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科普 | 肉食者不鄙

2021-02-23 知識就是力量

《左傳》說: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這是因為當時生產力低下,辛苦的生活方式,人很難長胖,而肉食之稀少,導致「食肉者」的奢侈。
現代工業和農業的進步,使糧食產量大增,肉食的「貴族」意味不再。在今天,吃貨隊伍中已經湧現出一批無肉不歡的族群,他們高喊:「食肉者不鄙!」生肉非常堅韌,我們的牙齒和負責咬嚼的肌肉,跟大多數獸類相比,都弱得可憐。所以,烹調肉食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為我們的牙齒提供方便。在60~65℃的溫度下,動物肌肉裡的水分會大量外流,而蛋白質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變得又硬又幹,所以好牛排要夾生。如果溫度升到70℃,捆綁著肌肉纖維的膠原蛋白,就會開始融化,成為果凍般的膠質,肌肉纖維像一捆繩子般散開來。溫度太高,會加速肌肉的失水,所以東坡肉的做法是文火慢熱,讓溫度足以融化膠原蛋白,又不至於讓肌肉纖維變得幹硬。除了眼鏡猴以外,人是猿類和絕大多數猴類中,食肉最多的種類。可以說,人是嗜好吃肉的猿。人類需要食肉,主要的原因是為了供養我們的巨型大腦。神經元耗能非常厲害,安靜不動時,大腦要消耗人體能量的20%~25%。換句話說,大腦是個很「燒油」的器官。我們必須找到高質量的食物,才能「供得起」高耗能的大腦。雖然我們今天都知道,「聰明」在人類生存史上的價值。但沒有足夠的營養,消耗極大的巨型大腦對我們只是累贅,不是助力。所謂「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人類的祖先放棄粗糙的草食,選擇容易消化、能量密度高的肉,以及植物比較「精細」的部分如果子、塊根,「養得起」強大的大腦,大腦強大的認知能力才能成為演化上的優勢,幫助我們在自然選擇中取勝。我們如何證明人類的祖先吃過肉呢?石頭可以提供一些證據。最原始的石器,是用石頭相互敲擊,砸落下來的石片,邊緣非常鋒利。這東西看似簡單,但要準確、耐心地敲打石頭,製造石片,是相當困難的,需要比普通的猿智力更高的物種。有了石器,就可以在動物屍體上剝皮割肉。相比茹毛飲血,烤肉當然是人類飲食史上又一個進步。英國靈長類動物學家理察·蘭厄姆提出了一個假說:吃熟食在人類進化中,發揮了很大作用。蘭厄姆相信人類最早用火的時間是160萬年前,這個時間比科學界一般的觀點早許多。不過,因為古人類點火的遺蹟很難存留,我們現在還無法證實,烤肉是何時「發明」的。蘭厄姆進一步猜想,為了保護珍貴的火種,原始人類必須分工。女人採集植物性食物,燒烤塊莖,防備火焰熄滅,男人狩獵大型動物,隨後將獵物帶回「營地」。於是,火堆把人群聯繫在一起,圍繞著烤肉,社會和家庭的雛形誕生了。在人類這個物種的歷史上,食肉者不鄙,甚至可能前途無量!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

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

「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

感興趣的小夥伴

也可以移步關注哦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相關焦點

  • 藏文科普 | 空谷幽蘭,為誰綻放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移步關注哦《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藏文科普 | 「發光元素」點亮我們的生活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移步關注哦《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藏文科普 | 懵圈……茶花跟茶到底有啥關係?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移步關注哦《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藏文科普 | 為了生存,流石灘上這些植物有自己的奇招!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移步關注哦《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丨藏文科普
    文/顧壘翻譯/才讓扎西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藏文刊
  • 肉食者的罪與罰_讀書頻道_鳳凰網
    作者約翰·羅賓斯以美國肉食者為例,以海量的科學研究數據為基礎,參以作者親眼目睹親耳聽聞的諸多關於養殖業真實現場的證據,對美國養牛、養豬、養雞業者以及被金錢收買、良心喪失的議員、科研人員,在殘害民眾健康方面的罪惡,給予了強有力的、無可辯駁的、義正詞嚴的控訴與斥責。
  • 藏文科普 | 萬有引力的「力」不是真正的力?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
  • 藏文科普|萬有引力的「力」不是真正的力?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藏文科普|小行星撞地球,來者不善?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藏文科普|時間管理不是萬能藥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藏文科普|「看」的學問,你了解多少?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藏文科普 | 焦不離孟,金屬界中也有這樣的「鐵兄弟」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藏文科普 | X射線衍射:當物理遇見生物
    蛋白質結構圖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
  • 藏文科普 | 我們的大腦會「死機」嗎?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藏文科普 | 觀察生物蛋白質,就靠這個黑科技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藏文科普|夜香花:夜晚氣味的表演者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藏文科普 | 夜香花:夜晚氣味的表演者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全球首個藏文搜尋引擎「雲藏」日均點擊量約千萬人次
    中新社西寧8月22日電 (記者 羅雲鵬)全球首個藏文搜尋引擎——「雲藏」22日迎來開通兩周年,數據顯示目前該搜尋引擎日平均點擊量為1000萬人次左右。「雲藏」一詞是藏文的音譯詞,有兩層含義,其一為「上師」或「老師」,意為有求必應、有問必答;其二是將其分為單字,有「全面抓取、提取」之意。「雲藏」藏文搜尋引擎始建於2013年3月,2016年8月上線運行。
  • 藏文科普|北歐極地,遇見世界盡頭的光影
    染色的巖畫清晰地展示出遠古文明的生活場景《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推開一扇看世界的窗口--寫在「雲藏」藏文搜尋引擎上線之際
    憑窗遠眺,讓藏語文融入世界「大家庭」這裡是「雲藏」的「心臟」所在,整個藏文搜索系統平臺的底層系統、儲存、服務、終端等諸多層面分布在數百平方米的空間裡,在一派靜謐中架起了藏區連結外部世界的「走廊」。海南州藏文信息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的多傑拉旦,是這裡的「掌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