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南京機電:「馬車」前行40載 航空報國勇爭先

2020-10-27 看航空

中國航空報訊:在航空工業南京機電製造二部鉗工班,有兩位元老級人物,他們一位叫馬文山,一位叫車魯海,大家都戲稱他們為一輛「馬車」。這輛「馬車」自進廠至今,已為航空事業默默奉獻了40餘載,雖然即將退休,但面對繁重的科研生產任務,他們毅然堅守崗位,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超額完成任務,為年輕同事帶好頭、做表率。

馬文山自高中畢業後就進入單位,那年他剛18周歲。第一次接觸車床的他,對車床加工充滿了好奇。一個零件怎麼就在旋轉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精密零件呢?馬文山在車工崗位鑽研了17年,從普通車床到數控車床都十分精通。後因崗位需求,他轉崗鉗工,鉗工的每一個挫、鋸、磨、鑽孔、攻絲技藝,也都在他一雙巧手的掌握之下。

一次在殼體試漏試驗間,馬文山的徒弟陳旺看著師父一番操作後表示:「師父,交給我吧,這還不簡單啊,您到旁邊喝喝茶休息一會!」馬文山答應了。片刻之後陳旺說:「師父,我安裝好了,準備啟動。」馬文山擺擺手:「小陳,你要是不怕爆油,你就打開閥門試試看!」「不會吧,我不是和您裝的一樣嗎?」馬文山耐心地給徒弟講解道:「第一你裝螺絲的順序錯了,第二你沒有按照規定的扭矩裝緊螺絲,第三要先放氣才能加壓。每一個細節關乎的不僅是產品質量,也是對自身安全的保障啊!」陳旺驚出了一身冷汗:「師父,幸好您沒真去旁邊喝茶,要不今天就出大問題了!」

在南京機電,這種師徒結對「傳、幫、帶」一直是一種紐帶,將師徒兩代人凝聚成一股合力,徒弟們從師父那裡學到的不僅是知識、經驗、工作技能,還有他們對航空事業的執著。

1979年,剛滿16周歲的車魯海就到了南京機電,進入分廠跟著鉗工師傅學習,一幹就是40年。車魯海見證了單位的日益壯大,也見證了祖國航空事業的蓬勃發展。看著無數的精密零部件從自己的手中交付出去,帶領的徒弟們一步步成長為單位的得力幹將,他心中充滿了喜悅和自豪。即將退休的他儘管眼神已經不太好,但對工作依舊一絲不苟。

某型石墨環的研磨加工要求平面度達到0.0006毫米的精度級別,需要藉助某光源設備測量該尺寸。車魯海的徒弟開玩笑道:「師父,您眼睛都快眯成一條線了,測量好了嗎?」車魯海假裝生氣道:「你小子懂個啥,我幹這個的時候你還在玩泥巴呢!去,把我抽屜裡的老花鏡和放大鏡都拿過來。」車魯海戴好自己的「裝備」,仔細觀察測量,非常肯定自己手上的產品尺寸達標沒問題。最後,零件檢驗果然全部合格順利入庫,徒弟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對徒弟們來說,車魯海不僅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前輩,更是工作生活中的良師益友。他常說:「和你們年輕人在一起工作心情愉悅,永葆青春,更顯得自己年輕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年輕的航空人在奮力前行的路上不能忘了悉心教導過的老師傅們,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航空報國精神,必將代代相傳。

相關焦點

  • 決勝2020:航空工業人用奮鬥向祖國致敬
    又是一年大好時節,又是一載祖國華誕,金秋與國旗交相輝映出了最美的季節。在假期中,或許你和家人團聚,或許你約上三五好友出遊。對於很多人而言,這個十一國慶假期,特殊而又平凡。因為他們在用奮鬥,向祖國致敬!他們犧牲假期,奮戰在科研生產試飛一線,舍小家顧大家,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堅守著,奉獻著,以實際行動踐行「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初心使命。雙節不停工!
  • 航空工業沈飛8名同志榮立航空工業戰「疫」三等功
    4月15日,航空工業舉行戰「疫」立功頒獎儀式。航空工業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黨組副書記、總經理羅榮懷等領導出席主會場儀式,並為在京立功人員頒獎,黨組副書記李本正主持儀式。航空工業各單位以視頻會議形式參加表彰儀式。
  • 全面深化產教融合 航空工業與南航大籤署協同創新合作協議
    10月19日,航空工業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協同創新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航空工業總部舉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鄭永安,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單忠德,副校長、黨委常委許希武,航空工業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黨組副書記、總經理羅榮懷,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陳元先,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郝照平等出席儀式。許希武、郝照平代表雙方籤署協同創新合作協議。
  • 航空工業洪都:紅色基因 藍色情懷
    中國航空報訊:在中國航空工業歷經的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奮鬥歷程中,航空工業洪都是最真切、最直接的見證者、參與者之一。作為中國航空工業發祥地之一,紅色基因的傳承者,洪都肩負使命,自強不息,在時光的積澱中不斷發展,在中國航空工業百年逐夢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
  • 航空工業規劃:我為中國航空工業代言
    中國航空報訊:從1951年8月1日成立以來,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航空工業規劃)立足航空、服務國防,參與新中國航空工業建設全過程,為建設航空強國作出了重大貢獻。69年的航空報國路上,一代代航空規劃人在辦公地點更新變動的過程中留下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
  • 馬永勝:提升航空工業整體發展水平
    中國航空報訊:國家逐漸加大對航空的支持力度,但是航空機電系統始終是個盲區,目前的狀態是企業分散、規模小、能力弱,沒有核心競爭力,無法與國際先進水平同臺競技,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航宇董事長、總經理馬永勝帶來了相關議案:建立「航空機電系統發展專項」,提升我國航空工業發展水平。
  • 航空工業直升機所3名同志榮立戰「疫」三等功
    4月15日,航空工業舉行戰「疫」立功頒獎儀式,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貢獻突出的個人授予戰「疫」立功獎。航空工業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黨組副書記、總經理羅榮懷等領導在北京出席了儀式,黨組副書記李本正主持頒獎儀式。
  • 航空工業通飛:強化黨建引領 確保AG600首飛成功
    在航空工業集團黨組和航空工業通飛黨委的領導下,航空工業通飛華南公司黨委積極發揮企業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實的作用,時刻謹記初心使命,緊緊圍繞年度計劃目標,以黨建為引領,凝聚和動員廣大黨員,戰疫情,保首飛,克難點,紮實推進,全力實現全年六大戰役的勝利。
  • 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獲獎者名單公布!看看有你的大學嗎?
    對於高三學子們,看看這些關鍵項目和科研院所,可以為自己的未來發展,制定更為清晰的職業規劃,樹立更加宏大的學業報國理想。加油!高三屆學子們!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獲獎者258名(按姓氏筆畫排序):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牌獲獎團隊名單(按團隊名稱首字筆畫排序)三代半導體(氮化鎵)創新團隊
  • 航空工業昌飛:讓民族直升機載夢起飛
    一路走來,昌飛人始終銘記「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初心使命,將責任與情懷鐫刻在心靈深處。那些炫舞藍天的鋼鐵雄鷹、那些生機勃發的企業形象、那些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都是昌飛人同心共築的昌飛夢、航空夢、中國夢!既是航空人就知責任重,既做新裝備就得多辛苦。
  • 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獲得者樊會濤:砥礪奮進數十載 航空報國志不移
    來源標題: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獲得者樊會濤:砥礪奮進數十載 航空報國志不移 在飛彈的大家族中,空空飛彈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的研製,為我國戰鬥機裝備上了一把利器,而把利器雕琢得更加鋒利的正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空空飛彈研究院重點型號總設計師
  • 航空工業航宇以「融合黨建」託起航空報國夢
    來源:人民網-人民電視      共0條新聞 人民網襄陽7月2日電 (王郭驥 郭婷婷)近幾年來,航空工業航宇救生裝備有限公司用創新性的實踐用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夢來託舉中國夢,是黨、國家、軍隊和國人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馬永勝說。
  • 在夾縫中發展的中國航空工業
    馮如也被譽為「中國航空之父」。從1909年-1945年,在這36年的時間裡,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非常緩慢,今天我們回顧一下中國航空工業在這36年裡的發展情況。從飛機的首次試飛成功,到中國人自行設計且完成飛行,這五位航空先驅在中國航空工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為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貢獻了巨大的貢獻。飛機製造出來之後,就需要培養飛行員,以便能夠駕駛飛機,也需要培養修理飛機設備人員,以便飛機出現故障時及時修理。
  • 航空工業西安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航空工業計算所),創建於1958年,是我國唯一專門從事機、彈載計算機研製的專業科研生產機構。
  • 李博:破解航空工業領域關鍵難題
    「航空工業是高新技術學科與尖端工業製造相結合的國家戰略性產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產業,涉及工業製造的各個領域。我們的目標就是聚焦關鍵技術,解決航空工業領域關鍵難題,為祖國的航空事業貢獻科技力量!」
  • 我的禮讚 為新中國航空工業創建69周年而作
    >依舊情懷一樣親,丹心報國踐行真。七律•航空夢為航空工業創建69周年而作董平分初心朗朗促新徵,使命鏗鏘戰鼓鳴。並駕齊驅張虎榜,獨門絕技震龍城。藍空鋪路平天下,綠水飛舟任我行!滿庭芳•飛龍嘯天紀念中國航空工業創建69周年任重大國雄風,飛龍長嘯,放歌碧海雲濤。凜然天界,昂首已稱梟。終有中華利劍,看誰敢、比試三刀?從今後,寰球共億,不再縱狼嚎。 六旬餘九載,航空報國,壯志凌霄。唯奮鬥,了無月冷風高。
  • 航空工業陝飛:總裝戰線上的航空女將
    為了國家航空工業的發展,他們付出了很多,尤其是生產一線的工人更是辛苦流汗,所以在很多人眼中航空人應該都是錚錚鐵骨的硬漢吧!同一個班組的石歲寶是她的男朋友,曾獲得「航空工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兩個優秀的年輕人原定在今年集中休假期間回家舉辦的婚禮,也因某型機的生產任務重、時間緊而不得不延後。「剛剛上班的時候,工長安排我到飛機上安裝成品。但安裝成品擰螺絲需要一定的力氣和技巧,尤其是擰直徑為8的螺釘,螺釘比較粗,我第一次上手根本搞不定,後來還是找男同事幫忙才完成。
  • 航空工業沈飛:激情進取 開拓新局面
    中國航空報訊:憶往昔,先輩歷經崢嶸歲月;看今朝,我們正當奮力前行。69年奮進歲月,航空工業沈飛在黨的領導下誕生、成長和發展壯大。69年來,一代代沈飛人胸懷報國理想,追求航空事業,從修理仿製到自主創新,從國營112廠到沈飛集團公司,再到中航沈飛中國戰機第一股,沈飛人始終秉持潛心鑄利劍、默默守忠誠的品格,用實幹精神、創新精神、奉獻精神創造了祖國航空史上20多個第一,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航空工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跨入新時代,沈飛明確發展方向,踏上建設法治沈飛、數字沈飛、精益沈飛的新徵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又喜「提」兩架民航客機!
    12月27日民用航空飛機BAe146-300、B737-500揭幕儀式在我校天目湖校區舉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我校78級校友羅榮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商飛首席科學家、上海校友會會長、我校77級校友吳光輝,溧陽市委書記徐華勤,溧陽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葉明華,我校黨委書記鄭永安,校長單忠德,副校長宋迎東,黨委副書記陶勇等出席揭幕儀式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4名青年教師入選第五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
    日前,中國科協公布了第五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入選者名單,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繼去年4人入選後又有4人入選,分別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周福輝、機電學院副教授房曉龍、自動化學院教授彭聰、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研究員薛敏。截止目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有12名青年教師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