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無柱蘭是一種浙江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它的花葶通常最多只有十幾釐米高,並不起眼。在寧波,它們最喜歡生長在丹霞地貌的溼潤石壁上,只有一枚長在基部的綠葉,花葶纖細,一般在頂部開一朵花,極少數具有兩到三朵花。淡紫紅色的小花非常精緻,排在一起的話,看起來就像是一群小精靈在迎風舞蹈,清麗可人。與大花無柱蘭生長在類似環境中的,是小沼蘭。很多時候,在大花無柱蘭的旁邊,就能發現小沼蘭。小沼蘭的植株更小,卵形的綠葉幾乎平鋪在常年滲水的巖壁上,一根花葶上居然有10~20朵極小的黃綠色的小花——它們實在太小太小,需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是一朵花。風蘭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附生在大樹上的「空氣植物」,它的根牢牢抓住樹皮,卻對樹木沒有任何傷害。野外觀察表明,它喜歡附生在位於低海拔的楓楊、楓香、香樟、銀杏等大樹的樹幹上,少數生在巖壁上。風蘭是形、葉、花俱美的蘭花佳品。它的葉子呈綠色,葉形呈V形對摺的長條狀,質地較為堅硬,頂端通常比較尖,戳到皮膚上有微微的刺疼感。就在如此堅挺的綠葉叢中,少則三五朵,多則數十朵,潔白柔軟的小花綻放在花葶之上,散發出沁人心脾的幽香。寧波的野生蘭花中,若論花朵之美麗華貴,恐怕要數白芨最令人折服。它們長在很高的地方,人根本不可能爬上去近觀。只需要石縫間薄薄的一層泥土,它們就能恣意地生長。白芨的一根花葶上可開3~10朵花,它們通常呈粉紫色,而且比較大,唇瓣上面有幾條縱褶片,頗為與眾不同。本來,白芨在平地上也有很多分布,然而正是因為白芨太美了,而且有藥用價值,以至於長在平地上的野生植株幾乎全被採挖殆盡,如今,在野外已越來越難找到它們的蹤影——除非是在很高的懸崖等一般人接近不了的地方。同樣可嘆的是,由於石豆蘭的「豆子」(即其假鱗莖)也具有較好的藥用價值,因此,毛藥捲瓣蘭、廣東石豆蘭等石豆蘭屬的蘭科植物也被大量採挖,導致野生資源日益稀少,這是非常令人痛惜的事情。讓這些珍稀而美麗的蘭花,自由自在地生長在大自然中,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嗎?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
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
「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
感興趣的小夥伴
也可以移步關注哦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