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刊登歐陽堅署名文章:南梁精神飽含的初心和使命

2020-12-08 澎湃新聞

《學習時報》刊登歐陽堅署名文章:南梁精神飽含的初心和使命

2020-12-04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南梁革命紀念館

20世紀30年代初,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共產黨人積極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在陝甘地區高舉工農武裝割據的旗幟,創建了以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革命根據地,是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徵的落腳點,也是八路軍奔赴抗日前線的出發點,是「碩果僅存」的革命根據地。其間形成了偉大的南梁精神,飽含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獨特的重要地位。

面向群眾、忠誠為民的奮鬥精神: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面向群眾、忠誠為民的奮鬥精神是南梁精神的核心。陝甘革命根據地創建者最為鮮明的特點,就是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休戚與共。劉志丹參加革命後說,「我要使全中國人民都過上好生活」,老百姓稱其為「咱們老百姓的救命恩人啊!」。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說:「在窮人中間,他的名字帶來了希望,可是在地主和老財中間,他成了懲奸除惡的天鞭。」1936年4月,劉志丹犧牲的噩耗傳出後,陝北高原為之震動,紅軍戰士、戰馬都穿白戴孝,中陽縣一時白布為之一空。謝子長被群眾稱頌為「謝青天」。在革命鬥爭中他經常告誡部隊的指戰員,「我們共產黨領導的部隊,時刻不能忘了老百姓,不論走到哪裡,都要愛護他們,給他們辦好事,這就是我們革命的目的」。因此,老百姓認定打紅旗的「老謝」的隊伍是為貧苦人打江山的!謝子長臨終前說:「就這樣死了,我對不起老百姓!」「我給他們做的事太少了!」習仲勳在革命生涯中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21歲當選為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主席時,制定並實施了具有開創性、前瞻性的「十大政策」,處處體現著一心為民的思想光芒。所以「群眾信任他,把他看做是自己人,當群眾有疑難時,就說:找仲勳去」。習仲勳終其一生赤膽忠心為人民謀福利,被毛澤東譽為「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

正因為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才成為中國革命發展和進步的脊梁,成為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同樣也正是因為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一心為民的精神和決心,所以才成為陝甘民心所向。在創建革命根據地最嚴酷的時刻,陝甘人民以血肉之軀鑄就銅牆鐵壁,誓死捍衛革命根據地。由於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中國共產黨在北方高高擎起開展武裝割據的大旗,使陝甘星火猶如耀眼的火炬迅速呈燎原之勢,終使西北成為中國革命戰略轉移的重心。

近10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無論是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還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從鬧革命開始一心為民「要使全中國人民都過上好生活」,到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遵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最重的位置,詮釋的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以及「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恆心」。

堅守信念、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

「我把一切都交給黨了,我要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

堅守信念、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是南梁精神的靈魂。陝甘革命根據地創建者最為本質的特點,就是堅定的政治信仰和百折不撓的革命意志,堅持黨的利益高於一切,忠誠於黨、為黨盡忠。劉志丹在入黨誓言中寫道:「加入黨,就要為共產主義信仰奮鬥到底。作為個人來說,奮鬥到底就是奮鬥到死。」表現了劉志丹大無畏的革命犧牲精神。他的好幾位親屬都被敵人殺害,兩個幼子由於戰時惡劣環境都不幸夭折。1936年東徵前劉志丹對夫人同桂榮說:「我這次上前線,是再次去為我的信念而奮鬥,又一次表白我對國家、對人民、對黨的忠誠,為救國救民我可以貢獻出一切。」謝子長在入黨宣誓時說:「我把一切都交給黨了,我要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1934年8月,謝子長在戰鬥中負傷,但在國民黨「圍剿」陝北革命根據地的關鍵時刻,他帶傷主持陝北工作,致使傷情惡化,不久便與世長辭。習仲勳是在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成長起來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童年時期他樹立了改造社會、復興中華的理想。少年時期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他投身革命,在革命處於低潮、身陷囹圄時,鐵窗映丹心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出生入死、百折不撓,是懷抱「最大的犧牲決心」的堅定革命者。南梁革命烈士紀念碑上鐫刻著609名烈士的名字,而為創建陝甘革命根據地犧牲的革命志士遠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很多不知道姓名的烈士,他們雖然是無名的英雄,但卻在後人心中築起一座永遠屹立不倒的豐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強調「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面對當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和發展環境,我們要向革命先輩學習,牢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牢記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繼續高舉革命旗幟,弘揚鬥爭精神,努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堅持不懈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立黨為公、顧全大局的奉獻精神:

「我能忍受一切,都是為了救國」

立黨為公、顧全大局的奉獻精神是南梁精神的特質。在創建陝甘革命根據地的歷程中,當時的共產黨人堅持高度的黨性原則,牢記宗旨、革命為先,忍辱負重、顧全大局,以身作則、團結共進,以肝膽相照、海納百川的精神,凝聚起強大的向心力和戰鬥力,經受住了種種嚴峻考驗。

陝甘革命根據地創建者最為集中的特點,就是為了革命忍辱負重、顧全大局。1935年2月,謝子長在病危之際,為了陝甘革命的長遠發展,將自己耗盡全部精力和心血創建的陝北革命根據地和紅軍託付給劉志丹,這種志同道合、肝膽相照的革命襟懷正是中國共產黨人立黨為公、顧全大局奉獻精神的真實寫照,也是南梁精神的內涵所在。1935年10月初,陝甘錯誤肅反中大批黨政軍幹部被逮捕關押甚至被殺害。當時劉志丹面對逮捕自己的命令,依然自行前往。在劉志丹犧牲60年後,同桂榮在回憶文章《離別時分》中寫道:「他犧牲前還戴著『右』傾的帽子,在這點上他一定很惋惜,可是他仍然承受著壓力而奮勇去戰鬥!正如他平常所說:『我能忍受一切,都是為了救國。』」錯誤肅反開始時,習仲勳被捕前有同志勸他躲一躲,他說:「把我殺了,我也不能走。」被關押期間,有人暗示習仲勳可以幫助他逃跑,但他只回答了四個字:「為黨盡忠」。「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正是習仲勳大局意識、擔當精神的寫照。

以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為代表的陝甘共產黨人,在創建革命武裝和根據地的鬥爭中,始終不計得失,以革命大局為重,始終如一堅定維護黨和紅軍的團結,正是靠著「只知有黨,不知有其身」的忠誠品格,才使陝甘紅旗不倒、革命根據地屹立不敗。

求實開拓、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敢教日月換新天」

求實開拓、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是南梁精神的精髓。以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革命根據地是在中國革命處於低潮時期開始創建和發展的,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領導人立足陝甘實際,實事求是處理一系列革命中的重大問題,堅持對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理論進行了創造性的探索實踐。

陝甘革命根據地創建者最為可貴的特點,就是既堅持真理,又勇於探索。第一,創造性運用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思想,走出了一條具有陝甘特色的革命道路,創建了「碩果僅存」的陝甘革命根據地。第二,陝甘地區共產黨人以農民階級為革命主體創造性開展革命鬥爭,創建了新型革命政權——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自此陝甘邊區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開啟了黨在陝甘革命根據地局部執政的歷史,為黨在全國執政作了先期性的實踐探索。第三,陝甘地區共產黨人創造性地開展統戰和思想工作,為根據地的創建奠定了群眾基礎,也為初到陝甘革命根據地的黨中央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總方針提供了很好的歷史借鑑。第四,陝甘地區共產黨人創造性地形成了「三色」建軍思想(即白色,派人做爭取國民黨軍隊及民團的工作;灰色,派人做土匪武裝的工作;紅色,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裝),這是陝甘革命武裝鬥爭隊伍能夠不斷壯大、戰鬥能夠不斷取勝、根據地能夠不斷鞏固和擴大的原因所在,是我們黨富有獨創性的戰略思想之一,是陝甘革命鬥爭勝利的根本。第五,陝甘地區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探索出了「狡兔三窟」軍事戰略布局和根據地創建模式,是根據地在流動中生存、發展的關鍵,是陝甘革命根據地創建中又一開創性的治軍思想。毛澤東讚賞劉志丹創建的根據地用了「狡兔三窟」的辦法,創出局面,這很高明。這些探索和創新,既是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產物,也是求實開拓、敢為人先的結晶。1943年4月23日《解放日報》評價說:「劉志丹同志遠離中央,能從革命實踐中體會到馬列主義之精髓,使馬列主義之普遍真理實踐於西北,在建軍建黨建政及領導革命戰爭中,其方針策略,無不立場堅定、實事求是、堅持黨的正確路線,與『左』右傾機會主義路線進行不調和的鬥爭,使根據地立於不敗之地。」

黨的事業百鍊成鋼。我們要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在南梁精神的激勵下,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續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

來源:學習時報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學習時報》刊登歐陽堅署名文章:南梁精神飽含的初心和使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王國生發表署名文章 談以黨的初心和使命引領脫貧攻堅
    原標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 以黨的初心和使命引領脫貧攻堅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 高舉精神旗幟 踐行初心使命
    高舉精神旗幟 踐行初心使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廣泛開展向黃大年同志學習活動 發布日期:2020-06-07     作者:曲家偉     編輯:饒明月
  • 頭條||【學習思考】《學習時報》刊發縣委書記劉偉紅理論文章:講好...
    頭條||【學習思考】《學習時報》刊發縣委書記劉偉紅理論文章:講好西路軍故事 傳承好紅色基因 2020-09-02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刊登饒毅文章的《紐約時報》被說成「傷害美國」?
    中新網7月25日電 題:為什麼刊登饒毅文章的《紐約時報》被說成「傷害美國」?  作者陳念  「我在武漢的親人活了下來,我的叔父卻因疫情死在了美國」——近日《紐約時報》評論版刊發了中國海歸學者饒毅的署名文章,由美國叔父的意外之死引入,講述大時代下中美兩地家族成員的分離聚合,道盡「一場疫情,同一家族,不同國家,陰陽兩隔」的人間悲涼。這個故事被認為映射了中美兩個大國的真實變遷,引人深思。
  • 沂蒙精神激勵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沂蒙精神激勵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2018-05-17 10:42:04 來源:
  • 從方志敏的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
    原標題:從方志敏的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講述方志敏同志的故事,也曾多次讀他寫下的《清貧》。學習方志敏同志的革命精神,對於我們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錘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今年8月21日,是方志敏同志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 《紐約時報》刊登中國學者饒毅文章後,遭到美國一群人瘋狂攻擊
    然而,這篇文章以及《紐約時報》,卻反而在社交媒體上遭到了美國一群「愛國人士」的瘋狂攻擊,不僅被扣上了「通中通共」的帽子,甚至還被要求放棄美國國籍和「滾去中國」。(截圖來自饒毅刊登在《紐約時報》上的文章)饒毅在文中先回顧了一番自己的家族史,稱父親和叔叔都是學醫的,但因戰爭兩人曾分開了35年,父親在中國學醫,叔叔則從臺灣去了美國,兩人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隨著父親去美國進修而重聚。
  •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召開「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
    半島記者 王麗平6月24日-28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集中專題學習。在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五指導組的指導下,開展了為期一周的集中學習。所黨委成員、中層及以上黨員幹部、黨支部書記和委員參加了集中學習。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理論意義和實踐要求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我們黨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重要法寶。我們黨是一個擔負遠大歷史任務的使命黨,隨著黨的事業前進,黨面對的問題更多、情況更複雜,因此我們更需要強調「初心」和「使命」,要通過這樣的教育,使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黨的歷史,繼承優良傳統,不斷增強黨性修養,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 習近平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摘編
    編者按:2019年第13期《求是》雜誌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講話、回信、賀信、署名文章中多次提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總書記都是如何說的?求是網整理摘編了總書記2013年至今的52段重要論述,並按時間順序進行編排,方便各位更加深入系統地學習。
  • 習近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一輩子的事
    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這樣告誡全黨:「我們千萬不能在一片喝彩聲、讚揚聲中喪失革命精神和鬥志,逐漸陷入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的狀態,而是要牢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作為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
  • ...蘭州高新區掀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熱潮
    等問題上下功夫,迅速掀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熱潮。領導帶頭「示範學」與研討交流「思考學」相結合在學習過程中,蘭州高新區黨工委始終堅持把學習作為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基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門制定學習計劃,集中安排5天時間,領導幹部帶頭原原本本學、逐字逐句學、研討交流學,切實領悟實質、把握精髓、融會貫通,率先在思想認識上有新提高,真正示範引領廣大黨員幹部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
  • 手曲棒壘球中心黨委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集中學習...
    根據中央及總局黨組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有關要求,按照中心黨委主題教育工作安排,7月12日上午,中心黨委理論學習組組織召開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集中學習總結性交流會,總局第三指導組副組長袁永清、成員多化文到會指導,中心班子成員及中層領導幹部參加了本次總結性交流會。
  • 五院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集中學習研討主題座談會
    6月20日上午,為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8·26」重要批示、集團公司第七次工作會和院2018年度戰略管理委員會會議精神,推動五院從「三保」向「三高」轉型,按照五院黨委主題教育計劃安排,院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集中學習研討主題座談會。五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5位院士、9位型號兩總,以及綜合管理層相關部門領導參加了會議。座談會由趙小津書記主持。
  • 聚焦初心使命 楊海龍同志為雙橋區黨員幹部講黨課
    按照省委、市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安排部署,10月22日,區委書記楊海龍以「不忘初心再出發,牢記使命勇擔當,奮力開創新時代雙橋發展新局面」為題,講了專題黨課。區委、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府、區政協領導成員,其他副處級領導幹部,市委第一巡迴指導組組長及其他指導組同志出席會議。「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北京企聯舉辦主題黨日活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北京企聯舉辦主題黨日活動 2019-07-19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迎接祖國70華誕,在全黨上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之際,7月16日,北京企業聯合會策劃組織10餘家行業協會領導、40餘家會員企業領導走進北京衛星製造廠有限公司,通過參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展示中心
  • 大河網絡傳媒集團舉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二次學習...
    具體到網絡集團來講,切實加強黨的建設,要抓緊做好四個方面的事情:一是要儘快規範組織設置,捋順組織關係,儘快推進大河網絡傳媒集團範圍內黨組織和黨員的轉隸,進一步捋順網絡集團黨委與所屬基層黨支部關係;二是學習貫徹《條例》,加強支部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三是加強政治建設,築牢理想信念,把「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激勵引導全體幹部職工牢記職責使命
  • 愛國奮鬥 科學報國|姜沛民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曲周...
    本網訊 8月6日,黨委書記姜沛民在《光明日報》第15版《教育透視》專欄發表題為《「曲周精神」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的署名文章,系統論述學習傳承「曲周精神」,全文如下:「曲周精神」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姜沛民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薦書目
    該書系統論述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總結提出了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要途徑和具體著力點,對廣大黨員幹部準確把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內涵,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
  • 錢學森如何對待署名文章——錢學森的嚴與實①
    錢學森一生赤誠報國,嚴於律己,求真務實,敬業精業,立德、立言、立功,身上所體現的嚴實作風至今仍給人以激勵,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從今日起,本刊以「錢學森的嚴與實」為主題,推出由錢學森同志生前秘書顧吉環、李明、塗元季撰寫的一組反映錢學森修養境界的文章,在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之際緬懷這位為中華民族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也希冀能給讀者以激勵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