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遊戲藉口有了?研究發現小時候玩電子遊戲可提高多年後的工作記憶

2020-09-23 前瞻網

許多研究表明,玩電子遊戲會導致大腦的結構變化,包括某些區域的尺寸增加,或者導致功能變化,比如激活負責注意力或視覺空間技能的區域。加泰隆尼亞奧伯塔大學(UOC)的一項新研究進一步表明,即使在人們停止玩遊戲數年後,認知能力也會發生變化。

這是發表在《人類神經科學前沿》上的一篇論文的結論之一。研究對象為27人,年齡在18歲到40歲之間,有或沒有玩電子遊戲的經驗。

「青春期前狂熱的遊戲玩家,儘管長時間不再玩,但在工作記憶任務中表現得更好,這些任務需要在心理上保持和處理信息,才能得到結果。」獲得UOC博士學位的馬克·帛琉斯(Marc Palaus)說。

這篇文章來源於帛琉斯的博士論文,由伊利諾伊大學健康科學學院認知神經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埃琳娜·穆尼奧斯和迭戈·雷杜拉爾指導的。他們與該小組的另一位研究員拉克爾·維耶霍(Raquel Viejo)共同撰寫了這篇文章。

研究結果表明,童年時沒有玩過電子遊戲的人,沒有受益於處理和抑制無關刺激方面的改善。的確,他們比那些小時候玩遊戲的人要慢,這與之前的研究結果相吻合。

同樣地,帛琉斯說:「小時候經常玩遊戲的人從一開始處理3D物體時就表現得更好,儘管這些差異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視頻遊戲訓練後有所緩解,兩組人表現出相似的水平。」

結合經顱磁刺激

這項研究持續了一個月,研究人員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參與者的認知技能,包括工作記憶:在電子遊戲訓練開始前、訓練結束時和15天後。玩的電子遊戲是任天堂的《Super Mario 64》。

該研究還包括10次經顱磁刺激。這是一種通過皮膚進行的非侵入性腦刺激,不需要到達大腦組織,從而暫時改變大腦的活動。

「它使用了電磁波,當應用到頭骨表面時,能夠在潛在的神經種群中產生電流並改變它們的活動。」帛琉斯解釋說。

研究人員想弄清楚,如果把電子遊戲和這種刺激結合起來,是否會提高認知能力,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刺激參數的實驗性質。

「我們的目標是實現持久的變化。在正常情況下,這種刺激的效果可以持續幾毫秒到幾十分鐘。我們想要提高大腦某些功能的表現,使其持續時間更長。」

加強認知能力

在這項研究中,使用的電子遊戲是一個3D冒險平臺,但有許多類型的電子遊戲可以影響不同的認知功能。

據帛琉斯說,大多數遊戲的共同之處在於,它們都包含了讓人們想要繼續玩下去的元素,並且它們會逐漸變得更加困難,呈現出持續的挑戰。「這兩件事就足以使它成為一項有吸引力和令人興奮的活動,而這反過來又需要持續和密集地使用我們的大腦資源。」

「電子遊戲是增強我們認知能力的完美處方,而且幾乎是在我們不注意的情況下。」儘管如此,他強調,這些改善對其它與電子遊戲無關的活動的表現只有有限的影響,就像大多數認知訓練一樣。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9-video-games-child-memory-years.html

相關焦點

  • 玩遊戲藉口有了?研究發現小時候玩電子遊戲可提高多年後的工作記憶
    玩遊戲藉口有了?研究發現小時候玩電子遊戲可提高多年後的工作記憶  Emma Chou • 2020-09-23 16:52:28 來源:前瞻網
  • 【經常玩電子遊戲的人,電子遊戲對腦功能的影響​】
    研究表明,玩某些電子遊戲與提高決策能力和認知靈活性之間存在聯繫。經常玩電子遊戲的人和不玩電子遊戲的人的大腦結構有明顯的不同。實際上,在負責精細運動技能控制、記憶形成和戰略規劃的領域,電子遊戲增加了大腦的體積。電子遊戲可能在治療腦損傷引起的各種腦部疾病和疾病方面發揮治療作用。
  • 雙語|研究:兒時玩電子遊戲會帶來認知能力的持久提升
    小時候父母都不讓我們打電子遊戲,覺得打遊戲是浪費時間,會荒廢學業,但是如今新研究指出,小時候玩電子遊戲的人長大後的工作記憶力更強、反應更快。大量研究表明,玩電子遊戲會導致腦結構變化,包括增加某些區域的大小,或導致大腦產生功能性改變,如激活負責注意力或視覺空間技能的區域。加泰隆尼亞歐貝塔大學的最新研究進一步表明,即使不玩遊戲好幾年後,其導致的認知變化也會發生。
  • 在家玩了太久電子遊戲,我的認知功能會受損麼?| Behavioral and Brain Functions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破除在強迫行為和上癮研究中呈現的電子遊戲的負面形象,並提出一個更平衡的觀點。)》)和第一人稱(如《使命召喚(Call of Duty)》)幻想遊戲——允許探索幻想的環境,如Skyrim在這篇綜述的不同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認知功能的一些改善。
  • 「玩」出名堂的人,最早的電子遊戲
    他在大學裡有幸看到了計算機軟體專家斯蒂福·拉塞爾設計演示的世界上第一種電子遊戲-「太空大戰」,一下子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布希內爾覺得,這樣有趣的玩樂方式一定會大有市場。不過,這種「太空大戰」遊戲只能在比較昂貴的小型計算機上操作,這樣就很難成為大眾娛樂的產品。所以,布希內爾常常想,如果能有一種廉價的專用遊戲機,或者直接能把遊戲在電視屏幕上演示出來,就會有更多的人能夠玩遊戲機。
  • 濟寧老頭憶濟寧②:小時候玩的遊戲之打拉子
    這可是小時候挨揍最多的遊戲,沒有之一,現在想起來都感覺屁股痛。打拉子這個遊戲,很簡單,需要的道具也就是兩個木棍,一塊石頭。最流行的玩法就是一個削尖的短木棍放石頭上,然後用大木棍打起來,看誰打的遠。之所以每次玩這個遊戲都挨頓揍,就是這個遊戲太危險了,一不小心,不是打到自己頭上,就是打到小夥伴的頭上,輕則頭上一片紅腫,重則頭破血流,要是打在眼睛上,那可就是不是挨揍一頓那麼簡單了。雖然總是挨揍,但是小時候就是皮,越挨揍,越偷著玩。偷偷做個拉子,不敢帶家裡去,都放在狗洞裡或者找個草窩埋好,放學後約上幾個好夥伴去沒人的地方比賽。
  • 孩子有多動症 醫生開處方玩電子遊戲?
    錢江晚報訊 遊戲除了用來玩還能幹什麼?要說能治病不少人肯定會覺得是天方夜譚。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簡稱FDA),通過了一項從未有過先例的醫療認證:他們批准了一款名為《EndeavorR》的電子遊戲為處方療法,從此之後,醫生可以將這款遊戲當做療法開在處方裡。
  • 玩FPS遊戲會導致腦中的海馬體萎縮
    近日,加拿大CBC News報導了一篇來自蒙特婁的研究結果,兩位蒙特婁相關研究人員稱,玩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會導致一些玩家失去某些大腦灰質,這些灰質是關於記憶和空間學習能力的部分
  • 豬能夠學會玩電子遊戲!科學家研究結果一言難盡
    今天分享一則豬的輕鬆趣事「豬能夠學會玩電子遊戲」,不是開玩笑,來自科學家研究結果顯示,具體詳情如下:科學家近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結果,不管是在認知領域還是在遊戲領域,都讓人有些一言難盡……根據將研究匯總的科學家表示:「認知過程,像是記憶、注意力和概念化這些元素能夠讓動物在複雜、動態環境中展示出適應性行為。」
  • 綜合研究表明:玩電子遊戲不會導致暴力或攻擊行為
    據外媒報導,不管有多少研究表明兩者之間沒有聯繫,有些人還是很快將暴力行為歸咎於電子遊戲。但一份新的報告將有望讓這場爭論得到平息。它重新審視了之前的28項研究,這些研究包括了超過21000名參與者,並得出結論:電子遊戲不會導致暴力或攻擊行為。
  • 長期玩動作類電子遊戲傷大腦 小心抑鬱症來找
    科技日報北京8月13日電 (實習生 馬雨昕)加拿大蒙特婁大學心理學副教授格雷格·韋斯特的新研究表明,長期玩動作類電子遊戲會使大腦海馬體內的灰質下降,這意味著玩家更有可能得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等腦疾病。因此,神經學家不該繼續使用遊戲療法來提升病人的腦力。
  • 坐過山車,玩新遊戲,能增強長期記憶
    最新研究表明,大腦藍斑核區域的多巴胺能由行為所激活,而這些行為動作能夠增強記憶。玩一把新遊戲或者去坐驚險的過山車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記憶考試內容,你相信嗎 ?近日,一項在小鼠身上的研究證明了這個可能。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 PeterO'Donnell Jr.
  • 今年30,工作8年,每天玩遊戲3小時,沒有遊戲成癮
    我今年30,工作8年,每天玩遊戲,每天5點起床晨練,晚上夜讀一小時。 其實玩遊戲成癮,歸根結底,還是自控能力差。即使不玩遊戲,也會有愛睡懶覺,喜歡打牌,看小說這些藉口。該從自我管理上認識自己,而不是在自己沉迷遊戲上找藉口。
  • 小時候常玩的「扮家家酒」遊戲臺語該怎麼說?
    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該世代的成長記憶,特別是遊戲方式,總有極大的差異。以我們這個世代為例,好像是一個很過渡的階段。不過當時卻又保留著上一輩的傳統遊戲,在學校裡、假日同學家中,可能還是有同學玩著鬥片(尪仔標),也會拿著當時熱門的忍者龜玩具,簡單的玩起來。這種類似角色扮演的遊戲,似乎歷久不衰,從孩時的扮家家酒、一直到忍者龜跟許瑞德的玩具人偶相殺,又甚至是透過搖杆控制著電玩螢幕裡的角色,都是在滿足心裡的一種角色體驗。這個體驗的根本,簡直可以說是「扮家家酒」。
  • 「發燒之旅」玩,是一門藝術
    電子遊戲,即第九藝術,有區別於其他藝術的內涵。電子遊戲最基本的藝術特點是參與,玩家與遊戲內容、遊戲進程、遊戲中的其他角色組成一個整體,通過操作直接體驗遊戲的內容,產生交互。而其他藝術的服務對象,則大都是觀眾或聽眾,而不是藝術活動本身的參與者。
  • 受苦遊戲《茶杯頭》更新中文,之前拿語言當藉口不玩,現在很受傷
    雖然說很多人都是在受苦,但還是在不斷努力著玩下去。不過那些受苦遊戲可不只是《只狼》這一個,而且也不只是宮崎英高製作的這些遊戲。就拿當年的那些老遊戲來說,很多都是有著相當高的難度的,有很多大家自己都沒有打出過結局來,甚至都被打擊的沒有了打出結局的想法。
  • 80後遊戲史:從小霸王到網遊時代
    記憶中小的時候比較常去的那幾家街機廳,玩得最多的遊戲有《魂鬥羅》、《街霸》、《雙截龍》、《名將》、《圓桌武士》,後來又出了《侍魂》、《拳皇》、《合金彈頭》、《月華劍士》等等,回想起來,玩過的遊戲機,基本都是橫版動作或者縱版射擊遊戲。
  • 玩遊戲比讀書好的科學依據
    知道電子遊戲市場到底有多大嗎?比好萊塢還大,超過了電影。2007年全球電影票房收入為290億美元,電子遊戲銷售收入達到了410億美元,而且電子遊戲每年還在以兩位數增長,電影則在原地踏步。
  • 電子遊戲對青少年的正面和負面影響,以及解決方案
    以下是虛擬遊戲可以很好的原因1.改善認知:根據心理學協會發表的一項研究,與普遍看法相反,電子遊戲可以增強多種認知技能,例如更好地分配注意力,視覺處理,記憶,推理和感知。研究人員研究了視頻遊戲的薈萃分析,並得出結論認為,暴力遊戲的積極影響包括提高玩家在不同方面的思維能力,就像某些學術課程一樣。2.手眼協調:研究表明,青少年可以通過遊戲,尤其是射擊遊戲,學習空間,視覺和眼手協調技巧。有些遊戲需要大量的這些技能才能獲得成功。
  • 電子遊戲如何影響大腦
    電子遊戲在各個年齡段的兒童中都非常受歡迎。而且,由於我們的技術步伐世界,它正在繼續增長。兒童甚至成年人都將電子遊戲作為娛樂方式。每當他們感到無聊或想在工作和學習中短暫休息時,他們都會玩這些遊戲。由於其不斷增長的需求,科學家們進行了研究以發現電子遊戲對人腦的影響。電子遊戲和大腦變化已經發現遊戲可以引起大腦許多區域的變化。研究表明,由於視頻遊戲,大腦的某些結構發生了變化,大腦的功能和行為也發生了一些變化。1.增加注意力我們在玩遊戲時需要專注和關注,否則,我們將失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