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科普 | 夜香花:夜晚氣味的表演者

2021-01-15 知識就是力量


撰文/史軍 


相對於白天開放的花朵,在夜晚或者黃昏開放的花朵有著更明顯的香氣。道理其實很簡單,這是因為夜晚的世界並沒有白天那樣豐富的顏色。即使是滿月當空,各種植物的顏色也很難展現出來,這個時候香氣就成了明顯的標誌。


這些香氣吸引的不是蜜蜂蝴蝶,也不是各種鳥類,因為這些動物都已經休息了。夜晚是各種夜行性昆蟲和其他動物的表演時間,蛾子和蝙蝠是這個時間的主角。特別是蛾子,是眾多植物所仰仗的傳粉大拿


植物與各種夜行性昆蟲和其他動物夜晚活動相對應的特徵是非常明顯的,在夜晚開放,在夜晚釋放香氣,並且在花朵的構造上也是適應於夜行性動物—各種夜來香都有長長的花冠管,就是匹配於嘴巴長長的蛾子。那些嘴巴短,想偷蜜的動物自然無法獲得好處。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花朵只在夜晚開放,甚至一朵花的開放時間就是一個晚上。



曇花和火龍果是典型的夜晚開放的植物,太陽落山之後花蕾才慢慢展開,到太陽升起的時候,花朵就開始萎蔫凋謝了。「曇花一現」的成語也因此而來。無獨有偶,對於甜品行業極其重要的香草(香莢蘭),也是曇花一現成語的踐行者,每一朵香莢蘭的花朵也只有一個夜晚的展示時間


到今天為止,我們也很難理解,這些植物為什麼有如此奇特的個性,不成功則成仁的行為著實難於解釋。按照傳統的觀點來說,那些生活在乾旱高溫條件下的植物為了保存珍貴的水分,避免嬌嫩的花蕊被陽光灼傷,就選擇了在夜晚開放。但是不管是曇花也好,火龍果也罷,都不是在極端乾旱條件下生存的植物,更不用說香莢蘭,那可是典型的雨林植物,並沒有明顯的環境壓力迫使它們在一夜之間完成繁殖

左:火龍果也是典型的夜晚開放的植物

右:香莢蘭的花朵只有一個夜晚的展示時間

(圖片來源/PPBC 攝影/徐暉春)


這些植物為什麼會選擇一個晚上完成開花過程,這究竟對這些植物有什麼好處,仍然值得我們去研究。


不過這類植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一個果實裡面有大量種子。所以說,只要有一次成功授粉,就可以產生足夠的種子,這大概就是這些植物任性的資本吧。



儘管各種夜來香沒有危害人體健康的毒素,但是,它們濃鬱的香氣確實會刺激我們的神經系統,如果把這些香氣濃鬱的花朵放在室內,很可能會影響正常的睡眠。所以,不要把夜來香擺放在室內,特別是不要擺放在臥室內



在一些宣傳中,把夜來香說成是驅除蚊蟲的神奇花草,據說蚊子特別懼怕這些濃鬱的花香。但至今沒有任何實驗證據顯示夜來香有這種能力。換句話說,夜來香驅蚊就是杜撰出來的流言而已。附帶說一句,目前市面上沒有任何一種有效的驅蚊植物,道理很簡單,吸血的蚊子並不會騷擾這些花朵,那這些花朵自然也不會與它們作鬥爭了。

不管是夜香花,還是晚香玉,亦或是夜香樹,不同植物的生存方式在人類出現之前早已設定完成。人類作為一種晚到的物種,還需要用很長時間來理解這些自然的智慧。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相關焦點

  • 藏文科普|夜香花:夜晚氣味的表演者
    夜晚是各種夜行性昆蟲和其他動物的表演時間,蛾子和蝙蝠是這個時間的主角。特別是蛾子,是眾多植物所仰仗的傳粉大拿。蛾子是夜晚開花植物所仰仗的傳粉大拿植物與各種夜行性昆蟲和其他動物夜晚活動相對應的特徵是非常明顯的,在夜晚開放,在夜晚釋放香氣,並且在花朵的構造上也是適應於夜行性動物—各種夜來香都有長長的花冠管,就是匹配於嘴巴長長的蛾子。那些嘴巴短,想偷蜜的動物自然無法獲得好處。
  • 藏文科普 | 空谷幽蘭,為誰綻放
    大花無柱蘭是一種浙江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它的花葶通常最多只有十幾釐米高,並不起眼。
  • 夜間才開的花——夜來香
    夜來香別名月見草、夜蘭香、夜香花、夜香藤等,為蘿摩科夜來香屬多年生藤狀灌木。夜來香株高80cm至100cm,花多黃綠色,香味在夜間更加濃鬱,故有「夜來香」、「夜香花」之名。那麼,為何夜來香是在晚上發出香氣呢?
  • 氣味擔當海南花
    但美則美矣,如果湊近了聞其花朵或揉搓其手感粗糙的葉片,便會發現它自帶一股特殊氣味,刺鼻且濃烈,給人留下顏值與氣味不成正比的印象,因此,它還有另一個外號叫作「臭臭花」。同樣因氣味出名的植物還有苦楝。在海南花卉大世界經營花苗圃的商家徐小英說,一株紅葉石楠上會有兩種不同顏色的葉子,剛長出來新葉多是紅色,但隨著時間變化,新葉顏色會逐漸由紅轉綠,直至深綠色。作為石楠的雜交品種,紅葉石楠在城市綠化中常會派上用場。海口市國興大道一帶,這種紅葉石楠「出鏡率」就很高。既然能當選為「味道之樹」,石楠的氣味必定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 藏文科普 | 肉食者不鄙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移步關注哦《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果蠅不愛花,而是花的發酵氣味
    果香與發酵的氣味兒會對果蠅產生怎樣的影響?在德國的一家實驗室中,科學家正在向受到儀器監測的果蠅吹送一陣陣的果香和酵母的味道。這場實驗是針對一種植物——所羅門疆南星與其對果蠅的奇妙吸引力而進行的。
  • 藏文科普 | 懵圈……茶花跟茶到底有啥關係?
    我們通常說的茶花,其實並不單指茶的花,而是一個特別的混合體。凡是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的花朵都可以「使用」茶花這個名字。不過,整體而言,真正有漂亮花朵的是山茶、滇山茶和茶梅這三個種,以及它們之間的雜交種類。至於說茶,在貢獻花朵這件事情上並不出色。毫無疑問,茶是一種有中國味道的植物,它們的嫩葉片經過加工就成了我們熟悉的綠茶、紅茶、烏龍茶、普洱茶等茶葉飲料。
  • 像蘋果、像香蕉、像酒......這朵花究竟是什麼氣味?
    如果您沒有親自聞過含笑花的花香,可能不太理解,花的香味不都是差不多嗎,無非是濃一點,淡一點,為什麼偏偏要專門說含笑花的氣味呢?古時候人們觀賞含笑花,認為含苞的時候,氣味最宜人,花到半開的時候,氣味就太過濃烈了,如果整朵花徹底開放,香氣反而大減。但含笑花的氣味,不需要靠近,遠遠就能聞到。宋朝有本書叫《捫蝨新話》,裡面說,太陽偏西的時候,陽光沒那麼強烈了,含笑花的氣味就飄散出來,坐在山間的亭子裡,到傍晚時,忽然一陣香風拂過,就知道是含笑花開了。
  • 植物科普|有的花卉為何晚上開花?常見的有哪些花?
    植物科普|有的花卉為何晚上開花?常見的有哪些花?作者:花木君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自然界裡,大多數植物花卉都是白天開花的,可是,也有部分植物是傍晚或晚上開花。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形成的呢?植物晚上開花是自然選擇和植物進化的結果,關於其中的機理比較複雜,不過,大多是由兩種因素造成。第一就是原生地環境導致,第二就是選擇傳粉媒介導致。
  • 氣味科普:為什麼鼻子可以聞到氣味?
    鼻子要聞到氣味,首先要有氣味來源,通常是空氣中的揮發性化學分子,當化學分子被吸入鼻腔,便與嗅覺受體結合。嗅覺受體是由「G蛋白耦合受體」蛋白質家族所組成,分布在嗅覺細胞表面,嗅覺細胞位於鼻腔上端的嗅上皮層,由鼻孔往上算約七公分的位置,面積約一平方公分,像一片指甲大小。
  • 藏文科普 | 「發光元素」點亮我們的生活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移步關注哦《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能夠香飄十裡的十種花卉,十大最香的花
    下面為各位花友帶來的是十大最香的花排行榜,香飄十裡雖然有些誇張,但是有些花朵的香味確實可以傳播很遠,而且非常的清香怡人。一、梔子花一聯想到花香四溢的場面,就會聯想到梔子花,這種花卉的香味是非常濃鬱的。在梔子花開的時候,隔著老遠你就能夠聞到它素雅的芳香,而且沒有一絲一毫的膩味,聞過之後讓人神清氣爽。折下一兩朵放在家中,可以香上好幾天。
  • 「屍香魔芋」到底是不是傳說? 原型是「花魔芋」嗎?
    形態上,「屍香魔芋」是一棵顏色鮮豔的巨大花草,花如同一個大水桶,四周各有一大片血紅色的葉子。特性上,「屍香魔芋」不需要光合作用,能夠生長在古墓之中,可以保持屍體不腐不爛並散發芳香,還可以通過氣味和顏色,對人的心智進行幹擾,使人產生幻覺而自相殘殺。正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鬼吹燈》中「屍香魔芋」的描述亦真亦假。
  • 不可思議鬼吹燈中的「屍香魔芋」現實中居然真的存在
    看過鬼吹燈的小夥伴們一定對精絕古城裡面的屍香魔芋印象深刻。這種惡魔之花,它有著異常豔麗的顏色,和令人致幻的氣味,根據不同人的欲望創造出一個個幻覺陷阱,誘導著人們一步步走向死亡,而且正是這種花守護著精絕女王。
  • 5朵可愛的花,它們只在夜晚綻放
    這些花的壽命很短,其中一些品種,如大花雪蓮,每年只開一次花,只開一夜。有這種習慣的一個或多個仙人掌的其他名稱是:夜公主,火奴魯魯女王(代表海洛加克斯女王),「漫遊者中的基督」,「夜之大摩」和「夜後」(也用於一種不相關的植物物種)。
  • 藏文科普 | 為了生存,流石灘上這些植物有自己的奇招!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移步關注哦《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廣州「科學之夜」點燃羊城科普熱
    王堅 攝   中新網廣州8月31日電 題:廣州「科學之夜」點燃羊城科普熱  作者 王堅  「哇!這個熱氣球真大真漂亮。」近日,夜幕下的廣東科學中心前廣場上,碩大的熱氣球引來不少市民拍照圍觀,成了今年廣州「科學之夜」的亮點。
  • 廣州「科學之夜」點燃羊城科普熱
    「科學之夜」開幕式現場。 王堅 攝「科學之夜」開幕式現場。 王堅 攝中新網廣州8月31日電 題:廣州「科學之夜」點燃羊城科普熱作者 王堅「哇!這個熱氣球真大真漂亮。」市民劉先生表示,孩子很喜歡「科學之夜」,能在各個項目的玩耍中學到科學知識,寓教於樂,很有意義。小學生李梓洋告訴記者,在「科學之夜」上看到了很多新奇的東西,讓他對科學充滿了興趣,特別是《星球奇境》展廳讓他了解了宇宙,也對宇宙充滿了好奇。除了廣東科學中心,其它科普基地同樣熱鬧。
  • 丨藏文科普
    文/顧壘翻譯/才讓扎西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藏文刊
  • 桂花香是什麼香?為何我們能聞香識花?上海交大研究團隊揭開秘密
    桂花香到底是何種香氣?為何人們能夠「聞香識花」?上海交通大學食品風味創新團隊帶來了「有香味」的科普。根據資料記載,中國桂花樹栽培歷史長達2500年以上,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和應用桂花的國家。桂花的民間栽培始於宋代,昌盛於明初。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桂花產區均在此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