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消費心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0177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
紙」的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或未塗均無分。
1.消費心理學研究的主體是
A.商品或服務的需求者 B.商品或服務的使用者
C.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 D.商品或服務的直接購買者
2.消費者通過感官獲得的對商品個別屬性的反映是指消費者對商品的
A.感覺 B.知覺
C.思維 D情感
3.消費者看到的商品、商品的包裝、商標以及廣告等,稱為
A.應激 B.刺激強度
C.內部刺激 D.外部刺激
4.消費者的個性隨生活經歷的變化而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這表明個性具有
A.傾向性 B.獨特性
C.可塑性 D.穩定性
5.消費者對某種化妝品開始持消極的態度,但由於受社會上流行趨向等因素的影響,態度發生了轉變,從而使用該種化妝品,這表明態度具有
A.對象性 B.調整性
C.習得性 D.差異性
6.當引起反應的一種刺激與另一種自身不能引起反應的刺激多次同時出現時,會發生
A.無條件反射 B.操作性條件反射
C.經典性條件反射 D.工具性條件反射
7.消費者在一定條件下感到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一種不平衡狀態是
A.動機 B.需要
C.知覺 D.態度
8.消費者在選購藥品時考慮是否會對自己的安全健康帶來危險,其目的是規避
A.生理風險 B.功能風險
C.價格風險 D.心理風險
9.高新技術的研製、開發、生產領域屬於
A.社會制度環境 B.社會物質環境
C.社會精神環境 D.社會文化環境
1O.當前我國較為普及的消費文化心理是
A.節儉消費 B.奢侈消費
C.享受消費 D.畸形消費
11.不成文的消費者群體規範的實現方式是
A.直接的 B.間接的
C.衝動的 D.強制的
12.下列消費習俗中最穩定的是
A.服飾消費習俗 B.日用消費習俗
C.喜慶消費習俗 D.住宿消費習俗
13.一定的消費習俗和消費者個性特徵相互融合形成的消費心理現象是
A.消費流行 B.消費習慣
C.消費時尚 D.消費行為
14.作為一種消費態勢,感性消費的本質在於
A.物質資料的豐富 B.科學技術的進步
C.商品附加值的提高 D.人與自然關係的改變
15.消費者接受新產品的心理過程是
A.注意—興趣—評價—試用—接受 B.興趣—注意—評價—試用—接受
C.試用—評價—注意—興趣—接受 D.評價—注意—興趣—試用—接受
16.一般商品進入下列哪個時期後就應考慮降價?
A.成熟期中期 B.成熟期後期
C.衰退期中期 D.衰退期後期
17.具有同質性高、選擇性小、消費者購買頻率高的特點的商品是
A.優質商品 B.特殊商品
C.生活必需品 D.耐用消費品
18.按照連帶擺放法,應與化妝品擺放在一起的商品是
A.服裝 B.食品
C.玩具 D.梳刷商品
19.廣告的基本功能是
A.促銷功能 B.藝術功能
C.便利功能 D.誘導功能
20.增大刺激的強度屬於增強廣告效果心理策略中的
A.增強消費者記憶的廣告效果策略 B.刺激消費者需要的廣告誘導策略
C.喚起消費者注意的廣告刺激策略 D.爭取消費者信任的廣告說服策略
二、多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1O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少塗或未塗均無分。
21.在消費活動中,消費者接受有關商品的各種信息藉助的感覺包括
A.觸覺 B.視覺
C.聽覺 D.嗅覺
E.味覺
22.消費者興趣的特點包括
A.傾向性 B.持久性
C.短暫性 D.差別性
E.效果性
23.消費者的態度構成成分包括
A.認知成分 B.調節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志成分
E.行為傾向成分
24.消費需求行為的變化趨勢包括
A.流行化消費 B.商品大眾化
C.消費趨向品牌化 D.消費者傾向理性消費
E.消費者傾向感性消費
25.民俗消費文化的特點具有
A.民間性 B.鄉土性
C.傳承性 D.變異性
E.政策性
26.消費習俗對消費者心理與行為的影響有
A.使消費心理具有相對穩定性
B.使消費行為具有普遍一致性
C.制約消費心理與行為的變化
D.使消費行為具有一定的變通性
E.對中老年消費群體的作用更大
27.消費者外出就餐愛去一家固定的餐廳,產生這種消費習慣的原因包括
A.新潮 B.方便
C.偏執 D.被動
E.熟悉
28.商品價格的心理功能包括
A.衡量尺度 B.自我比擬
C.促進銷售 D.便於識別
E.調節需求
29.貨櫃商品擺放的原則有
A.整潔 B.齊全
C.豐滿 D.方便
E.美觀
3O.在商品銷售的過程中,買賣雙方存在心理差距的主要原因有
A.雙方性別的差異 B.雙方年齡的差異
C.雙方文化程度的差異 D.買賣雙方在利益上的分歧
E.雙方在市場地位上的對立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簡答題 (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O分)
31.簡述消費者在購物活動中學習的作用。
32.簡述消費行為的特徵。
33.家庭決策類型發生變化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34.簡述感性消費的特徵。
35.簡述商業廣告的心理功能。
四、論述題 (本大題共1小題,1O分)
36.舉例說明商品包裝應注意的心理要求。
五、案例分析題 (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O分,共20分)
37.心理學家溫克特桑(M.Venkatesen)曾經做過一項實驗研究,在實驗中要求被試從A、B、C三種不同款式的西服中,選出最好的西服。先給他們兩分鐘的時間逐個驗看,然後要求他們做出決定。實驗分三種情況進行:(1)在控制條件下,被試分別做出評價,因而不受群體的影響。(2)在從眾條件下,三名假被試異口同聲地說「B西服最好」,最後讓真被試做出評價。(3)在誘導條件下,使用群體壓力的方法與從眾條件相同,只是假被試的反應模式不同,第二個假被試在第一個假被試挑選了B之後說:「三套西服有沒有不同,我不能確定,我想沒有什麼不同,既然你選B,我也跟你一樣,也選B吧。」第三個假被試隨後說:「你們都選了B,我還挑不出來,就和你們一樣,也選B吧。」最後再讓真被試選擇。結果表明,在從眾條件下,多數真被試表現出了從眾,採取了與群體一致的行為,即選擇了B。在誘導條件下,真被試雖也有從眾現象,但比率遠比從眾條件下的要低,這說明真被試有抵制群體壓力的傾向。事實上,個體在不是明顯地受到壓力被迫從眾的情況下,更有可能從眾。
問題:結合以上案例說明消費心理學研究中實驗法的特點、分類和各自的優缺點。
38.櫥窗的設計布置是許多著名的大商店非常重視的一件大事,特別是珠寶商家。美國有名的珠寶公司「蒂菲尼」坐落在紐約第五大道最繁華的路段,大門外兩側牆壁的面積足足有12幅寬銀幕大,而它的櫥窗卻僅僅只有一個手提公文箱那麼小,裡面只擺了一件首飾,毫無疑問,牆壁與櫥窗顏色的對比、情調、比例及格局,都是經過藝術家精心設計的。一種神秘感油然而生,過往行人都要駐足探秘。距此名店不遠處還有一家「勞倫泰勒」的高檔珠寶禮品店,它的櫥窗在每年的聖誕節前一個多月就蒙上了彩布,藝術家按其一年一度的設計方案,在裡面精心布置,當聖誕節購物高潮開始時,在樂隊的伴奏下,在攝影師鎂光燈的閃爍中,在翹首期盼的觀眾的歡呼聲裡,櫥窗帷幕徐徐拉開,瞬間產生的轟動效果是令人驚奇的,記者們爭相報導這一櫥窗的藝術丰姿。這種充滿精心設計、創意獨特的櫥窗,營造了一種令人感覺到高檔、雅致的營銷環境和購物氛圍,並且在無形之中吸引了廣大消費者的注意,起到了最好的廣告效果。
問題:結合以上案例,談談櫥窗設計的基本原則和設計風格對消費者產生的心理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