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想,有多久沒有和自己高中時最好的同學聯繫過了?
再想想,手機通訊錄的名單中,有多少人已經很久沒有聯繫過了?
微信朋友圈中,有多少好友不互動已經好久了?
我們現在身處通訊媒介即為發達的時代,可是好像面對面的交流變得比以前更少了。每天除了要應對工作上的變化,家庭中的瑣事。我們好像沒有精力在別的方面了。可是必須承認的是,社交生活又是必不可少的,怎麼辦呢?
其實我們並那麼多的精力來維護和所有人的社交關係。
對於這一點社會科學家已經得出了結論:我們大多數人只能維持大約150段關係。是不是比我們想像的要少多了!!
鄧巴數字!
對,這個數字就是鄧巴數字,根據提出這一定律的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鄧巴命名。具體的解釋是這樣的:如果我們足夠幸運,我們能擁有5個「核心」人物組成的一個內部圈子,以及有10到15個親密的朋友和家庭成員組成的一個圈子。最後,由剩下的100多人組成一個圈子,他們可以與我們維持有意義的聯繫。除了這150人,我們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維繫更多的人際關係了。
鄧巴數字比許多人在社交網絡上擁有的很多「好友」數量少太多了。
其實大部分真的只是「泛泛之交」、「點頭之交」,現在看來,這樣的關係也是符合科學道理。
我們首先擁有的核心圈子,我能想到的就是家庭。家庭生活構成了圈子的核心地位。就像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擺脫不了原生家庭的影響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