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死因之謎:秘密檔案文件證實列寧死於動脈硬化

2020-11-29 央視網

 世界無產階級偉大領袖列寧

   新華網消息: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1月17日報導,1924年1月21日,世界無產階級的領袖列寧與世長辭。有關列寧的確切死因,長期以來一直是各方猜測的話題。醫學專家在解剖並仔細分析列寧大腦時發現了什麼?哲學副博士、暢銷書《天才死後的診斷》的作者莫尼卡·斯皮瓦克,有幸接觸過秘密檔案文件,她幫助我們解開了這個謎團。

    斯皮瓦克說,列寧54歲英年早逝以後,科學家就開始研究列寧的大腦。下面是健康人民委員尼古拉·謝馬什科院士報告中的一段話:「列寧的死因被認為是血管壁硬化(動脈硬化)。解剖證明,這是列寧生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病因就在頸動脈。」

    斯皮瓦克說,解剖時,發現列寧的大腦狀況很糟糕。列寧的腦顱組織總共只有1340克,連標準的腦重量都達不到。謝馬什科院士的報告說,「動脈硬化首先影響大腦,也就是直接支配人體活動的器官」。用這位專家的話說,病症直接侵害「最脆弱的部位」,列寧的腦顱組織就是這種「脆弱」部位。

    後來,專家就把列寧的大腦、心臟和從他身體裡取出來的子彈放入研究所的玻璃瓶,進行仔細研究。

    據斯皮瓦克說,1925年,蘇聯成立了專門研究列寧大腦的實驗室。年輕的蘇維埃國家沒有自己的專家,只好求助於外國。著名的德國神經學家奧斯卡爾·福格特(1870-1959年)主持了研究工作。按照福格特的計劃,在德國製作了宏觀切割儀(切割成幾大塊)和微觀切割儀(做成3.4萬個切片)。

    1927年,福格特提交了研究報告。報告說,列寧的大腦結構與常人不同,這成就了他的領袖事業。列寧的錐體細胞非常發達,細胞之間的連接纖維十分有力,細胞內核也極為堅實和清晰。

    科學家把列寧的大腦和其他天才的大腦相比較,認為列寧的大腦質地更高。列寧前額部位的溝回比盧那察爾斯基、米丘林、馬雅可夫斯基的溝回都要多。

責編:馮曄

相關焦點

  • 列寧死後,專家們研究了他的大腦,專家發現了他領導生涯的奧密
    列寧死後,專家們研究了他的大腦,發現了他領導生涯的奧密。1924年1月21日18時50分,列寧在戈爾基村去世,享年53歲。列寧死後,科學家對他的大腦進行了全面研究,發現了他領導生涯的秘密。今天,我們將一起回顧歷史,從專家的研究報告中探索實現列寧領導生涯的秘密。
  • 帝國的奇謀與列寧的1917
    在這列火車上,坐著以後無產階級偉大的導師、俄國十月革命的領導者列寧。那為什麼列寧會選擇一列德國的列車選擇在這個時候回到俄國呢?這背後又有怎樣的秘密與曲折呢?在此危急關頭,帝國參謀部經過仔細權衡,決定將不受俄國政府歡迎的激進派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送回俄國,並資助他回國後能夠發動革命以使俄國退出戰爭。此刻的列寧其實也是心急如焚,回國的道路千萬條沒有一條走得通。協約國的英法領土上已經投了他的黑名單,各個口岸嚴厲盤查房子布爾什維克回國,而要走同盟國回去就必須要穿過德奧,但這是俄國的交戰國。
  • 克裡姆林宮的秘密——史達林私人檔案解密歷程
    克雷格飾演的美國歷史學家來到俄羅斯探尋史達林死後留下的最大秘密——他的私生子。歷史學家通過史達林生前保鏢找到了史達林的日記,並最終找到了那位史達林的兒子。英國人對俄羅斯人歷來敵視,這段虛構的情節充分反映了這一點。但羅伯特·帕裡斯對歷史情節巧妙的「嵌入」和丹尼爾·克雷格精彩的表演讓人們很容易產生對歷史一探究竟的衝動。
  • 列寧晚年的「政治遺囑」
    「列寧最後書信和文章」又稱「列寧最後論著」,長期以來又被稱為「列寧政治遺囑」或「列寧遺囑」,國內外學術界對此已經做過不少研究,但仍有未得真諦之嫌,也未能得到應有重視。為了解決這個重大難題,在此謹重新發掘各種歷史文獻,以簡要勾勒出「列寧最後論著」的來龍去脈、創作過程和基本思想。列寧最後論著的主題實質上是蘇維埃俄國的制度創新問題。
  • 徐覺哉:解密檔案披露的史事真相
    一文認為,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是列寧建議在黨內設立總書記這一職位,尤其不能證明是列寧推薦史達林擔任此職的。該文認為,對鐵桿史達林主義者莫洛託夫來說,繼續強調所謂列寧提名的說法並不令人驚異,不過在有關列寧最後時日的檔案資料已經公布的情況下,再說什麼史達林是列寧指定的接班人、是列寧的最親密戰友和學生,已經顯得有點可笑。事實上,為把「自己人」史達林送上這個寶座,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在幕後做了大量工作。
  • 拿破崙死因之謎,死於謀殺,還是胃癌?
    可他的死因多年以來都是一個未解之謎,歷史學家、研究拿破崙的學者以及眾多的拿破崙迷們一直爭論不休。拿破崙騎馬照長期以來,拿破崙的死因都存在很多觀點: 有的人說是砒霜中毒而死,有的人說他死於庸醫誤診,有的人說他是死於胃癌
  • 列寧遺體僅存10%,為保存列寧遺體,俄羅斯仍然每年花費上百萬
    對於世界社會主義的建設與發展而言,列寧的離去顯然是一種沉重的損失,而為了能夠對這樣一位偉人進行紀念,俄羅斯方面也堅持將列寧的屍體保存了下來。 據了解,如今的列寧遺體僅存百分之十左右,而為了能夠對他的遺體進行更加有效的保存,俄羅斯方面每年也需要花費上百萬元的資金。那麼,為什麼俄羅斯方面堅持著對列寧遺體的保護?對於俄羅斯的發展而言,列寧的遺體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 列寧屍體防腐技術,看完後我震驚了!
    弗拉基米爾·列寧成立了蘇聯並使它成為了一個共產主義國家,90年前去世。然而,這位獨裁者死後屍體由於蘇聯科學家實驗性的防腐技術看上去不錯。4月22日,科學家們的處理技術可以說是完美完成,這一天正好是列寧的145周年誕辰。《科學美國人》報導,位於莫斯科的生物技術科學研究和教學方法中心的科學家從列寧逝世後一直致力於保存列寧的遺體。
  • 在南極,一個孤獨的列寧
    在此期間,(根據網上的一些流傳記載)美國人還神不知鬼不覺地挪動了列寧半身像的朝向——之前是衝著莫斯科,現在是衝著華盛頓了。於是,1967年,蘇聯人來到南極PIA,把列寧像重新調整回了朝莫斯科的方向。 這是蘇聯人,也是人類最後一次來到這個PIA科考站。它從之前的幾乎廢棄,變成了徹底廢棄。整整40年,沒有任何人回到過這裡,大家似乎對這種惡作劇式的爭強好勝沒有什麼興趣了。
  • 我院作品《中國道路與文化自信》《列寧畫傳(列寧誕辰150周年紀念...
    我院作品《中國道路與文化自信》《列寧畫傳(列寧誕辰150周年紀念版)》《信仰至上》入選「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出版工程」2021-01-03 16 : 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為充分發揮通俗理論讀物在宣傳普及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增強幹部群眾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實施了2020年「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出版工程」,經論證評選,最終確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叢書、《新中國70年》、《中國道路與文化自信》、《列寧畫傳
  • 列寧遺體不腐 氣色反而越來越好!
    這主要歸功於屍體防腐師,因為他們找到了保持列寧遺體外觀的方法。在將近100年的時間裡,列寧遺體的防腐技術被不斷優化,防腐師甚至認為他們進行的屍體防腐研究有助於很多實際醫藥應用。一直以來,這項稍微有點恐怖的工作由俄羅斯「列寧墓小組」負責,最多的時候,組裡有200名科學家。
  • 列寧遺體為何90年還那樣新鮮?
    但與俄羅斯90年來保存共產主義革命家、蘇聯締造者弗拉基米爾·列寧遺體的實驗相比,那都是小巫見大巫。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4月22日報導,幾代俄羅斯科學家使用經過上百年改進的保存技術,保持了列寧遺體的外觀、手感和彈性。今年,俄羅斯官員關閉了位於莫斯科紅場的列寧墓,以便科學家做好準備工作,在列寧誕辰145周年的紀念日(22日)當天再次公開展出。
  • 為保存列寧遺體,俄羅斯科學家絞盡腦汁,目前遺體僅剩10%?
    1991年12月25日,這個曾風光無限的紅色帝國轟然解體,一個大國的驟然隕落,讓人不覺為之嘆息。 所以在列寧葬禮舉行過後,如何完好的保留列寧遺體便成為了一個首要解決的難題。 列寧遺體在經過前期的處理後,便從哥爾克運送到了莫斯科。而這一時間段恰逢是蘇聯的冬季,氣溫較低,有利於遺體的存儲,因此在整個遺體的運送途中,列寧的遺體都未出現多大的變化。但隨著幾個月後,天氣的逐漸回暖,氣溫不斷升高,列寧遺體開始發生了變化。
  • 向列寧學習的戈巴契夫到底學到了什麼?
    戈巴契夫向列寧請教後,到底學到了哪些「有益經驗」呢?一是經濟政策上的模仿。1986年是經濟政策試驗的一年。戈巴契夫在這方面開展大量的日常工作。戈巴契夫忠於自己「回歸列寧」的思想,他在這方面也認為「最好是回到列寧藉助新經濟政策和鼓勵全面合作化來挽救社會主義的計劃。」但有一點可以指出的是:「從思想上來說,整個這項工作暫時沒有超出新的新經濟政策的框框。」
  • 列寧的歷史唯物主義都有哪些新內容?
    列寧的歷史唯物主義  在探究政治與經濟的關係時,民粹派認為是政治決定著經濟而不是反過來。民粹派說只有財富的生產才完全受經濟規律支配,而分配則以政治為轉移。列寧批判了這種荒謬的觀點,政治權力、政治制度作為建立在生產關係之上的上層建築,它本身是生產關係的產物,不是政治決定經濟,而是經濟決定政治。
  • 俄科學家費盡心思保存的列寧遺體,現在為何只剩了10%?
    當時,由於科技條件的限制,列寧的身體仍在一定程度上腐爛,所以他們不知道怎麼辦,所以我們不能說明都想要,只能二選一,當需要身體形態時,他們就必須放棄一些東西。所以列寧的睫毛被假睫毛代替,他身上的許多皮膚被人工模擬粘貼,他的鼻子和臉還有人工成分。
  • 列寧遺體被保存至今,完好部分僅剩頭部,科學家是這麼解釋的
    列寧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對全世界的影響極其深遠,是一位革命家,就是因為他的偉大,在列寧死後,遺體被保存在水晶棺中,被世人瞻仰,但是為什麼列寧的遺體部分僅僅剩頭部是完整的呢?科學家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 烏克蘭原列寧雕塑被100個金色人體模型取代
    烏克蘭原列寧雕塑被100個金色人體模型取代 (1/5) "← →"翻頁
  • 電影 救國同盟 揭秘十二月黨人 為何被列寧稱作貴族革命家
    因為萬惡之源:俄國沙皇專制制度和農奴制度,已經嚴重影響俄國的強大和發展。嚴重的階級對立,以及缺少中產階級的緩衝,是當時俄國社會矛盾的致命傷。彼得一世「十二月黨人是沒有父輩和子孫的一代人,其行為、言論超過了他們同時代人將近一個世紀」,他們必然的衝動和註定的悲劇,被列寧稱為貴族革命家。十二月黨人認為「俄羅斯不能像東方那樣限制自己,站在西方的對立面。
  • 列寧墓地修建全過程:外形如同金字塔,遺體防腐每年耗資百萬美元
    【施工現場】1924年1月21日,列寧在莫斯科郊區哥爾克村病逝,時年54歲。列寧去世後,蘇聯政府為他舉行了盛大的葬禮,並做出決定要永遠保存他的遺體。(這是一組反映紅場列寧墓地修建全過程的老照片,非常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