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減3等於多少?看到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會立馬回答等於3,從數學運算的角度來看,六減三的確等於三,令人詫異的是很早以前,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給出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即6-3=6,提到愛因斯坦,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他對神秘的天文事物和天文定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分析和見解,大多數人在初中的物理課本上就已經有過接觸,並對愛因斯坦有著一定的了解,值得一提的是愛因斯坦作為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他曾經提出的部分理論,也為現在的科學研究提供了極大的理論支持,
如此看來,愛因斯坦的一生都是為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正是愛因斯坦的存在,才讓我們的世界向前進步了至少幾十年,或許你會指出擁有了超高的智商,是愛因斯坦成為科學巨匠的硬性條件之一,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擁有這般高智商的愛因斯坦創立了相對論,發現了黑洞、引力波、光線折射、宇宙常數等非常高深的宇宙奧秘,因此愛因斯坦也被稱為最接近神的人,他寫下的所有文件,甚至是草稿都經過了無數代人的研究和探討,人們期望能夠從中找到更多的科學知識,現階段愛因斯坦一生中所作的幾項重要預測已被逐一證實,雖說有些或許不會發生,但也有科學家指出它們是真實的,例如:倘若地球上沒有蜜蜂,那麼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會滅絕。
你知道嗎?上學後的愛因斯坦就已經逐漸展現出他對物理、科學的喜愛,他總能在平常的事物中發現一些不平常的看法,他甚至將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同宇宙空間聯繫在了一起,這看似是一件十分荒謬的事,要知道當時很多人尚未認同宇宙中存在類似地球的生命體,然而愛因斯坦卻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證明了一個又一個事實,在人類看來,科學家是認真的,它不是懶惰的代名詞,他們很少犯錯誤,在平凡的小事情中總能受到啟發和鼓勵,令他們最終得出令人驚訝的結果,愛因斯坦這位科學界的巨人也是如此,他開創的相對論,開闢了人類對微觀物理界的研究道路,也是繼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關於愛因斯坦的故事或許大家都有所耳聞,雖說這其中或真或假不一而論,但是人們卻始終熱衷於討論名人的軼事,比如愛因斯坦晚年時寫下的6-3=6這一等式,這讓很多人迷惑不已,有人說,如果這也能夠解釋得通,難不成我們的數學都白學了?也有人說,他作為物理學碩士,不僅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量子相對論,還提出了質能方程,並對光子運動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為什麼這樣一位聰明的人會寫出一個荒謬的「6-3=6」?
你是否聽過物理學中十分有名的能量守恆定律?要知道人類所在的這個世界是一個能量體,準確的說人體也是一個能量體,由於能量只能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並且不會憑空消失,所以說這個世界是恆定的,只是處於不斷的變化中,自從普朗克發現量子後,人類世界就開始從宏觀世界踏入微觀世界,在量子力學中,有一個名為微觀物理平衡的理論,該理論從微觀世界的視角看待問題,它表明,日常生活中人類認為已經消失的物質,事實上它正在以另外一種方式存活在宇宙中,它並非完全消失,也就是說,實際上愛因斯坦不是在寫數學公式,而是在寫物理公式,畢竟愛因斯坦以前曾制定了質量守恆定律,他認為,物質不會無故消失,即使它已經改變,也會存在於其它地方,這說明愛因斯坦寫下的這個等式可以用能量守恆定律來解釋,這裡的6和3均代表一種能量,他想要表達的是能量一直是恆定不變的。
何謂能量守恆定律?即整個宇宙體系中的能量不會無緣無故地消失,也不會無緣無故地產生,能量只能以一種能量方式轉換為另一種能量方式或幾種能量方式,顯然能量的形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其實現代數學家也曾專門的解釋了這一問題,並指出這個式子沒有寫錯,是成立的,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問題無法從數學的角度來看,反而要從物理學的角度進行解釋,我們不妨舉個例子,當一個物體被分成六份後,此時丟掉三份,你會發現該空間裡,仍舊存在六份這樣的物體,只是它們的位置產生了變化,因此6-3=6是正確的,顯然這個公式,從數學的角度來解釋,它必然是錯誤的,實際上愛因斯坦也沒有打算用數學的角度去進行這樣一個算式,因為微觀物理分裂平衡理論中曾提到,有些存在的物質看似消失了,卻真實存在於其它地方,舉一個最為簡單的例子,比如你用6元購買了3元的東西,這時你和買賣人之間實現了等量交換,雖說三元錢已經不在你的手中,但是這並非表示它從世界上消失了,它只是跑入了他人的手中,如同人類燒開的沸水,較長一段時間裡不管它,你會發現,壺裡面的水會變得越來越少,然而這些水並未消失,它們只是變成了水蒸氣,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罷了,這也是對愛因斯坦寫下的「6-3=6」較為合理的一種解釋,想必至此大家也能理解,偉人的與眾不同,公式也是如此,它可以在各自的領域中發揮自身獨特的魅力,尤其以物理和數學為代表,或許愛因斯坦的這個公式能為人類揭開微觀世界存在的可能性,只不過它還需要人類進一步的探索。
事實上愛因斯坦的6-3=6也告訴了我們不同學科之間是融會貫通的,用一門學科解釋不了的問題或許用其它的學科就能解釋,看待問題也要從不同的方面思考,因為從一個方面看到的可能僅僅是冰山一角,而多方面觀察才能看透一個問題的真面目,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感謝觀看本期視頻,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