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科普 | 「發光元素」點亮我們的生活

2021-02-18 知識就是力量

霓虹燈的英譯為「Neon Lamp」,直譯為氖燈。氖(Ne)在元素周期表中屬於稀有氣體元素(零族元素)。而稀有氣體還包含:氦(He),氬(Ar),氪(Kr),氙(Xe),氡(Rn)(天然放射性元素,不參與霓虹燈的製作),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很不活潑,所以過去人們其稱之為「惰性氣體」。1910年,科學家克勞特注意到法國科學家莫爾曾在1895年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莫爾在抽真空的玻璃燈管中充入少量二氧化碳,然後給以高壓,使它放電,結果燈管發出白色的光。克勞特根據莫爾的實驗,在抽真空的玻璃燈管中充入氖、氬、氦等惰性氣體。他發現,充入氖氣,燈管會發出橙紅色的光;充入氖和氬的混合氣體,燈管會發出藍色的光;充入氖和水銀混合氣體,燈管會發出綠色的光;充出氦氣,燈管會發出黃色的光。由此,他獲得霓虹燈的發明專利,從此,世界各地開始廣泛生產霓虹燈。1938年,美國通用公司研究員伊曼發明了節能螢光燈,螢光燈又稱為日光燈。20世紀50年代以後,螢光燈大都採用滷磷酸鈣,俗稱滷粉。1974年,荷蘭飛利浦公司首先研製成功了能發出使人眼敏感的紅、綠、藍三色光的三基色螢光粉(全名為稀土元素三基色螢光粉),其中,紅粉為銪激活的氧化釔,綠粉為鈰、鋱激活的鋁酸鹽,藍粉為低價銪激活的鋁酸鋇鎂,用它們做螢光燈的原料可大大節省能源,這就是高效節能螢光燈的由來。可以說,稀土元素三基色螢光粉的開發與應用是螢光燈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日光燈啟動時,有電流流經燈絲,使燈絲預熱而易於發射電子,所以這種日光燈稱為熱陰極日光燈,又稱預熱式日光燈,燈管的內壁塗有一層螢光粉薄膜,不同配方的螢光粉,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見下表。在元素周期表中,稀土元素是17種元素的統稱,它的得名是因為瑞典科學家在提取稀土元素時應用稀土的化合物。稀土元素中,鑭系元素:鑭(la)、鈰(Ce)、鐠(Pr)、釹(Nd)、鉕(Pm)、 釤(Sm)、銪( Eu)、釓(Gd)、鋱(Tb)、鏑( Dy)、鈥(Ho)、鉺(Er)、銩(Tm)、鐿(Yb)、鑥(Lu)以及與鑭系的15種化學元素相關的元素釔(Y) 和鈧(Sc)等共17種元素稱為稀土元素。稀土元素的應用十分廣泛,在軍事、農業、化工、冶金、石油等各行各業及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它,如照明技術應用稀土元素製作全彩發光二極體(LED)。LED照明即是發光二極體照明,是利用LED作為光源製作出來的照明器材。製作LED燈需要使用稀土金屬材料,如鋁砷化鎵、磷化鋁鎵銦添加金屬鋱(Tb)、釓(Gd)和鈰(Ce)中的幾種元素等,由金屬鎵(Ga)和砷(As)、磷(P)、氮(N)、銦(In)的化合物製成的發光二極體,可產生不同的顏色,如下。現在,我們的生活到處都能看到彩色的燈,只要你留意,隨處都能都看到元素的蹤跡。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發光元素(氧化物)和鹽類本身是不發光的,他們是在特定的裝置中通電產生的光。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

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

「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

感興趣的小夥伴

也可以移步關注哦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相關焦點

  • 藏文科普 | 肉食者不鄙
    這是因為當時生產力低下,辛苦的生活方式,人很難長胖,而肉食之稀少,導致「食肉者」的奢侈。現代工業和農業的進步,使糧食產量大增,肉食的「貴族」意味不再。在今天,吃貨隊伍中已經湧現出一批無肉不歡的族群,他們高喊:「食肉者不鄙!」生肉非常堅韌,我們的牙齒和負責咬嚼的肌肉,跟大多數獸類相比,都弱得可憐。所以,烹調肉食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為我們的牙齒提供方便。
  • 藏文科普 | 空谷幽蘭,為誰綻放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移步關注哦《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藏文科普 | 懵圈……茶花跟茶到底有啥關係?
    我們通常說的茶花,其實並不單指茶的花,而是一個特別的混合體。凡是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的花朵都可以「使用」茶花這個名字。不過,整體而言,真正有漂亮花朵的是山茶、滇山茶和茶梅這三個種,以及它們之間的雜交種類。至於說茶,在貢獻花朵這件事情上並不出色。毫無疑問,茶是一種有中國味道的植物,它們的嫩葉片經過加工就成了我們熟悉的綠茶、紅茶、烏龍茶、普洱茶等茶葉飲料。
  • 藏文科普 | 史上最悲壯的元素發現之路
    史上最悲壯的元素發現之路或許,我們可以在這個段子後面加上一段:實驗化學家折壽!理論實驗物理學家費米(圖片來源/Wiki)不信?《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螢火蟲」點亮夏夜的小精靈怎麼發光的
    記得小時候在晚上炎熱的夏天,沒有手機網絡的生活裡,晚上只有陪著家人坐在院子裡,因為房間裡太過於悶熱,那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院子裡乘涼,躺在竹蓆上,吹著晚上涼爽的風。螢火蟲屬於螢科,統稱螢火蟲,廣東話稱打火蟲,全世界一共有2000多種,一部分會發火一部分不發光,中國常見的有中華黃螢,山窗螢,黃緣螢等。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生活在水裡一類生活在陸地上,喜歡在棲息在潮溼溫暖草木繁盛的地方。而且你們不知道的是螢火蟲是肉食性昆蟲,幼蟲喜歡捕食蝸牛,蚯蚓等軟體動物以及一些小型昆蟲。
  •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螢火蟲」點亮夏夜的小精靈怎麼發光的
    記得小時候在晚上炎熱的夏天,沒有手機網絡的生活裡,晚上只有陪著家人坐在院子裡,因為房間裡太過於悶熱,那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院子裡乘涼,躺在竹蓆上,吹著晚上涼爽的風。那時候最大的快樂就是一家人在院子裡看著晴朗的夜空,滿天的星星,還有就是那一閃一閃的螢火蟲,兒時特別喜歡捉螢火蟲,將它全部裝進一個袋子裡,就像燈籠一樣,特別有意思,小時候也常常會想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呢?
  • 丨藏文科普
    文/顧壘翻譯/才讓扎西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藏文刊
  • 藏文科普 | 我們的大腦會「死機」嗎?
    你知道我們到底是如何看清楚這麼多東西的嗎?說來你可能不信,我們大腦裡的視覺系統其實沒有辦法逐一處理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首先,我們的短期記憶力有限。短期記憶是我們處理事物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我們的大腦可以把接收到的信息放進短期記憶裡,也可以把過往記憶中的部分提取到短期記憶中,便於我們處理手頭事務。但是短期記憶有容量上限,因而限制了大腦對看到的一切事物的處理。
  • 藏文科普 | 為了生存,流石灘上這些植物有自己的奇招!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移步關注哦《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藏文科普 | 焦不離孟,金屬界中也有這樣的「鐵兄弟」
    我們常用「焦不離孟」來形容兩個人的關係非常鐵,感情深厚。殊不知,自然界中也有這樣一對感情深厚的小兄弟,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屬於同族元素,物理和化學性質很相似,而且又共同生長在同一個礦體內,因而被人們稱為金屬中的「孿生兄弟」。經研究發現,兩者都屬於高熔點金屬,化學性質穩定,具有抗壓、耐磨損的特性,同時也是卓越的超導材料,因此被廣泛用於各個領域,屬於重要的戰略資源。
  • 51單片機入門之一:點亮一個發光二極體
    下面我們就使用C語言編寫一個程序點亮實驗板上的一個發光二極體。首先我們來講一下發光二極體的發光原理。
  • 藏文科普 | 給世界點顏色看看
    原來只有在有陽光的時候,在有其他光源照射或物體自身發光的時候,物體才能呈現出顏色。可以說,沒有光,就沒有顏色。顏色是由物體發射、反射的光通過人眼視覺所感知到的信息。簡單地說:有色物體本身並沒有顏色,而是具有吸收某種光,反射另一種光的性能,從而呈現出反射光的顏色。發光的物體因為發出特定的光譜,因而也呈現這種光的顏色。光是什麼?
  • 揭秘十種發光生物:腰鞭毛蟲點亮藍色潮汐(圖)
    許多生物自身能發光,常見的如螢火蟲。還有一些生活在海洋中的物種也能發光,有些甚至能將海洋點亮,在夜晚形成藍色的潮汐。以下就是10種能夠發光的奇特物種:  1. 螢火蟲螢火蟲    眾所周知,螢火蟲會發光,這也是人們判斷螢火蟲是否存活的標準之一。
  • 科普進萬家 點亮新生活(圖)
    ……1月14日,南昌縣科協邀請南昌市科協農業專家在南昌縣三江鎮農貿市場、田間地頭開展新時代文明「科普進村居(社區)」活動,把養生健康、農業科技、防震減災、反邪教等知識送到農民身邊,提升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幫助農民養成科學生活習慣。
  • 參與抖音「科學DOU知道」話題,讓科學點亮生活
    智慧女性做智慧女性 享美好生活2020年全國科普日將於9月19-25日在全國各地集中拉開帷幕,主題為「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其實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科學的身影。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山西科技新聞出版傳媒集團在全國科普日到來之際,聯合百位專家學者在抖音上發起「科學DOU知道」活動,這裡不僅有各路科學大咖為你線上科普,還有生活發明讓你受用無窮~趕快打開抖音,掃描下圖當中二維碼,和別人分享你的驚人發現,讓科學點亮你我的生活吧!
  • 藏文科普 | 「萬物生長靠太陽」,怎麼到深海就失靈了?
    由於食物非常稀少,能夠在深海生活的動物大都身懷絕技,在尋找食物時各顯神通。如深海魚類大多數都有一張巨大的嘴巴、又尖又長的牙齒和一雙特別大的眼睛,一旦有其他魚類或者動物被它們咬住,便在劫難逃,它們會死咬住獵物不放,直到將獵物吞噬消化掉。一頓大餐之後,它們可以很長時間不用進食,而是抓緊時間繁育後代。
  • 推開一扇看世界的窗口--寫在「雲藏」藏文搜尋引擎上線之際
    這是我們海南州藏文研究中心歷時三年開發研究的集新聞、網頁、圖片、視頻、音樂、百科、文庫等8個版塊為一體的大型藏文系統門戶工程,堪稱『藏文版百度』,致力於藏文信息化應用和藏文信息資源服務能力的提升。」多傑拉旦的話語中充滿榮耀。
  • 夜光自行車道點亮法國小城 不插電公路也發光
    夜光自行車道點亮法國小城不插電公路也發光 (1/4) "← →"翻頁
  • 點亮智慧 攜手前行——科普中國助力2020全國科普日
    隨著2020年全國科普日的到來,全國範圍內的科普活動都在集中開展。&34;作為中國科協的科普信息化建設的權威科普平臺,更將承擔自己的責任和擔當,使科普信息化建設與傳統科普深度融合,大力提升國家科普公共服務水平。
  • 螢火蟲在發光的同時也在發熱嗎? 為你科普螢火蟲發光原理
    螢火蟲在發光的同時也在發熱嗎? 為你科普螢火蟲發光原理時間:2020-07-16 10:14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螢火蟲在發光的同時也在發熱嗎? 為你科普螢火蟲發光原理 螢火蟲在發光的同時也在發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