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光致發光與光催化

2021-02-19 化無止境

在做二氧化鈦光催化的同行中有不少人對其光致發光(PL)光譜做了深入地研究,基於其PL強度進行了載流子壽命的考察,但是二氧化鈦真的有PL發光嗎?它的發光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才能檢測到?今天的話題主要針對二氧化鈦的PL測試以及PL發光與光催化活性的關係進行討論。

話題1:二氧化鈦的PL發光

首先筆者並沒有因為作者做出來錯誤的PL數據而否定其所有的研究成果。關於PL發光以及光催化活性之間的關係,筆者在研究生階段也是讀百家論文,發現了一篇關於PL發光強度與光催化活性之間的綜述,並且帶著如獲至寶的感覺在研究室的英文組會裡進行了匯報。然而,導師和助教一臉的不屑把該文章劈頭蓋臉的否定(我們的英文組會就是這樣,不管你拿出來什麼檔次的文章,導師們總會針對一個點,把這些文章否定得一無是處,這也是他們經常教育我們的「要帶著否定的態度去看論文,別太相信他們"。)當然否定的不是沒有道理,比如說PL發光的問題,你僅僅知道了電子與空穴複合產生光的量,你無法測得電子與空穴複合時產生的聲子的量,不是嗎?


圖1


圖2

測試二氧化鈦的PL發光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因為這種發光在室溫和暴露大氣的條件很容易湮滅。除此之外,具有高比表面積的小尺寸二氧化鈦所造成的散亂光(很容易跟發光混淆)會對實驗造成巨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會經常在一些論文中看到,在350~550 nm之間存在二氧化鈦發光。更有一些對半導體物理不了解的人,把400 nm左右的峰歸結為二氧化鈦的帶—帶PL發光,也就是導帶(CB)下端的電子又回到了價帶(VB)上端的發光。姑且不說實驗操作上的失誤吧,這種帶隙發射怎麼可能在間接半導體二氧化鈦上觀察到呢?此類誤解的例子見圖1和2(採自某兩篇文獻)。

那麼怎麼能夠觀察到二氧化鈦真正的PL發光呢?350 nm雷射,濾光片,背散射濾光片,當這些裝置都具備後,我們能在530 nm的位置觀察到信噪比很差的發光。因為該位置的發光會很快被大氣中的氣體所吸收湮滅掉,所以,話題1的結論是二氧化鈦有發光,但是,不是那麼容易觀察的。而二氧化鈦的PL發光與光催化劑活性的關係那就更複雜了,下面有所討論。

話題2:PL發光與光催化活性之間的關係

在這個話題之前請大家回憶下,在你們所看到的日本科學家的光催化論文中,有多少討論了PL發光?這是因為他們當中很多人覺得PL發光的強度跟光催化活性之間沒有什麼必然聯繫,至少在現在的裝置條件下是不能得出來聯繫的。因為半導體在吸收了光,激發了電子之後,回到基態的輻射過程不僅僅只有光參與,並且沒人知道這個比率是否固定,也沒有人知道聲子產生了多少。簡單說,已知C = A + B,而我們僅僅知道A的數值,B未知,是無法求出來C的。所以,話題2的結論,PL發光與光催化活性之間沒有必然聯繫,至少在現在的裝置條件下。

參考文獻 

Rex R E, Knorr F J, McHale J L. Comment on 「Characterization of oxygen vacancy associates within hydrogenated TiO2: a positron annihilation study」[J].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13, 117(15): 7949-7951.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和文獻。

相關焦點

  • 特種印花技術的應用---光致發光印花
    光致發光印花採用一種特殊塗料印花漿,該印花漿中含有光致發光固體及其它助劑。光致發光固體受光照射後,在黑暗中能發光,且能保持一定時間(約20分鐘),再經光照後又具有發光效果。光致發光用花裝不含有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無害。   光致發光印花與一般印花基本相似。目前國產的夜光印花漿有淡黃、翠綠、橙紅三種顏色。   光致發光印料可在各類織物上印花,在棉織物、滌棉織物上的印花,耐洗和耐摩擦牢度均很好。   光致發光印花具有較長的發光壽命。
  • 特種印花技術的應用——光致發光印花
    光致發光印花採用一種特殊塗料印花漿,該印花漿中含有光致發光固體及其它助劑。光致發光固體受光照射後,在黑暗中能發光,且能保持一定時間(約20分鐘),再經光照後又具有發光效果。光致發光用花裝不含有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無害。   光致發光印花與一般印花基本相似。目前國產的夜光印花漿有淡黃、翠綠、橙紅三種顏色。   光致發光印料可在各類織物上印花,在棉織物、滌棉織物上的印花,耐洗和耐摩擦牢度均很好。   光致發光印花具有較長的發光壽命。
  • 光致發光?等離子體先驅者在光的戰鬥中不停地射擊!
    博科園:本文為物理學類當你點燃一個金屬納米粒子時會得到光,通常是另一種顏色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納米快報》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萊斯大學化學家史蒂芬·林克和研究生蔡義宇提出了這樣一種觀點:是光致發光而不是拉曼散射使金納米顆粒具有顯著的發光特性。研究人員表示,了解納米粒子如何以及為什麼發光對於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和設計利用光觸發或感知生化反應的粒子非常重要。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一種顏色的光如何使一些納米粒子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 綜述: 鈣鈦礦光致發光的表徵
    光致發光光譜學是通常用於半導體材料並且尤其是滷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廣泛應用的表徵技術。
  • 精品乾貨:光催化入門指南(3) —光催化常用表徵與測試
    在光催化研究中最常用到的是 Nyquist 圖,Nyquist 圖圓的直徑可以求反應電阻 Rct。而對於光催化研究來說,Nyquist圖上圓弧半徑的相對大小對應著電荷轉移電阻的大小和光生電子-空穴對的分離效率。阻抗譜圓弧半徑越小,電子-空穴的分離效果越好,光催化性能也就越好。
  • 光催化薄膜的親水性與光催化分解有機物汙染物活性的關係
    光催化薄膜的親水性與光催化分解有機物汙染物活性之間呈現相輔相承的促進作用。當材料表面吸附有機汙染物則表面親水性下降,而光催化過程可分解有機汙染物,水滴易於鋪展至潔淨表面,使材料表面恢復親水狀態。親水薄膜當材料親水性較強,其表面易於吸附水分子並在光照作用下形成羥基自由基,有利於光催化過程的進行
  • 光致發光檢測提高太陽能矽片的光電效率
    YIELDMASTER PL–Wafer是ISRA VISION和GP Solar推出的新一代非接觸式光致發光檢測系統,為太陽能矽片提供高精度、高速度的質量保證。憑藉其先進的技術特點,該系統可以準確預測基於原始矽片分析的電池效率。由於只需投資於加工良好的矽片,操作者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YIELDMASTER PL–Wafer採用光致發光技術。
  • 近100%光致發光量子產率!全無機無鉛藍色發光體
    其中包括Cs3Cu2Cl5的近單位綠色光致發光和Cs3Cu2X5(X=Br,I)和Rb2CuX3(X=Cl,Br)的近單位藍光發射。可調諧的藍、綠和黃色發射也被觀察到,然而,測量的光致發光量子產額(PLQY)值低於上述系列材料。在所有這些家族中,發光都歸因於自陷激子(STEs),這是由這些滷化銅的低維晶體結構中的強電荷局域化引起的。
  • 近100%光致發光量子產率!全無機無鉛藍色發光體
    作者報導了K2CuX3(X=Cl,Br)的製備和表徵,這是一種化學加壓形式的亮藍色發光Rb2CuX3。隨著明亮的藍光發射,顯示出作為敏感X射線閃爍材料的強大潛力。論文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mater.0c02098最近,一些滷化銅家族成為發光滷化鉛的有前途的替代品。其中包括Cs3Cu2Cl5的近單位綠色光致發光和Cs3Cu2X5(X=Br,I)和Rb2CuX3(X=Cl,Br)的近單位藍光發射。
  • 光致發光檢測:使產量最大化的矽片自動質量分級技術
    YIELDMASTER PL – Wafer是ISRA VISION和GP Solar推出的新一代非接觸式光致發光檢測系統,為太陽能矽片提供高精度、高速度的質量保證。憑藉其先進的技術特點,該系統可以準確預測基於原始矽片分析的電池效率。由於只需投資於加工良好的矽片,操作者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YIELDMASTER PL – Wafer採用光致發光技術。
  • 實驗理論相結合:揭示SVO材料的光致發光特性
    可以得出結論,[SrOx]和[VO4]團簇中的畸變在帶隙中產生新的中間能級,可能改變樣品的表面能、形貌和發光性質。白光發光材料除了可以降低在發光元件和電子器件中的應用成本外,還可以克服由於非本色平衡而產生的許多問題。為了觀察這種光致發光現象,來自聖保羅大學研究團隊在低溫下進行了合成了釩酸鍶(Sr10V6O25,SVO)材料。
  • 量子點顯示的技術基礎有兩個層面:電致發光與光致發光
    量子點顯示的技術基礎有兩個層面:電致發光與光致發光 李倩 發表於 2018-07-12 16:18:53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TV面板的出貨數量達2.62億片
  • 光致發光技術在檢測晶體Si太陽電池缺陷的應用
    發光成像方法為太陽電池缺陷檢測提供了一種非常好的解決方案,這種檢測技術使用方便,類似透視的二維化面檢測。本文討論的是光致發光技術在檢測晶體Si太陽電池上的應用。光致發光(photoluminescence,PL)檢測過程大致包括雷射被樣品吸收、能量傳遞、光發射及CCD成像四個階段。
  • 木材的螢光現象之一「光致光」
    楓亞(張久銘)/文木材的螢光現象包括兩種含義:一種指部分樹種的材表或浸出液受到紫外-日光照射時可發出並非反射光的發射光,又稱光致光現象。另一種指的是約定俗成並流行於坊間的,對於材料審美的某種認知。本文只就前者,即木材的光致光現象展開,第二種含義所指的螢光現象另文論述。 1.木材螢光現象的一般性描述木材的光致發光現象(冷光現象) ①當物質受到外來光線的照射時,並非因溫度升高而發射可見光的現象,稱為光致發光現象。
  • [中國科學院自主研製科學儀器]深紫外雷射光致發光光譜儀
    [中國科學院自主研製科學儀器]深紫外雷射光致發光光譜儀發布時間:2020-09-25 12:48:07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楊霄霄 | 責任編輯:楊霄霄關鍵詞:深紫外雷射光致發光光譜儀
  • 光催化:能上頂刊,也能上太空
    [1] 而促成這項設想成功的關鍵就是光催化技術。使用光催化技術是太空旅行的最佳選擇,因為太空中高強度太陽光使得光解水更易進行。 以上是來自於茫茫宇宙的啟示,而在我們的化學研究中,光催化反應應用更加廣泛。
  • 用聲波炸出一道光——聲致發光
    (誤)發生聲致發光的裝置,中間的藍色小點就是發光現象 |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氣泡溫度高不假,的確有一種泡泡破裂時可以達到上萬度,但是這不是肥皂泡,而是水中的空穴在聲波作用下內爆的結果。這個假新聞其實來源是一個十分有趣的自然現象——聲致發光(SBSL)。神奇的槍蝦提到聲致發光,就不得不提到槍蝦。
  • 香港城市大學Angew光催化薄膜選擇性催化轉化二氧化碳製備甲烷
    氧化亞銅@Cu-MOF複合光催化劑合成示意圖在眾多光活性材料中,Cu2O通常具有有效的可見光吸收和有利於CO2還原的導帶位置。但是,其實際應用受到穩定性不足和捕捉氣態CO2能力低的限制。此外,儘管Cu2O具有合適的能帶邊緣位置以在可見光照射下實現CO和CH4的產生;而 CH4的形成需要八個電子,從動力學的角度來看,CO2甲烷化比CO的產生更具挑戰性。圖2.
  • 中山大學池振國教授團隊: 靈敏可逆的光致發光變色晶體材料
    然而,凝聚態下的光誘導自由基發光卻鮮有報導。儘管有機自由基的雙自旋躍遷是自旋允許的過程,理論上有利於激子輻射躍遷產生高效率的螢光,但是光誘導產生的自由基通常是不發光的,因為它們非常不穩定,存在壽命太短。另一方面,有機自由基在凝聚態下非常容易發生電子轉移或自旋交換,其發光受到聚集猝滅作用的限制。
  • 葉綠素α的雷射光致發光機理及濃度研究
    通過分析葉綠素α的雷射光致發光機理,得出了水體中葉綠素α螢光發射光譜的相對螢光峰值強度與葉綠素α濃度的近似線性關係。實驗結果表明,在紅光半導體雷射器激勵下根據葉綠素α的螢光發射光譜直觀地判斷葉綠素α的濃度這種方法完全可行,由此為研製葉綠素α螢光儀提供了一種新的光源選擇,並為實現現場實時監測海水中葉綠素α濃度提供了實驗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