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科普 | 我們的大腦會「死機」嗎?

2020-09-05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作者/應浩江


每時每刻,我們眼前的事物都是豐富的。不信,你可以拍一張窗外的照片,數一數上面有多少行人、多少磚塊和窗戶、多少棵樹、多少片樹葉、多少輛車、多少種顏色、多少個運動方向……簡單的一個 「看」 ,其實涉及了無數的加工和處理。


面對海量信息

哪怕在街頭一瞥,我們都可以看到無窮的事物。你知道我們到底是如何看清楚這麼多東西的嗎?

說來你可能不信,我們大腦裡的視覺系統其實沒有辦法逐一處理我們所看到的一切。

首先,我們的短期記憶力有限。短期記憶是我們處理事物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我們的大腦可以把接收到的信息放進短期記憶裡,也可以把過往記憶中的部分提取到短期記憶中,便於我們處理手頭事務。但是短期記憶有容量上限,因而限制了大腦對看到的一切事物的處理。

大腦的記憶有短期記憶也有長期記憶

其次,每一個視覺區域也有處理能力的上限。比如專門處理面孔的區域,每秒能逐一處理約4張面孔。

當我們和他人對話時,我們會關注對方的表情和動作,而會忽略其背後的景色等大量信息。雖然我們可以把注意力投注在最關鍵的事情上,但還是有海量的信息我們沒有能力進行如此高精度的分析。所以說,我們的大腦絕對不可能通過逐一分析的方法解讀眼前的美景。

相信你在心中肯定問出了一個問題,要是我們的視覺系統處理能力有限,那我們究竟是如何輕鬆且不間斷地看見這個世界的呢?我們的大腦會「死機」嗎?

的確,我們雖然可以看到美妙的世界,但這不代表我們的大腦需要像蠻牛那般工作。我們的視覺系統在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海量信息時不必、也無法把眼前的事物逐一加工。相反,我們的視覺系統用巧妙的算法規避了問題,讓我們「感覺」到眼前豐富且躍動的萬物,而且也不會因為太過豐富而「死機」。


加大信息密度

科學家們發現,當面對接收到的幾近無窮的信息時,我們的視覺系統會用統計方法來應對。簡單來說,視覺系統會抓住所接收到同類信息的「平均值」,從而有效「壓縮」數據量。通過充分利用所有的能力,來把握最關鍵的信息,真可謂四兩撥千斤。著名科學家香農在他偉大的資訊理論中曾經提出,信息傳遞的上限可以被數學推算。既然能傳遞的東西有限,加大信息密度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方法,壓縮一下豈不是正好?

美國數學家、資訊理論的創始人。香農用自己製作的機械老鼠特修斯走迷宮

我們的大腦之所以可以提取出平均值,是因為我們眼前的世界有著大量的重複。最經典的例子,應當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羅塞塔石碑。其內容是古埃及法老託勒密五世的詔書,分別由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草書以及古希臘文字,共三種文字組成。著名語言學家商博良正是通過這個石碑破譯了古埃及象形文字。雖然石碑受到了時間的侵蝕,損失不少,但是正因為用了三種語言,互為備份,冗餘的信息才得以完好地留存下來。雖說重複可以提升保存的可能性,但是在處理能力有限的視覺系統,反倒成為了負擔。

商博良,法國著名歷史學家、語言學家、埃及學家,是第一位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結構並破譯羅塞塔石碑的學者,

而大文豪歐陽修也用自己的親身例子告訴我們,壓縮可以讓信息傳遞更高效。當他與友人看到通衢大道上,一匹駿馬飛奔而過,踩死一條狗的時候,他在翰林院的同僚都只能用許多文字來描述這一情況。而歐陽修幽默地表示,如果以這種方式表達信息,那史書怎麼能寫得完?他只用六個字 「逸馬殺犬於道」就能有效地傳達信息。他對於用字的精煉,其實展現了樸素的信息壓縮觀念。在空間有限的時候,壓縮可以更好地傳遞信息。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相關焦點

  • 藏文科普 | 肉食者不鄙
    生肉非常堅韌,我們的牙齒和負責咬嚼的肌肉,跟大多數獸類相比,都弱得可憐。所以,烹調肉食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為我們的牙齒提供方便。在60~65℃的溫度下,動物肌肉裡的水分會大量外流,而蛋白質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變得又硬又幹,所以好牛排要夾生。如果溫度升到70℃,捆綁著肌肉纖維的膠原蛋白,就會開始融化,成為果凍般的膠質,肌肉纖維像一捆繩子般散開來。
  • 藏文科普 | 「發光元素」點亮我們的生活
    他發現,充入氖氣,燈管會發出橙紅色的光;充入氖和氬的混合氣體,燈管會發出藍色的光;充入氖和水銀混合氣體,燈管會發出綠色的光;充出氦氣,燈管會發出黃色的光。由此,他獲得霓虹燈的發明專利,從此,世界各地開始廣泛生產霓虹燈。1938年,美國通用公司研究員伊曼發明了節能螢光燈,螢光燈又稱為日光燈。20世紀50年代以後,螢光燈大都採用滷磷酸鈣,俗稱滷粉。
  • 藏文科普 | 空谷幽蘭,為誰綻放
    讓這些珍稀而美麗的蘭花,自由自在地生長在大自然中,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嗎?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移步關注哦《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丨藏文科普
    文/顧壘翻譯/才讓扎西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藏文刊
  • 藏文科普 | 懵圈……茶花跟茶到底有啥關係?
    我們通常說的茶花,其實並不單指茶的花,而是一個特別的混合體。凡是山茶科山茶屬植物的花朵都可以「使用」茶花這個名字。不過,整體而言,真正有漂亮花朵的是山茶、滇山茶和茶梅這三個種,以及它們之間的雜交種類。至於說茶,在貢獻花朵這件事情上並不出色。毫無疑問,茶是一種有中國味道的植物,它們的嫩葉片經過加工就成了我們熟悉的綠茶、紅茶、烏龍茶、普洱茶等茶葉飲料。
  • 藏文科普 | 為了生存,流石灘上這些植物有自己的奇招!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移步關注哦《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手機「死機了」用英語怎麼說?
    用手機這麼多年, 你遇到過手機 突然死機的情況嗎? 那麼,今天的問題來了, 你知道「死機了」 用英語怎麼說嗎?
  • 我們的大腦到底有多大的潛力,真的能讓我們完全開發到100%的水平嗎
    我們在小的時候就或許聽說到這樣的一句話。人類的大腦是具有無限的潛力的。我們經常能在書看到,我們的大腦貯藏的知識容量可以容納近北京圖書館館藏圖書內容的3倍之多,或許這樣說有點抽象,我們正常人的大腦開發程度在7%左右,而愛因斯坦的大腦開發程度達到了10%左右。由此可見,我們大腦是具有無限的潛力的。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 藏文科普|小行星撞地球,來者不善?
    撰文/李大光(中國科學院大學) 我們知道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擔心宇宙間星體的碰撞會威脅到地球,但直到20世紀80年代,當恐龍滅絕被歸咎於彗星或小行星的撞擊時,這個領域才獲得了科學界的關注。目前,澳大利亞工程師麥可·潘恩的計算機模擬得出的結論是,在過去1萬年裡,地球被小行星撞擊的次數約為350次,而到達地球的小行星的平均體積與1908年吞噬通古斯2000平方千米森林的那塊相當。
  • 如果人類的大腦得到100%應用,會出現什麼情況?有超能力嗎?
    如果人類的大腦得到100%應用,會出現什麼情況?有超能力嗎?大家都知道,人類目前是世界上唯一的智慧生物,也正是因為智慧的產生,讓人類和其他動物區別開來,徹底地跳出了食物鏈,創造了輝煌的文明。也就是說,人類無法利用的大腦有將近90%,這種說法並不是無稽之談,而是有科學依據的,而事實上,人類確實只能利用到大腦的10%,而之所以會這樣,主要還是因為我們身體的硬體和軟體無法支撐起大腦的利用率,其實很像電腦的CPU,如果配置最好的CPU,而沒有相應的硬體和軟體,那麼再好的CPU也只能利用這麼多。
  • 科普 | 冥想對我們的大腦做了什麼?
    科學研究證明,人類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會與某些特定的大腦皮層有關,也因此,人類的大腦皮層被分為了各種功能區域,如語言皮層,執行控制皮層,運動皮層等。當我們在進行某一行為或者進行某種心理活動時,相應的大腦皮層區域會隨著我們的行為和心理活動產生激活/負激活效應。隨著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反覆,進而會對大腦相關皮層的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 藏文科普 | 萬有引力的「力」不是真正的力?
    雖然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很好地解釋了地面上物體所受的重力、海洋的潮汐和行星與天體的運動,把天上的運動和地上的運動統一了起來,但讓牛頓感到遺憾的是,他一直沒能解釋清楚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為什麼會產生引力萬有引力使行星按照自身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轉廣義相對論認為,一個有質量的物體,會使它周圍的時空發生彎曲
  • 藏文科普|萬有引力的「力」不是真正的力?
    雖然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很好地解釋了地面上物體所受的重力、海洋的潮汐和行星與天體的運動,把天上的運動和地上的運動統一了起來,但讓牛頓感到遺憾的是,他一直沒能解釋清楚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為什麼會產生引力。這個問題被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很好地解決了。
  • 藏文科普|時間管理不是萬能藥
    如果事事都等到最後再做,你只會匆匆忙忙、例行公事地把它做完,是不會有期待的結果的!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時間管理要管理的不是時間,因為無論你怎樣進行管理,一天也不會變成25小時,但是這24小時所產生的結果是不同的。與其失敗後懊悔,不如別讓這一過程反覆出現,從現在做好我們的自我管理,設置自我管理的計劃。那這個計劃就要包含幾個部分:1.
  • 我們的大腦會騙人
    這麼說,可能很多人會生氣,人類作為唯一能創新、懂謀劃的萬物之靈,大腦是多麼精密,機器人再先進也無法取代人,怎麼可能會騙人呢?那麼,你有沒有遇到過,這些現象:去年的今天你幹了什麼你完全想不起,直到別人給你看當天的照片,你能準確地說出當天的鄰桌女士開的玩笑!明明知道快考試了,卻依然放不下玩著的遊戲?
  • 大腦開發到100%將會發生什麼事?專家:將會是人類的災難
    我們沒有鱷魚的牙齒和咬合力,我們沒有大象的龐大,沒有豹子的速度…但是我們有聰明的大腦,這就夠了。 說起來最聰明的人,我們大家肯定也各有各的看法,但是不管怎麼去排,愛因斯坦一定名列其中。 換言之,愛因斯坦只需要15%的大腦開發率就能聰明到這個程度,那如果人類將大腦開發到100%之後還了得嗎? 有科學家針對這個假設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人類如果可以將大腦開發到100%,不但對人類沒有什麼幫助 ,反而將是一場災難。那他何出此言呢?
  • 大腦開發到100%將會發生什麼事?專家:將會是人類的災難
    但是自從人類有了發達的腦袋之後,我們就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要說人類真是一個有趣的物種,如果單說體格和攻擊力的話,我們並不算強大。我們沒有鱷魚的牙齒和咬合力,我們沒有大象的龐大,沒有豹子的速度…但是我們有聰明的大腦,這就夠了。說起來最聰明的人,我們大家肯定也各有各的看法,但是不管怎麼去排,愛因斯坦一定名列其中。
  • iPhone手機收到「彩虹旗」簡訊,會瞬間死機
    1月19日消息顯示,iPhone手機可能會因為收到某些特殊字符組成的簡訊而崩盤,無論是否打開這條消息,手機都會在收到這條簡訊後立刻死機。這個神奇的簡訊是什麼呢?組成的文本,這部手機就會短暫死機。好在這一bug不會對手機產生過大影響,需要等待2分鐘左右就能恢復正常,或者重啟手機也可以恢復正常。這條「彩虹簡訊」的編輯與大家日常所用的編輯方法不太一樣,需要專門的編輯。目前這樣的信息內容,只能通過Mac 複製,然後在備忘錄中新建粘貼,然後發送到iPhone,才能使接收信息的App崩潰。
  • 藏文科普|「看」的學問,你了解多少?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視網膜上有視杆和視錐兩類光感受器,他們對於不同波長的光線敏感程度不同,於是我們能看到五彩斑斕的景象。事實的確如此,不過視網膜只不過是視覺的起點。光線會匯聚在眼睛底部的視網膜區域。在這裡,我們有兩類光感受器:視杆細胞(柱狀)以及視錐細胞(錐狀)。有趣的是,視杆和視錐細胞其實分布在視網膜的最後。
  • 藏文科普|北歐極地,遇見世界盡頭的光影
    撰文·攝影 / 高承我們的車輛在北極圈內一路北上,終於到達了挪威北角(North Cape)。這裡是挪威本土最北的地方,也是歐洲本土大陸架的極北。站此北望,無路可覓,直至北極點2000多千米,皆是冰冷深藍;回望南方,季節反向,由冬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