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陝飛:總裝戰線上的航空女將

2020-09-17 看航空

「忠誠奉獻,逐夢藍天」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更是所有航空人為此奮鬥一生的誓言。為了國家航空工業的發展,他們付出了很多,尤其是生產一線的工人更是辛苦流汗,所以在很多人眼中航空人應該都是錚錚鐵骨的硬漢吧!

其實不然,他們之中也有「女中豪傑」,比如總裝廠928脈動生產線無雷儀表工李燕、飛機電氣安裝工盧玲潔和飛機軍械安裝工全雙冶。她們堅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用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努力奮鬥的精神贏得了許多人的肯定和讚賞。

從「小燕子」到「領頭雁」

李燕,大家都稱呼她為「小燕子」,無雷儀表工,短短幾年時間就成長為組內的業務骨幹。她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積極進取,充分發揮著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正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讓她在「新」員工裡脫穎而出,成為 2018年榮獲「總裝希望之星」稱號的本專業裡唯一的一名女性。同一個班組的石歲寶是她的男朋友,曾獲得「航空工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兩個優秀的年輕人原定在今年集中休假期間回家舉辦的婚禮,也因某型機的生產任務重、時間緊而不得不延後。

「剛剛上班的時候,工長安排我到飛機上安裝成品。但安裝成品擰螺絲需要一定的力氣和技巧,尤其是擰直徑為8的螺釘,螺釘比較粗,我第一次上手根本搞不定,後來還是找男同事幫忙才完成。從那以後我便下定決心要在工作上勤學苦練,掌握好技術,不讓男同事小瞧我。」李燕回憶說。

在某型機的電纜敷設階段,為保證電纜走向合理、美觀,需對電纜敷設路徑進行大幅度更改,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李燕作為一名「老」黨員,身先士卒,帶頭挑起重擔,在幹完自己工作的同時還主動幫助其他人。在敷設電纜的時候,遇到電纜敷設時與其它管路幹涉等問題,她就主動聯繫技術人員解決問題,最終在1個月的時間裡完成了電纜打樣工作。

這個90後的小姑娘,從「小燕子」到「領頭雁」,付出了很多努力,也許敬業就是她的代名詞。有人勸她說:「一個女生沒必要那麼拼。」她卻淡然地說:「這不是拼,只是幹好本職工作罷了」。

別人幹不了的 我來

端莊秀氣,活潑開朗,幹起活來雷厲風行,她就是飛機軍械安裝工全雙冶。因為整個總裝廠只有一個軍械組,所以他們既要幹好「自家」的活,又要幹好外場飛機上的活,加上工作周期長,強度大,很多人都堅持不下去想要調崗,而全雙冶卻堅持了下來。她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在工作上取得一項又一項的好成績。「作為一名黨員她很稱職,事事衝在前面,別人不幹的活她幹,別人排除不了的故障她上,我們都要向她學習。」這是組長熊乾對她的評價。

她原本要在今年6月結婚,但為了某型機的順利交付,硬是提前幹完自己手頭的活,才請假回家辦婚事。某架機任務系統通電是重要的環節,它直接關係到整架飛機的生產周期,只有熟練掌握通電各環節才能勝任此項工作。組內有的組員因學習難度大,可供參考的資料也少,都放棄了,但是全雙冶沒有。白天,她寸步不離的跟著師傅幹活,晚上,專心學習工藝規程、熟悉質控文件和正確的操作規範,只為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後來她在工作中不懈努力,終於將這架機任務系統通電工序學會,成為組內掌握任務系統通電工序的第三個人。老師傅感嘆道:「這個小姑娘真厲害,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獨擋一面了,真是後生可畏啊。」

八百根線 難不倒我

廠房外,烈日炎炎;廠房裡,一群航空人在埋頭苦幹著。望著嶄新的脈動生產線、嶄新的工藝規程、一位身穿藍色廠服的女孩頓時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力湧上心頭。和飛機相比,她是顯得那麼的渺小,但是她卻心比天高,一心想要學好手藝航空報國。她就是盧玲潔。一到上班時間她就圍著師傅「打轉」,同師傅研究、琢磨、探討、溝通工作上的相關事情。沒多久她就獨立接手了接線盒的接線工作,已經來到這裡四年的她回憶說:「第一次看到這些線時就被震撼到了,八框接線盒電纜主幹比我的胳膊還粗哩!」

師傅說,接線盒裡面有八百多根線,要想幹好這道工序必須要有熱情、耐心、細緻和毅力。工作量大又需要根據工作經驗剪裁電纜長度,最後八百多跟線還不能接錯,才能保證通電,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盧玲潔一直記得舒服的教誨,深知自己從事的崗位和工作標準,「一切以生產為主」,面對繁重的生產任務,她勇於挑戰,終於完成了接線盒的接線工作。「八百多根線,每一根都經過我的手找到了歸宿,就像挺立在盒子裡雄赳赳氣昂昂的列兵一樣,讓我十分有成就感。」盧玲潔笑著說道。

為了保證某架機按節點交付,公司縮短了飛機生產周期,給電氣組的工作帶來不小的挑戰。本來盧玲潔負責的接線盒是兩個人輪流幹 ,但另一個同事家裡有事不能參加工作,就只能靠她一個人來完成。她心裡著急,害怕工作進度落下,「拖累」整個飛機的進度,為了證明自己,她主動把日程安排的很滿,晚上也給自己「加餐」,在別人休息時她卻在飛機上默默趕進度。師傅勸她慢慢幹,不著急,但她依然「我行我素」,手如柔荑,卻能巾幗不讓鬚眉,這就是工作中的她。

李燕、盧玲潔和全雙冶,她們都是90後的年輕人,還是女同胞,她們立足崗位,建功立業,懷揣「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初心使命,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工作。她們可以自豪地說:「女子能頂半邊天。」

相關焦點

  • 航空工業陝飛的航空伉儷 詮釋「別樣浪漫」
    少年的你男:周晨輝 試飛廠生產室外勤發動機工女:顧延琦 試飛廠生產室計劃調度員還記得上一次一起看的電影是《少年的你》,回來的路上我們彼此感慨道,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戀,我們幾乎很少吵架,他說這個階段的我們和影片裡的陳念
  • 航空工業各單位聚焦「質量月」打好「組合拳」
    中國航空報訊:「質量月」期間,航空工業陝飛倡導「一次做好」,剖析典型問題,精準施策整改,提升產品質量在對各單位「質量月」活動持續跟蹤、督導、檢查後,陝飛公司表示,還將把評價和最終考核結果納入到各單位質量業績評價中,以此督促陝飛質量工作整體向前穩步推進。
  • 航空工業陝飛基層鉗工:就是得有工匠精神,才能幹成事兒
    如果非要說有所成就,我覺得是緣於夢想,始於實踐,在榔頭和銼刀中,我用踏實勤奮的腳步,用最簡單樸實的方法,用創新開拓的思維成就了如今的一身真才實學,並且執著地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著…… 我是航空工業陝飛的一名普通鉗工,平日愛「琢磨」,也愛「湊熱鬧」,車間裡只要出現焊接、設備改造、技術革新等方面的問題,我總是會主動湊到跟前,認真聽、詳細記、不停問,有時候下班回到家還會動手整理歸納問題點
  • 航空工業飛機6個項目全部獲獎
    來自航空、兵器、鋼鐵、銀行、菸草等行業的精益管理項目同臺競技。經過激烈角逐,航空工業飛機在精益工廠建設過程中培育出的6個項目全部獲獎。獲獎名單一等獎(示範級項目)西飛精益加工中心《提升飛機襟翼隔板類零件製造質與速》西飛結構件廠《鋁合金平板類零件「提質量、增效率」精益生產實踐》陝飛部件廠
  • 原一航二航正式合併 新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成立
    本報訊 11月8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原一航、二航重組整合後的中航集團公司於11月6日正式成立,力爭到2017年挑戰1萬億收入目標。同時,集團公司負責人表示,計劃用3年時間,實現子公司整體上市,用5年時間,爭取整個中航集團公司的整體上市。
  • 航空工業通飛珠海基地多措並舉破解人才難題
    圍繞AG600飛機海上首飛,2020年,航空工業通飛珠海基地將打贏關鍵人才突圍戰作為年度必勝戰役之一,以重點任務目標為引領,梳理出當前緊缺的試飛員、技術專家、技能人員等關鍵人才需求,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分類分層制定人才補充計劃,精準發力,為AG600飛機研製提供了堅實的支持。
  • 西安飛機國際航空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
    後經國務院批准以航空航天工業部西安飛機工業公司為核心企業,成立了全國首批56家試點企業集團之一的中國西安飛機工業集團;1996年6月14日經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航空企(1996)599號文同意在原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西安飛機工業公司的基礎上改組為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999年6月29日原中國一航成立,西飛集團公司成為其下屬企業。
  • 攻堅精神繪就航空報國底色
    停滿飛機的廠房,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或蹲在機翼兩側集束電纜旁,或趴在貨艙安裝導管下,或站在飛機下方討論現場技術問題……步入航空工業陝飛總裝廠其實,自某型機交付總裝後,這樣的景象對陝飛人而言早已習以為常。眼下,協同攻堅的大幕正在陝飛總裝廠徐徐拉開。某型機研製是陝飛年度的重點任務,同時也是航空工業的重點科研項目。研製過程中難題不少,其中垂、平尾鉸孔就是其中一項難度非常大的工作。
  • 國產大飛機獲華夏航空訂單 民機產業鏈加速形成
    華夏航空15日晚間公告,擬與中國商飛籤訂協議,向其購買和接收總共100架ARJ21系列和C919系列飛機,自2020年起十年內交付完成。中航飛機將通過資產置換,置入航空工業西飛、航空工業陝飛、航空工業天飛等飛機整機製造及維修資產。中航電子擁有較為完整的航空電子產業鏈,是航電系統龍頭。中航機電是我國軍機機電設備龍頭,參與國產大飛機製造。其他公司:中航光電、博雲新材。
  • 一粒50微米鈦合金的航空之旅
    我和我的小夥伴們被保存在漢中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智工業聚集區一個小小的玻璃罐裡,每天都有很多人來好奇地看我們。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果你不聽工作人員講解,會以為我們只是一堆普通的粉末,因為我們的直徑不到50微米。事實上,我們可不是一般的粉末,我們強度高、密度低、無磁性、抗高溫、熱膨脹係數小、耐蝕性良好、低溫環境下無脆性、具有更好的機械和力學性能……優點可太多啦!
  • 航空工業航空氣象研究中心揭牌
    11月27日,航空工業航空氣象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航空工業試飛中心舉行。氣象研究中心的成立是航空工業氣象發展歷程的重要裡程碑,對集團公司航空氣象體系完善、發展創新、技術進步、交流合作、保障能力提升及全面任務推進發揮積極作用,標誌著集團公司航空氣象技術發展建設開啟了一個統一規劃、合作共建的新時代。下一步,氣象研究中心將著力制定航空氣象技術體系,標準體系和評價體系,制定航空氣象發展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加強氣象網絡建設和技術研究,實現氣象保障能力新飛躍。
  • 航空工業規劃:我為中國航空工業代言
    中國航空報訊:從1951年8月1日成立以來,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航空工業規劃)立足航空、服務國防,參與新中國航空工業建設全過程,為建設航空強國作出了重大貢獻。69年的航空報國路上,一代代航空規劃人在辦公地點更新變動的過程中留下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
  • 航空工業西安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航空工業計算所),創建於1958年,是我國唯一專門從事機、彈載計算機研製的專業科研生產機構。
  • 航空工業:南昌飛行大會上的亮點都在這裡了
    航空工業教練機集中展示航空工業洪都是新中國航空事業的發源地之一,是中國教練機的搖籃。公司旗下高級教練機L15和初教6飛機將會繼續參加2020南昌飛行大會。航空工業洪都作為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的誕生地,擁有厚重的歷史底蘊,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的縮影。航空工業洪都負責承制C919大飛機前機身和中後機身,以及瑤湖機場建設和後期C919的科研試飛。
  • 航空工業沈飛8名同志榮立航空工業戰「疫」三等功
    4月15日,航空工業舉行戰「疫」立功頒獎儀式。航空工業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黨組副書記、總經理羅榮懷等領導出席主會場儀式,並為在京立功人員頒獎,黨組副書記李本正主持儀式。航空工業各單位以視頻會議形式參加表彰儀式。
  • 航空應急救援哪家強?且看航空工業直升機所
    近日,2020中國航空產業大會在景德鎮召開。天津港保稅區企業——航空工業直升機所作為此次大會的重要承辦單位之一,攜AR500無人直升機、XM-20多旋翼飛行器,直-20和AC352直升機縮比模型等應急救援裝備展品精彩亮相本屆大會,展現了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科技創新能力。
  • 馬永勝:提升航空工業整體發展水平
    中國航空報訊:國家逐漸加大對航空的支持力度,但是航空機電系統始終是個盲區,目前的狀態是企業分散、規模小、能力弱,沒有核心競爭力,無法與國際先進水平同臺競技,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航宇董事長、總經理馬永勝帶來了相關議案:建立「航空機電系統發展專項」,提升我國航空工業發展水平。
  • 中航工業領導看望慰問航空工業老領導、老同志
    1月20日,中航工業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李玉海專程看望了航空工業老領導劉高倬、張洪飈、湯建國,並向他們送上中航工業黨組誠摯的關懷和新春祝福。1月20日,中航工業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高建設代表集團公司黨組分別慰問了航空工業老領導袁立本、孫衛福,並向他們送上新春祝福。
  • 航空工業洪都:紅色基因 藍色情懷
    中國航空報訊:在中國航空工業歷經的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奮鬥歷程中,航空工業洪都是最真切、最直接的見證者、參與者之一。作為中國航空工業發祥地之一,紅色基因的傳承者,洪都肩負使命,自強不息,在時光的積澱中不斷發展,在中國航空工業百年逐夢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
  • 航發科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旗下,航空發動機亞太區重要供應商!
    航發科技題材概念解析:通用航空:多家航空發動機世界知名企業的亞太區的重要甚至唯一供應商;公司主要業務是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零部件的研發、製造、銷售等,主要分為內貿航空及衍生產品、外貿產品、工業民品三個業務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