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至今未下葬,遺體不腐還能保存多久?專家:10年就不行了

2021-01-15 騰訊網

眾所周知,在中國近代史當中,蔣介石作為國民黨的領導人,也是佔據著十分重要地位的人。但自蔣介石下定決心向共產黨發起內戰致使,他的敗局就早已註定了,因蔣介石為了個人利益不顧百姓安危而發起了內戰,給我國上下帶來了嚴重的災難。

最終在無數百姓的支持下,導致蔣介石在解放戰爭敗北,最後帶著自己的殘餘部下退守到了臺灣。而居住在臺灣的蔣介石,對大陸、對自己的家鄉十分想念,每日都看向大陸方向偷偷抹眼淚,而蔣介石內心也無比清楚,自己今生是無法回歸大陸了。

蔣介石在死前做出決定,在他去世之後遺體不要下葬,找機會葬回大陸。在1975年的4月5日,蔣介石離世,其子蔣經國遵循蔣公醫院,並未將其下葬。而蔣介石的遺體雖說通過了各種防腐處理,但直到如今已經有44年了,那蔣介石的遺體不腐還能保存多久呢?

有關專家曾表示:實際上,蔣介石的遺體已經被氧化了,並且還有著細菌的侵蝕,倘若10年之中再不把蔣介石的遺體給葬下,那麼蔣介石的遺體就無法維持了,而這種結果也是人們萬萬沒有想到的,也許等到那時臺灣方面也會做出相應安排,對此大家有何看法呢?

相關焦點

  • 25歲女子離世16年 遺體不腐成「乾屍」(圖)
    C  疑惑  風吹雨淋16年 父親不解為何不腐  「當時沒想過,她的遺體會一直不腐。」唐書全說,但最初確有一些蹊蹺,曾引起他注意,「按理說,人死了之後屍體會發臭,但我們一直沒聞到過」。唐書全回憶,其後,在警方組織屍檢時,他發現女兒的遺體,「除了有一些腫脹之外,再沒其他腐壞情況」。  鬧不清屍身為何不腐,這讓唐書全更加篤定了自己的懷疑,「她(女兒)肯定是有冤屈,才會這樣」。唐書全稱,這些年來,他一直在試圖通過各種途徑,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同時,擔憂女兒的遺體毀壞,他也時常開棺檢查,「一直沒變,只是被風乾了」。  唐書全稱,這些年來,他背負著很大的壓力。
  • 為保存列寧遺體,俄羅斯科學家絞盡腦汁,目前遺體僅剩10%?
    遺體保存 按照列寧的遺願,他曾希望自己死後,其遺體不需要被保存。但當時的蘇聯高層考慮到列寧作為一代偉人,其遺體理應得到很好的保存,供後人們進行瞻仰,讓蘇聯的子孫後輩們牢記這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 古代皇帝去世後,遺體要放幾個月才下葬,不怕腐爛嗎?
    皇帝葬禮也是封建社會的一件大事,古代皇帝死去後遺體要放幾個月才下葬,不怕腐爛了嗎? 古代家裡死人了要設立靈堂,而且要把逝者的遺體在靈堂裡停放三天才會按照地點下葬,而皇帝死後遺體存放的時間會更長,有足足三個月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有講究嗎?不怕遺體腐爛了嗎?
  • 古代皇帝死後,為何遺體要擺放幾個月才下葬,屍體不會腐爛嗎?
    當時的虢國的太子因為暈眩進入了假死的狀態,遍請了名醫依舊沒有用差點就要下葬了,好在扁鵲會把脈,發現太子依舊有脈弱,連忙給太子針灸,又以藥物輔助這才救起了太子。所以民間便有了要「停屍三天」傳統習俗,為的就是確定死者是否進入了「假死」狀態。
  • 香河老人離世27年不腐,身體光滑猶如打過蠟,銀白的頭髮保存完好
    有些現象,就連科學也無法解釋,比如我國河北省香河有一老人,離世27年不腐,非常的不可思議。按理來說,人死後屍體都會腐,除去像埃及木乃伊那樣經過刻意的處理,或有什麼方法保存得比較好。而香河老人在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情況下,身體光滑如打蠟,十分的神奇。期間有不少專家曾嘗試去破解其中的謎團,但一直今天,他們都沒能找到答案。
  • 人死後為何要口含一物下葬?並非迷信,有相關科學依據
    在農村長大的人,或者參加過葬禮、見過不少世面的人,應該對民間的一種喪葬習俗有所了解:人死後,家人收拾遺體、擇時下葬時,大多會讓死者含上一件物品,用這種方式送到入土為安。其實,這種習俗並不都是迷信,也有相關的科學依據。
  • 列寧遺體僅存10%,為保存列寧遺體,俄羅斯仍然每年花費上百萬
    對於世界社會主義的建設與發展而言,列寧的離去顯然是一種沉重的損失,而為了能夠對這樣一位偉人進行紀念,俄羅斯方面也堅持將列寧的屍體保存了下來。 據了解,如今的列寧遺體僅存百分之十左右,而為了能夠對他的遺體進行更加有效的保存,俄羅斯方面每年也需要花費上百萬元的資金。那麼,為什麼俄羅斯方面堅持著對列寧遺體的保護?對於俄羅斯的發展而言,列寧的遺體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 列寧遺體被保存至今,完好部分僅剩頭部,科學家是這麼解釋的
    列寧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對全世界的影響極其深遠,是一位革命家,就是因為他的偉大,在列寧死後,遺體被保存在水晶棺中,被世人瞻仰,但是為什麼列寧的遺體部分僅僅剩頭部是完整的呢?科學家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 當年「香河老人」去世身現異象,20多年屍身仍然不腐
    從風俗上來講,古人死後講究壽終正寢、入土為安,而在入土之前,老人的親屬必須為其穿好內外新衣,體面下葬,最終將其送上靈床,度過「挺喪」階段方得正果。隨後則需將其移入土葬,入土為安。而在如今,面對遺體的處理,除了土葬外,人們也有了更多選擇。 如火葬、海葬等手段層出不窮,但不管採取什麼樣的方式處理遺體,大多不超過8天。
  • 陝西韓城山體滑坡致一人身亡,家屬稱整整30天了還沒見過遺體
    10月26日是事故發生後的第30天,死者的女兒王女士告訴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母親的遺體至今仍停放在殯儀館內,自己自事發至今都未見到,更不能領走。「我們想知道這是為什麼,但沒有部門給我們答覆。」
  • 保存10年的蜂蜜還能吃嗎?
    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標準規定,除了10度以上的酒、醋、固態糖、鹽和味精之外,其他的所有食物都要標註保質期,蜂蜜也不例外,在市場中我們經常看到蜂蜜的保質期是兩年。雖然蜂蜜的保質期是兩年,但實際上蜂蜜在長時間保存下仍舊可以食用。
  • 令妃遺體為何百年不腐?真是被乾隆下毒?這幾點足以替他消除嫌疑
    相信大家在觀看完精彩的電視劇後,都會不由自主的查詢一些清朝時期的歷史,那麼你一定會發現這樣一條信息:令妃遺體百年不腐,當柒叔看到這條信息時,也很是驚訝,又連著查看了許多關於令妃死後的事情,奈何信息越查越亂,竟然還有人說令妃是死於乾隆下毒。那麼令妃遺體到底為何百年不腐?難道真的是被乾隆下毒嗎?當然不是!通過以下這幾點證據,完全可以替乾隆洗刷嫌疑!
  • 白酒開了瓶後,還能保存多久?
    但是大家注意到,下次再品嘗這個酒的時候,味道跟上次喝得有點不太一樣,那麼開瓶後的酒能存放多久呢?下面就聽小黔來聊一聊吧! 開了瓶的白酒可以保存多久?
  • 揭秘保存毛澤東遺體過程的前前後後(組圖)
    保存毛澤東遺體的前前後後也充滿了鬥爭和風波1976年9月8日晚,人民大會堂燈火通明,西薩摩亞國家元首馬列託亞華國鋒隨後一直陪伴在毛澤東身邊,觀察著醫學專家們的積極搶救,直至看到毛澤東停止了呼吸,心電圖顯示成一條直線。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毛澤東主席溘然長逝。2時許,中央政治局在「202」的會議室召開緊急會議。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華國鋒主持會議,緊急磋商3個問題:(1)主席的後事;(2)主席遺體如何處理;(3)是否邀請外國代表團來京弔唁。
  • 列寧遺體不腐 氣色反而越來越好!
    北京時間4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雖然已經去世了90年,但列寧遺體的氣色看上去甚至比他剛去世的時候還好。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社會人類學教授Alexei Yurchak則告訴Hsu:「為了達到這種目的,他們不得不用塑料和其它材料替代部分皮膚和肌肉。這使得列寧遺體和之前的人類遺體(木乃伊等)差別很大。」
  • 至今地球已經在宇宙當中,生存了46億年,還能在生存多久?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科幻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至今地球已經在宇宙當中,生存了46億年,還能在生存多久。眾所周知的人類出現在地球之前,地球就已經在宇宙當中生存了幾十億年了,根據科學家們的推測,地球已經在宇宙當中,至今已存在了46億年。然而我們生存的地球,也是像有生命的生物一樣,地球也是有著屬於自己的壽命,因此也有很多人假設,既然至今地球已經在宇宙當中,生存了46億年,還能生存多久?那麼地球的生命是否會在某一天迎來盡頭呢?
  • 揭秘毛澤東水晶棺製作過程:可抗8級地震 至今無人能再做(圖)
    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維茲遺體將放入水晶棺內永久保存的消息,使水晶棺再次引起大家注意   水晶防腐性能不如楠木   水晶棺性涼,有玉一般的防腐功能,有利於延長遺體保存時間。此外,水晶棺本身質地耐腐,特別是其透明特性便於人們對領導人遺體的瞻仰,這可能是水晶棺被重用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在同樣自然條件下,水晶棺的遺體防腐功能比金絲楠木棺材遜色多了。   目前考古發現的很多未腐古屍所使用的葬具幾乎都是楠木材料。
  • 中國10大最神秘的古墓,秦始皇陵榜首,至今不敢發掘
    下葬時不留痕跡,而且還要在記載中造假。即使真被盜墓賊找到了,墓中機關重重,有命進去也沒命出來。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了中國十大神秘古墓,也是中國最危險的古墓,許多古墓至今不敢發掘,有的甚至連墓都找不著。1、秦始皇陵:佔地面積56.25平方公裡,這已經相當於一個鎮的大小,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墓。
  • 成都考古的未解之謎:老官山漢墓為何下葬就被盜?
    謝濤講解老官山漢墓被盜之謎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曾貝佳 宋浩徵2001年,伴隨著金沙遺址的驚世出土,成都考古步入了黃金時代。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老官山漢墓等被列入「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越來越多的考古成果刷新了人們對成都歷史的認知。
  • 火葬場員工透露,有種遺體沒人敢燒,即便家屬要求也不行
    古代的窮人,沒有錢將親人下葬,只能找來一張草蓆將人身裹住,然後挖一個深坑就這樣草草掩埋。古代身份地位比較高的人或者家裡面有些家產的,家裡有人去世之後,一般會打上一副好的棺木。將人安放進去,然後找一塊風水寶地修墓立碑。直到民國時期,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還實行的是土葬,就是直接將人的遺體放在棺木中,或者用其他物體包裹著埋到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