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提出「6-3=6」?他到底發現了什麼?寫下錯誤的等式!
對於愛因斯坦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了解,在初中的物理課本上有接觸不過愛因斯坦作為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他曾經提出的一些理論,對於現在的科學研究也提供了非常大的理論支持。
當然作為這樣的一個,物理學家,他留下的很多言論也是後人一直沒有研究明白的,就像最近的這一張圖片,圖片當中顯示,愛因斯坦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等式,6-3=6,對於這個等式,就算是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這個等式是不正確的,為什麼作為一個,物理學家會寫出這樣的等式呢?他到底從這個等式當中發現了什麼秘密?
這是關於這張圖片的爭議性也非常大,很多人覺得這張照片是經過軟體合成的,從圖中的一些陰影和走筆就能夠看得出來。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愛因斯坦在老年的時候老眼昏花,誤把9寫成了六6,所以才會出現這個等式,當然這兩種說法都沒有切合實際的根據。
其實他寫下這個等式,並不是從數學的理論上寫的等式。我們並不能單單的只從數學的理論上去考慮這個問題,愛因斯坦畢竟是一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為何提出「6-3=6」的等式?他到底知道了什麼秘密?所以說這個等式是從物理的角度上來說的。其實有些物質並不會真正的消失,只不過是轉移到了其他的地方而已。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的手中有6元錢,花掉了3元之後,從數學的角度考慮,你確實是只剩下三元錢,愛因斯坦提出「6-3=6」?他到底發現了什麼?寫下錯誤的等式!但是從物理的角度考慮,你花出去的三元錢也是存在的,只不過是從你的手中到了別人的手裡而已,所以6-3等於6的等式也是成立的。
這也就告訴我們,看事情不能夠從單一的方面看,多重角度去思考問題,可能就會有新的發現和認識,當然關於這個等式的真實性和圖片的真實性,還有待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