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不是萬能藥
時間管理不是萬能藥,是一套科學安排學習的過程。如果事事都等到最後再做,你只會匆匆忙忙、例行公事地把它做完,是不會有期待的結果的!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時間管理要管理的不是時間,因為無論你怎樣進行管理,一天也不會變成25小時,但是這24小時所產生的結果是不同的。與其失敗後懊悔,不如別讓這一過程反覆出現,從現在做好我們的自我管理,設置自我管理的計劃。
那這個計劃就要包含幾個部分:
1.每天常規事件安排——按部就班完成
常規事件安排,比如上課時間,將這些固定的日程列在你的計劃表中,前後預留15分鐘的機動時間,按照流程完成即可。
2.每天重要事件安排——預定時間紅線
重要的事項,比如:寫老師規定的作業、每天的例行檢查、背書、背單詞、練習舞蹈等,這些事項是比較重要且不能不做的,但是時間不確定。
我們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時間不確定的時候,我們會行動比較慢,開始拖延。比如作業,速度快一點可以1個小時完成,但如果做的時候三心二意或者不斷被外界幹擾,有可能3個小時也沒有完成。因為我們都有這個習慣,當時間充裕的時候,我們會拖到最後一刻才完成。
我們就要在做之前提前預定一個完成的時間,給自己設置一個時間的限制。比如預估語文30分鐘完成,我就上一個倒計時的小鬧鐘,然後開始學習,當鬧鐘的指針不斷前進時,你會發現你的行動也會加快。如果30分鐘後沒有完成,可以看看還有多少,再預估一個完成時間,上鬧鐘,開始行動,直到把語文作業完成。
時間長了,你就會有一種自信,一拿到作業,就馬上知道自己大概什麼時間會完成,了解了自己做作業的速度並提高了效率。
3.特別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事項安排——拆解完成
有些事情,我們特別不想做,但你知道有一天你一定要做,雖然不是現在。比如,我想練字、我想讀50本書……
再舉個例子,我女兒喜歡跳街舞,但不喜歡練習基本功。這類事情往往又累又枯燥,很多人在內心深處不願去想。
那我們需要做的是把這個大大的事項拆解一下。比如不想練基本功是因為不知道多長時間才能達成理想的舞姿,那我們可以每天拆解一個動作,今天練習這個動作20分鐘,這個時間是我能夠接受,並且稍微有一點點的挑戰。每天堅持這一點點,雖然我特別不想做,但是這一點點是我可以忍受和堅持的,別給自己理由放棄。一天一天的累積,會讓你終有一天達到自己的目標和理想。
4.找到自己的高效時段
我們可以自我做一些小小的測試,比如第一天早上計時背20個單詞,第二天晚上計時背20個單詞,然後看看什麼時候背單詞最容易記憶並且用時最短。少年時的學習經常和記憶理解相關,那找到自己的高效時段,會讓自己學習更輕鬆。
明白了道理,希望大家都可以去做一做。在學習的時候,用好時間管理方法,讓學習更高效,讓考試更輕鬆,朝著我們心目中的既定目標勇往直前。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