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無影去無蹤的詭異閃電 2012年才第一次科學記錄

2020-12-01 新華網客戶端

  進入夏季,雨水增多,打雷打閃是再平常不過的天氣現象了,但是你知道有一種閃電榮登地球未解之謎的行列嗎?那就是球狀閃電,它神秘莫測讓人難以捉摸,總是神出鬼沒地出現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很多年來科學家們愣是沒搞清楚它產生的原理。

  正因為神秘,科幻作家劉慈欣才以其為題材寫就了長篇小說《球狀閃電》。小說中,講述了在一個離奇的雨夜,一顆球狀閃電闖進了一個原本溫暖的三口之家。閃電極速前進,眨眼間將少年的父母化為灰燼,少年與父母陰陽兩隔,命運被瞬間改寫。從此,心存不甘的少年用其一生的時間,試圖揭開這個讓他在懵懂的年齡變得孤獨而無助的自然之謎……

  神出鬼沒的球狀閃電

  五顏六色、十分罕見,會突然爆炸也會安靜消失

  「球狀閃電,老百姓俗稱滾地雷。這是一種真實的物理現象,通常在雷暴時發生,它十分明亮,直徑約15至40釐米不等。」象輯科技氣象技術專家歐波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球狀閃電通常僅維持數秒,但也有維持1至2分鐘的記錄。顏色除常見的橙色和紅色外,還有黃色、紫色、藍色、亮白色、幽綠色的光環,色彩多種多樣。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呂偉濤也表示,球狀閃電是自然界中一種非常罕見的物理現象,與生活中常見的雲間閃電和雲地閃電相比,球狀閃電因為非常少,所以很難觀測到,對球狀閃電的記錄大多都是目擊者的表述。球狀閃電通常伴隨雷暴天氣中的雲地閃電發生,有時是靜止的,但大部分會水平移動。它會突然爆炸,也會安靜地消失,有些會伴隨著臭味和燒焦味。

  記者查詢資料發現,根據已有記載,歷史上首次發現球狀閃電是在1638年,英國聖潘克拉斯教堂正在舉行禮拜儀式,突然一個直徑大約2.4米的大火球破牆而入,在教堂中亂串,破壞了窗戶玻璃和桌椅,教堂裡充斥著濃烈的黑煙和燻人的硫磺氣味,導致4名教區居民當場死亡,約60人負傷。

  在國內,2012年,蘭州西北師範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個雷暴天氣繪製輻射地圖時,用光譜設備意外地捕捉到一次球狀閃電。他們發現,一個發光球體緩慢地從地面探出「超大號腦袋」,直徑約5米,閃現2秒,在地面極速穿梭15米就銷聲匿跡。這被認為是自然界球狀閃電的第一次科學記錄。

  形成原因學界莫衷一是

  由聚合體細絲、矽納米微粒還是小水滴組成尚無定論

  球狀閃電的真身難得一見,而它到底來自何處就更難說清。

  「關於球狀閃電的產生原因,科學界還沒有明確統一的答案。其中,一方面是因為個例過少、難以發現,另一方面則緣於人類對自然認知和手段的局限等。」歐波說。幾十年來,關於球狀閃電產生的原理,陸續有科學家提出了一些研究推測。

  早在1955年,蘇聯物理學家便提出球狀閃電是雷暴中產生的電磁幹擾效應引起的。1998年,一位西班牙物理學家認為,球狀閃電的成因並不神秘,很可能是閃電產生過程中,磁場約束髮光等離子體形成。按照這一理論,球狀閃電絕大部分較冷,但在沿磁力線方向局部溫度則極高。研究人員指出,據此就可很好地解釋為什麼球狀閃電並不發熱而觸到物體後往往容易著火。

  2000年,兩位紐西蘭科學家提出,當一般的枝狀閃電擊到土壤中,土壤中的礦物質會轉換成納米純矽和矽化合物顆粒。這些尺寸不足十分之一微米的微型顆粒,會在閃電的能量作用下由土壤蒸發進入大氣。這一過程,就像抽菸者從嘴中吐出煙圈。進入大氣的含矽顆粒會首先連接成鏈,然後組成能隨氣流運動的球狀細絲網。該球狀細絲網中的顆粒具有很高活性,會在特定條件下緩慢燃燒,並釋放出光和熱而形成所謂球狀閃電。使用光譜設備抓住了球狀閃電的蘭州西北師範大學研究人員,識別出構成球狀閃電的主要元素包括鐵、矽、鈣,其成分與土壤的主要成分相同,也認為球狀閃電是由於普通閃電與地面相互撞擊而引發的,當閃電擊中土壤或巖石時,閃電的能量瞬間蒸發土壤中的二氧化矽,再以某種方法將氧氣從二氧化矽中分離出去,得到相對純淨的矽蒸氣,球形的矽蒸氣再次與空氣中的氧結合產生熱量,迸發出光亮。

  2002年1月15日,英國皇家學會在其學術雜誌《哲學學報》的專刊上發表了一組有關球狀閃電的文章。這些文章包括3種球狀閃電成因理論。

  第一種理論認為,球狀閃電是由含有水合離子的小水滴組成的,它通過離子反應來釋放能量。在這個理論中,球狀閃電是一個包含等離子體的電化學結構,這一結構是由溫度、壓力、電磁場和重力場的微妙平衡來維持的;第二種理論認為,球狀閃電是由聚合體細絲纏繞而成,通過表面放電來釋放能量。在該理論中,灰塵中的自然微粒,像來源於纖維素、煤煙或矽土中的微粒都能形成細絲狀結構,這些細絲聚合起來就變成了一個高度充電的球體,當它表面放電時,就發出了光和熱;第三種理論認為,球狀閃電是由金屬納米粒子鏈構成,其能量釋放是通過金屬納米粒子的表面氧化來進行的。在這個理論中,普通的閃電能引起像土壤或木材這樣的物質釋放金屬蒸氣,這種帶電的金屬蒸氣濃縮成一個網狀的金屬納米粒子球。

  「上述3個理論都有一定的道理,特別是第三個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球狀閃電能夠穿過牆壁和關著的窗子,似乎更有說服力。」歐波說。

 

相關焦點

  • 來無影去無蹤的詭異閃電
    正因為神秘,科幻作家劉慈欣才以其為題材寫就了長篇小說《球狀閃電》。小說中,講述了在一個離奇的雨夜,一顆球狀閃電闖進了一個原本溫暖的三口之家。閃電極速前進,眨眼間將少年的父母化為灰燼,少年與父母陰陽兩隔,命運被瞬間改寫。
  • 詭異的球狀閃電,有哪些解釋?
    一團火只有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才可能呈現一個球形,而如果在地球大氣中,這團火會迅速消散,且不可能呈球形。但球狀閃電卻可以!  詭異的特徵  它通常在強雷電天氣出現,這也是「球狀閃電」之所以被稱為「閃電」的原因,顯然,如果它漂浮於夜晚的亂墳崗,那麼它只會當成是「鬼火」,或者是另一種「鬼火」。
  • 詭異的球狀閃電,爆炸威力無比,還會跟著人走
    別人為你研究球形閃電一輩子,那見過實物嗎?你是怎麼研究的?所以目前對球形閃電的主要研究大部分都是理論推測,在依照理論看,能否在實驗室中製造出球形閃電。現在1900年左右,大家都在用直流放電來模擬閃電過程,試圖製造出球形閃電。
  • 詭異的球形閃電 到底是如何產生?有科學家稱其是微型黑洞
    球形閃電,俗稱「滾地雷」,以一種比較罕見的現象,通常人們看到它是一個漂浮在空中的發光球體,移動速度不定,甚至可能出現靜止的狀態,球形閃電一般維持數秒,也有幾分鐘的記錄,顏色則非常豐富有橙色、紅色、黃色、紫色、藍色、綠色和白色等。
  • 中國科學家首次記錄到球狀閃電及光譜,來聊聊閃電那些事
    ,與上圖所示的「電弧放電」非常相似,只不過在兩根電極之間的高電壓可以人為地靠電源來持續供能,所以可以保持電弧持續。閃電的溫度大概是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2007年美國而赫拉荷馬州的一場暴風雨中出現了一條長達200英裡(321.85公裡)的雲間閃電,被稱為有史以來最長的閃電,而法國南部2012年的一場暴風雨中記錄到一次長達7.74秒的閃電,成為持續時間最長的閃電,這兩項事件都被載入世界氣象組織的極端氣候紀錄。
  • 《科學》公布7類閃電畫面,中國科學家捕捉的球狀閃電在列
    加州大學與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根據美國本土雲地閃電(cloud-to-ground lighting)記錄建立了這一量化模型。但實際上,雲地閃電只是眾多閃電類型中的一種,而且雲地閃電不是最常見的閃電類型。       除了介紹這一最新研究,《科學》網站還呈現了7種從常見到罕見的閃電畫面,並試圖分析其成因。
  • 科學家利用衛星來追蹤世界上最大的閃電
    ,科學家記錄了2017年發生的一次史詩般的閃電,它整整覆蓋了美國西南部的三個州。科學家所說的「中尺度」,指的是超過100公裡的閃電。至於水平閃電可能延伸的總長度,這在科學上仍然是個未知數。科學家們第一次發現中尺度閃電是在20世紀50年代,但直到1989年在高層大氣中發現了精靈閃電,氣象學家才開始認識到這種現象的本質。精靈是一種明亮的電閃光,出現在海拔50至90公裡的高空。這些閃光發生在被稱為中尺度對流系統的單個雷暴有組織的集合內。
  • 2020 年十大科學新紀錄:最快音速、最長閃電、曝光最長的照片
    北京時間 12 月 31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20 年是充滿了創紀錄科學發現的一年。有些科學發現獲得了 「最古老」稱號,包括 70 億年之久的星塵——可能是我們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物質,和具有 3.1 萬年歷史的墓葬,墓中埋葬著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同卵雙胞胎。
  • 球形閃電秘密終於揭曉:並未外星人,而是自然現象
    我們知道,閃電一直是轉瞬即逝的存在。但在歷史上,卻有很多人聲稱自己見過一種圓球狀的閃電,它們可以彈跳翻滾,將玻璃熔化,並把經過的一切化為灰燼,歷史上的確有人死於這種球形閃電。有人認為,球形閃電可能是外星人的傑作,因為它簡直太詭異了,超出了自然法則。
  • 持續時間最長和距離最遠記錄的超級閃電
    我們通常看到的閃電都是一閃而過,撕裂天幕。世界氣象協會(WMO)現在已經確認了兩個新的記錄,有記錄以來歷史上以持續時間和距離來衡量的最大的雷電。2019年3月4日,阿根廷的一次雷電將天空劈裂了高達16.73秒,是法國南部以前創紀錄的7.74秒的兩倍多。
  • 鬼一樣的球狀閃電
    還記得劉慈欣的科幻小說《球狀閃電》嗎?小說裡很多情節都描述了球狀閃電巨大的破壞力和飄忽詭異的行蹤。  比如男主角陳博士的父母在家裡被球狀閃電擊中,身體瞬間變成灰白色的雕塑,一碰就坍塌成了兩堆灰燼。陳博士身上穿著的背心被燒成了灰,而他自己卻沒事,外面套著的夾克也好好的,但夾克口袋裡的掌上機卻已經變成了一團熔化的塑料。
  • 2020年十大破紀錄科學發現出爐:最長閃電長約700公裡
    比如,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物質竟然有70億歲高齡——要知道,地球還不到50億年歷史;一隻體重不到1斤的鳥,竟然不眠不休11天從美國阿拉斯加直飛到紐西蘭,它是如何做到的?一道閃電竟然長達700公裡......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在近日的報導中,為我們梳理了2020年十大破紀錄的科學發現。
  • 2012,2017年春節詭異事件大全!真的是世界末日了嗎?
    倒是2012年的春晚有許多詭異之處,春晚靈異鬧鬼大半都是假的,如果不是剪輯的問題,可能就是PS的。2017春晚流血是謠言每年春晚過後,都會有網友對這節目一幀一幀的照出詭異的地方,然後就在網上爆料說什麼春晚靈異事件,最近盛傳的則是2017春晚靈異事件流血,小編雖然不專業,但是在網上找遍了個大平臺和論壇都沒有發現有2017年春晚靈異事件的消息,大部分都是2012年春晚的事情。而且這樣的標題也讓人摸不著頭腦,流血?是誰受傷了,還是哪裡出現血跡了?
  • 中國首次拍到神秘球狀閃電 曾被誤認UFO(圖)
    但如今,我國科學家首次拍到在雷暴天氣出現的球狀閃電的視頻。   蘭州西北師範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青海省一個雷暴天氣中繪製輻射地圖時,意外記錄下這個難以捉摸的發光球。光球從地面升起,變成一道閃電,在地上穿行15米,然後消失。研究人員說,它的直徑約5米,只出現了不到2秒鐘。這場發生在2012年的風暴的視頻和光譜,被認為是迄今為止自然界球狀閃電的首次科學記錄。
  • 盤點2020 年 「硬核」科學發現:火山閃電、巨型星系碰撞、「流浪...
    北京時間 1 月 7 日消息,2020 年,科學家獲得了多個 「硬核」科學發現,其中包括:嗜食同類的恐龍、爆腹鰻魚、狂暴星系等。1、火山閃電火山閃電並不罕見,但在 2020 年 1 月,我們觀測到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以南大約 65 公裡處的塔爾火山開始噴發,向空中噴發 14 千米高的火山灰和煙霧。
  • 【《環球科學》】2012年十大科學新聞評選
    2012年有很多激動人心的發現:上帝粒子的發現,是近幾十年來物理學領域最重大的發現;好奇號登陸火星,再次激發了人類對空間探索的熱情和願望;蛟龍號的下潛,標誌著人類朝著大海的未知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ENCODE計劃發布首次成果,讓人類對自身的認識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和土壤相似的閃電你見過嗎?常在雷雨天現身,隨空氣飛行
    對於古人來說,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會發生各種自然現象,例如雨中的閃電和雷聲。這些自然現象導致了最早的神話傳說的誕生,但是隨著人類科學的發展,我們可以利用知識和科學來解釋地球上的各種自然現象,但是人類知識不能完全解釋一切,仍然有很多等待人類探索的問題。
  • 2020年十大科學新紀錄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20年是充滿了創紀錄科學發現的一年。有些科學發現獲得了「最古老」稱號,包括70億年之久的星塵——可能是我們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物質,和具有3.1萬年歷史的墓葬,內中埋葬著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同卵雙胞胎。
  • 神秘的「球狀閃電」是自然現象嗎?它如何形成的?
    這種現象才被科學說證實存在,也成為了近多年來科學研究探索的神秘現象之一。幾乎有關球狀閃電的所有記載和記錄都發生在雷暴天氣下,而且經常會在一次特別大的正常閃電後出現,更加神奇的是,球狀閃電並不會發生在高空中,而是會漂浮在離地方很近的空中,所以人們也稱它為地滾雷。
  • 世界最長閃電記錄被刷新,網友:嚇死寶寶了!
    閃電可以說是地球上少數能夠彰顯自然之力的天氣現象,2017年10月22日,聚集在美國中部的風暴雲釋放出了一道巨大的閃電,照亮了德克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和堪薩斯州的上空,由於這道空前的閃電以水平方式橫跨了三個州超過310英裡(500公裡)的範圍,使得有些人將其稱之為有史以來最長的閃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