎總是在尋找著各種基本車型之間的空隙,來完成其對於細分哲學的深刻理解。而對於EX35,CROSSOVER的定位甚至已經使其由細分上升到了微分哲學。EX35的出現讓英菲尼迪產品系列中由轎車到SUV的跨度中出現了2次分割——第一次是由深具轎跑車風格的FX系列完成的。如此細分的結果當然是增加了樹立評判標準的難度,但CROSSOVER概念上的模糊並不會為我們的實際駕駛中帶來任何不倫不類的感覺。
「英菲尼迪出品」使得EX35的外形設計堪稱完美
印象當中,除了代表著強悍的QX系列全尺寸SUV車型外,英菲尼迪的所有車型似乎都可以還原為其產品設計理念當中的那兩條形象的大曲線——車頂永遠都是渾圓的,車身永遠都是飽滿而流暢的,大曲率的線條應用以及局部肌肉線條的柔性處理,讓英菲尼迪的所有車型都擁有著出色的時尚與動感效果,「英菲尼迪出品」似乎就是出眾設計的代名詞。
對於出自英菲尼迪G35平臺的EX35來說,也並未因「OFF ROAD」元素的增加而喪失了豪華動感的轎跑車基因。加長的發動機艙為EX35營造了跑車化的前臉視覺效果,加大的L型雙氙氣前大燈尤其前衛,由A柱到D柱的順滑過渡,以及傾斜的尾部造型,配合車身中央躍動的腰線設計,會讓人產生掀背式轎跑車的錯覺。而提升的底盤、18英寸的大尺寸輪胎、車頂的行李架以及尾部的大口徑雙排鍍鉻排氣管則在默默地表現出對於「OFF ROAD」的渴望。任何一個單一的局部細節設計都可以被當作汽車設計領域的「成功案例」,它們的疊加更是呈現出幾何級數的增長,我們甚至有理由相信外形設計會成為消費者購買的第一要素。
日系品牌設計師對於內飾的詮釋已經處於全球的領先地位
無論是奢華成風的美國人,還是奉行實用主義的歐洲人,即使是對於眾口難調的中國人,日系汽車內飾設計師都已經研究透徹,他們設計出來的產品至少能夠滿足80%以上消費者的認可,無怪乎越來越多的日本設計師開始出現在歐美汽車品牌的設計領域中。
對於EX35,雙波浪形的儀表臺輪廓線條宛若天成,飛航式的中控臺布局同樣養眼,手感滑潤的材料具有非常細緻的質感。EX35力圖在簡單的布局中體現出不簡單的設計,所以面對同樣採用了眾多豪華材質的美系車型,英菲尼迪的車型總會顯得更加耐看,而且局部的細節處理總是多了幾分精緻,小巧的換擋杆、不規則的方向盤、前內飾板上的小小開縫以及層次感分明的中央扶手等,無不體現了「細微之處見精神」的設計理念。即使是同樣的真皮座椅,英菲尼迪的設計師也通過運用更多的接縫,使得不斷細分的椅面能夠更加親密地貼合挑剔的人體曲面。
此外,內飾的顏色也讓我們看到了英菲尼迪的設計師對於EX35的殷切希望,多達6種色調的內飾估計已經超出了多數人對於內飾顏色的想像,至少就我手中這款搭配了秋風慄色調內飾的EX35已經足以讓我更加堅定對於「英菲尼迪出品」的信心。
不過,2 800 mm的超長軸距並沒有讓我們在EX35的座艙內享受到足夠的腿部空間,發動機艙過於跑車化的設計讓軸距尺寸上的優勢消失殆盡,這使得在前排座椅空間完全不受影響的基礎上,後排座椅的腿部空間大打折扣。
好在行李空間依然能夠體現出SUV車型的優勢,後排座椅放倒後完全可以應付日常所需。此外,EX35還人性化地為後排座椅配備了電控摺疊功能,只需按動行李廂側壁上的按鈕,後排座椅就會服貼地放倒或者抬起,就連前排駕駛員都可以輕鬆地通過換擋杆後方的按鈕來控制後排座椅的摺疊,但抬起功能被取消了。
實際的道路表現呈現出EX35更多的CROSSOVER特性
對於整備質量高達1 868 kg的EX35來說,跑車化的特性使其裝備3.5 L排量的發動機也不見得顯眼,但當前面加上了「VQ」的招牌,顯然一切質疑都不存在了。即使拋開連續14年蟬聯「年度十佳發動機」稱號不談,單就222 kW的最大功率和341 N?m的最大扭矩也足夠我們對它的動力性能產生遐想。
雖然變速器只是搭載了5擋手/自動一體式,換擋的頓挫感難免會出現在柔和的加速過程中,但只要你捨得踩油門踏板,變速器的自適應功能仍然能夠幫助發動機順利地超過6 000 r/min,我們雖然沒有得到0~100 km/h的官方加速成績,但發動機連續而悅耳的轟鳴以及舒適的椅背對於身體的貼合力度,足以讓我們體會到加速的亢奮,你會在不知不覺當中超過160 km/h,由發動機噪聲能夠判斷出其遠未達到的極限狀態,此時EX35的跑車特性會表露無遺。
當然,CROSSOVER的定位為EX35帶來了智能四驅系統和更加硬朗的懸架表現。建立在英菲尼迪前中置FM平臺基礎上的智能四驅系統(ATTESA E-TS)能夠把強大的驅動力合理分配。在普通路況下,100%的動力由後輪掌控,此時EX35就是一款極富操控樂趣的後驅跑車,而路況不佳時,驅動力可在前後輪間無級調節,前輪最多可以獲得50%的驅動力,高度智能化的四驅系統可以輕鬆應對各種駕駛難題。帶橫向穩定杆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杆獨立懸架在設定上剛柔並濟,抬高的離地間隙讓懸架增加了振動的幅度,高速公路上的大曲面起伏對於車身的影響較為明顯,但如果走在惡劣的道路上,你就會迅速忘記這些不足,較高的離地間隙不但能夠保證車輛的通過性能,在經過較大起伏時,更加能夠保證車內乘客的最大舒適度。此外,相對於2 800mm的超長軸距,5.7 m的最小轉彎半徑讓它與笨重的傳統越野車劃清界限。
配置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只要有2、3點能夠拿得出手已經足夠
定位於豪華車型的EX35顯然會擁有一個長長的配置清單,但我們需要強調的是那個中國市場車型惟一配備的360°全景式監控影像系統(Around View Monitor),這是目前最有技術含量也最具實用價值的停車輔助系統,它通過由分別安裝在車輛前格柵 、左右後視鏡及行李廂門的4個廣角攝像頭來攝錄四周影像 ,然後利用圖像處理技術將其合成為一個完整的畫面反映在中央顯示屏上 ,其效果等同於一個高高懸於車輛上方的攝像頭在實時監控著車輛四周的畫面,駕駛者可以通過畫面的指示將車輛附近的障礙情況盡收眼底,以順利的停車入位。
EX35裝備了同級車中最先進的安全系統,加固的肋形鋼座艙和合理的前後吸能區在車身結構上給EX35打下堅實的安全基礎。主被動安全措施也極盡齊備,在4通道防抱死制動系統(ABS)、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EBD)、緊急制動輔助系統(BA)、車輛動態控制系統(VDC)、牽引力控制系統(TCS)的幫助下,事故機率被降至最低。而一旦危險發生,雙級前安全氣囊、側氣囊、側氣簾、預緊式安全帶以及主動頭枕又能提供全方位的妥帖保護。
目前EX35還沒有正式發布產品價格,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其將會有兩款車型上市,分別為標準版和風華版。猜測價格似乎已經成為了汽車類媒體的本性,但此刻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其對於豪華運動型車型市場的進一步細分,全新的細分讓EX35暫時擺脫了競爭對手的威脅,希望EX35在美國市場以及EX37在歐洲市場的出色表現能夠被延續到中國市場。雖然還沒有正式上市,但中國的消費者已經可以在英菲尼迪的經銷商處預訂EX35了。
競爭對手簡介
寶馬X6
廠家指導價格:97萬元
??雖然EX35的價格還未公布,但寶馬X6的97萬元的售價肯定要遠遠高出EX35。拋開價格不談,X6的車型定位與EX35頗為接近,這款搭載了3.0 L發動機,6擋手/自動一體變速器的車型無論外觀還是功能都更加符合CROSSOVER的定義,所以我們暫時把它當作EX35的競爭對手。
奧迪Q5
廠家指導價格:未知
??這是一款還不知道售價的車型,奧迪為它的定位是中型SUV,而且即將國產的傳聞讓它在中國市場的前景更為看好。奧迪Q5長4.63 m、寬1.88 m而高度只有1.65 m,這樣的車身尺寸與EX35非常接近。2.0 TSI發動機的排量雖然不大,但是藉助渦輪增壓仍然能夠達到較高的動力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