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棕熊捕食大馬哈魚攝影11日創作團

2020-11-26 鳳凰網江蘇站

第4天安克雷奇-塔基那-遊麥肯林山脈

今天乘車前往【塔基那】,全天在塔基那創作,傍晚拍攝【麥肯林山夕照】。特別安排搭乘小飛機飛往北美最高聖山——【麥肯林山】及在冰原上停留,一覽【丹奈利國家公園】全貌。1小時麥肯林山脈飛行及停冰川上30分鐘遊覽,在塔基那(Talkeetna)搭上小飛機飛往北美聖峰麥肯林山山區觀賞數不清座北美最高聖山-麥肯萊山;塔基那是觀賞麥肯萊山脈的最佳地點;主峰Mt. Mckinley高達6,174公尺,是北美第一高峰更是美國人心目中的聖山;次峰Mt. Froaker 5,303 公尺,以及4,442 公尺的Mt. Hunter 構畫出一幅雄偉的聖山奇景.終年積雪, 壯觀雄偉, 美麗雪景及地形, 美得無法用詞句來形容. 平常這些只能在畫面上看得到, 真是難得! 加上在冰川上停留的機會,這將會是你終身難忘之旅!

早餐:包含午餐:包含晚餐:包含

酒店:塔基那的酒店

第5天塔基那-安克雷奇

一大早有機會拍攝麥肯林山日出,早餐後沿途拍攝返回安克雷奇,抵達後安克雷奇市區自由活動,晚餐,酒店休息。

早餐:包含午餐:包含晚餐:包含

酒店:安克雷奇的酒店

第6天安克雷奇-肯特麥國家公園

上午搭乘小飛機飛往【卡特麥國家公園】,在機上航拍阿拉斯加的冰川奇觀。達到卡特麥後,保護區內工作人員講解保護區注意事項,及有關講座。隨後前往棕熊保護區,拍攝棕熊與身體變紅的大馬哈魚。

備註:為防止棕熊闖入,所有食品不得帶入房間及在房間內食用,否則重罰。

早餐:包含午餐:包含晚餐:包含

酒店:Brooks Lodge

第7天肯特麥國家公園

全天在棕熊保護區創作棕熊與大馬哈魚的故事。

早餐:包含午餐:包含晚餐:包含

酒店:Brooks Lodge

相關焦點

  • 棕熊捕捉大馬哈魚沒咬到:慘遭「打臉」
    每年的這個時間,大馬哈魚都會逆流而上回到它們的出生地去繁衍後代。下面這群大馬哈魚想要遊往阿拉斯加的一座湖泊,卻被布魯克斯瀑布擋住了去路,它們不得不無數次高高躍起以期越過瀑布回到出生地。而這,給了棕熊一次饕餮盛宴。
  • 行攝阿拉斯加-01棕熊篇
  • 棕熊老大哥科迪亞克棕熊,超1600斤為世界最大,人類外無對手
    它們分布在阿拉斯加的科迪亞克島上,它們也是因此而獲名。 科迪亞克島,坐落在太平洋上的一座島嶼,在阿拉斯加灣,與阿拉斯加半島僅隔著一個舍利科夫海峽,這裡與俄羅斯離得很近,但是卻屬於美國的一部分。
  • 【每日一題】大馬哈魚
    每年春季,太平洋海域5億多條大馬哈魚開始洄遊到北美西海岸(從加利福尼亞一直到阿拉斯加)的江河溪流產卵繁殖,該地沿海地區現存世界最大的溫帶雨林。大馬哈魚在北美西海岸最遠可以沿河上溯3200千米,它們要迎向瀑布,跳過陡坎,逆流而上,越過淺灘,到達產卵地。洄遊途中許多大馬哈魚成為了北美棕熊越冬的主要食物來源。
  • 阿拉斯加棕熊和東北虎,之間的差距有多大,誰更佔一席之地
    首先介紹一下阿拉斯加棕熊的地位,體積排名為第二大棕熊亞種,不過較北極熊來講體積還是要比北極熊差很多,可想而知北極熊有多大了,大自然把北極熊分開也是合情合理的,阿拉斯加雄性棕熊體積遊蕩在500到1000千克,而最大的老虎在500千克左右,且直立身高達3米多左右,人類和棕熊比簡直小之又小
  • 北極熊和阿拉斯加棕熊,究竟誰是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
    棕熊存在很大的種內變異,全世界有20多個亞種,僅美國阿拉斯加州也有五個亞種。與動物通常北大南下、大陸大島嶼小不同的是,阿拉斯加棕熊正好相反,南部沿海的島嶼和半島地區的棕熊最大。可與北極熊一比大小的棕熊亞種也就只有科迪亞克棕熊和半島棕熊了。阿拉斯加大陸的棕熊屬於阿拉斯加亞種,公熊平均只有200千克左右,母熊約110千克。
  • 落葉歸根—紅大馬哈魚的旅程
    過去,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的鮭魚大遷徙會阻塞整條河道,使河岸決堤,這些地區的居民每年都慶祝鮭魚的回歸。如今,在北美洲西北的某些地區,這種傳統的鮭魚節日仍然在夏季或初秋舉行。在艱難的遷徙過程中,生殖激素會促使雄紅大馬哈魚的形狀變得很奇怪它們的下頜會變成鉤狀,稱為&34;;平滑的背部會隆起;雌雄魚也都會改變顏色。它們的頭部變綠,銀色的背部會變成深紅色,這也是該物種的別名&34;的原因。當紅大馬哈魚最後抵達產卵地時,這裡富含氧氣的水和粗糙不平的砂礫水底能保證它們的卵在整個冬天的發育。所有雌紅大馬哈魚在產卵後的數周內都會筋疲力盡而死,屆時淺水區會布滿紅大馬哈魚的屍體。
  • 美華裔夫妻愛「野遊」 與棕熊鯨魚親密接觸(組圖)
    美華裔夫妻愛「野遊」 與棕熊鯨魚親密接觸(組圖) 李文堯熱愛生態旅行,多次造訪阿拉斯加。(美國《世界日報》/賴至巧 攝)阿拉斯加棕熊捕鮭魚。(美國《世界日報》/林心雅、李文堯提供)   中新網12月1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從臺灣來的林心雅和夫婿李文堯是生態攝影夫妻檔,用文字和影像紀錄大自然和人文風光。
  • 公棕熊是東北虎的天敵嗎,棕熊和東北虎的戰鬥力誰更強!
    棕熊一共有20個亞種,所以分布比較廣泛,和東北虎相遇的機會非常多,棕熊作為雜食性動物,沒有食肉動物的東北虎兇猛,但並不代表它的戰鬥力不強,相反,棕熊的掌擊力量在所有動物中都是最強的,所以千萬不要駛試圖去激怒它,不然後果很嚴重。
  • 北極熊與棕熊的戰爭:北極熊身強體壯,卻輸給了棕熊
    北極熊是古代棕熊的後裔。在更新世冰期,厚厚的北方大陸冰蓋將北極熊和棕熊隔離,現在隨著地球變暖,兩種熊又重新見面了。在北美洲北部,從阿拉斯加北部的波弗特海沿岸,穿過加拿大的北極群島,到哈德遜灣西岸的邱吉爾小鎮,在長達3500千米的戰線上,北極熊和棕熊正在進行著曠日持久的戰爭。
  • 產地 美國阿拉斯加野生三文魚一覽
    阿拉斯加的商業漁場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饋贈,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漁業聚集地之一。
  • 棕熊是最能代表熊科動物的熊,代表著力量、強大
    棕熊是人們公認的最能代表熊科動物的熊。現在3個大洲(歐洲、亞洲和北美洲)都有棕熊的身影,可以確定,棕熊是地球上分布最廣泛的熊科動物。現在棕熊基本上生活在北方,其生存地主要在俄羅斯、加拿大、美國阿拉斯加的一些地區。
  • 2020年度最震撼動物攝影
    棕熊在阿拉斯加的麥克尼爾瀑布(McNeil Falls)上捕食鮭魚。這裡是熊類在地球上最大的季節性聚集地之一,在這個地方一次性可以看到多達80頭熊。 攝影:ACACIA JOHNSON, NATIONAL GEOGRAPHIC 阿拉斯加半島位於布里斯托灣和庫克灣之間,生活在阿拉斯加半島的棕熊約有8000到10000隻,佔北美棕熊總數的五分之一,數量是人類居民好幾倍。
  • 阿拉斯加戶外自然探索營:開啟冰川海釣之行
    在靠近北極的地方出海釣魚,全天海釣後品嘗「戰利品」,觀景火車縱覽北美最高峰,探索阿拉斯加土著文化……人民日報海外網組織「阿拉斯加戶外自然探索營」,帶領您深入感受極地海釣樂趣,深度領略阿拉斯加山脈和山川湖泊的壯美風光。
  • 老虎能打過棕熊嗎?棕熊真的是老虎的天敵嗎?
    老虎和棕熊,作為陸地上兩大頂級食肉動物,一個是貓科動物的代表,一個是熊科動物的代表,老虎能不能打過棕熊是人們比較熱議的一個話題,老虎和棕熊打架哪個更厲害也時常被我們掛在嘴邊。棕熊是僅次於北極熊的第二大食肉動物,像科迪亞克島棕熊、北美棕熊、阿拉斯加棕熊是其中比較大的亞種,成年後體重在500-800千克之間,是不折不扣的龐然大物,和其它食肉動物比起來,它們的體形更健碩,肩背和後頸部肌肉隆起,更加顯得有爆炸力。
  • 阿拉斯加冰川
    幽藍、深邃、高冷、迷幻、巍峨、神秘……阿拉斯加冰川,配得上我所有的讚譽,也顛覆了以往我對冰川的所有想像。從上海返美,時差還沒倒過來,就從紐約飛西雅圖,登上了阿拉斯加冰川之旅的郵輪。每年夏季,大批鮭魚洄遊聚集於此,據說這一現象也練就了阿拉斯加棕熊捕魚的本領。鮭魚需要飛躍到2米多高的瀑布上遊產卵,聰明的棕熊就靜靜地守在水邊,翻湧躍起的鮭魚甚至會自己跳進棕熊張開的嘴裡。棕熊為了抵禦冬季的寒冷和漫長,必須抓住機會吃掉大量的鮭魚來補充脂肪。
  • 東北虎和棕熊誰厲害?俄國人的歷史統計中,虎的食譜震驚你!
    東北虎性情兇猛剽悍,主要捕食野豬、鹿等大中型哺乳動物,也食小型哺乳動物和鳥。而同樣地處東北虎生存境內的烏蘇里棕熊(東北棕熊),體型健碩,一般身長兩米,體重200公斤以上(雌性略小),個別雄性重達300甚至400公斤以上,肩背隆起是它們的特徵。與它們龐大的兄弟阿拉斯加棕熊相比,它們只是中等塊頭。一項令人吃驚的資料顯示:在東北虎的食譜中,居然有烏蘇里棕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