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存在的長角飛蛾

2021-01-19 煎蛋

什麼東西有六條腿,兩根觸鬚,四條毛茸茸、從背後伸出的附肢,還一下子就用自己的外貌把網路上的各位嚇得屁滾尿流?

答案讓人不禁汗毛豎立:一種超級可怕的長角飛蛾。上個星期,一位印度尼西亞的網友拍下了這隻飛蛾的視頻並將它們發布在了Facebook上,此舉給網絡人士們造成了巨大的驚嚇,超過40000人憂心忡忡地在這條視頻下評論道:我的天,這到底是什麼鬼啊?


credit: Gandik/FaceBook

不過放輕鬆。

Gary Hevel, 一名在Smithsonian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的昆蟲學家為大家揭開了這名神秘昆蟲的面紗,他表示,視頻中的這只是黑條灰燈蛾,拉丁學名為Creatonotos gangis。Hevel在發送給華盛頓郵報的電子郵件中寫道,這隻黑條灰燈蛾正在用它的臭腺來吸引異性進行交配,那幾隻奇怪又噁心的附肢,就是所謂的臭腺。這幾隻在飛蛾腹部的臭腺正處於縮緊狀態。一項網絡數據表明,這種蛾子廣泛地分布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部分地區,這種飛蛾的成蟲會有一對棕色的前翼,每隻翼上都有一條不連續的深色條紋。後翼則為白色,腹部為紅色或黃色。雄性黑條灰燈蛾的腹背後有四隻臭腺,用於發散費洛蒙。每隻臭腺伸展後都比腹部略長。黑條灰燈蛾的翼展大約有4釐米。


credit: Gandik/FaceBook

在這條視頻的評論中,也有幾位見多識廣的網友幫助解釋了這種蛾子的來歷和它們發散費洛蒙的原因。「老兄,這蛾子還挺漂亮的!」甚至有人這麼評論道。但還是有很多人對此非常反感:「我本來不怕蛾子的,現在徹底怕瘋了。」
該文章發表在華盛頓郵報上。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Gilliano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相關焦點

  • 三國科學家成功還原2億年前飛蛾的真實色彩
    來源:光明日報原標題:破解兩億年前昆蟲的真實顏色飛蛾復原圖 資料圖片兩億年前的昆蟲是什麼顏色?近日,中、德、英三國的科學家通過對昆蟲化石結構色的研究,成功還原一種兩億年前飛蛾的真實色彩。相關的研究成果於4月12日在《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上發表,在學界引起轟動。三年攻關 還原古昆蟲顏色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展窗裡,一張通體金黃的飛蛾圖片吸引了眾多目光。
  • 長角的魚和長角的鳥你見過嗎?世界上那些奇特的角!
    在自然界有很多生物都有角,但你見過長角的鳥嗎?還有長角的人你見過嗎?往下看你會看到自然界各種各樣長著角但不同尋常的生物。一、長角的女人這是非洲一隻變異的牛,起初很多人認為關於它的照片都是合成的並非真實的。後來當地電視臺到現場實地拍攝證明了它的真實性。
  • 走進梭戛長角苗族:目擊頭頂長角的神秘風俗
    目擊頭頂長角的神秘風俗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的車子直接開到了六枝梭戛生態博物館中心區隴戛寨的寨門口。    一下車,目光立即被一群頭上頂著碩大髮髻的長角苗婦女兒童所吸引。她們穿著自製的蠟染刺繡服裝,端著盛滿米酒的牛角,低聲吟唱著迎客的敬酒歌。幾位站在路邊看熱鬧的盛裝小女孩,許是頭飾太沉了,一直用手託著髮髻。
  • 長角的孩子
    長角的孩子  (江西)  小亞的大人做包子,也做饅頭,他們做的包子饅頭又大又白。這樣的包子饅頭就讓很多人喜歡,小亞總看見很多人來買。小亞幼兒園的軍軍,也會來買。小亞其實很喜歡吃包子饅頭,也想吃,但大人總不讓他吃。一次小亞鬧著要吃,大人不肯,大人說:「這些包子饅頭你不能吃。」
  • 飛蛾為何撲火?真正原因可能只有飛蛾自己知道
    而飛蛾的這種詭異行為,早就有被人類熬成了一碗濃濃的雞湯。這一般指捨生取義的精神,又或是被致命的事物吸引,無法自拔。但世界萬物都是惜命的。求生的意識早就寫進了基因裡,已經成了一種本能。飛蛾也一樣,作為沒有高級思維能力的動物,它們是不會自殺的。儘管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飛蛾們前赴後繼地赴死。但飛蛾根本就不會產生了結自我的念頭,自殺也就無從談起了。
  • 《山海經》中的白澤:被攝影師拍下真實存在,通體白色十分神聖!
    《山海經》中的白澤:被攝影師拍下真實存在,通體白色十分神聖!人們十分喜愛《山海經》中的神獸,於是其中之一的白澤被人們畫了出來。圖中就是白澤,可以看到它有兩個角,嘴像羊,身子像馬一樣。後來攝影師在叢林中拍到一種動物,如圖,通體白色,長著2個角,嘴就像羊一樣,身子像馬,與《山海經》中白澤十分像,專家認為這就是白澤。
  • 「雞冠蛇」真的存在嗎?長冠的蛇沒有,長角的蛇倒有一些
    長角的尖喙蛇 關於雞冠蛇傳說的來源,有人認為其原型是虎斑頸槽蛇和紅脖頸槽蛇,這兩種蛇在某些地區就有雞冠蛇的俗稱 長冠的蛇沒有,長角的蛇倒有一些。 首先就是大名鼎鼎的五步蛇尖吻蝮,這種蛇頭部尖端有凸起,故得名尖吻蝮。 還有一種非常神秘的尖喙蛇也分布在我國,發現記錄極少,這種尖喙蛇和五步蛇一樣,也是頭部前端有凸起,只不過比五步蛇更長,看起來更像角。
  • 飛蛾藤 原來是說果子像飛蛾
    上次花事發過一個飛蛾藤,昨天再見,發現他還有不少神奇、美麗之處是我之前沒有發現的。▽飛蛾藤與牽牛花一個科,從葉子上就可以看出一二。屬於飛蛾藤屬,浙江植物志只有一種。飛蛾藤是個多年生草質攀援藤本,它漏鬥狀的花朵不大,直徑一釐米不到,湊到眼前了才能看出一點旋花科的特點「旋花」,若是遠看,這個潔白素雅小清新的花朵倒是有幾分酢醬草呢。小巧精緻的花朵總是惹人喜愛。▽
  • 頭頂長角民族的今與昔
    新華社貴陽9月17日電(曹榮萍、石新榮)梭戛生態博物館主要為保護一支習俗獨特、頭頂長角的苗族支系——長角苗族(簡稱「長角苗」)而建。  長角苗是貴州眾多苗族分支中的一支,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支長角苗族,目前僅存5000餘人。長角苗主要分布在貴州六枝特區梭戛鄉的7個村寨和毗鄰的織金縣阿弓鄉5個村寨裡,共12個村寨成為長角苗文化社區。
  • 飛蛾為什麼喜歡撲火?
    答案還是要問飛蛾,飛蛾:我沒那麼高尚,我只是突然找不到路了。曾經我們靠著太陽給我們指引方向後來地球上又多出了各種形形色色的光然後我就迷失了方向,然後。。。。。。我真的不是主動撲的火。聽到這裡我想大家應該明白了一點那就是飛蛾撲火並非心甘情願或者說我們知道的昆蟲所有的趨光性是有誤會的,那麼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的?
  • 《怪物火車》長角武士厲害嗎?長角武士優劣詳解
    《怪物火車》中有很多種族,種族下又有單位,想要穩定上分,就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卡組建構,本文作為分享貼,整理了長角武士優劣詳解的心得,一起來看看吧!《怪物火車》長角武士厲害嗎?長角武士優劣詳解這張卡很標準,白班效果樸實無華,說實話我抓位還是蠻高的,很多人可能容易忽略它,因為看上去沒什麼特效。但是在抓不到擊退惡魔的情況下,這張卡是很好的中堅力量,關鍵詞。有2,第一,殺前排,第二,不吃升級位。斷腳再扶不上牆敵方前排吃一下30攻加前排肉盾一下怎麼也能收掉人頭了。
  • 櫻花校園模擬器飛蛾怎麼消滅 飛蛾怎麼打
    櫻花校園模擬器飛蛾怎麼消滅?
  • 牛羊長角很常見,可你見過長壽老人頭上長角嗎?
    其實牛羊長角在我們的認知中是非常常見的,可是你聽說過人也會長角嗎?一般神話故事中會出現人臉上長角的大多是龍族的,印象中比較深刻的就是電視劇春光燦爛豬八戒,裡面小龍女頭上臉部長著2隻龍角長得十分漂亮。如果真有人臉上長了長角,會不會嚇到你呢?
  • 美長角牛長角打破世界記錄 長約2.5米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8日報導,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隻長角牛的牛角長達8英尺多(約2.5米),打破了世界長角牛的角長記錄,最終其由一對美國夫婦高價買下。據了解,這頭打破世界紀錄的長角牛名叫塔夫(Tuff Chex),近日在得州著名的沃思堡牲畜市場的拍賣會上出售,來自費耶特維爾市的菲利普(Filip)夫婦以16.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0萬元)的高價成功買下了它。他們告訴記者,將會把這頭牛放在自家的牧場裡餵養,那裡已經養了100多頭長角牛,不過塔夫享受的將會是「貴賓待遇」。
  • 教程|樹上的飛蛾
    掌握彩鉛的表現形式來畫出飛蛾的造型和樹木的紋理,首先在針管筆線稿的基礎上,直接用彩色鉛筆上色,先描繪出飛蛾和樹木的色塊,然後再運用深色的彩鉛進行疊加,畫出飛蛾和樹木的花紋,注意著色的規律,由淺漸深,用筆要有輕、重、緩、急的變化。 情景描述瞧!樹上有一隻昆蟲!是誰呢?
  • 《櫻花校園模擬器》飛蛾在哪 飛蛾刷新位置一覽
    導 讀 櫻花校園模擬器飛蛾在哪裡?飛蛾的出現方法還是未知的,那麼具體的刷新地點是在哪裡呢?
  • 還原昆蟲真實顏色 2億年前飛蛾長著金色翅膀
    然而,南京古生物專家聯手德國和英國同行,通過對昆蟲化石中結構色的研究,揭示了2億年前昆蟲的「真實顏色」。該研究成果於12日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子刊《科學進展》。蝴蝶扇動著五彩斑斕的翅膀,甲蟲在陽光下發著金屬的光澤……無論是在百科全書或是在博物館裡,我們常看到色彩豐富的配圖,展示出遠古時代昆蟲的風貌。
  • 另類手作:這些毛茸茸的飛蛾,都是用布料縫製的
    那是兩隻飛蛾,個頭很大,我第一次看到差點以為那是風箏。莫莉很喜歡飛蛾,喜歡用布料縫製飛蛾造型的手工,她沒有完全按照真實飛蛾的樣子來製作,而是進行了二次創作,比如在翅膀上添加圖案元素。一隻畫風復古的飛蛾造型,材料來自上世紀70年代的沙發麵料,那是莫莉在跳蚤市場上找到的,顏色鮮豔,花紋典雅,莫莉說,用這些織物來縫製飛蛾,感覺超酷的。
  • 感覺長角的動物都是草食動物,肉食動物有長角的嗎?
    肉食動物和草食動物由於它們不同的生態位,在食物鏈中所處的層級和扮演的功能也有根本性的不同,因此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它們的身體特徵和捕食習慣存在天壤之別。在腦袋上長角,無疑會增加頭部的重量,對於肉食性動物來說,絕對是一個累贅,因為角的作用不可能比尖銳的牙齒和巨大的咬合力有效,反而不利於捕食。而對於草食性動物來說,具有尖銳的角,對於一定程度上防禦肉食性動物的襲擊、相同個體之間競爭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長角的動物幾乎都是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中很難發現,無論是陸地還是海洋中的動物,都基本上遵循著這樣的規律。
  • 愛與死亡,如此接近:飛蛾的「危險性行為」
    飛蛾是夜行性的,蝙蝠是它們的最大天敵。為了避免成為蝙蝠的腹中餐,許多種類的飛蛾都進化出了能夠探測蝙蝠回聲定位音波的「耳朵」以及各種防備蝙蝠的行為。然而,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飛蛾的聽覺和防備能力還有另一個功能——關於性的交流。死亡讓我長出了耳朵,我卻用它來愛你飛蛾進化出耳朵的唯一原因,可能就是為了聽到它們最可怕的勁敵蝙蝠的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