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愛因斯坦一生取得了無數科學成就,其中一些甚至改變了人類世界科技的走向,以至於許多人認為愛因斯坦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科學巨匠,在晚年卻寫下了「6-3=6」的荒謬等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要評選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也許很多人會在愛因斯坦和牛頓之間徘徊,但如果說人類歷史上前三的物理學家,則必定有愛因斯坦的席位!
愛因斯坦在物理學的許多領域都有所建樹,而最為人熟知的便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可以說相對論的出現徹底顛覆了傳統物理,將人類引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據說相對論發表的時候,整個科學界只有寥寥幾人能夠看懂,由此可見愛因斯坦的大腦是如何的聰明。

我們知道,無論是從數學角度還是從物理角度,一個正確理論的成立意味著平衡,所以等式在現代物理學中非常重要!然而晚年的愛因斯坦卻寫下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想像不到的等式「6-3=6」!
作為物理學最前沿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許多舉動都有著深刻的意義,尤其是像等式這樣可以作為一個新理論數學表達的東西。於是,許多科學家開始研究起了「6-3=3」這個等式的意義,以及愛因斯坦想要傳達給世人的信息。於是便有了關於這個奇怪等式的解讀。

物質轉移理論
有科學家認為,愛因斯坦想要通過這個等式表達一種物質轉移和平衡的思維,也就是說,從物理學的角度考慮,物質的消失並非真正的消失,它只是從一個地方轉移到了另一個地方,而物質本身還是存在的,這就是等式中被減去的「3」。
舉個例子,如果你手中有6個石頭,你把3個石頭扔向遠方,於是你手中只剩下了3個石頭,如果把範圍設定在你的手中,那麼就是「6-3=3」,但如果將範圍設定在更加廣闊的空間,當這個空間包含你所扔出的石頭是,等式就成了「6-3=6」,因為你扔出的石頭並不會因為扔出去了就消失不見了,從手中消失只是意味著其轉移到了其它地方,而石頭便代表著物質!

雖然聽起來很有道理,但筆者並不認同這種說法,畢竟物質可以轉化為其它物質,比如,氫元素通過聚變生成氦元素,這不僅僅是形態的改變,甚至是化學性質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愛因斯坦寫錯了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畢竟存在這種可能,因為寫下這個公式的時候愛因斯坦已是晚年,在老眼昏花或者思維不通常的情況下寫錯是有可能的!

事實上筆者也傾向於這種可能性,從一方面來講,「6-3=3」這樣的等式是數學的基礎,是經過無數年考證出來的真理。如果愛因斯坦想要表達一個新的理論,可以用其它更加清晰的方式去描述,完全不需要用這種故弄玄虛的方式去博人眼球。
另一方面便是對科學家的過分解讀,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但總是有人去過分解讀偉人的錯誤,這便是所謂的名人效應!同樣的一句話,通過偉人說出來便是真理,而在普通人嘴裡便是毫無意義的一句話。
記得魯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些了兩個重複的詞語,於是便有一群人分析魯迅先生如何這樣寫,其觀點甚至都能出一本書了,但據魯迅先生自己講,他當時只是沒注意多寫了而已!而愛因斯坦的這個公式很有可能便是寫錯了!
圖片並不存在,是有人用PS合成的
事實上,在各種電腦軟體的作用下,隨便合成一張圖片對於一些專業人士而言簡直不要太輕鬆!於是便有人猜測,愛因斯坦實際上並沒有寫過這個公式,而是有人用PS軟體合成出來的。

不得不說這個觀點不無道理,畢竟很多人為了博人眼球,消費偉人以及名人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像愛因斯坦這樣已故的科學家,其言行都已無法考證,更加適合成為被「消費」的對象!
結語:雖然小編認為愛因斯坦並沒有寫過「6-3=6」這樣奇怪的公式,或者是愛因斯坦是因為老眼昏花寫錯了才會變成這樣的公式,但畢竟這件事情的正確性已經無從考證!也許愛因斯坦真的表達了一個偉大的理論,只是人類想要徹底理解,不知道要到什麼年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