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你6-3等於多少,相信很多的朋友會瞬間回答出答案是「3」,當然,這麼簡單的算法,叫一個小學生做都能秒答,然而在下面這張照片中,你可以看見一代偉人愛因斯坦在黑板上寫下「6-3=6」,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愛因斯坦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智商爆表,就這麼一個簡單至極的算術問題,愛因斯坦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犯錯的,所以他這裡寫下的等式,不是數學意義上的等式,而需要在物理學上來理解。愛因斯坦是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他提出的很多理論,至今我們還在研究。
其實第一次看到這張圖片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張照片是人為合成的,但是當我去了解之後,發現這的的確確是愛因斯坦寫下的,他寫下這個等式從物理學上的角度來說,他是想告訴我們,有的時候看似消失了的物質其實並沒有消失,它只是轉移到了其它的地方而已。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你有6元錢,但是你花掉了3元,那麼從數學意義上來說,你的確只剩下3元錢了。但是從物理學角度來看,你花出去的3元錢還是存在的,只不過從你的手中轉移到了別人的手中而已。所以6-3=3在這種場景下是可以成立的。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而已,它不一定合理,但是卻很形象。在愛因斯坦的理論裡面,處於同一種平衡狀態下的物質,它不會真的消失,而是會表現出另外一種形式,這就是大平衡。在微觀物理分解平衡的概念中,對等的物質不會真正消失,而是會出現在其它的地方,所以可以用另外的等式來體現,因為大平衡是絕對存在的。另外,通過愛因斯坦所提出的光電效應方程式也可以解釋這個公式,黑體和輻射場之間的能量,是可以交換量子化的,因為輻射場本身也是由量子組成的。
其實對於愛因斯坦寫下的這個等式,一般人還真的不知道他到底要表達什麼,不過稍微對愛因斯坦有一點了解的人就知道,愛因斯坦寫下這個等式一定是有原因的。從數學角度,這個等式當然不成立,但是在物理方面,這個等式可以看作是物質的變化,在愛因斯坦的理論中,物質是不會憑空消失的,或許他寫下這個等式,就是為了證明,物質是永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