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遺體僅存10%,為保存列寧遺體,俄羅斯仍然每年花費上百萬

2021-01-15 騰訊網

《上雲樂》有言:攘攘擾擾競神知,虛名不朽身先隤。

在對俄羅斯的歷史發展進程進行了解之後我們會發現,在其國家發展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這樣一位偉大的英雄,他就是列寧在社會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領域之內,列寧的成就是眾人有目共睹的,而在他的影響之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也就此誕生。

可以說,列寧的出現改變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主流形式,而如果沒有他的努力,那麼,人們也不會意識到社會主義的種種優越性。對於世界社會主義的建設與發展而言,列寧的離去顯然是一種沉重的損失,而為了能夠對這樣一位偉人進行紀念,俄羅斯方面也堅持將列寧的屍體保存了下來。

據了解,如今的列寧遺體僅存百分之十左右,而為了能夠對他的遺體進行更加有效的保存,俄羅斯方面每年也需要花費上百萬元的資金。那麼,為什麼俄羅斯方面堅持著對列寧遺體的保護?對於俄羅斯的發展而言,列寧的遺體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列寧出生於1870年,作為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踐行者與無產階級革命家,列寧在俄國歷史上做出的貢獻是非常大的。通過他的努力,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得以建成,而在他領導的十月革命當中,俄國臨時政府也正式被推翻,與此同時,工人階級站了起來,並為國家的繼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領域內,列寧為整個蘇聯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果不是他的能力,那麼,後來的蘇聯和俄羅斯也不會擁有著較高的國際地位。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英雄人物,卻在五十四歲英年早逝。對於蘇聯的發展來說,列寧的離去是一種巨大的損失,而為了能夠對這樣一位偉人進行紀念,蘇聯方面也決定永久保留列寧的遺體。

為了能夠對列寧的遺體進行更好的保護,莫斯科地區專門修建了一座豪華的列寧墓,而在1994年時,列寧墓也成為了聯合國組織認證過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可以看出,對於全世界的人類發展而言,列寧的存在都有著一定的意義價值。

迄今為止,列寧的遺體已經保存了近百年的時間,而在對其遺體進行保護的過程當中,許多專家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俄羅斯方面,有一個專門的遺體保護團隊,對列寧的遺骸保護進行著探究,而在這些專家的努力之下,列寧遺體的腐爛速度也大大減緩。

每隔四年的時間,列寧的遺體就會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而每隔五到十年,列寧的遺體也會被取樣化驗,並製成標本。由於遺體保護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有關專家在進行防腐研究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阻礙。據了解,列寧所在的水晶棺內溫度常年保持在十六攝氏度左右,除此之外,列寧的皮膚上還會被塗上特製的防腐劑

但即使有關專家付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列寧的遺體也出現了腐爛的現象,據了解,每當列寧的遺體出現腐爛時,醫學專家就會通過矽膠製品填充到遺體的相應部位,並對腐爛的皮膚進行去除。如今,列寧的遺體僅剩百分之十左右,而其餘部分全都是人工矽膠的替代品。

但是,為了這百分之十的遺體,俄羅斯方面每年也要花費上百萬元的保護費用,在許多人看來,這樣的支出是沒有必要的,畢竟列寧已經遠遠的離開了我們。但在普京看來,對於列寧的保護必須要繼續進行下去,只要列寧能夠繼續躺在水晶棺內,也就代表著他的意志並沒有消磨。

對於俄羅斯方面來說,保護列寧遺體的開銷固然是比較大的,但對於整個國家的發展建設來說,列寧的存在也有著一些十分特殊的意義與價值。或許在以後的日子裡,當有關專家發現更加先進的防腐技術之後,列寧的遺骸也能夠被持續保留下去。

結語

在對列寧遺體的意義進行了解之後,我們就可以發現,雖然說如今的他早已經遠離了人世,但是,他的精神卻仍然對整個世界的社會主義發展進程,起到重要的意義。

可以說,如果沒有列寧的幫助,那麼,世界各國的社會主義發展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指引。或許在未來的日子裡,列寧的遺骸終將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但是,他的精神卻能夠永遠地存留於人間。

參考資料:《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相關焦點

  • 為保存列寧遺體,俄羅斯科學家絞盡腦汁,目前遺體僅剩10%?
    當時孫中山先生在聽聞了列寧的逝世消息後,也立即為其致悼詞: 「天不假年,與君何說;亙古如生,永懷賢哲。」 遺體保存 按照列寧的遺願,他曾希望自己死後,其遺體不需要被保存。
  • 列寧遺體為何90年還那樣新鮮?
    但與俄羅斯90年來保存共產主義革命家、蘇聯締造者弗拉基米爾·列寧遺體的實驗相比,那都是小巫見大巫。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4月22日報導,幾代俄羅斯科學家使用經過上百年改進的保存技術,保持了列寧遺體的外觀、手感和彈性。今年,俄羅斯官員關閉了位於莫斯科紅場的列寧墓,以便科學家做好準備工作,在列寧誕辰145周年的紀念日(22日)當天再次公開展出。
  • 列寧遺體不腐 氣色反而越來越好!
    這主要歸功於屍體防腐師,因為他們找到了保持列寧遺體外觀的方法。在將近100年的時間裡,列寧遺體的防腐技術被不斷優化,防腐師甚至認為他們進行的屍體防腐研究有助於很多實際醫藥應用。一直以來,這項稍微有點恐怖的工作由俄羅斯「列寧墓小組」負責,最多的時候,組裡有200名科學家。
  • 俄科學家費盡心思保存的列寧遺體,現在為何只剩了10%?
    然而,由於德國入侵蘇聯,列寧的遺體不得不從紅場遷移。然而,在遷移過程中,遺骸嚴重受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列寧的墳墓團隊僱用了 200 多名科學家,對細胞老化和皮膚移植進行科學研究,並儘可能地恢復列寧的原始形態。但是隨著蘇聯的解體,這項研究被迫結束。
  • 列寧墓地修建全過程:外形如同金字塔,遺體防腐每年耗資百萬美元
    【施工現場】1924年1月21日,列寧在莫斯科郊區哥爾克村病逝,時年54歲。列寧去世後,蘇聯政府為他舉行了盛大的葬禮,並做出決定要永遠保存他的遺體。(這是一組反映紅場列寧墓地修建全過程的老照片,非常罕見。)
  • 列寧遺體被保存至今,完好部分僅剩頭部,科學家是這麼解釋的
    列寧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對全世界的影響極其深遠,是一位革命家,就是因為他的偉大,在列寧死後,遺體被保存在水晶棺中,被世人瞻仰,但是為什麼列寧的遺體部分僅僅剩頭部是完整的呢?科學家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 列寧屍體防腐技術,看完後我震驚了!
    研究所為列寧及胡志明、金日成和金正日指配了「五到六個解剖學家、生物化學家和外科醫生」列寧。實驗中,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類生物學(quasibiological)」方法,和以往的屍體防腐方法有些不同。「列寧陵墓的參觀者看到躺在玻璃棺中的列寧身著深色西裝,但是只有他的頭和手是可見的。他們從不知道列寧的關節仍然保持著彈性、皮膚的內部壓力仍然存在,他們看不見的軀體部位都經過科學家們煞費苦心地不斷重塑。從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到這些非凡的成就,沒有人!當然除了這一小部分科學家和國家領導人。」Yurchak指出,理解為什麼政府會投入時間和精力來保護遺體很重要。
  • 列寧晚年的「政治遺囑」
    1920年10月—1921年12月,列寧為反對官僚主義的革命空談、最終確立這一計劃做了大量工作。1920年12月,根據列寧的倡議,將國家電氣化委員會計劃問題列入全俄蘇維埃第八次代表大會的議事日程,並在大會決議中獲得高度評價。儘管如此,還有相當一批妄自尊大的共產黨員領導幹部,對這一計劃採取了官僚主義的漠視態度,指責其制定者都是資產階級專家,以自己有權不予批准相要挾。
  • 在南極,一個孤獨的列寧
    ​1958年12月14日,為響應國際地球物理年,由葉夫根尼·託爾斯季科夫帶領,18人組成了第三次蘇聯南極遠徵隊,來到了地球上最寒冷,也最荒涼的地方——南極難抵極(South Pole of Inaccessibllity)。
  • 列寧死因之謎:秘密檔案文件證實列寧死於動脈硬化
    世界無產階級偉大領袖列寧   新華網消息: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1月17日報導,1924年1月21日,世界無產階級的領袖列寧與世長辭。有關列寧的確切死因,長期以來一直是各方猜測的話題。醫學專家在解剖並仔細分析列寧大腦時發現了什麼?哲學副博士、暢銷書《天才死後的診斷》的作者莫尼卡·斯皮瓦克,有幸接觸過秘密檔案文件,她幫助我們解開了這個謎團。     斯皮瓦克說,列寧54歲英年早逝以後,科學家就開始研究列寧的大腦。下面是健康人民委員尼古拉·謝馬什科院士報告中的一段話:「列寧的死因被認為是血管壁硬化(動脈硬化)。
  • 烏克蘭原列寧雕塑被100個金色人體模型取代
    烏克蘭原列寧雕塑被100個金色人體模型取代 (1/5) "← →"翻頁
  • 人類工程的奇蹟第九期:全球10大陵墓,文明的瑰寶
    第9名:列寧墓(俄羅斯)1924年1月21日,列寧(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去世。兩天後,建築師阿列克謝-什丘塞夫受命建造一座適合送葬者瞻仰遺體的建築。1月27日,列寧的棺材被安在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牆邊的紅場上一座木製的墳墓裡。到1924年8月,列寧的遺體被轉移到建築師康斯坦丁-梅爾尼科夫設計的石棺中。
  • 帝國的奇謀與列寧的1917
    1917年4月9日,下午3點10分,瑞士蘇黎世火車站。一群衣著破舊,提著破爛手提箱的乘客登上了一列開往德國邊境的火車。列車到達德國邊境城市哥特馬丁根後,這行人下車換上了停在鐵軌上的另一列火車,一節封閉的車廂,這列火車將取道瑞典開往目的地俄國彼得格勒。在這列火車上,坐著以後無產階級偉大的導師、俄國十月革命的領導者列寧。
  • 我院作品《中國道路與文化自信》《列寧畫傳(列寧誕辰150周年紀念...
    我院作品《中國道路與文化自信》《列寧畫傳(列寧誕辰150周年紀念版)》《信仰至上》入選「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出版工程」2021-01-03 16 : 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  為充分發揮通俗理論讀物在宣傳普及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增強幹部群眾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實施了2020年「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出版工程」,經論證評選,最終確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
  • 獨家:零錢哥夢想為醫學獻遺體 捐獻流程揭秘
    遺體捐獻必須是本人自願並要聲明無償捐獻,同時,必須要徵得其家人(直系親屬)的同意。市民申請遺體捐獻須填寫《青島市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登記表可在就近紅十字會領取或網上下載,一式兩份,由市民本人和市紅會分別保管。    生前未辦理登記手續的自然人死亡後,若其生前並未有明確表示拒絕捐獻遺體,其近親屬可以持本人以及死者身份證件辦理遺體捐獻手續。
  • 揭秘保存毛澤東遺體過程的前前後後(組圖)
    保存毛澤東遺體的前前後後也充滿了鬥爭和風波1976年9月8日晚,人民大會堂燈火通明,西薩摩亞國家元首馬列託亞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毛澤東主席溘然長逝。2時許,中央政治局在「202」的會議室召開緊急會議。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華國鋒主持會議,緊急磋商3個問題:(1)主席的後事;(2)主席遺體如何處理;(3)是否邀請外國代表團來京弔唁。而江青在會上大哭大鬧,說毛主席是被鄧小平氣死的,要求政治局繼續批鄧並立即作出開除鄧小平黨籍的決定,姚文元也跟著起鬨。
  • 蔣介石至今未下葬,遺體不腐還能保存多久?專家:10年就不行了
    蔣介石在死前做出決定,在他去世之後遺體不要下葬,找機會葬回大陸。在1975年的4月5日,蔣介石離世,其子蔣經國遵循蔣公醫院,並未將其下葬。而蔣介石的遺體雖說通過了各種防腐處理,但直到如今已經有44年了,那蔣介石的遺體不腐還能保存多久呢?
  • 老夫妻倆共同申請捐獻遺體
    2012年10月,父親張瑞麟在家中過世。根據父親的遺願,張鷹當即撥打了安徽醫科大學登記接受站的電話。工作人員很快來到家中,並將父親的遺體帶走。這一次,母親楊君鶴去世後,張鷹終於為父母達成了當初的心願——將遺體捐獻做醫學教學、臨床解剖、科研等用處。「父母離世,作為子女,我們很難過,但是也要謹遵他們的遺願,將遺體轉交給紅十字會,他們會妥善保管和使用。」
  • 溫州捐贈遺體5年僅1例 瞿佳呼籲遺體捐贈立法
    溫州網3月30日訊(記者 項銳)今天,溫州醫科大學為一位普通的老人,舉行追思會。  這位老人叫徐啟榮,瑞安市陶山鎮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他將遺體捐贈給溫州醫科大學,作為醫學教學研究之用。  據了解,自溫州市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以來,溫州捐贈遺體的也僅徐啟榮一人。
  • 列寧的歷史唯物主義都有哪些新內容?
    列寧的歷史唯物主義  在探究政治與經濟的關係時,民粹派認為是政治決定著經濟而不是反過來。民粹派說只有財富的生產才完全受經濟規律支配,而分配則以政治為轉移。列寧批判了這種荒謬的觀點,政治權力、政治制度作為建立在生產關係之上的上層建築,它本身是生產關係的產物,不是政治決定經濟,而是經濟決定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