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在哪裡?你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的,橫跨北非大陸的沙漠太大了。但你知道嗎,在這片荒涼的沙漠裡,隱藏著許多未知的秘密。其中,一個被稱為「撒哈拉之眼」的圓形地貌充滿了神秘和怪異的色彩。
這個圓形地質景觀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它被稱為撒哈拉之眼?
太空人的發現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東西長5600公裡,南北寬1600公裡,總面積906.5萬平方公裡,佔非洲總面積的32%。這個巨大的「地堡」足以容納整個美國。
20世紀60年代初,一艘美國太空梭在太空中旅行。當經過非洲上空時,太空人們在距離地球數百公裡的太空中觀察到一個奇怪的現象:在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出現了一個圓形物體,它看起來像一個圓眼睛,盯著太空中的人們。撒哈拉沙漠從眼睛裡消失後,太空人們仍然覺得「眼睛」牢牢地在盯著它們。
這個「眼睛」被稱為「撒哈拉之眼」的奇特景觀。事實上,它早就出現在西撒哈拉沙漠,並在荒蕪和荒蕪中沉睡了好幾年。如果太空人沒有在太空中「喚醒」它,它可能會繼續睡覺。
巨大的同心圓
好吧,我們現在去看看那個大「眼睛」。
「眼睛」位於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的茅利塔尼亞。它是一個巨大的同心圓,出現在沙漠的地面上。從空中看,它的形狀像一個圓睜的眼睛,它的高度約為400米。在過去,這裡荒無人煙。即使有人碰巧路過,也只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因為「這個圓形」太大了,它的直徑大約有50公裡,當你置身其中時,無法分辨它是圓還是正方形。只有太空中的太空人或天空中的衛星才能看到全景。
這個「同心圓」很像一隻眼睛,或者更確切地說,像一顆菊石。從衛星照片上看,它分為三層:最中心的一個圓很像一個眼球,它的邊緣輕微受損,但並不妨礙它的整體效果;「眼周」是一個更大的圓圈,它緊緊圍繞著中心圓,這是無可爭辯的「瞳孔」;外圈自然就是「眼皮」。更重要的是,大圈的外緣還有戒指一樣的東西,就像睫毛一樣。
在撒哈拉沙漠的遠處,有一個很淺的被黃色的山丘包圍的地方。站在「眼」的邊緣,「撒哈拉之眼」就像一個用山石雕刻的大木盆,又像一個大盤。人們走在「眼睛」的邊緣,就像一隻小螞蟻走在一個巨大的藍色圓盤上。
那麼,這個奇怪的景觀是怎麼形成的呢?
隕石撞擊形成的大坑?
自從太空人發現「撒哈拉之眼」以來,這裡的遊客絡繹不絕。科學家們試圖揭開這一神秘地貌的成因。
起初,科學家們認為這是隕石撞擊形成的隕石坑。因為在撒哈拉沙漠,有人曾經發現一個巨大的隕石坑,寬45米,最深點離地面16米。據估計,撞擊地球的隕石重約5000-10000公斤,下落速度超過3500米/秒,「撒哈拉之眼」雖然深度較淺,但在地面上的痕跡非常明顯。據分析,只有隕石,才能在地球上留下直徑50公裡的「圓圈」。當隕石撞擊地球時,地表最大的一面首先接觸地面,形成一個直徑很大的隕石坑,但坑並不深。
近看「撒哈拉之眼」
然而,經過進一步調查,科學家發現隕石撞擊的理論站不住腳。因為圓圈中心的地形過於平坦,沒有高溫和對地面影響的地質證據。
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口?
那麼,它能由火山噴發形成嗎?
火山噴發時,由於大量巖溶物質噴出,噴發中心常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火山口。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位於日本的阿蘇山。南北長24公裡,東西寬18公裡,面積250平方公裡。它是在33000年前一次劇烈的火山爆發中形成的。有人猜測,「撒哈拉之眼」可能與阿蘇山火山口相似,因為火山爆發劇烈。
然而,科學家在分析火山成因時發現,這種推測站不住腳。因為地球上的火山一般出現在地殼(包括大洋地殼)開裂和板塊俯衝帶;「撒哈拉之眼」所在地屬於大沙漠的一部分,既不是地殼裂縫,也不是板塊俯衝帶,因此不具備火山爆發的條件。
經過進一步調查,科學家還發現,這裡沒有火山噴發的痕跡,當地的巖石也不是火山巖,更重要的是沒有穹窿狀的火成巖堆積。
地形抬升和侵蝕的結果
「撒哈拉之眼」的形成原因是什麼?多年來,人們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這是外星人造訪地球的痕跡;有人說是超級大國秘密核試驗的產物;也有人說是上帝之手的傑作。
後來,地質學家通過大量勘探,認為這是同時抬升和侵蝕的結果。
原來,在撒哈拉沙漠長長的黃沙下面,有堅硬的巖層。幾十萬年前,由於地質運動,沙漠下的巖石被抬起來,從沙子中脫穎而出。巖層暴露於地面後,在自然風吹日曬雨淋的侵蝕下,逐漸形成一個巨大的凹陷。由於巖層結構的不同,有的巖石很硬,有的比較軟。在相同的自然條件下,堅硬巖石的侵蝕程度相對較低,特別是一些硬度高、不易被侵蝕的古生代石英巖基本保持原貌。巧合的是,這些石英巖形成了三個同心圓。所以,這個奇怪的地形出現了。
然而,為什麼這個「眼睛」這麼大,那麼圓?此外,為什麼古生代石英巖單獨出現在同心圓弧中?科學家們還沒有對這些謎題給出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