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史軍
本文來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小時候,家在黃土高原的我一直沒有機會見過真正的茶樹,更別說茶花了。
見到真正的茶花是我在雲南求學的時候。隆冬時節,它依然有碧綠厚實的葉片,層層疊疊團聚在一起的花瓣,花朵中央金黃的花蕊,優雅而有生機。冬春時節,當大部分花朵還在沉睡,唯獨茶花能打破這種沉悶。難怪在英語裡,茶花被稱為冬日玫瑰(winter rose)。
作為一名吃貨,我終於有一日忍不住偷偷扯下一片葉子「吃」了,發現這東西完全沒有茶的滋味,幹、硬、澀就是舌頭的全部感受了。
那麼,茶花的葉子和茶究竟是什麼關係?
我們通常說的茶花,其實並不單指茶的花,而是一個特別的混合體。凡是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的花朵都可以「使用」茶花這個名字。不過,整體而言,真正有漂亮花朵的是山茶、滇山茶和茶梅這三個種,以及它們之間的雜交種類。
至於說茶,在貢獻花朵這件事情上並不出色。毫無疑問,茶是一種有中國味道的植物,它們的嫩葉片經過加工就成了我們熟悉的綠茶、紅茶、烏龍茶、普洱茶等茶葉飲料。這些特別的飲品在推動世界貿易發展的進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茶葉貿易真正地連接了東西方世界。而茶的花朵卻很少有人會關注,那些瘦小的白色花朵並沒有登堂入室的機會。
茶樹油主要來自油茶的種子,雖說山茶的種子也有油脂。但是遠不如油茶種子的含油率和出油率高。在湖南、江西一帶,這些開著小白花,長著大茶果的植物,從很久之前就開始為人們提供了食用油。
真正在人們的庭院裡唱主角的還數山茶、滇山茶和茶梅,它們是名副其實的觀賞植物。
相較於其他兩種茶花,山茶不僅分布範圍廣,如在山東、江西等地都有野生種,而且栽培範圍更廣,它不僅在江南的庭院中廣泛栽種,如今在北方的花卉市場裡也是不鮮見了。山茶的個頭介於茶梅和滇山茶之間,最高可以長到9米左右。山茶有個特徵,就是枝葉和花果都是光滑的,並無絨毛覆蓋。
如果說山茶已經在庭院中浸潤了文化氣息,那滇山茶就仍然帶著足足的山野風情。雖然古大理國的皇族對滇山茶親睞有加,但是滇山茶卻在很長的時間偏居在雲南一隅。不過,這並不能阻擋它們釋放豔麗的光彩。高達15米的苗條身姿,從白到紅的多樣花色,都足以讓它們與山茶並駕齊驅。
茶梅是三種茶花裡個頭最小的兄弟,也是分布區最靠北的種類了。這種原產日本的茶花具有耐寒的絕技,能在冰天雪地裡生活,甚至能在惡劣的情況下綻放花朵。茶梅最明顯的識別特徵是它們的嫩枝、葉柄和子房上都有絨毛,也是區別於其他兩種茶花的重要特徵。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
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
「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
感興趣的小夥伴
也可以移步關注哦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