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年將有100個人生活在月球上 未來甚至有月球人

2020-11-26 驅動之家

據phys網站報導,2040年,將有100個人生活在月球上,他們通過融化冰獲得水,利用3D技術蓋房和製造工具,吃在月壤中生長的食物,在低重力的「飛行」體育活動中一展身手。

在回應認為上述場景屬於「痴人說夢」的質疑時,以歐洲空間局主導的「月球村」計劃代表伯納德·福英為代表的專家表示,這一目標不僅合理,也是可行的。在本周的歐洲行星科學大會上,福英闡述了人類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並逐步擴張的步驟。他把這比作鐵路對周圍的影響,車站周圍首先出現村莊,然後就會有企業出現。

福英甚至樂觀地預測,未來數十年後,「月球上可能會有孩子出生」。呵呵,月球人誕生了。

相關焦點

  • 2040年前建成「月球城市」?航天專家:異想天開
    他說,「別說2040年,2100年也不可能實現。」  過不了技術關,夢想只是空想  載人登月不可能一蹴而就,ispace也確實制定了兩項前期任務。  例如,其計劃在2020年代中期發射一顆探月衛星,以進入月球軌道為任務目標。他們期待這顆衛星能拍攝一些月面照片,並驗證未來任務的導航系統。
  • 人類與月球的故事如何續寫?月球兩極將成為未來登月落腳點
    不過在載人登月活動停滯了40多年後,未來率先把航天員送上月球的會是誰?其實沒啥懸念,大概率還是美國。美國已經提出了明確的登月計劃和時間表。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美國原計劃在2028年重返月球,但美國總統川普有不同想法。他希望自己連任後,能在任期內看到載人登月,因而將計劃時間提前到2024年。
  • 《月球人》:關於月球的無限可能,可以在這本書中一窺究竟
    在歐洲行星科學大會上,「月球村」計劃代表伯納德·福英表示,2040年將有100個人生活在月球上,他們通過融化冰獲得水,利用3D技術蓋房和製造工具,吃在月壤中生長的食物,在低重力的「飛行」體育活動中一展身手。怎麼樣?聽起來很誘人是不是?當然,這目前還是個初步計劃,科學家表示,月球環境還是很艱苦的,並不適合普通人居住。
  • 研究發現,月球上還有比氦3更重要的東西,它將改變未來太空探索
    可控核聚變反應的和平應用是人類未來解決能源問題的唯一途徑,因此月球上的氦3未來將成為人類爭奪的戰略資源。根據初步估計月球上的氦3分布總量大約在120萬噸,但是100噸的氦3就能解決全球一年的能源供應,也就是說月球上的氦3可以讓人類10000年不用操心能源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誘惑,如果我們現在落後,未來肯定會受制於人。
  • 登上月球的人,在月球上漫步的人,有多少?
    在被問到所有上過太空的太空人時,大多數人都能說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的名字。我們知道這兩位都是阿波羅11號的船員,而且是第一批踏上月球的人。儘管他們也許是最早踏上月球的人,但他們一定不是最後一批。那我們就可能會問了,「有多少人曾走上過月球呢?」
  • 外星人曾在月球上生活?NASA表示月球上有很多垃圾,哪來的?
    關於月球,一直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特別是對於人類看不到的月球背面,更是有著很多匪夷所思的傳說,比方說上面存在著外星人的基地,同樣,也有「月球人」
  • 月球上的水冰分布圖出現了!未來將用於提取月球水資源!
    200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了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這是十多年來美國首次向月球發射探測器。在那裡,LRO進行了觀測,並有了一些巨大的發現。例如,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周圍的一系列永久性陰影環形山中,探測器證實了大量水冰的存在。
  • 在人類殖民了月球之後 月球能夠維持多少人類的生活?
    然而,如果人口增長到數萬的話,我們就需要在月球上合成氧氣了,合成氧氣是一個花費相當大的過程。但是蘭德格拉夫說,太空探索在未來幾十年內的發展應該會使這個過程變得更加便宜。這是因為飛船需要氧作為燃料,所以如果這種燃料需求上升的話,「在月球上建造用於生產火箭推進劑的氧氣生成器,會比為人類提供飲用水和空氣更具經濟意義。」這將降低空氣的生產成本,月球上的居民就可以有更便宜的空氣。
  • 揭秘現實生活中在月球上生活的非凡真相
    我們生活在一個科學開始變得像科幻小說的時代。我們有能夠進行高級思維和運動的機器人,有能夠製造3D物體的印表機,是的,我們甚至有建立月球前哨基地的能力。NASA的阿爾特彌斯計劃建立一個名為「月球門戶」的空間站,以及一個人類在月球表面著陸的系統。「月球門戶」將作為一個中轉站,方便旅行和月球建設。
  • 有外星文明光臨月球?科學家發現月球表面閃光,超過100次
    從古至今,關於月球的各種猜測就沒停止過。在我國「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之前,很多人都猜想月球的背面存在著外星人的基地,甚至判斷上世紀美國突然停止了登月是因為與外星人接觸,並且受到了外星人的警告。實際上,月球之所以永遠只有一面對著地球,是因為它被潮汐鎖定了。
  • 30年後移民1000人:歐洲太空總署擬建「月球村」
    30年後移民1000人:歐洲太空總署擬建「月球村」 中新網9月29日電,綜合報導,歐洲太空總署最近大膽提出構想,在月球打造「月球村」,利用月球土壤當建材,3D列印打造居住艙,喝的水則是融化隕石坑的冰層
  • 人類還沒定居月球,月球上就已經有200噸垃圾
    月球是千百年來人類的嚮往之地,嫦娥和廣寒宮的傳說實在是引人入勝。雖然人類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登上了月球,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人真正在月球上生活過。雖然如此,人類已經在月球上留下了200噸垃圾。這是怎麼回事呢?
  • 在未來人類,在月球上開發新能源,並用複製人開採資源《月球》
    今天要給大家帶來一部令人深思的電影《月球》。在未來人類在月球上開發新能源氦三,山姆是一名負責在月球上開採資源的工人,偌大的月球基地只有他和機器人科裡每隔三年就會有新的工人來月球接替工作,山姆過不了多久就能回地球了,月球的通訊系統最近正受到太陽耀斑影響,她已經很久沒有聯繫家人了。
  • 未來的月球車會是什麼樣子?雷克薩斯已經有了想法
    在雷克薩斯設計的車型中,除了月球通勤車,還包括了月球摩託,甚至還包括了帶有起居室的大型月球車,其中還設計有遊泳池。雷克薩斯表示,所有的月球車設計均帶有雷克薩斯未來的設計元素,其更願意稱這些月球車為月球移動出行工具。
  • 未來將探訪月球兩極!那裡的水冰有多重要?
    作者 | 小小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未來三年內,至少將有八艘來自俄羅斯、印度、中國、日本和美國的太空飛行器著陸在月球表面,並開始探索月球上最具科學吸引力但又最敏感的區域,比如月球兩極。
  • 未來誰有權利開採月球?為啥可控核聚變一定要用月球上的氦-3?
    太空採礦目前只是科幻小說或電影裡的事情,但也有望在未來成為現實,因為這是人類走向深空的必由之路,就像現在的高速路每段都有服務區一樣,太空採礦可以成為人類探索宇宙的中繼站,我們的月球肯定會成為首要的目標。那麼,月球上富含著哪些珍貴的資源讓人類如此嚮往呢?大量的黃金、鑽石或稀有金屬礦藏?
  • 月球上的遺址,將何去何從?
    照片:尼爾.阿姆斯特朗/NASA2019年7月20日是阿波羅11號機組人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成為首位登上月球表面的人的50周年紀念日,歐洲航天局負責人希望給予他們的著陸點「寧靜基站」特殊遺產的地位。
  • 登陸月球的只有美國,為什麼月球會有大量的垃圾出現?
    2019年7月,科學界發布了有關月球碎片的新數據,表明人類在月球上留下了近200噸碎片垃圾,其中大部分是在阿波羅任務期間由美國遺留下來的。因此,人類對月球的汙染已經開始,並且變得越來越嚴重。同時,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和研究越來越多,並且未來對月球的探索將得到更大的促進。
  • 美國計劃在月球上開採資源,那裡有什麼礦產?
    它需要有機物質,而月球上從未有過生命的存在,礦物質需要更廣泛的地球物理過程,而月球上沒有。所以我們討論的是更簡單的元素。2024年,美國人想再次登上月球。該項目將投入350億美元。關於太空,聯合國早在1979年通過的規則已經生效。根據決議,外層空間屬於公共領域。甚至辛巴威也可能宣稱擁有自己的月球。當然,如果他能造出火箭的話。
  • 從科學角度看,月球上能生活多少人?
    如果我們充分利用所有空間,月球上能生活多少人?根據城市人口密度表,地球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是馬尼拉,每平方英裡人口密度約為10萬人(實際人數略高於這個數字)。水是更重要的問題,因為月球幾乎沒有水。但如果計劃得當,可以將彗星引至月球軌道,將它們與太空電梯對接,接著讓冰從太空梯滑到月球表面。這將花費幾個世紀的時間和無數的金錢,但這可以實現。所有這些水還另有價值——它為地下的人類提供了另一層輻射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