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的/誕/生/
-
Valuable Science
一提到古生物學,大家腦海裡通常都會想起侏羅紀公園裡的各種恐龍,也難怪,《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在全球收穫了大量擁躉,並引發全球的恐龍熱,從網絡到線下活動,從博物館的大型梁龍化石骨架到主題公園裡噴火的霸王龍,衍生的很多電影怪獸也直接套用了恐龍的形象,甚至學齡前兒童的填色繪本也有可愛的恐龍形象……所有這些組成了大家對於古生物學的第一印象。
恐龍確實是古生物學的一張招牌,但恐龍其實僅僅是古代鳥類的一種,只佔了古生物學中很小的一部分,算是古生物學入門級的生物。古生物學是研究過去生命進化的學科,是追溯今天地球數以百萬計生物祖先的重要科學實踐,包括從生命的起源、發展、生命之樹的分叉,到今天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以及未來可能的變化。所以,當我們想多了解過往40億年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時,應該多關注下恐龍之外的古生物學。
地球誕生已有46億年,為了方便研究生命的起源,有科學家將地球誕生時間濃縮成1天或者1個小時。如果濃縮成1小時,那麼動植物是直到最後十幾分鐘才出現的,恐龍僅佔了幾分鐘,而哺乳動物在倒數6分鐘才誕生,人類的祖先在最後的一兩秒才閃現出來,在這濃縮圖裡基本看不見。
把地球誕生的時間濃縮為一小時
回顧生命起源首先就要從生物的遺傳物質開始。在地球早期的能量化學裡,某些分子在一些條件(如閃電、火山和輻射等)作用下,形成有機化合物,出現結晶體、蛋白質等,慢慢地一些新的細菌學會了分解陽光、生產氧氣、從空氣中吸取碳。這個過程持續了幾十億年。
早期,一些細菌開始攝食別的細菌,並獲得了將氧轉化成能量的能力,這成為動物與植物的前身,億萬年前地球也曾經從熱變冷又變熱,甚至變成了冰川覆蓋的雪球地球。逐漸地,在大約七八億年前,微生物集結在一起創造出了多細胞生命。
六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廣闊的淺海,氣候十分適宜生物生長,幾何形態的群體如團藻出現了,它們從水中攝取微生物。這時的海洋生物開始繁盛,比如三葉蟲、腕足類、雙殼類、腹足類、海百合、珊瑚、海綿類、鸚鵡螺、牙形石、藻類等,但它們很快就被現代動物的祖先們所取代。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