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科普|「看」的學問,你了解多少?

2021-01-18 知識就是力量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其實科學家們也是這麼覺得:研究眼睛裡的視網膜正是研究視覺過程的窗戶。從生物課本上,以及物理課上關於光學的部分中,你可能已經知道一些關於視覺的知識:視覺起始於眼睛底部的視網膜。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在視網膜上有視杆和視錐兩類光感受器,他們對於不同波長的光線敏感程度不同,於是我們能看到五彩斑斕的景象。事實的確如此,不過視網膜只不過是視覺的起點。光線會匯聚在眼睛底部的視網膜區域。

在這裡,我們有兩類光感受器:視杆細胞(柱狀)以及視錐細胞(錐狀)。有趣的是,視杆和視錐細胞其實分布在視網膜的最後。它們接收到光線之後,會把這部分能量轉化為電信號向前面的神經節細胞傳遞。是不是有點像葉綠體把光轉化為能量?

按照神經科學以及人工智慧的巨擘戴維·馬爾(David Marr)所言:「視覺正是信息處理過程」,我們在 「看」 世界的時候,就是視覺信息在視覺處理腦區內被逐步分析解讀的過程。讓我們反思下戴維·馬爾的洞察,視覺神經系統的每一層都是在做信息處理,比如光感受器就是把光信號轉化為生物電信號。雖然整個視覺系統每一層的信號轉換,以及方式方法不同,不過從抽象的角度看,它們都在做類似的事情。

視網膜上成像最清晰的地方就是中央凹(foveal)了。在這裡,只有視錐細胞。而且在視錐細胞之前沒有任何神經元影響成像。因此光學幹擾被壓低到最小。

神經元

但是為什麼只有視錐細胞沒有視杆細胞呢?這就是視網膜的有趣之處:視錐細胞接收到的清晰度更高。雖然每個眼球內視網膜上的光感受器有一億多個,不過只有六百萬個是視錐細胞,其餘是視杆細胞。視錐細胞對於亮光敏感,也對色彩敏感。

我們看到的世界大多數是視錐細胞為我們提供的。視錐細胞大多出現在中央凹。它們基本與參與中繼的神經節細胞一一對應,保證傳遞信息的精確。但是視杆細胞往往在中央凹之外,他們的成像也不夠清晰,上百個視杆細胞才會與一個神經節細胞對應,這樣能保證信息強度足夠大(畢竟在模糊的情況下,傳遞的信息也很模糊,通過這樣的「舉手表決」可以加強信息的強度)。

視杆、視錐細胞在中央凹附近的分布示意圖

我們能看到顏色,還得歸功於視錐細胞。科學家把視錐細胞分為三類,根據他們所敏感的光線波長分為S(短波)、M(中波)和L(長波)三種。上圖就是這三類細胞對於不同波長光的敏感程度。可見光正是一個光譜帶,短波更加藍,因此S型視錐細胞對於藍色的光線更敏感。不過色彩知覺可遠比這個複雜,還得涉及到細胞感受野的拮抗理論,還有視覺皮層的一些工作方式。學海無涯,哪怕簡單的視覺也是如此複雜。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相關焦點

  • 藏文科普 |「看」的學問,你了解多少?
    從生物課本上,以及物理課上關於光學的部分中,你可能已經知道一些關於視覺的知識:視覺起始於眼睛底部的視網膜。按照神經科學以及人工智慧的巨擘戴維·馬爾(David Marr)所言:「視覺正是信息處理過程」,我們在 「看」 世界的時候,就是視覺信息在視覺處理腦區內被逐步分析解讀的過程。讓我們反思下戴維·馬爾的洞察,視覺神經系統的每一層都是在做信息處理,比如光感受器就是把光信號轉化為生物電信號。雖然整個視覺系統每一層的信號轉換,以及方式方法不同,不過從抽象的角度看,它們都在做類似的事情。
  • 藏文科普 | 空谷幽蘭,為誰綻放
    小沼蘭的植株更小,卵形的綠葉幾乎平鋪在常年滲水的巖壁上,一根花葶上居然有10~20朵極小的黃綠色的小花——它們實在太小太小,需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是一朵花。風蘭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附生在大樹上的「空氣植物」,它的根牢牢抓住樹皮,卻對樹木沒有任何傷害。野外觀察表明,它喜歡附生在位於低海拔的楓楊、楓香、香樟、銀杏等大樹的樹幹上,少數生在巖壁上。風蘭是形、葉、花俱美的蘭花佳品。
  • 藏文科普 | 肉食者不鄙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移步關注哦《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藏文科普 | 「發光元素」點亮我們的生活
    現在,我們的生活到處都能看到彩色的燈,只要你留意,隨處都能都看到元素的蹤跡。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發光元素(氧化物)和鹽類本身是不發光的,他們是在特定的裝置中通電產生的光。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移步關注哦《知識就是力量
  • 丨藏文科普
    文/顧壘翻譯/才讓扎西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藏文刊
  • 藏文科普 | 我們的大腦會「死機」嗎?
    不信,你可以拍一張窗外的照片,數一數上面有多少行人、多少磚塊和窗戶、多少棵樹、多少片樹葉、多少輛車、多少種顏色、多少個運動方向……簡單的一個 「看」 ,其實涉及了無數的加工和處理。你知道我們到底是如何看清楚這麼多東西的嗎?說來你可能不信,我們大腦裡的視覺系統其實沒有辦法逐一處理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首先,我們的短期記憶力有限。短期記憶是我們處理事物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我們的大腦可以把接收到的信息放進短期記憶裡,也可以把過往記憶中的部分提取到短期記憶中,便於我們處理手頭事務。但是短期記憶有容量上限,因而限制了大腦對看到的一切事物的處理。
  • 藏文科普 | 懵圈……茶花跟茶到底有啥關係?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移步關注哦《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藏文科普|時間管理不是萬能藥
    如果事事都等到最後再做,你只會匆匆忙忙、例行公事地把它做完,是不會有期待的結果的!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時間管理要管理的不是時間,因為無論你怎樣進行管理,一天也不會變成25小時,但是這24小時所產生的結果是不同的。與其失敗後懊悔,不如別讓這一過程反覆出現,從現在做好我們的自我管理,設置自我管理的計劃。那這個計劃就要包含幾個部分:1.
  • 藏文科普 | 為了生存,流石灘上這些植物有自己的奇招!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已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移步關注哦《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 推開一扇看世界的窗口--寫在「雲藏」藏文搜尋引擎上線之際
    這是我們海南州藏文研究中心歷時三年開發研究的集新聞、網頁、圖片、視頻、音樂、百科、文庫等8個版塊為一體的大型藏文系統門戶工程,堪稱『藏文版百度』,致力於藏文信息化應用和藏文信息資源服務能力的提升。」多傑拉旦的話語中充滿榮耀。
  • 應急科普 | 危險化學品安全知識,你了解多少?
    應急科普 | 危險化學品安全知識,你了解多少?
  • 【科普知識】汽車車身顏色有哪些學問?
    【科普知識】汽車車身顏色有哪些學問?那麼,汽車的顏色有哪些講究和學問呢? 調查研究發現,汽車顏色和交通事故發生頻率之間存在相關性,即:汽車顏色的顯眼度與交通事故存在著密切的聯繫,黑色、金色、綠色、藍色的汽車因顏色太深,且容易與道路周邊環境顏色混淆,交通事故發生的機率高;嫩黃色、米色、奶色、白色等淺色系汽車顏色較為明亮,並且顯眼度較高,交通事故發生的機率低。這是為什麼呢?
  • 科普:kW和kWh你究竟了解多少?
    4720HQ CPU @ 2.60GHz 3.60GHz而在筆記本電腦上,常見的低電壓版處理器如:Intel(R) Core(TM) i7-4500U CPU @ 1.80GHz 3.00GHz看到一長串字母數字看不懂
  • 藏文科普|小行星撞地球,來者不善?
    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小行星的了解逐漸加深,更客觀理性地對它們展開了科學調查。 目前,世界各國的天文學家研究證實,太陽系中已知的超過60萬個小行星中,有10萬個屬於近地天體(Near-Earth Objects,NEOs),其中一些會在未來與地球某部分相撞。
  • 【疾控科普】疫情後遺症,你了解多少?
    翠花妞,你造不?疫情還未結束,可我擔心我會留下很多後遺症???啥後遺症?虎妞翠花首先,潔癖,總是想洗手,害得倫家又屯了好多護手霜你還是先剁手吧虎妞翠花第二,戴口罩上癮,防曬、防塵、防社交,對社交恐懼者簡直福音???難道上次沒打招呼被她認出來了?
  • 藏文科普 | X射線衍射:當物理遇見生物
    得益於這些蛋白質結構信息,我們才切切實實地「看」到了蛋白質長什麼樣子,從而可以在分子乃至原子的水平上分析蛋白質的作用機制,理解生命這臺自動化機器的運作原理。更重要的是,了解了疾病相關蛋白質的結構,就可以根據結構進行有針對性的藥物小分子設計,讓藥物與蛋白質具有更強的相互作用,從而獲得最佳的藥效。這一方法不同於之前幾十年誤打誤撞式的藥物研發,被稱為基於結構的理性藥物設計。
  • 藏文科普 | 流言終結站:這些流言你信了幾個?
    那吃多少就算少呢,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內。豬蹄是美容聖品,所以女性要多吃?《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藏文科普|如果把地球誕生時間濃縮為1小時……
    所以,當我們想多了解過往40億年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時,應該多關注下恐龍之外的古生物學。地球誕生已有46億年,為了方便研究生命的起源,有科學家將地球誕生時間濃縮成1天或者1個小時。如果濃縮成1小時,那麼動植物是直到最後十幾分鐘才出現的,恐龍僅佔了幾分鐘,而哺乳動物在倒數6分鐘才誕生,人類的祖先在最後的一兩秒才閃現出來,在這濃縮圖裡基本看不見。
  • 藏文科普 | 史上最悲壯的元素發現之路
    史上最悲壯的元素發現之路不知你是否聽過關於費米的段子請往下看!數學史上曾經有過無數未解難題,這些難題讓眾多數學家的腦細胞備受折磨,但只要有紙和筆,他們就可以安心地待在辦公室裡,免受傷害。物理學家們也遇到過難題,他們除了和數學家一樣在辦公室裡提出理論,還需要用實驗來驗證他們的想法。但是,大多數時候,除了多費一些電以外,他們也是安全的。但對化學家來說,他們是需要勇氣的。
  • 黃道光你了解多少?
    黃道光你了解多少?時間:2016-11-30 08:52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黃道光是如何形成的? 黃道光你了解多少? 在夜深人靜時,一個人注視蒼穹,有時候會發現天邊有黃色的光芒,很多人疑問這是什麼?其實科學家已經為它定義了名字,黃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