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的「德陽路徑」——德陽工業穩增長促轉型系列報導之四

2020-12-05 德陽市人民政府

德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工業經濟發展,近年來,把抓工業經濟發展作為統籌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奮力實現「五個走在前列」的重要抓手,制定了一系列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完善有利於推動工業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增大工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此外,自2015年中央確定四川依託成德綿地區開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以來,市委、市政府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作為「一號工程」和頭等大事,全面探索以裝備技術智能製造為主的產業轉型發展新機制,制定了39類173條鼓勵創新政策,著力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發展潛力和轉型動力,精心謀劃,統籌推進。

德陽工業,已經走出有自己特色的轉型升級之路。

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宏華《石油鑽採裝備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和東電《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設備智能製造數位化車間建設》項目獲得工信部智能製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示範項目專項資金支持;

東汽率先研製出世界最大單機功率為1750MW的核電汽輪機,並實現批量化生產,目前正在研製的50MW重型燃汽輪機,將填補國內核心技術空白;

以建設數位化車間和智能工廠為切入點,開展智能製造試點示範,東汽、特變電工、銳騰電子等一批試點示範項目已完工。

……

近年來,我市通過推進機械加工產業企業改造提升、突出重大技術帶動作用、突出試點示範作用、鼓勵化工產業企業調整產業結構等對傳統產業進行提升改造,並取得顯著成效。

同時,我市以經濟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標,發展了一批新興產業,著力打造德陽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其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已基本形成產業規模較大、技術裝備較先進、研製水平較領先、配套體系較完善的裝備製造工業體系。新能源產業已具備生產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穩壓器、主泵、堆內構件、控制棒驅動機構等設備的生產能力。新材料產業在大型鑄鍛件、鋰電池核心材料等方面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優勢產品涉及石墨烯材料、大型鑄鍛件、納米磷酸鐵鋰等,多數產品和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部分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

創新能力有支撐。通過技術創新投入不斷加大,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2018年,全市工業企業創新投入達57.5億,同比增長11.9%,申請專利6179件,其中發明專利2132件,企業技術創新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與支撐進一步顯現。

此外,我市通過著力打造特色產業園或「園中園」、加快產業園區調位升級、推動產業集聚發展等措施推動產業集聚。截至2018年底,全市工業園區已建成面積超過163平方公裡,園區工業集中度達到80%以上。

服務型製造和生產性服務業蓬勃發展

德陽市狠抓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升企業服務水平。

以「天府寶島工業設計大賽」、「服務型製造進園區」等活動為契機,努力提升製造企業的工業設計水平,鼓勵全市製造企業立足產品,瞄準價值鏈高端環節,加快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推動服務型製造沿著「價值化、專業化、協同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發展。

以項目推進為抓手積極爭取專項資金支持,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積極組織企業申報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示範項目、示範平臺。截至目前,全市共擁有省級工業設計中心3家,分別是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有限公司工業設計中心、德陽市恆達燈具製造有限公司工業設計中心和德陽凱達門業有限公司工業設計中心。四川宏華石油設備有限公司、四川東方水利裝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特變電工西南電氣工程有限公司、特變電工(德陽)電纜股份有限公司4戶企業入選省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四川東方水利裝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攔漂系統EPC總承包項目」、德陽東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總集成總承包服務項目」入選省級服務型製造示範項目;四川恆合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的「德陽裝備製造工業雲」入選省級服務型製造示範平臺。

積極推進德陽裝備製造工業雲、德陽裝備製造網絡協同服務等生產性服務平臺和機構建設。通過建設生產性服務平臺和機構,為製造企業提供工業軟體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貫通企業營銷、設計、製造、採購以及服務全流程,降低企業創新門檻,提高溝通協同效率、共享資源服務,拉動工業產業鏈上下遊整合,提升工業企業競爭能力。

淘汰落後產能和新型工業化發展全面提速

通過採取斷電、拆除動力裝置、封存主體設備、拆除相關生產線(設備)等措施,完成46戶企業落後產能和8臺燃煤鍋爐的淘汰任務,實現壓減化工產能10.66萬噸、造紙產能1.24萬噸、玻纖產能3萬噸、塑料產能2萬噸、機械產能8000套、磚瓦產能1億匹。

這是2018年淘汰落後產能成績單。去年,我市高度重視落後產能退出工作,全面研究部署全市淘汰落後產能,將其納入全市重要議事日程和年度目標考核。印發《德陽市淘汰落後和過剩產能工作實施方案》,重點抓好化工、造紙、玻纖、磚瓦等行業的落後產能退出工作,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推進節能減排。制定2018年淘汰落後和化解過剩產能目標任務,對列入淘汰計劃企業推進情況加強日常監管、核實和督促,並定期進行通報,督促指導相關企業在規定時間內做好設備拆除、職工安置等方面工作。

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建設也取得一定成果,我市依託現有產業園區,充分利用園區內的產業基礎和資源集中的相對優勢,打造以企業為主體、龍頭產品為核心,以專業化協作配套、產品延伸加工為主要內容,多種模式的「園中園」或特色產業園。

>>>成績點擊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14家,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7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5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42家,均位居全省前列。

全市擁有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244戶,2018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80億元,同比增長12%;利潤總額60億元,同比增長28.4%;利稅總額85億元,同比增長24.2%,保持較快增長。

全市已建成2個國家級園區、5個省級園區,擁有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即「通用航空產業集群」,擁有四川省唯一一個全國區域品牌試點,即「德陽高新區油氣裝備產業集群」。

全市已擁有2個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即「裝備製造·四川德陽市」和「裝備製造(油氣開採裝備)·四川德陽廣漢高新技術產業園區」。3個四川省新型工業化特色產業基地,即「金融創新·六脈科技金融創新產業園」「農產品加工·四川什邡經濟開發區」「石墨烯·德陽石墨烯產業園」。(記者邱潔)

相關焦點

  • 乘勢而為 直指千億——從新能源趨勢看德陽經開區的「2.5產業」發展
    同時,堅定不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製造、化工等產業快速發展,形成了一大批實力強、技術新、規模大、門類全、集群化程度高的產業優勢,成為大批國際國內優質企業的投資沃土。 為每一位投資創業者提供最優的環境和最好的服務,是經開區的一貫宗旨。新出臺的《德陽經開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對項目落戶、經營貢獻、高管人才、轉型升級、聯動發展、企業上市、招商引資引薦人等各方面都明確了對應的獎勵政策。
  • 四川德陽旌陽新興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12月18日,在位於四川德陽旌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內的德陽烯碳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裡,10多名研發人員正忙碌著調試石墨烯下遊產品的「配方」。  改革開放40年來,旌陽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加快工業產業轉型升級,「新動能」從無到有,加速集聚,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使之成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近年來,旌陽區與近3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促進了新興產業從「單打獨鬥」走向「抱團發展」。
  • 四川德陽民營經濟破千億 民營企業稱新政乾貨滿滿如沐春風
    原標題:四川德陽民營經濟破千億 民營企業稱新政乾貨滿滿如沐春風   「民營企業大都面臨市場銷售難、融資貸款難、轉型升級難等困局和瓶頸,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與政府的大力支持息息相關!」
  • 乘勢騰飛,德陽迎來數字經濟新浪潮!
    兩個重大會場中,均著重提到了「天府生態智谷」,作為德陽重點發展區域和未來生態城市新區,天府生態智谷的發展建設對德陽城市轉型有著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目前,天府生態智谷各個項目正在陸續推進中。鳳翥湖數字小鎮投資約120億元、建設用地面積約1000畝,是德陽天府生態智谷的規劃區。包含智慧之心、人工智慧研發中心、人工智慧產業孵化園、軟體和信息服務產業園、新媒體和電子商務產業園、智慧城市和大數據管理運營中心、人才公寓等。
  • 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的生動實踐
    今年上半年,該市主要經濟指標增幅躍居全省上遊水平,生產總值增長8.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1%和9.3%,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7.2%、工業投資增長86%、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10.1%,分別居全省各縣(市)第2位、第2位和第7位,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找到了跑道、看準了方向、見到了曙光。  昔日汙水橫流,今朝綠水青山。
  • 水火相濟賦動能 轉型升級展活力
    構建高質量電力供給體系 電力清潔高效發展,轉型升級是關鍵。貴州具有水火相濟的能源優勢,能源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2018年,我省提出以夯實鞏固發電能力為基礎,以優化提升電力供給結構為導向,深入推進清潔高效電力產業發展,促進煤電清潔高效發展,優化水電發展,有序發展風力、光伏、生物質發電,加快構建生產運行穩、保障能力強、綜合效益優的電力供給體系。 發展路徑明確後,《貴州省清潔高效電力產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貴州省清潔高效電力產業2020年行動計劃》等方案便相繼出臺。
  • 【科技】行業「大咖」齊聚 共話數字經濟發展 四川德陽舉行首屆...
    在當天舉行的數字經濟項目和招商引資重大工業項目籤約儀式上,德陽市政府與中國電子集團、華為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市級相關部門與中國電子集團、華為公司、阿里釘釘公司、深蘭時代公司、成都大數據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籤訂合作協議,德陽將攜手中國電子共同推進總投資120億元的「鳳翥湖數字小鎮」建設,中國電子集團還將與德陽合資組建數字德陽公司開展數字城市建設運營、在德陽落地西南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
  • 四川德陽: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讓磷石膏「變廢為寶」
    廖志全 攝  中國青年網德陽8月5日電(高貴富 通訊員 王衛東)8月3日上午,中央重點新聞網站聚焦德陽媒體採訪團一行走進德陽什邡市,看德陽如何為磷石膏綜合利用「找出路」,實施生態優先行動,堅持生態優先、環境優先、民生為本,打造德陽美麗幸福家園「名片」。
  • 【德陽兩會】民盟德陽市委:加強邊界合作是實現區域一體化發展的...
    德陽市委八屆十一次會議暨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堅持以成德同城化為重點,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貫徹落實『一幹多支』發展戰略,全面融入成都主幹發展,做強縣域經濟,全面推進區域協同發展」。對此,在德陽「兩會」上,民盟德陽市委表示,加強邊界合作,是實現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根據德陽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9年,成德同城化重點突破。
  • 2020,見證德陽巨變!|成都|天府大道|四川|德陽
    =國產大飛機130餘項關鍵部件均在德陽生產=▽德陽可不僅僅是重工業牛X,定位「裝備智造之都 」的德陽,匯聚了1000餘家裝備製造企業,國產大飛機C919起落架等130餘項關鍵部件均在德陽生產。=觀鳥基地=▽中國西部最佳觀鳥基地,野生鳥類足足超過了200多種,被《中國國家地理》驚嘆為「工業城市的奇蹟」。
  • 河北唐山鋼鐵產業持續攻堅「去產能」「促轉型」綜述
    素有中國「鋼鐵大市」之稱的河北省唐山市,近幾年緊緊咬住鋼鐵產業這個大頭,持續開展「去產能、促轉型、治汙染、保民生、謀發展」的攻堅行動,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建設沿海強市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發展環境。
  • 專家學者齊聚德陽處理世界難題
    論壇現場  四川新聞網德陽11月8日訊(記者 周鴻 攝影報導)在什邡與綿竹,說起人造「小山」,當地村民必然會想到堆放的磷石膏。磷石膏是生產高濃度磷復肥時產生的一種工業副產石膏,不僅佔用大量土地,還會汙染環境。
  • 我的家叫德陽,中國德陽的「德」,德陽天下的「陽」!
    10月16日由中共德陽市委、德陽市人民政府出品中共德陽市委宣傳部監製的,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感染力,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示德陽最美的城市故事,傳遞出一張靚麗的德陽「視覺名片」。德陽,由此而得名。一城山色半城湖,鳥與城和諧相處,大熊貓自由棲息,生態之美、生活之美、
  • 德陽市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二、存在的問題德陽工業在「十二五」期間實現了高速增長,但是,發展不足、發展水平不高仍然是最大的問題,穩定增長與轉型升級仍然是德陽工業面臨的現實壓力;三次產業發展相對滯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不足,製造業服務化水平與德陽工業化發展程度極不相稱;資源和生態環境約束加大等仍然是德陽工業發展需要面臨的嚴峻挑戰和亟待解決的一系列問題。
  • 德陽建設通用機場優勢在哪?意義何在?如何打造?
    德陽建設通用機場優勢在哪? 對德陽發展有何意義? 具體如何推進?2017年,我省出臺《四川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16—2030年)》,明確到2020年,全省規劃新增二類及以上通用機場24個,其中就包括德陽什邡通用機場。布局通用機場,德陽具有強大的先天優勢。
  • 德陽中科育成中心獲評四川省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近日,四川省科技廳正式發文,德陽中科育成中心獲評為四川省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四川省技術轉移示範機構是四川省科技廳為鼓勵加快推進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實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而對優秀的技術轉移機構進行的評價認定。
  • 量價齊升,廣漢樓市成交額佔德陽半壁江山
    廣漢市公眾信息網數據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廣漢市商品房銷售面積51.3萬平米,銷售套數4576套,環比增長48.04%。較之2017年,二季度同比增長141%。在成交價格方面,廣漢6月新房成交均價達到6952.31元/㎡,同比上漲75.33%,環比5月(6349.01元/㎡)上漲9.5%。
  • 德陽鋁空動力產業發展迎來「全產業鏈」時代
    揭牌儀式現場  四川新聞網德陽10月28日訊(郭丹丹 記者 周鴻 攝影報導)10月28日,在德陽市旌陽高新區內,四川省鋁空動力產業園正式揭牌,同時首批鋁燃料UPS成功下線。標誌著德陽鋁空動力產業發展迎來「全產業鏈」時代。
  • 「春風」又至 四川德陽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原標題:「春風」又至 四川德陽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日前,四川德陽市委書記趙世勇在德陽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上強調:堅定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信心決心,激發民營企業創新創業的動力活力,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再創輝煌。
  • 【西博會特別報導】西博會德陽籤約89個項目 攬金869億餘元
    籤約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19日訊(記者 周鴻 攝影報導)  近年來,德陽綜合實力越來越強,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近2000億元,初步形成了支撐德陽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裝備製造方面,正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的發展方向,加快推進「德陽製造」向「德陽創造」轉變,未來幾年將形成萬億級裝備製造產業集群。食品飲料方面,擁有劍南春、藍劍飲品、益海糧油等一批名優品牌,是今後重點打造的千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