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師徒故事:航空萌新的成長都離不開師父的精心栽培

2020-09-10 看航空

從初入行的懵懂小白到獨擋一面的「大拿」師父是每個航空人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領路人從「傳幫帶」到「體系培養」每一個航空萌新的成長都離不開師父的精心栽培。

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分享聆聽航空師徒的故事,共同感恩祝福師父節日快樂!

知識是個好東西,希望大家都有

一天, 師父又教我新的知識。

師:「我們以後清洗零件會用到氫氧化鈉粉,你要注意要用不鏽鋼鍋盛,不能用鋁鍋盛哦!」我:「為什麼呢?」師:「會發生鋁熱反應哦!要不要看看鋁熱反應?」我:「好啊好啊!」於是我們師徒二人就顛顛兒跑到小屋子裡,拿了小鋁塊和氫氧化鈉粉,激動等待著反應,喲喲喲!會發生什麼呢?然後就被生成的氣體嗆成了傻子。

我就在想有沒有毒啊?趕緊查查反應化學方程式……還好,還好,是氫氣,長舒一口氣。

師父你怎麼黑了

剛跟師父學習的時候,幹事兒總是很毛躁。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跟師父一起維修柔性夾具,本來問題都解決了,但「樂極生悲」,正當我興高採烈準備收工下班的時候,手中的扳子被我甩了出去,不知所蹤。我頓時慌了,雖然是個小扳子,但掉到工具機裡很容易將工具機卡住,那事兒就大了。我六神無主地將事情告訴了師父,做好了挨罵的準備。但師父並沒有責怪我,而是陪我一起鑽到設備下找了3個多小時。等找到的時候,我和師父已經如同兩個黑煤塊一樣慘不忍睹。

師父你說啥?我聽不見!

在嘈雜的車間裡。我:「師父師父 ,你忘記戴耳塞了。」

師:「你說啥?」

我:「我說你忘記戴耳塞了!」

師:「哦哦!我知道!」

我:「哎,你這耳朵戴不戴耳塞都一樣,說啥你都聽不清楚。」

師:「你說啥?」

我:「沒事!我去幹活了!」過了一會兒……我:「師父師父 !你過來幫我看一下這個彎曲零件怎麼調?」

師:「你看好了哈,為師手把手教你!」

我:「原來是這樣的啊!謝謝師父!」

師:「別看你師父我老了,但這就是經驗,夠你學啦!」

我:「搞得跟多厲害一樣……」師:「你說啥?」

我:「我說師父就是師父,師父你真厲害!」

是師父更是大國工匠

當年,我通過選拔後拜大國工匠方文墨為師,成為「方文墨勞模創新工作室」的一員。還記得師父第一次教我鉗工那天,他自己都沒吃午飯卻給我帶了一份燻肉大餅,當時我心裡全是感動,師父作為大國工匠,身上真誠和樸實讓我敬佩。師父總對我們說,「我不僅把多年的技術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你們,也要把終身學習的理念傳遞下去,鼓勵大家持續進行技術創新。」

「光頭」「光頭」,幹活不愁 人家有手,我有「光頭」

我的師父是一個光頭帥哥,看著有點兇,但名字又紅又正,人稱「保家衛國大棟梁」的劉衛棟。師父時而嚴厲,時而和藹,給我搞的也時常「精分」。有一次,師父因腳傷休息,那一整天我都因為沒有師父在旁邊「獅吼」而深感不安。等第二天見到師父,我又忍不住嘴賤調侃師父拐腳的樣子,「呦~師父,身殘志堅吶!」他瞥了我一眼說,「還不是放心不下?我得好好教你呀,臭小子。」

阿姨好!啊不對,師父好!

入職那天,主任把我領到師父跟前,「以後你們就是師徒了。」「你就是美美呀,還記得我嗎?我是東東媽媽呀。」記憶中有些模糊的面孔,一下子在眼前鮮活起來。上班第一天,自己的師父居然是從前同學的媽媽,這是什麼緣分啊。這麼有戲劇性的畫面,也只有在航空事業代代相傳的航空工業才能遇到了。以前叫阿姨,如今是師父。在後來的日子裡,職場小萌新要在師父的幫助下茁長成長啦。

您好,歡迎撥打求助熱線,連線師父請按「1」

入職兩年,師父既是我業務工作的「靠山」,也是生活裡的「老哥」。有一次,深夜產品報故,缺乏經驗的我因為找不到故障原因干著急,只能電話求助師父。在電話裡他簡單了解情況,只說了一句:「你別急,我馬上到!」他的話仿佛「定心丸」讓我安心很多。不多久他就開車來到試驗現場,很快定位了故障原因,並陪我到凌晨4點完成試驗,把我送回職工公寓後才回家休息。回去的路上師父和我說:「遇事不要慌,冷靜分析,很多問題並不複雜。」當時才意識到,我和師父要學的還多著呢。

好成績都是逼出來的

別看有國際大賽亞軍頭銜加持,我在師父面前還是會經常緊張得不行。「連這都幹不了,乾脆回家算了!」剛參加工作那會兒,因為導線搪錫不合格,我經常被師父「發配」去搓棉球。時間長了,我不服輸的勁兒也上來了,一招一式都學著師父,天天琢磨怎麼超過她。直到有一天我聽同事和我說起師父曾和他們這樣提起我:「我了解我徒弟,得逼她!」師父你話是沒錯,但是能不能對我溫柔點啊。

師父,你今天不罵我啊?

那是我第一次獨立上手做一件產品,但是花了很長時間都沒做出來。師父過來一眼就挑出是我設計程序的問題,並認認真真對我進行了指導。但是當時緊張加沒經驗,不管師父怎麼講我都沒聽明白,把他給氣得不行,就說了我幾句。當時我心裡發慌,手下更是沒輕沒重,在裝夾時出現疏忽,於是有了第一件廢品。當時我心想完了,又要挨罵,但是沒想到師父反而拍拍我的肩膀,一直安慰我,教我調整心態,讓我沒有因此失去信心,反而越幹越順手。

在下小萌新,請多指教

工藝室裡有位「狠人」,江湖人稱「胡大師」,還沒見時腦海裡浮現出的都是飽受生活滄桑的油膩中年形象,然而現實總是給人狠狠的一擊,見到其人卻是看著比我還鮮嫩的「小鮮肉」一枚。正所謂「大師出手,工藝我有」,師父不僅工藝基礎紮實,講解起專業知識來更是深入淺出,每次都三下五除二就指出我的錯誤。江湖路遠,今後的道路還請「大師」多多關照哦!

師父,咱們要低調

師:「看看,這個你又出錯了,小姑娘要用心啊!」我:「師父,看你操作挺簡單,我做起來咋那麼難呢?」師:「要用心,掌握要領和技巧,我這都在崗位摸爬滾打十來年了,才有今天的這麼輕鬆自如。你啊,還欠點兒火候!」我:「哦。」雖然嘴裡這麼答應著,但是心裡還是有些不服氣,想著我肯定會超過你。於是心裡憋著一股勁兒,終於能獨立操作了,於是師父就「眉飛色舞」逢人便說:「瞧瞧,我帶的徒弟就沒一個差的!」

師父師父快來呀!

我的師父是一個有著娃娃臉的小姐姐,雖然看起來像個高中生,但是工作經驗超級豐富。作為她的「首席大弟子」,師父從工作、生活各個方面都對我幫助很多。在上班時間,我總是「姐,這個咋整?」「師父!江湖救急啦!」表格公式不會?問她!黨員發展流程搞不懂?問她!材料撰寫拿捏不準?問她!下班後,我也經常會發微信、打電話「騷擾」她,哪家外賣好吃、哪個商場有活動、哪個奶茶好喝,都是我們日常交流的話題。

傳道授業解惑,陪伴成長成才。千言萬語,唯剩感恩師父,謝謝您!

相關焦點

  • 航空工業南京機電:「馬車」前行40載 航空報國勇爭先
    中國航空報訊:在航空工業南京機電製造二部鉗工班,有兩位元老級人物,他們一位叫馬文山,一位叫車魯海,大家都戲稱他們為一輛「馬車」。這輛「馬車」自進廠至今,已為航空事業默默奉獻了40餘載,雖然即將退休,但面對繁重的科研生產任務,他們毅然堅守崗位,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超額完成任務,為年輕同事帶好頭、做表率。
  • 航空工業規劃:我為中國航空工業代言
    中國航空報訊:從1951年8月1日成立以來,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航空工業規劃)立足航空、服務國防,參與新中國航空工業建設全過程,為建設航空強國作出了重大貢獻。69年的航空報國路上,一代代航空規劃人在辦公地點更新變動的過程中留下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
  • 航空工業昌飛:讓民族直升機載夢起飛
    一路走來,昌飛人始終銘記「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初心使命,將責任與情懷鐫刻在心靈深處。那些炫舞藍天的鋼鐵雄鷹、那些生機勃發的企業形象、那些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都是昌飛人同心共築的昌飛夢、航空夢、中國夢!既是航空人就知責任重,既做新裝備就得多辛苦。
  • 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重磅揭曉
    每一項成就的背後,都凝聚著幾代中國航空航天人為成就航空夢、航天夢和中國夢,所迸發出來的自力更生、頑強拼搏的精神。航空航天月桂獎的獲獎人,正是為中國航空航天事業拼搏奉獻的無數奮鬥者的代表。月桂獎MV——《共築中國夢》小新帶你了解月桂英雄的故事——秦世俊 航空工業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中航工業領導看望慰問航空工業老領導、老同志
    李玉海向劉老介紹了中航工業2016年取得的主要成績,劉老對中航工業取得的發展和進步表示欣慰。在張洪飈家中,李玉海親切詢問了張老的身體狀況,並和老領導一起回顧了航空工業的發展歷程。李玉海在探望湯建國時,和湯老交流了工作中的心得體會,離開時反覆叮囑湯老一定要保重身體。李玉海表示,中航工業的發展離不開老一輩航空人的奉獻,老同志們是中航工業寶貴的財富。
  • 航空工業西安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航空工業計算所),創建於1958年,是我國唯一專門從事機、彈載計算機研製的專業科研生產機構。
  • 航空工業航空氣象研究中心揭牌
    11月27日,航空工業航空氣象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航空工業試飛中心舉行。氣象研究中心的成立是航空工業氣象發展歷程的重要裡程碑,對集團公司航空氣象體系完善、發展創新、技術進步、交流合作、保障能力提升及全面任務推進發揮積極作用,標誌著集團公司航空氣象技術發展建設開啟了一個統一規劃、合作共建的新時代。下一步,氣象研究中心將著力制定航空氣象技術體系,標準體系和評價體系,制定航空氣象發展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加強氣象網絡建設和技術研究,實現氣象保障能力新飛躍。
  • 來沈飛航空博覽園參加航空嘉年華
    ,參加「中國航空工業921就愛你」沈飛航空科普嘉年華活動,共同紀念中國航空事業111周年。沈飛小小講解員李奕馨為大家講述了《中國飛機起源》的故事,重點講述了1909年9月21日,馮如駕駛自製的「馮如1號」飛機首飛成功,這是中國人首次駕駛自製的飛機飛上藍天,完成了屬於中國人首次載人動力飛行,中華民族也由此開啟了中國航空事業的偉大徵程。李奕馨聲情並茂的講解,激發了在場所有人愛祖國、愛航空的熱情。
  • 航空工業貴飛舉行2020年新員工入職培訓開班典禮
    9月21日,航空工業貴飛2020年新員工入職培訓開班典禮在貴飛酒店會議室舉行,為期7天的入職培訓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新入職的220餘名員工共同觀看了貴飛宣傳片。貴飛特級專員兼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部長何建平致歡迎辭,總裝部裝分黨委、試驗試飛分黨委等單位領導出席開班典禮。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副部長趙欣主持開班典禮。
  • 航空工業首部解謎書《OFFER》在揚州公開發行
    2020年9月21日,在紀念中國航空事業111周年之際,由航空工業和揚州市共同建設的揚州航空館在位於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的科技創新中心正式建成開館。開館儀式結束後,由中航環球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航空工業首部解謎書《OFFER》首次公開發行。
  • 航空工業陝飛:總裝戰線上的航空女將
    為了國家航空工業的發展,他們付出了很多,尤其是生產一線的工人更是辛苦流汗,所以在很多人眼中航空人應該都是錚錚鐵骨的硬漢吧!從「小燕子」到「領頭雁」李燕,大家都稱呼她為「小燕子」,無雷儀表工,短短幾年時間就成長為組內的業務骨幹。她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積極進取,充分發揮著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 航空工業武儀:精心保障 護衛「戰鷹」
    中國航空報訊:在建軍93周年之際,航空工業武儀接到某部專項突擊任務,為保證任務的順利遂行,保障模式採取了主動對接客戶需求、快速統籌分解目標、各單位協同發力落實三維聯動方式,各環節分工協作,對各部門的準備工作和響應速度提出了極高要求。
  • 巴航工業宣布全球商用航空團隊新調整
    ,巴航工業在其全球商用航空團隊中進行了一系列領導職位的任免調整。巴航工業任命馬丁·霍爾姆斯(Martyn Holmes)為巴航工業商用航空首席商務官。馬丁於2012年加入公司,之前擔任巴航工業歐洲、俄羅斯和中亞業務副總裁一職。馬丁將繼續在阿姆斯特丹巴航工業EMEA辦事處工作,並將向巴航工業商用航空總裁兼執行長阿爾然·梅耶爾匯報。
  • 「聚焦航空 洞見未來」——航空產業的風險與機遇
    ,而創新是驅動行業高速成長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航空產業起步較歐美國家相對落後,核心技術都被波音、空客等頂級巨頭公司常年壟斷。自2015年至今,越來越多的產業基金、風險投資基金,都開始關注航空產業,希望能夠用獨到的眼光,挖掘出越來越多好的專業項目。作為行業資深投資人,中國航投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簡丹總結道,航空產業比較窄,許多具體賽道的天花板較低,並且是長周期的事情。並指出航空行業投資方重點看中的主要在四個方向,分別是:新技術、新模式、新應用、行業資質(專業牌照)。
  • 兩位院士給出答案,首當其衝是航空工業
    大家知道航空工業被譽為現代工業的明珠,而在這顆明珠的製造中稀土元素又是關鍵的關鍵。這些年以來。我們也逐漸認識到稀土元素對國防科技的重要性,在削減稀土的出口量了。,在航空工業之中更是不可少的,例如航空發動機的渦輪葉片使用的高溫合金,就是添加了好幾種稀土元素的。
  • 航空應急救援哪家強?且看航空工業直升機所
    近日,2020中國航空產業大會在景德鎮召開。天津港保稅區企業——航空工業直升機所作為此次大會的重要承辦單位之一,攜AR500無人直升機、XM-20多旋翼飛行器,直-20和AC352直升機縮比模型等應急救援裝備展品精彩亮相本屆大會,展現了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科技創新能力。
  • 中航工業領導看望慰問航空工業老領導、老同志(2)
    1月19日,中航工業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張新國先後看望了航空工業老領導劉思誠、池耀宗、王昂,感謝他們為航空工業做出的貢獻,並致以春節問候。慰問劉思誠時,老領導表示對航空工業取得的成就表示由衷高興,對航空工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對離退休管理中心的照顧表示感謝。隨後,張新國來到池耀宗家中,老領導對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十分關心,熱忱地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在王昂家中,張新國與老領導對世界先進航空科技知識進行了深入交流。老領導表示,他一直心系航空工業發展,希望能夠發揮餘熱,為航空工業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 航空工業沈飛8名同志榮立航空工業戰「疫」三等功
    4月15日,航空工業舉行戰「疫」立功頒獎儀式。航空工業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黨組副書記、總經理羅榮懷等領導出席主會場儀式,並為在京立功人員頒獎,黨組副書記李本正主持儀式。航空工業各單位以視頻會議形式參加表彰儀式。
  • 市第五中學舉行「清源杯」師徒結對拜師儀式
    ,並希望師父做好表率,承擔責任,弟子虛心請教,以師父為榜樣,提高自己;要求所有的師徒認真執行《師徒協議》的職責,攜手並肩、共同成長。,青年教師為師父佩戴鮮花,師父和徒弟共同籤訂了《師徒協議》,開啟了傳幫帶的師徒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