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標率98.1%!山東51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
魯網11月24日訊(記者 範金鑫)記者從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1-10月,全省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Ⅰ-Ⅲ類)水體比例為72.3%,達到並超過年度約束性指標要求(不低於61.5%),優於去年同期10.8個百分點;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完成年度約束性指標要求(基本消除),與去年同期相比持平。
-
南河水質從Ⅲ類提升為Ⅰ類
從「繞」到「靠」,羅銀生10年來散步線路的變化,折射出的是南河水質10年治理實現的「三級跳」。 據生態環境部國家水質自動綜合監管平臺發布的地表水水質實時數據顯示,目前南河水質持續穩定為I類。而「十二五」期間,南河水質為Ⅲ類。
-
西湖水質是「劣五類」?評判標準遭質疑
這條新聞稱:《中國發布2002年環境狀況公報》稱,「2002年度城市內湖水質較差,除北京昆明湖水質達到三類水質外,杭州西湖、武漢東湖和濟南大明湖水質均為劣五類。」 「水質一般分為五類,一類為最好,五類為最差,而達不到五類的統稱為劣五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綜合處主任朱建平告訴記者。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是全國各地江河湖泊水質的權威監測部門,他們掌控著全國各地江河湖泊的水質數據。
-
總氮並非飲用水水質指標 千島湖水質沒問題
浙江在線杭州6月16日訊(記者 梁國瑞 通訊員 黃渭)6月12日,有媒體援引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公布的2009年1月《全國地表水水質月報》,稱千島湖的水質在今年1月份已被列入第Ⅳ類。根據國家環保部的分類,文章更得出結論,稱「千島湖的水只適作工業用水」。
-
數讀全國地表水狀況,看看你的家鄉水質如何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記者鄔慧穎)日前,生態環境部公布今年一季度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其中還包括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我國重點流域、重要湖(庫)水質如何?哪些地區水環境改善工作還需「加把勁」?你家鄉的河流是否清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雲南:九大高原湖泊「一湖一策」治理 滇池水質好轉為Ⅴ類
,保護治理好九大高原湖泊,對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築牢西南生態安全屏障意義重大。雲南省水利廳廳長、省河(湖)長制辦公室主任劉剛表示,通過治理,雲南九大高原湖泊水質總體保持穩定,重點汙染湖泊水質得到有效改善。
-
淮河流域「十二五」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控制指標...
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明確了淮河流域各省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2015、2020和2030年水質達標率控制指標。為及時掌握水功能區水質變化情況,「十二五」期間,淮委組織湖北、河南、安徽、江蘇、山東五省水利部門持續開展水功能區水質監測。
-
武漢市黃陂區21個重點河流、湖泊、水庫水質簡報
黃陂區2018年1-11月水環境質量的簡報 根據區環境監測站全區2條主要河流(灄水、府河)的4個水質監測斷面(灄水城關、灄水灄口、河口(北門港)、府河太平沙),達到水體功能類別III類標準的斷面有3個,水質類別IV類有1個,斷面達標率為
-
中國將優先保護30個水質較好湖泊
新華網長春5月23日電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22日舉行的全國環境保護部際聯席會議暨松花江流域水汙染防治專題會議上透露
-
武漢89個重點湖泊只有6個能遊泳 16個湖泊水質下降
日前,武漢市環保局發布《武漢市2014年環境狀況公報》,2014年該市89個重點湖泊中,有16個水質下降,能達到遊泳標準的Ⅱ類和Ⅲ類湖泊數量僅有
-
全國水質最新排行榜來了!看看你家鄉的水質怎麼樣?
5月7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年3月和1-3月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同時,發布了2019年1-3月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排名顯示,雅安市位列1-3月全國地表水質量第一名,考核斷面所在水體為青衣江、大渡河……5月7日,記者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當日,生態環境部對外發布2019年3月和1-3月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同時,生態環境部歷史上首次對外發布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
-
最新城市水質排名公布,融江河位列全國第三!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一個新的「水質排名」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地表水考核斷面的水環境質量以及變化情況進行排名2020年1-2月融江擠進全國3強!全國排名第三3月24日,生態環境部公布1—2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其中,廣西柳州、桂林、河池、貴港、崇左、來賓、百色7城上榜全國水質前30強!
-
發揮溼地功能 淨化河湖水質
研發技術還在遼河、太湖等區域推廣應用,面積達2600餘畝,消滅了一批黑臭河流,將劣Ⅴ類、Ⅴ類水深度淨化並維持在Ⅲ類以上水質水平,為流域汙染減排、水質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汙染控制區水質得到明顯改善,總氮、總磷負荷降低20%以上,生態恢復區水生植被覆蓋率達到50%以上,大大提高了湖泊自淨能力和調蓄淨化功能。該成果保障了2013年第八屆中國常州花卉博覽會的圓滿召開,為溼地展區「水上淹城」建設和主展館水域水質改善做了突出貢獻。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③】雲南九大高原湖泊劣V類水體數量由...
記者 熊強 攝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12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工作取得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是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五個歷史性突破之一,其成就可主要概括為:完善一個體系、優化一個空間、築牢一方屏障,生態環境持續優良、綠色發展更加深入,最美麗省份建設全面開啟。
-
1-7月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80.7%同比上升5.9個百分點
1-7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0.7%,同比上升5.9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9%,同比下降3.1個百分點。主要汙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總磷和高錳酸鹽指數。其中,7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73.3%,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2.7%,同比下降2.7個百分點。
-
5年水質從五類上升到三類 洱海治理模式能否複製
被汙染的湖泊需要多少年治理才能重現碧波蕩漾?曾經已經出現富營養化初期汙染的雲南大理洱海給出的答案是5年。而根據國際的治理經驗,大型湖泊一旦進入富營養階段,水質恢復需要30年以上的時間。 自從「水體汙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十一五」洱海項目落地後,過去幾年間,洱海的水質從局部惡化的五類水好轉為三類水,最近兩年還經常能夠保持半年左右的二類水,重汙染湖區的湖水透明度也從最壞時的五十多釐米變為現在的四到五米。 在水體汙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第一行政責任人、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看來,洱海是全國近千個富營養化初期湖泊治理的典型代表。
-
國內水質非常乾淨的湖,目前水質為I類,蓄水量相當15個滇池!
一直以來網友對各個地區水質的關注度都非常高,因為一個地區的水質對當地人生活狀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水質汙染嚴重的話不僅會對他們造成飲水困擾,甚至還會對當地的動植物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好好的保護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這是有關於每一個人的事情!
-
中國力爭到2030年水功能區水質基本達標
(權威訪談)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重要舉措 ——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解讀《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 新華網北京2月8日電(記者於文靜)國務院近日正式批覆《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2011-2030年)》(以下簡稱《區劃》)。
-
生態環境部通報3月和1-3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
圖1 2020年3月全國地表水水質類別比例1-3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79.9%,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2.2%,同比下降3.8個百分點。主要汙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總磷和氨氮。
-
湖泊治理保護的生態樣本
洱海是雲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泊,是大理市主要飲用水源地,是大理人民的「母親湖」。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周圍開發過度,生態破壞嚴重,入湖汙染負荷不斷增加,1996年和2003年,洱海兩次暴發藍藻,特別是2003年7、8、9三個月洱海水質急劇惡化,透明度降至歷史最低(不足1米),局部區域水質下降到了地表水Ⅳ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