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infiniti」曾被譯為「無限」,寓意著擁有廣闊的前景。 入夜時分,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京城英菲尼迪4S店大堂仍舊燈火通明。「來看車的人挺多的呢。...
「infiniti」曾被譯為「無限」,寓意著擁有廣闊的前景。
入夜時分,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京城英菲尼迪4S店大堂仍舊燈火通明。「來看車的人挺多的呢。」一位小保安說道。但他話鋒一轉,又指著不遠處道:「不過,去看奔馳的人更多。」
儘管上半年史無前例的高增長,使得英菲尼迪一時風頭無二,但仍舊改變不了作為「高端」「豪華」車的高處不勝寒。而隨著前法拉利中國區銷售總監呂徵宇轉任英菲尼迪中國事業部總經理,業內猜測這將預示著英菲尼迪更加高端化、小眾化、運動化的品牌定位趨勢將越發明顯。
這是一個永遠無法調和的矛盾:要高端、要奢華就要遠離大眾。而相對於老辣的對手們,顯然,年輕的英菲尼迪還未能在中國市場找到最有利的位置。
3年爬坡
眾所周知,自2007年下半年正式進入中國以來,英菲尼迪的銷量並不理想。3年之中,2008年全年英菲尼迪賣出4000輛,2009年5000輛左右的數字,這個銷量除了比早不到一年進入中國市場的謳歌境遇稍好一些,但卻差不多相當於雷克薩斯年銷量的零頭。
實際上,英菲尼迪在中國市場的產品投放並不少。截至目前,英菲尼迪已經將旗下跑車型SUVFX50和FX35,豪華運動型G系全系車型——G系轎車和G37雙門跑車,高端豪華轎車M35以及豪華Crossover EX35等車型悉數引進國內,以求充分滿足中國豪華車市場日益細分的消費需求。
或許正是受到了這樣的業務策略調整,英菲尼迪今年上半年的銷量表現出了相對強勁的增長。據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1至6月,英菲尼迪品牌上半年累計銷售達5113輛,創下218.4%的增長記錄。但是在基數上不佔優勢的英菲尼迪,再高的增長率也顯示不出來優越了。對比奧迪上半年108600輛的銷售業績,英菲尼迪差不多僅是奧迪銷量的4.7%。
此外,除了德系豪強的持續風光,英菲尼迪與同為日系的雷克薩斯相比也是非常遜色。雷克薩斯中國8月24日宣布,雷克薩斯旗下全新豪華SUVRX 270、高級運動型轎車IS250和豪華硬頂敞篷轎跑車IS250C即日起同時登陸中國市場。如此一口氣推出3款小排量豪華新車,相當大手筆,而標價36.9萬元至52.8萬元區間的IS250更可以稱得上是最便宜的雷克薩斯。這對於品牌感召力遠不如雷克薩斯的英菲尼迪來說,無疑是個打擊。
品牌差距
「日本籍北美車」,這是人們一度冠之以英菲尼迪的Title。但是今時今日,已經將中國市場列為各自主戰場、第二戰場的日系三強,則必須要致力於消除這種來自於大西洋另一岸的品牌「距離感」、「陌生感」。
「2年前買G35經常有人來問是什麼車 ,有的問是不是謳歌,有的剛問完記不住又問。」一位杭州的車主表示,英菲尼迪品牌的認知度在中國仍舊不高。甚至相對於日系車的高端品牌,國人一般還是更加認可德系車品牌。一位廣州的車主在為奔馳E200大優惠10萬售39萬和G25的價格類似而糾結時,一位北京的車主直言:「這有啥好糾結的?當然是上E了,想都不用想。」而另一位車主的一句「畢竟是奔馳」,讓英菲尼迪頓時黯然失色。
這還不是最令人崩潰的。關於英菲尼迪和自主品牌奇瑞品牌標識的恩怨,也著實讓不少「英」迷們如鯁在喉。「遠看是奇瑞,近看是『無限』」。圍繞二者標識的大戰,在各個論壇裡不下數次。甚至於有網友在論壇裡直接貼出了名為「Infiniti車標和奇瑞車標的區別」的「掃盲貼」,以幫助人們來辨識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品牌。
「品牌認知度低是致命傷,」一位業內人士稱,「組織一些影響力廣泛的自駕和活動都是對其品牌大有益處的。」而一位用戶更是表示:「消費者面臨的已經不是憑一句『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就瘋狂拿錢排大隊的年頭了。」
難解冷傲
事實上,不僅在品牌上的認知度不夠廣泛,作為一個豪華品牌,英菲尼迪式的網絡布局也讓人備感冷傲。
儘管豪華的一個定義就是店面要少,才夠高端。但是,對於消費者而言卻不全然如此。截至2009年年底,英菲尼迪在全國有16家4S店,分布在京滬廣深及東部發達地區。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上海這樣的超級大都市中,僅僅各自兩家4S店,廣州和深圳只各得一家4S店名額。
顯然,對於地域跨度非常大的中國市場,一個品牌遍搜全國不過才10多家經銷商,這樣的銷售服務網絡規模對,很容易在「曲高和寡」中逐漸流失一部分對品牌有興趣的潛在消費者。
以北京為例,在去年10月之前,碩大的一個北京城僅有一家英菲尼迪4S店,還在位於東南一角的亦莊經濟開發區。住在北京西北角的用戶來做一次保養就需要進行一次斜跨東南的「跨城之旅」,對於有車一族來說,儘管五環上可以一路風馳電掣,鮮有堵車之勢,但長此以往,精神上的消耗又怎是一個「煩」字了得?
在不斷增長的壓力下,北京第二家英菲尼迪4S店終於在北京城西石景山開張,這使得住在西邊的英菲尼迪用戶們總算鬆了一口氣。但這相對於奔馳等在二環內就可見到的4S店顯得過於侷促。
儘管官方承諾儘快布局二三線城市,但顯然,這對於剛經歷爬坡期的英菲尼迪來說,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不用說跟那些大鱷們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