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元素是如何發光的,光的特性是什麼?

2020-12-05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

任何材料在發熱時都有發光的趨勢,如今,我們可以輕鬆地藉助爐灶,電燈泡的金屬絲或者太陽來解釋這件事,比如,在18世紀後期,科學家還通過在實驗室中加熱物質來觀察這種現象,但不知道如何解釋它。然而,他們知道如何將氣體發出的光分解成光譜,該光譜的線條是所含化學元素的特徵。1859年,德國物理學家古斯塔夫·羅伯特·基希霍夫將這種光譜稱為「發射光譜」。

圖解:在589nm處D2(左)和一示範590納米D1(右)採用用鹽水燈芯在火焰發射鈉D譜線

很多研究者也嘗試對物質如何產生發射光譜作出解釋但並沒有成功。到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給出了部分答案。普朗克首先指出,在當時的物理學研究中,這個問題是不可能被完全解決的。然後,他發展了一種革命性的理論,將其標記為現代物理學的開端和迄今為止的物理終結。

在他的理論中,普朗克斷言光只能以他稱之為「量子」的能量束髮出,而我們之後將其重命名「光子」。這樣的主張與當時大眾對光的認知背道而馳。

實際上,光被認為是在電磁波的作用下傳播的一種連續能量的形式,而不是存在光子微粒的一種不連續能量的形式。

之後,在1905年,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進一步研究,他不僅認為普朗克是正確的,甚至將理論推得更遠:他提出,除了偶發地作為粒子(光子)行事外,光還具有起伏的特性,這確實有必要認為光既是粒子也是波。

圖解:波粒二象性示意圖說明,從不同角度觀察同樣一件物體,可以看到兩種迥然不同的圖樣。

另外,愛因斯坦認為光子的能量與其輻射的波長有關。 因此,根據他的說法,長波長的波(例如紅光)攜帶很少的能量,而短波長的波(例如紫光)攜帶更多的能量。1913年,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亨利克·戴維·玻爾將普朗克和愛因斯坦的研究成果整合到他的新原子模型中,並解釋了物質如何以粒子形式發光。根據玻爾的說法,原子是由帶負電的電子組成的,這些電子圍繞帶正電的核運行。但是,電子軌道位於離原子核非常特定的距離處。

圖解:氫原子的玻爾模型,展示了一個電子在兩個固定軌道之間躍遷並釋放出一個特定頻率的光子。

靠近原子核的軌道中的電子能量相對較小,因為它被正核牢固地吸引著。如果電子要進入更遠的軌道,將必須給它很多能量。位於較遠位置的電子具有大量能量,因為要留在軌道上,它必須能夠抵消遠距離時原子核對其施加吸引力。因此,原子核將不得不給它一點能量,使它進入更高的軌道。

根據玻爾的說法,當物體受熱時,其中的一些電子吸收能量並趨於從近軌道快速移動到遠離原子核的軌道。然後,每個電子返回其位於原子核附近的原始軌道,從而降低其能量含量,使其與原始軌道的能量完全匹配。

玻爾提出,如普朗克和愛因斯坦所描述的那樣,它以小「能量束」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說,以光子和光的形式存在時,電子擺脫了能量過剩的束縛。

由於每個化學元素都有一個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因此其電子的軌道具有不同的高能含量。給定化學元素的電子從遠處的軌道移動到近處的軌道,它發射出一個具有其特徵的光子,並且其能量與在其光譜中觀察到的光的波長相對應。

圖解:一個正弦波的波長。

考慮到一個原子內可能發生幾次軌道跳躍的事實,每個化學元素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射光譜。

下圖顯示了某些化學元素的發射光譜。 顯而易見,所有的發射線都具有它們的特徵,例如條形碼或指紋。

氫的發射光譜

鐵的發射光譜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astro-canada-王小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實驗理論相結合:揭示SVO材料的光致發光特性
    可以得出結論,[SrOx]和[VO4]團簇中的畸變在帶隙中產生新的中間能級,可能改變樣品的表面能、形貌和發光性質。白光發光材料除了可以降低在發光元件和電子器件中的應用成本外,還可以克服由於非本色平衡而產生的許多問題。為了觀察這種光致發光現象,來自聖保羅大學研究團隊在低溫下進行了合成了釩酸鍶(Sr10V6O25,SVO)材料。
  • 白熾燈靠鎢絲髮光,日光燈靠氣體發光,LED是靠什麼發光的呢?
    這一特性,叫做二極體的「正向性」,又叫「單向導電性」,二極體的發光,就是利用了這一特性。當然,二極體還具有「反向性」和「擊穿」等特性,利用這些特性,二極體還可以用於檢波、整流、穩壓等多種場合。本文不對二極體的其它特性做過多講解。那麼,二極體為什麼會有正向性呢?這與二極體中的一個環節——PN結有關。
  • 藏文科普 | 「發光元素」點亮我們的生活
    氖(Ne)在元素周期表中屬於稀有氣體元素(零族元素)。而稀有氣體還包含:氦(He),氬(Ar),氪(Kr),氙(Xe),氡(Rn)(天然放射性元素,不參與霓虹燈的製作),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很不活潑,所以過去人們其稱之為「惰性氣體」。1910年,科學家克勞特注意到法國科學家莫爾曾在1895年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莫爾在抽真空的玻璃燈管中充入少量二氧化碳,然後給以高壓,使它放電,結果燈管發出白色的光。
  • 發光二極體的特性及意義?
    半導體發光器件包括半導體發光二極體(簡稱LED)、數碼管、符號管、米字管及點陣式顯示屏(簡稱矩陣管)等。事實上,數碼管、符號管、米字管及矩陣管中的每個發光單元都是一個發光二極體。超過此值,發光二極體可能被擊穿損壞。(4)工作環境topm:發光二極體可正常工作的環境溫度範圍。低於或高於此溫度範圍,發光二極體將不能正常工作,效率大大降低。2.電參數的意義(1)光譜分布和峰值波長:某一個發光二極體所發之光並非單一波長,其波長大體按圖2所示。
  • 各色LED光的發光顏色及波長
    (*^__^*)【光的顏色和它的波長】 光的顏色是否可以看見是由它的波長決定的,光的波長是以納米為單位的也說是十億分之一米。發光二極體發出的光幾乎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它幾乎都是在一個波長,發出非常純的顏色。以下是光的顏色和它的波長。
  • 超美丨這些礦物會發光?
    螢光礦物什麼是螢光礦物具有螢光反應的礦物叫做螢光礦物。在19世紀初期,人們發現當螢石受到太陽光照射時,便會發出一種藍色的光芒,便將此種會發光的現象稱之為螢光(Fluorescence)。事實上,自然界中具有螢光特性的礦物並不局限於螢石一種。當我們用紫外線或X射線照射時,有些礦物也會散發出不同的色彩,而且射源能量不同,部分礦物所呈現的顏色也會改變。螢光反應是如何產生的?某種物質受到激發光(可以是紫外線或者X射線)照射後,產生一種能量躍遷,進入激發狀態,從而產生一種比照射光(通常為不可見光)波長更長的光(通常為可見光),這一現象叫做螢光反應。
  • 光致發光?等離子體先驅者在光的戰鬥中不停地射擊!
    博科園:本文為物理學類當你點燃一個金屬納米粒子時會得到光,通常是另一種顏色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納米快報》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萊斯大學化學家史蒂芬·林克和研究生蔡義宇提出了這樣一種觀點:是光致發光而不是拉曼散射使金納米顆粒具有顯著的發光特性。研究人員表示,了解納米粒子如何以及為什麼發光對於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和設計利用光觸發或感知生化反應的粒子非常重要。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一種顏色的光如何使一些納米粒子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 半導體發光二極體工作原理、特性及應用
    因此它具有一般P-N結的I-N特性,即正嚮導通,反向截止、擊穿特性。此外,在一定條件下,它還具有發光特性。在正向電壓下,電子由N區注入P區,空穴由P區注入N區。進入對方區域的少數載流子(少子)一部分與多數載流子(多子)複合而發光,如圖1所示。
  • 脈衝LED發光強度的時間特性—光譜特性測試裝置
    一、前言 脈衝LED能在極短時間內發出很強的光,在景觀照明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它的發光強度棗時間特性棗光譜特性是脈衝LED的重要特性指標。 整個裝置是由積分球、光源及其專用電源、時間特性測試系統、光譜特性測試系統和總控制系統構成的。 待測光源是產自多個國內廠家的白光LED、單色LED,我們自製了與之相配套的脈衝電源,採用數控調壓方式,使得工作電壓每0.1V連續可調,調整範圍為0.1-5V,觸發點燃電壓分檔可調,以便適應不同規格的閃光管。
  • 有機發光材料,可產生不同的顏色的光,已被成功地用於OLED器件
    有機材料的吸收和發光特性,可分別用紫外光/可見光光譜儀(UV/Visspectrophotometer)和螢光光譜儀(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meter or fluorimeter)來測量。
  • 原子那麼小,宇宙這麼大,科學家拿什麼判斷各個星球含什么元素?
    理解了就不用玩了,因為這個遊戲元素時時刻刻都在玩。元素的光不同的元素髮出的光都會發出與眾不同的顏色,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五彩斑斕的世界。它們發出的光其實就是它們的代碼。比如你給予氫原子能量(拿槍指著),它就會釋放紅、綠、中藍、深藍色的光。鈉原子獲得能量,他就是釋放兩種黃光。
  • 光有哪些特性?以及你該如何去使用
    初學攝影的人都是先從光圈,快門和感光度入手、之後慢慢學習構圖技巧、還有不同攝影器材的認識。如果要學人像攝影,還要學好如何跟模特兒溝通,捕捉最美麗的一瞬間以及如何指導模特兒擺出不同的姿勢等等。 每一個環節其實都需要很多時間和經驗去磨練,而當中最不能缺少的一環就是要學習如何明白光線的特性去拍出與別不同的照片。
  • 光敏二極體與發光二極體有什麼區別
    光敏二極體特性光敏二極體的特性有五個:光譜特性、伏安特性、光照特性、溫度特性以及頻率響應特性。光敏二極體和普通二極體相似,都對電流有放大的作用,不同的是它的集電極電流不只是受基極電路和電流控制,它還要受光輻射的控制。一般情況下基極不引出,但有些的基極有引出,引出的基極有溫度補償和附加控制等作用。
  • 發光二極體特性
    打開APP 發光二極體特性 姚遠香 發表於 2018-11-28 17:27:12
  • 教你如何提高LED的發光效率
    LED發光原理   發光二極體核心是PN結,因此它具有一般PN結的電流電壓特性,即正嚮導通,反向截止或擊穿特性。此外,在一定條件下, 它還具有發光特性。在正向電壓下,電子由N區注入P區,空穴由P區注入N區。進入對方區域的少數載流子(少子)一部分與多數載流子(多子)複合而發光, 如圖1所示。
  • 神奇,天津大學團隊探索「磁-力發光」微器件遠程調控光遺傳蛋白
    應力發光材料是一類在微弱的機械外力刺激下,其內部儲存的能量以發光形式釋放的材料。靈敏感應外力的特性使其在生物醫學領域(應力傳感、人造皮膚等)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然而,現有接觸式的激活方式限制了其在深層生物組織的應用。因此,尋找一種非接觸的激活方式對於拓寬應力發光材料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十分重要。
  • 談談光致發光與光催化
    在做二氧化鈦光催化的同行中有不少人對其光致發光(PL)光譜做了深入地研究,基於其PL強度進行了載流子壽命的考察,但是二氧化鈦真的有PL發光嗎?今天的話題主要針對二氧化鈦的PL測試以及PL發光與光催化活性的關係進行討論。話題1:二氧化鈦的PL發光首先筆者並沒有因為作者做出來錯誤的PL數據而否定其所有的研究成果。
  • 觀測恆星不同顏色的星光,科學家可以判斷恆星的元素組成,厲害了
    太陽離我們那麼遠,科學家是通過什麼判斷出太陽甚至遙遠星系恆星的組成成分呢?光學頻譜的發現對天文學家來說,恆星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即便通過望遠鏡也只能看到很小的光點。那麼,怎樣將不同類型的恆星區分開呢?1666年,大科學家牛頓在研究日光時發現,陽光透過玻璃窗射入後會分成幾種不同的顏色,而透過三稜鏡之後同樣會分離出如同彩虹般的七種顏色。他由此認為,太陽光其實並不是單色光,而是由不同顏色,也就是不同波長的單色光混合而成的複合光。
  • 白光LED與螢光粉之特性探討
    通常,無機螢光材料乃是由「主體材料(Host materials)」、「活化劑/發光中心(Activators/Luminescent centers)」及其它「摻雜物」(Dopants)等所組成,其中主體材料多數由硫化物、氧化物、硫氧化物、氮化物與氮氧化物等所構成,而活化劑/發光中心則主要為過渡元素或稀土族元素的離子為主,至於目前常見可應用於LED的螢光材料,  如前所述,單晶片型白光
  • LED發光二極體的基礎知識詳解
    目前不同的發光二極體可以發出從紅外到藍間不同波長的光線,目前發出紫色乃至紫外光的發光二極體也已經誕生。除此之外還有在藍光LED上塗上螢光粉,將藍光轉化成白光的白光LED。  LED的色彩與工藝: 製造LED的材料不同,可以產生具有不同能量的光子,藉此可以控制LED所發出光的波長,也就是光譜或顏色。歷史上第一個LED所使用的材料是砷(As) 化鎵(Ga) ,其正向PN結壓降(VF,可以理解為點亮或工作電壓)為1.424V,發出的光線為紅外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