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鄉村旅遊:高原美景讓群眾吃上「旅遊飯」

2020-12-06 人民網

原標題:林芝市鄉村旅遊:高原美景讓群眾吃上「旅遊飯」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轉眼又到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

  家在拉薩的德央,帶著相機和美食,約上幾個玩伴,開始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林芝行。

  「我最喜歡巴松錯,站在湖心島上,看綠水環繞、薄霧朦朧,感覺和大自然真正融為一體了。」德央告訴記者,她已經來林芝很多次了,遊覽過不少當地美景。對她而言,最喜歡的還是秋天的巴松錯,這個時節,巴松錯的湖水更加澄澈,周圍的山川也是層林盡染,一如油畫中濃墨重彩的美麗。

  而來自內地的遊客陳千則是為了看神秘的南迦巴瓦峰。他說:「看見南迦巴瓦峰的全貌,會給人帶來好運。而秋冬季節是最容易窺見神峰的。」

  除此之外,林芝讓人魂牽夢縈的地方還有波密米堆冰川、魯朗小鎮、雅魯藏布大峽谷、仙境墨脫……

  得益於大自然的饋贈,林芝市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將旅遊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特色旅遊脫貧路。

  2017年巴松錯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以來,景區進一步加大了對當地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的就業幫扶力度,招聘貧困戶50多人,以旅遊帶就業促增收,讓鄉親們吃上「旅遊飯」。

  25歲的藏族姑娘次仁央宗是景區的講解員。由於業務水平高,加上景區發展勢頭好,她的收入不斷增加。現在,她每月基本工資4500元,算上提成,最多時一月可賺7000多元。在講解工作之餘,她還做起了「電商」,將自採和收購來的松茸,通過電商賣給遊客,僅去年一年就賣出松茸300多斤。

  緊鄰318國道的巴宜區百巴鎮章巴村,坐落在美麗的尼洋河畔。依託便利的地域優勢,該村早在6年前就成立了藏家樂農牧民專業合作社,一年下來能接待遊客2萬多人。

  章巴村黨支部書記索朗多布傑告訴記者,合作社現有客房14間、床位60張,此外還提供餐飲、歌舞表演等服務,年收入達300多萬元,先後帶動9戶貧困戶脫貧增收。

  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境內的南伊溝是林芝著名的風景區。這裡一年四季氣候適宜,水草豐美。遊客在被優美的自然風景所吸引的同時,也被當地一名叫亞娘的阿佳製作的青稞餅所折服。

  亞娘是一名殘疾人。在村裡和旅遊公司的照顧下,她在景區支起了爐灶,賣起了油炸土豆和青稞餅。一個月下來,增加現金收入3000元左右。

  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如今,鄉村旅遊早已成為林芝百姓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相信在未來,林芝的百姓將會依託雪域高原的美麗景色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責編:旦增卓色、陳曦)

相關焦點

  • 紅色文化攪熱西藏林芝紅色旅遊
    自治區旅遊發展廳將拉薩和林芝兩地眾多的紅色景點結成「紅色旅遊聯盟」,推出「拉薩——魯朗——波密——巴松錯」的精品紅色旅遊線路,同時串聯沿線生態遊、鄉村遊,進一步豐富了林芝紅色旅遊業態。如今,這些地方都成為重要的紅色旅遊景區,前來參觀遊覽的遊客很多。  今年,林芝開辦紅色旅遊講解員培訓班,通過推進紅色旅遊講解員隊伍建設,提升紅色景區品質。
  • 旅遊+、極地果蔬、鄉村旅遊、人獸衝突!今日「新聞通道」上,熱詞...
    下一步,我們村的工作重點就是圍繞遊客的體驗深化擴大旅遊服務產業,第一件事就是在村裡的400多畝地裡種植花卉,打造觀光旅遊農業產業,這樣既能美化環境提升村景的品質,又能增加群眾收入。
  • 那山·那水·那人——懷化鄉村旅遊助推精準扶貧的成功樣本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懷化市委、市政府把資源變資產,實踐好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闖出「鄉村旅遊+扶貧」融合發展新路,大批貧困群眾吃上「旅遊飯」,過上好日子,讓「甜甜的懷化」更加甜美。
  • 卓扎灘: 發展鄉村旅遊 村集體和群眾「雙增收」
    □文、圖/本報記者 潘 玲 「你看右邊這片空地和林子,我打算今年把它開發成小型動物園和真人CS基地……」3月25日,在卓扎灘原生態旅遊景區,順著卓扎灘村黨支部書記顏章東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春風中搖曳的樹枝開始抽出嫩芽,昭示著新春的希望。
  • 美麗鄉村入畫來_旅遊_中國西藏網
    「廁所革命」改變的不僅僅是氣味,更是衛生觀念、生活方式上的徹底變革,進而改出美麗宜居鄉村。近年來,山南市結合鄉村振興戰略,以「廁所革命」為重點,狠抓基礎設施建設,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內提質量,外樹形象,營造衛生清潔、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村(居)環境,讓新農村不僅有「顏值」,更有「氣質」,不斷提升農牧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湖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長沙縣開慧鎮錫福村
    近年來,開慧鎮圍繞「生態美鎮、文化興鎮、產業強鎮、旅遊立鎮」四大發展篇章,推進各項事業發展,先後獲評國家級生態鄉鎮、湖南省美麗鄉鎮、湖南省文明鎮、湖南省最佳鄉村旅遊目的地、湖南省特色旅遊名鎮等多項榮譽。 長沙縣開慧鎮「慧潤模式」 藉助視頻,我們先來俯瞰開慧鎮的如畫美景,對開慧鎮有一個初步認識。
  • 安遠發展鄉村旅遊 讓鄉愁在山水間流淌
    客家新聞網訊 堯在金 特約記者朱鵬華 孫金玉報導:近日,一輛輛小汽車、旅遊大巴等絡繹不絕地駛入安遠縣三百山鎮符山村,鄭華在自家的「鄉愁」民宿裡忙得不可開交。鄭華告訴記者,她原本在廣東務工,看到三百山旅遊日益火爆,於是在2018年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用自家的房子開了個民宿,同時兼營農家飯館。經過不斷地努力,如今生意愈發紅火,鄭華便決定讓在外小有一番成就的丈夫也回來一起經營生意。說起這個決定,鄭華說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讓她看到了美好前景。
  • 【美麗鄉村 旅遊】田園芬芳詩意濃 美麗鄉村邀你來
    ,還有河西走廊大漠戈壁的雄奇……在這片神奇的大地上,在這個美麗的季節,鄉村美景也依次呈現,一幅幅群山逶迤、綠水環繞、氣象萬千、景色宜人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美麗的「一村一景」、美妙的「一村一韻」,成為城鄉居民觀光旅遊、休閒度假、健康養生、生活居住和留住鄉村記憶的好去處。
  • 文旅部:確定西藏林芝市雅魯藏布大峽谷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文旅部:確定西藏林芝市雅魯藏布大峽谷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文旅部網站11月9日消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和《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經有關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推薦
  • 五一貴州各地鄉村旅遊攻略
    如今,他帶領群眾歷時30餘年,靠著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在絕壁上鑿出的這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盤繞在大山之間。走進平壩塘約村,黃牆紅瓦的民居錯落有致,五彩斑斕的文化牆,清澈見底河水,仿若一幅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鄉村美景圖。
  • 貴州畢節百裡杜鵑:「旅遊+扶貧」敲開致富門
    陳明凱的母親秦成榮則在屋外收拾燒烤架,「晚飯過後,吃燒烤的人就來了。」  「現在是旅遊淡季,生意要淡一些。」陳明凱說,花節期間和避暑季,一天忙得上躥下跳。  「開餐館加燒烤,一年掙個5萬元不得問題。」陳明凱說,在自家屋子裡開,不出房租。  「發展旅遊,讓我們家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好日子。」
  • 雲貴高原上最大的湖泊,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高原明珠)
    雲貴高原是我國四大高原之一,包含雲南和貴州、廣西、四川等多個省份。這裡是我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地區,民族特色與民俗傳統豐富多彩。在這座高原上,有一個湖泊,風景極美,被稱為高原明珠。雲貴高原上最大的湖泊——滇池滇池位於昆明市西南部,是雲貴高原上最大的湖泊。它的面積有330平方千米,湖岸線長達199.5公裡,也是雲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滇池是一個地震斷層陷落型湖泊,大約出現在1200萬年前,由於古盤龍江南流通路被阻,積水而成。滇池風景秀麗,煙波浩渺,地區民俗文化多彩,是我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 從「馬上發財」到「雪上歡谷」 臨夏馬家莊吃上全季「旅遊飯」
    如何實現村莊發展和群眾致富,一直是馬家莊村的難題,也是馬家莊村黨支部的難題。這個難題的破題,源自於2015年時任馬家莊村黨支部書記馬源來的一次外出考察。要是能辦成,我們不僅賣馬具,還可以舉辦馬術表演節會,搞文化旅遊啊!」馬源來說。臨夏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南道重鎮,是西部地區的重要商埠,素有「茶馬互市」、西部「旱碼頭」和「河湟雄鎮」之稱,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悠久的「茶馬互市」文化,使得臨夏馬具文化由來已久。
  • 大倉紅色鄉村旅遊紅紅火火
    近年來,井岡山市荷花鄉傳承「大倉會見」精神,積極策應全域旅遊發展趨勢,深度挖掘「大倉會見」紅色文化底蘊,努力將大倉打造成井岡山紅色培訓的教學點,大倉紅色鄉村旅遊步入良性發展軌道。該鄉先後投資2000餘萬元,最大程度修復了大倉會見、布袋戰紅色歷史舊址,新建大倉紅色講習所,推進大倉會見情景劇和《紅土地的承諾》等文藝節目編排,高標準完善旅遊設施配套。同時,積極探索鄉村文化生態旅遊發展模式,拓寬產業發展路徑,著力將大倉的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發展優勢,通過「農戶+基地+合作社」的方式,種植太空蓮1000餘畝,黃桃200餘畝。
  • 中國鄉村旅遊四大典型發展模式案例分析
    一般認為我國鄉村旅遊至少應包含以下內容:一是以獨具特色的鄉村民俗文化為靈魂,以此提高鄉村旅遊的品位豐富性;二是以農民為經營主體,充分體現「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幹農家活、享農家樂」的民俗特色;三是鄉村旅遊的目標市場應主要定位為城市居民,滿足都市人享受田園風光、回歸淳樸民俗的願望。鄉村旅遊的迅速發展,逐漸呈現出產業的規模化和產品的多樣化。
  • 山東省鄉村旅遊點介紹--旅遊頻道_權威全面報導旅遊--人民網
    2、加大旅遊方面投資力度,新修環山旅遊路28公裡,橋梁6座,新建塘壩10座,路燈30盞,綠化5000平方米,並對每戶汙水進行整體改造,累計投資3000萬元,目前全村面貌煥然一新,整潔有序。3、取得成就,每年都吸引100多個團體,10萬人次前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等體驗活動,旅遊消費1200萬以上。拔山村已成為眾多市民感受「進農家樂,幹農家活、吃農家飯、住農家院、享農家樂」的最亮麗的一張名片。
  • 海南全域旅遊:日月同輝滿天星,全省處處是美景
    一年多以來,海南跳出傳統旅遊謀劃現代旅遊、跳出小旅遊謀劃大旅遊,以深入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點、線、面」相結合為方式,以促進旅遊產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為基調,以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為目標,全方位推進全域旅遊示範省建設,基本形成了「日月同輝滿天星、全省處處是美景」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 巴州推出鄉村旅遊打卡點 打造巴州休閒鄉村遊品牌
    天山網訊(記者趙敏報導)今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將著重推出更多具有巴州特色的鄉村旅遊點,打造鄉村旅遊線路產品,幫助遊客尋找體驗自然醇美、康養怡情的巴州鄉村味道。  在這些鄉村旅遊打卡點,你可以採摘果蔬、吃農家飯、自助燒烤、入住民宿,體驗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那詩意的生活,感受鄉村振興新面貌,暢享鄉村旅遊新樂趣。  1、庫爾勒市阿瓦提鄉  特色亮點:擁有景觀視野最佳的梨園,鄉村名廚烹飪的土菜味道純正,標準化的民宿可讓您深度體驗鄉村的地理文脈。
  • 新疆鄉村旅遊盼你來!
    種植了2000多畝波斯菊和虞美人 形成了壯觀的「花海」 大批遊客紛至沓來 很多村民吃上了「旅遊飯」,收入大增
  • 關於擬確定西藏自治區林芝市雅魯藏布大峽谷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和《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經西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推薦,文化和旅遊部按程序組織綜合評定,西藏自治區林芝市雅魯藏布大峽谷旅遊景區達到國家5A級旅遊景區標準要求,擬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現予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