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縱光,設計光!創造具有可操縱量子特性的光

2021-01-09 博科園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前沿科技#系列徵文

在發表在自然《npj量子信息》上的研究中,在光的量子操縱和控制方面取得的進步。研究論文包括來自科羅拉多州博爾德的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墨西哥和德國的研究所和大學的合著者,以及LSU的博士後研究員、Magaa-Loaiza博士的實驗量子光子學小組成員程龍佑。在量子水平上,出於工程目的,光仍然很難控制。Magaa-Loaiza表示:如果我們能夠控制光子波動和相關噪音。

然後可以進行更精確地測量,這項技術是新的,將改變這個領域。全世界的物理學家都在爭先恐後地開發技術,以便在足夠大的尺度上保持光的量子特性,以滿足實際需要。雖然物理學家到目前為止可以控制單光子和光子對的量子屬性,通過糾纏和「預知」(通過其中一個光子的知識,給出關於另一個尚未檢測到光子的相對確定知識),促使強大應用程式的產生。

Magaa-Loaiza的團隊成功地演示了一種方法,可以生成具有相同強大屬性的光子群,稱為多光子狀態。通過減去一些光子,可以重塑波包的形狀,並人為地增加其中的光子數量。此外,儘管之前的科學家使用多個源產生了多光子狀態,Magaa-Loaiza團隊設法構建了一個單一的源來產生與糾纏雷射有相似之處的多光子包:這是一項重大的技術成就。但也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研究揭示了Magaa-Loaiza團隊可以在一個單一設置中產生具有可操縱量子態的多種光。

Magaa-Loaiza表示:我真的認為我們正在做一些新的事情,我認為人們開始認識到這一點。除了產生單光子外,它們還可以產生具有所需性質的糾纏雷射和糾纏自然光(即太陽光)。如果能夠在這個基本水平上操縱光,就可以設計光。Magaa-Loaiza於2016年獲得羅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實驗量子光學博士學位,之後成為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的副研究員。於2018年8月加入了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LSU)的教職員工,領導了實驗量子光子學小組。

在量子計量學方面取得了令人興奮的進展,該小組正在使用糾纏光子的來源來開發多種量子技術。Magaa-Loaiza與You博士合著的一篇論文,題為「沒有預選擇和後選擇測量的多光子量子計量」,包括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物理學家喬納森·道林(Jonathan Dowling)和幾位合作者的貢獻,被選為埃米爾·沃爾夫優秀學生論文競賽的獲勝者。其「使用條件測量的多光子量子態工程」論文發表在自然《NPJ量子信息》上。

博科園|研究/來自: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參考期刊《npj量子信息》DOI: 10.1038/s41534-019-0195-2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哦

相關焦點

  • 操縱光,設計光!創造出具有可操縱量子特性的光
    在發表在自然《npj量子信息》上的研究中,在光的量子操縱和控制方面取得的進步。研究論文包括來自科羅拉多州博爾德的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墨西哥和德國的研究所和大學的合著者,以及LSU的博士後研究員、Magaña-Loaiza博士的實驗量子光子學小組成員程龍佑。在量子水平上,出於工程目的,光仍然很難控制。
  • 中外科學家:近場光研究促進粒子操縱、高解析度顯微鏡等
    我們許多人都知道,有許多類型的光,有些是人眼可見的,有些是人眼看不見的。例如,我們的眼睛和大腦沒具有工具可以處理照射到我們眼睛的紫外線。還有另一些看不見的光,是因為它永遠不會到達我們的眼睛。當光線照射到某些表面時,它的一部分會粘在後面並留在後面,而不是被傳輸或散射開,這種類型的光稱為近場光(near-field light)。與近場光相對應的是遠場光(far-field light),今天我們有很多工具和技術來設計遠場光,比如有透鏡、望遠鏡、稜鏡和全息圖像。所有這些使我們能夠操控出在太空中自由傳播的光。
  • 在掃描隧道顯微鏡下,操縱納米尺度光?
    利用聚焦離子束技術,通過對金針尖的納米化處理,實現了掃描隧道顯微鏡結中納米尺度光的操縱。德國柏林Fritz-Haber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證明,納米級等離子體結中的納米光光譜可以用等離子體法布裡-珀羅尖端調製。納米光學的精確控制對於研究納米材料和單分子結構、動力學和光電子特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 混合集成量子光路
    集成光量子晶片有望為執行量子通信和信息處理等任務提供方便、可擴展的平臺。03混合集成量子光路的設計思路理想的混合集成光量子器件的設計需要在元件的最佳性能和混合集成的難易程度之間進行權衡,並依次從集成平臺、工作條件、互聯方式等方面進行選擇與設計。
  • 用光映射量子結構以釋放其功能
    領導這項新研究理論的密西根大學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教授Mackillo Kira說:「量子材料可能會超越量子計算產生影響。」 「如果正確地優化量子特性,則可以獲得100%的光吸收效率。」矽基太陽能電池已經成為最便宜的電能,但它們的日光轉換效率相當低,約為30%。
  • 激子集成電路首度登場 可提升光通訊網路性能
    美國科學家創造出一種新型集成電路,不需先將光轉成電信號,而是轉成由電子與空穴組成的激子(exciton),然後加以操控。這項突破除了可提升光通訊網路的性能,也讓物理學家多了一種新的量子氣體來研究。
  • 杜克大學研製出可通過光動態調節的電介質超材料
    超材料是一種人造材料,通過其結構設計特性而不是材料本身的理化作用來操縱光波和聲波。研究人員可以通過人工設計,使得這些材料具有罕見、或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特性,例如吸收特定頻率範圍的電磁波或發生負折射能力。杜克大學電氣和計算機工程系教授威利帕迪拉表示,這種材料由獨立的單元網格組成,可單獨調諧。
  • 科學家從雷射束中減去單個量子光
    該方法為未來的量子通信和計算技術應用奠定了基礎。光是由微小的不可分割的能量包組成的,也就是所謂的光子。光子的一個定義性質是它們是不相互作用的,只是簡單地相互傳遞,完全不受影響。在量子通信的背景下,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特性,因為它最終能夠在非常大的距離上實現低損耗的光學編碼數據傳輸。
  • 光的新屬性被發現!一種新發現的光的特性,也是一種從未被預測過的特性
    一個隸屬於西班牙和美國幾家機構的研究小組近期宣布,他們發現了光自扭矩的一種新特性。
  • 成功創造出:光的量子自旋波!將能成為納米技術的信息載體
    科學家成功為光創造出了量子自旋波,這可以成為未來納米技術的信息載體,但有一個獨特的轉折:它們只朝一個方向流動。納米級的信息技術依賴於操縱電子和光子等粒子。作為電荷載體的電子是費米子,而作為信息長距離傳輸器的光子是玻色子。費米子和玻色子之間最重要的區別是它們如何「旋轉」。
  • 成功創造出:光的量子自旋波!將能成為納米技術的信息載體
    科學家成功為光創造出了量子自旋波,這可以成為未來納米技術的信息載體,但有一個獨特的轉折:它們只朝一個方向流動。納米級的信息技術依賴於操縱電子和光子等粒子。作為電荷載體的電子是費米子,而作為信息長距離傳輸器的光子是玻色子。費米子和玻色子之間最重要的區別是它們如何「旋轉」。
  • 新型納米光子平臺:每秒可操縱偏振光萬億次!
    導讀據美國萊斯大學官網近日報導,美國與義大利的工程師們演示了首個每秒可操縱偏振光一萬億次的納米光子平臺。背景光的偏振,是指光的振動方向對於傳播方向的不對稱性,這種不對稱性是橫波區別於縱波的一個最明顯的標誌。光波電矢量振動的空間分布對於光的傳播方向失去對稱性的現象叫做光的偏振。
  • 新型納米光子平臺:每秒可操縱偏振光萬億次
    導讀據美國萊斯大學官網近日報導,美國與義大利的工程師們演示了首個每秒可操縱偏振光一萬億次的納米光子平臺。在垂直於傳播方向的平面內,包含一切可能方向的橫振動,且平均說來任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振幅,這種橫振動對稱於傳播方向的光稱為自然光(非偏振光)。凡其振動失去這種對稱性的光統稱偏振光。下圖所示:從白熾燈(1)發出的非偏振光(2)入射於傳輸軸為垂直方向的起偏器(3),透射出來的是垂直平面的偏振光(4)。
  • 利用光的量子特性傳輸信息
    每個柱子都用作可與光子交互的量子狀態的位置標記。鎢二烯化物 (WSe2) 的新穎對齊方式覆蓋著柱上,支柱上覆蓋著一層具有基座、高反應性三氧化二氮(CrI3)的鉻層。當原子薄,12微米區域層接觸時,CrI3向WSe2提供電荷,在每個柱子旁邊形成一個"孔"。
  • 輸信息利用光的量子特性傳
    羅切斯特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朝著開發一種通信網絡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種通信網絡通過使用光子實現長距離的信息交換,光的無質量測量是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系統的關鍵要素。 研究小組設計了一個納米級的節點,由磁性和半導體材料製成,可以與其他節點相互作用,利用雷射發射和接收光子。
  • 《JACS》綜述:量子光引發劑——邁向新興的光固化技術!
    ,其在再生能源、生物醫學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它們具備靈活的光譜可調性、化學穩定性和可觀的光催化效率,其功能特性取決於多個參數的複雜影響,包括成分、尺寸、結構、表面塗層和環境條件等。已有研究證明了量子約束的半導體納米晶體可作為自由基聚合的光引發劑(PI),並為其光催化作用機理提供了見解。然而,早期的一些工作效率低下,並需要高強度光照射,這限制了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 光的本質,光的量子糾纏態
    按照我的陰陽太極子理論,光的粒子屬性是陽極子所能組成的最微小的宏觀物質,而波動屬性是陰極子所能組成的最大的宏觀現象,陰極子超越光速,而陽極子速度的上限是光速,而光就是陰陽極子處於最平衡的糾纏態,光是陰陽平衡最好的典範。由於陰陽極子的完美平衡,造成光的速度在真空中的恆定不變,使光恰好處於陰陽兩個世界都為可見狀態。
  • 光—物質量子糾纏實現50公裡光纖傳輸,量子網際網路要來了?
    光—物質量子糾纏實現50公裡光纖傳輸,量子網際網路要來了?但比起未來的量子網絡,這種飛躍不值一提——量子通信的傳輸效率將比5G的光纖信道高出上億乃至萬億倍。量子網絡是一個美好的前景:1秒內下載億萬部高清電影,不易被破譯竊聽,可以保證通信安全保密……然而,由於量子信息無法複製,因此人們不可能通過經典網絡發送這些信息。量子信息必須由量子粒子傳輸,為此,量子通信將需要特殊的量子接口。
  • 光真的只能直線傳播嗎?利用軌道角動量可改變光的傳播路徑?
    在物理課本上,我們學習過光的直線傳播,那麼光是不是就只有直線傳播這一種方式呢?最近國外媒體報導稱,一個由美國和西班牙兩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發現,光的一種新的特性那就是自扭矩,對於光的這種新的特性之前沒有被檢測出來,而這一項新的研究報告將會發表在著名的《科學》雜誌上。這項新的研究將會會推動能操控極微小材料的新設備。
  • 創造出量子力學光物質界面,能讓光與物質,產生強烈的相互作用!
    博科園:本文為量子物理學類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利用微觀腔體創造了一種有效的量子力學光物質界面巴塞爾大學物理系進行實驗的Daniel Najer博士說:然而,它們具有技術優勢,可以嵌入到半導體晶片中。量子點和微腔系統正常情況下,這些輕粒子像燈泡一樣向四面八方飛去。然而,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量子點放置在具有反射壁的腔中。彎曲的鏡子將發射的光子來回反射多達10000次,導致光和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