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陝飛基層鉗工:就是得有工匠精神,才能幹成事兒

2021-01-19 騰訊網

「人這一輩子,能持之以恆地幹好一件事不容易。拿咱們製造行業的話來說,就是得有工匠精神,才能幹成事兒。」一次採訪中,關於「如何看待自己崗位」的話題時,我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如果非要說有所成就,我覺得是緣於夢想,始於實踐,在榔頭和銼刀中,我用踏實勤奮的腳步,用最簡單樸實的方法,用創新開拓的思維成就了如今的一身真才實學,並且執著地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著……

我是航空工業陝飛的一名普通鉗工,平日愛「琢磨」,也愛「湊熱鬧」,車間裡只要出現焊接、設備改造、技術革新等方面的問題,我總是會主動湊到跟前,認真聽、詳細記、不停問,有時候下班回到家還會動手整理歸納問題點。長年累月的積極參與,不懈努力,也為我積攢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有人不理解,覺得我給自己找麻煩,但我卻樂此不疲。在一次次「找麻煩」的過程中,不僅收穫了新知識,也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為以後技能攻關、改進創新打下了堅實基礎。

就拿運8、運9系列飛機環控系統大直徑導管的焊接和加工方式來說,之前一直採用板料卷管然後手工焊接成整管,這種方式加工出的零件質量與操作者的經驗有著密切關係,一旦勞動強度大極易造成產品質量波動。伴隨著飛機任務量增大,用戶對產品質量要求提高,這種手工加工的產品越來越難以滿足企業發展需求。於是鉗焊廠採購了一臺筒體自動縱縫焊設備,用於提高導管焊接速度和質量。這可是當時公司最先進的焊接設備之一,學名叫「筒體自動縱縫焊機」,簡稱「縱縫焊」,用它加工導管產品,焊接速度快、產品質量穩定、焊縫均勻美觀。最初大家爭先恐後想實操,可試用過後便不再願意觸碰它,因為這個傢伙對零件統一性及定位裝夾要求非常高,整個航空系統內導管縱縫焊接製造並沒有什麼好辦法,而且它耗費的生產準備時間太長,工裝安裝、零件定位,一通折騰下來,算算時間,竟然比

工焊接來得還要慢些。久而久之就無人問津,閒置了起來。因此,如何快速、精準地解決零件在縱縫焊機上的裝夾、定位就成了該設備能否在導管焊接中得到運用的關鍵所在。

彼時的我已是一名專家,看著身邊這麼個「寶貝疙瘩」閒置浪費實在覺得可惜。逮著工作空餘時間,我就去設備前轉悠,這裡摸摸,那裡看看,當時心裡就一個念頭,一定得把這臺「縱縫焊」攻下來。於是,我主動和領導申請了這個攻堅項目,一頭扎了進去。可「縱縫焊」哪是輕易就範的主兒?試加工過程中,先後出現了「焊槍無法對正」「材料重疊」「管子變形」等問題,我呢,也是見招拆招,徹底和這臺「縱縫焊」槓上了:從開始的方案構建到方案實施、問題解決,我和我的團隊成員們全身心投入其中,立志儘快解決好對正問題、材料重疊或間隙過大問題、變形問題,以確保零件快速精準裝夾定位。

工裝設備對接狀態不明確時,我腦中也曾晃過種種念頭:「萬一和工裝對接時損壞了怎麼辦?萬一攻堅不成功咋辦?攬下這活兒究竟值不值?」可我轉念一想,「創新項目本就存在未知風險,如果專家都不願意去嘗試,還提什麼創新創效?」堅定信心後我們再一次核實工裝,全面檢查各項指標,工裝狀態達標確認無誤後才小心翼翼地進行設備對接調試,期間遭遇了故障、焊接、複查、焊接、再對接調試等等……最終,對接後狀態完美達到預期效果。

解決裝夾定位問題時,我採用「新增一套龍門懸臂芯軸,在芯軸上增加三組支撐滾輪」等技術方案,運用「頭腦風暴」大膽創新,摒棄「焊槍移動」傳統焊接模式,設計出一套獨立的自動導正、送料裝置,與現有焊接設備聯動,改變原有焊接運動方式,讓焊槍不動,導管相對焊槍運動。既自動完成導管對縫及定位,又同時實現自動送料,達到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目的,最終使送料、校正裝置日趨合理、完善,解決了縱縫焊機裝夾定位技術難題,實現了對薄壁、長、小直徑導管零件高效率、高質量的焊接。如今,這臺曾經閒置的「縱縫焊」完全煥發「青春」,由多人操作變為一人操作,管徑大小實現數位化調整高效、精準,加工時間由原來30分鐘降為5分鐘,加工效率提升了6倍以上。

然而,「貪心」的我仍然覺得不夠,有沒有一套更為完善的輔助系統,可以讓這臺「縱縫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控操作自動化焊接生產呢?我們乘勝追擊,在數控編程和電氣化輔助系統上想辦法,設計出一套數控編程和電氣化輔助系統,使「縱縫焊」工裝數控化,從而讓自動焊質量和效率得到質的飛躍,加工效率提升了18倍以上,一年僅人工費節約達50萬左右。如今,這臺機器成了焊接班的寶貝疙瘩,這項技術成果也成功填補了航空製造行業薄壁、長、小直徑導管零件自動焊接方面的空白。

創新永無止境。於我而言,以身作則,勇於實踐,做好本職工作之餘更要敢幹事、能幹事,用所學為國家、為軍隊提供高質量的航空利器,為祖國航空事業建設添磚加瓦才是當下最應該堅持的事情。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讓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邁向新徵程,揚帆再出發,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亟待讓工匠精神在全社會更加深入人心。不論是傳統製造業還是新興製造業,不論是工業經濟還是數字經濟,工匠始終是中國製造業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終是創新創業的重要精神源泉。
  • 航空工業凌峰鉗工班班長曾盛:平凡崗位上打造「別樣人生」
    中國航空報訊:曾盛是航空工業凌峰軍品分廠鉗工班班長,在鉗工崗位上一幹就是20多年。憑藉對工作近乎痴迷的熱愛,他練就了一手好技藝,成為技術工人的傑出代表,先後獲得航空工業特級技能專家、德陽市技術能手、公司年度先進生產工作者等榮譽。
  • 航空工業陝飛:總裝戰線上的航空女將
    為了國家航空工業的發展,他們付出了很多,尤其是生產一線的工人更是辛苦流汗,所以在很多人眼中航空人應該都是錚錚鐵骨的硬漢吧!她們堅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用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努力奮鬥的精神贏得了許多人的肯定和讚賞。
  • 「從一個人的能量轉換成一群人的能量」
    工人日報客戶端5月27日電 一邊是受制於現有的職業教育體系,技能人才的培育追趕不上企業要求,一邊是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在新青年們心中有誤讀、有迷惑。隨著我國技能人才隊伍的年輕化,這種尷尬局面一直沒有得到改善,「怎麼能讓年輕人們願意從事和勝任技能工作,怎麼讓他們理解出自己心中的工匠精神」是來自產業一線的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的共同關注。
  • 航空工業陝飛的航空伉儷 詮釋「別樣浪漫」
    航空電纜電器廠工藝員女:徐彬凡 航空電纜電器廠標牌工兩人相識於航空電纜電器廠,相知於公司團委組織健美操排練活動。有一次已經聽見他回來的聲音,卻沒有等到開門聲,原來是他正上樓梯時,生產線又給他打電話說有故障要處理,他必須返回生產線。雖是如此,她沒有抱怨,而是在他連續加班,感覺吃不消的時候,送他去,等他,接他回來。
  • 弘揚工匠精神 成就中國「智」造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2018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朱恆銀說,任何時候,工匠精神和家國情懷都是中國人不該忘記的初心、使命和擔當。朱恆銀研製的國產裝備,在深部勘探中創造了我國小口徑繩索取心鑽探最深紀錄,對推動我國深部找礦起到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他認為,科技創新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國自信」才有底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 攻堅精神繪就航空報國底色
    停滿飛機的廠房,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或蹲在機翼兩側集束電纜旁,或趴在貨艙安裝導管下,或站在飛機下方討論現場技術問題……步入航空工業陝飛總裝廠其實,自某型機交付總裝後,這樣的景象對陝飛人而言早已習以為常。眼下,協同攻堅的大幕正在陝飛總裝廠徐徐拉開。某型機研製是陝飛年度的重點任務,同時也是航空工業的重點科研項目。研製過程中難題不少,其中垂、平尾鉸孔就是其中一項難度非常大的工作。
  • 航空工業南京機電:「馬車」前行40載 航空報國勇爭先
    中國航空報訊:在航空工業南京機電製造二部鉗工班,有兩位元老級人物,他們一位叫馬文山,一位叫車魯海,大家都戲稱他們為一輛「馬車」。馬文山耐心地給徒弟講解道:「第一你裝螺絲的順序錯了,第二你沒有按照規定的扭矩裝緊螺絲,第三要先放氣才能加壓。每一個細節關乎的不僅是產品質量,也是對自身安全的保障啊!」陳旺驚出了一身冷汗:「師父,幸好您沒真去旁邊喝茶,要不今天就出大問題了!」
  • 對話美的工匠:何為中國式「工匠精神」
    融會貫通,才能把中國用戶的需求做透  同樣是追求極致,美的認為中國式工匠精神和日本有巨大的不同:日本工匠往往勤於做深,將一個產品鑽研得非常深入。但中國的環境往往複雜多變,針對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做透」就變得非常關鍵。
  • 航空工業師徒故事:航空萌新的成長都離不開師父的精心栽培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跟師父一起維修柔性夾具,本來問題都解決了,但「樂極生悲」,正當我興高採烈準備收工下班的時候,手中的扳子被我甩了出去,不知所蹤。我頓時慌了,雖然是個小扳子,但掉到工具機裡很容易將工具機卡住,那事兒就大了。我六神無主地將事情告訴了師父,做好了挨罵的準備。但師父並沒有責怪我,而是陪我一起鑽到設備下找了3個多小時。等找到的時候,我和師父已經如同兩個黑煤塊一樣慘不忍睹。
  • 2019中國航天日丨火箭總裝「大師」: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
    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劉燕娟 視頻 陸薇 說起火箭總裝,就是把上萬個零件手工組裝到一起,就像拼模型一樣。 「這可比拼模型難多了!」4月23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火箭總裝技能大師馬利,在接受記者專訪時笑著說。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劉輝:全能鉗工「多面手」以技服人
    雖說他如今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小藍工業園的車間,但一旦這邊碰到了技術難題,他還是得兩邊來回跑。  今天中國江西網關注的大國工匠是江鈴汽車股份公司車架廠衝壓車間模具鉗工高級技師劉輝,他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2009-2012年全國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立功競賽十佳優秀個人、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高技能領軍人才、江西省第一屆首席技師等榮譽稱號。
  • 「新華醫療工匠」紮根新華的優秀工匠賀靳喜:只向前 永不倦
    這些都離不開新華醫療工匠們的默默付出。他們有著高超精湛的技藝,默默堅守在企業第一線,他們用精益求精、傳承創新的匠人精神,完成大擔當。他們身上表現出的對工作耐心專注、執著堅守和對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是彌足珍貴。精益求精,注重細節,嚴謹專注,精緻專一,這就是工匠精神的內涵。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
  •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我省首個勞模工匠主題展館...
    青島市勞模工匠展示館位於青島市上海路6號青島工人文化宮院內,總面積約2100平方米,包括序廳、尾廳和工業之基、品牌之都、工匠之城三大主題展廳以及勞動體驗區等主要區域,主要展示了郝建秀、許振超等98個勞模工匠和以援鄂抗疫英雄為代表的8大勞模群體先進事跡,並編印了《勞動鑄魂》主題畫冊,拍攝《我和我的時代》主題影片,深入闡釋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 福州航空榮獲福建民航工匠精神文化建設「最佳實踐獎」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2020年11月19日,福建民航崗位技能總決賽暨工匠精神文化建設活動總結表彰在泉州舉行。海航集團旗下福州航空榮獲福建轄區「最佳實踐獎」;福州航空維修質控班組長詹正明榮獲福建省「金牌工人」榮譽稱號,所在班組獲得福建省總工會頒發的「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 航空工業西飛機身裝配廠鉚裝鉗工王樂:有「樂」在身邊
    中國航空報訊:和所有在航空城長大的孩子們一樣,王樂從小就有一個航空報國夢。心之所向,他早早地步入了西飛技師學院,希望畢業後能夠進入航空工業西飛工作。在校期間,他勤勉專注,是所在鉗工專業學生中的佼佼者,代表學校參加「陝西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賽」並取得了鉚裝鉗工第一名的好成績。2012年春節前夕,他突然接到校領導電話,通知他被西飛免試錄取了。
  • 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新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折射著各行各業一線勞動者的精神風貌,為各個專業領域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精神動力。近年來,「科研人員、企業家也應有工匠精神」的說法非常普遍,工匠精神日益成為各行各業從業者共同遵守的職業信條和行為操守。開啟新徵程,揚帆再出發,亟待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揮灑汗水、貢獻智慧。執著專注。
  • 校友鄒劍強:剛柔相濟的「建築骨架工匠」
    「剛柔相濟」是他的網名,這源於一種道家哲學——剛強與柔韌相輔相成,才能真正地強大久遠。這個詞語也完美地詮釋了鄒劍強其人。從上大學算起,他至今已與鋼筋混凝土打了32年交道,如何將承重柱設計得更加堅強,使房屋更加結實,是他始終如一的追求。同時,他也需要有一顆細膩柔軟的心,以「惟精惟一」的工匠態度去解決實際工程中的挑戰和難點,為人們提供最安全的生活環境。
  • 航空工業各單位聚焦「質量月」打好「組合拳」
    中國航空報訊:「質量月」期間,航空工業陝飛倡導「一次做好」,剖析典型問題,精準施策整改,提升產品質量在對各單位「質量月」活動持續跟蹤、督導、檢查後,陝飛公司表示,還將把評價和最終考核結果納入到各單位質量業績評價中,以此督促陝飛質量工作整體向前穩步推進。
  • 「鉗工狀元」郭銳當選山東省總工會兼職副主席
    來自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的基層一線職工、「鉗工狀元」郭銳,以高票當選省總工會第十五屆委員會兼職副主席,這也是山東省首次選出一線工人當選省總工會兼職副主席。&nbsp&nbsp&nbsp&nbsp在省總工會十五屆一次全會現場,聽到選舉結果的郭銳既高興又激動。同時,他也感覺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