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傳媒(前方報導組)
新聞通道再開啟,兩會民意零距離
今(14)日
「兩會」時間正式開啟以來的第二天
伴隨著「委員通道」新聞採訪
進入大眾視野
代表委員
帶著問題來「兩會」
帶著關注聽「兩會」
帶著心聲談「兩會」的
履職風採
通過廣大新聞媒體的
筆觸和鏡頭
傳遞給社會各界幹部群眾
「兩會」熱度不減
關注持續上升
今(14)日8時
「新聞通道」
第二場「代表通道」如期而至
陳永強、多吉拉姆、鄭顯峰、曉娜姆
4位代表走上「新聞通道」
就當前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
進行及時公開回應
△請點擊全屏觀看
康定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1.全州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戰略啟動以來,康定市色龍村採取了什麼措施,取得了什麼成效?
2.下一步還有哪些工作可以進行提升?
3.今年色龍村的旅遊收入達到多少?
陳永強
康定市孔玉鄉色龍村黨支部書記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我們緊緊圍繞產業興旺和老百姓的致富開展工作。一是通過提升基礎設施、打造民宿增加接待能力、美化鄉村環境等措施,將色龍村打造成為大渡河畔的美麗宜遊的「打卡地」;二是通過發展旅遊業帶動就業,通過各類適用技能培訓後,讓當地群眾廣泛參與到酒店民宿保潔、客房、餐飲等服務行業中。
下一步,我們村的工作重點就是圍繞遊客的體驗深化擴大旅遊服務產業,第一件事就是在村裡的400多畝地裡種植花卉,打造觀光旅遊農業產業,這樣既能美化環境提升村景的品質,又能增加群眾收入。第二件事就是圍繞吃住行遊購娛打造本地農特產品牌,比如我們本地的藏香豬、土雞和原生態的犛牛肉,還有石磨豆花、酥油茶、有機蔬菜等特色食品,還要在民宿中設置刺繡、雕刻、繪畫等體驗式的非遺手工藝坊,還可以依託森林、高山、溪流資源,開發徒步線路、觀景、探險等旅遊產品。
我們色龍村從2019年5月1日開園試運營到2019年年底共接待遊客18000人次遊客,旅遊收入達到了80餘萬元,其中餐飲和本地土特產品的銷售達到了20餘萬元,由於受到省道211線的交通管制影響,我們對這個成績還是比較滿意的,隨著對外交通的進一步改善,對外宣傳的進一步加強,讓更多的人才和資本參與進來,我深信色龍的旅遊收入會更高。
甘孜州廣播電視臺記者
1.這一年稻城縣各卡鄉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方面實施了一些什麼舉措?取得了什麼成效?
2、各卡鄉的高原農特產品較為豐富,在脫貧攻堅的背景下,你們鄉是如何讓農牧民們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的?
曉娜姆
稻城縣各卡鄉黨委書記
今年我們主抓的是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和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去年我縣高質量摘帽,並且在縣委、政府前瞻性的規劃布局下,我縣貧困村與非貧困村農業農村基礎條件得到均衡提升,這也使得我們今年更有底氣和信心投身鄉村振興戰略中。我鄉緊緊圍繞「旅遊+」,實現產旅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讓我鄉群眾直接或間接的參與到了旅遊產業發展中,讓群眾共享旅遊發展的紅利。一是「旅遊+」景區資源連結分紅:享受馬幫退出、生態保護補償,實現年遞增景區門票收益分紅。二是「旅遊+」產業連結增收:發展特色農業,依託旅遊餐桌,訂單種植釀酒大麥、辣椒,養殖蜂蜜、藏香豬、藏香雞,種植高原特色苗木花卉等,農戶除直接獲取種養收益外,享受集體經濟農產品銷售二次分紅。引導群眾發展民宿餐飲、文化體驗遊等服務項目,並將產業金入股景區經營發展等,即拓寬增收渠道,又獲得旅遊分紅收益。三是「旅遊+」激發內生動力:及時掌握貧困勞動者發產業展技能、就業創業需求和培訓願望等信息,全覆蓋實施分類定向技能培訓,全鄉貧困戶戶均至少1人實現穩定就業。以黨建引領,培養黨員致富帶頭人,將優秀農村實用人才作為村幹部後備人才重點培養。四是「旅遊+」激活鄉村文化新動能:村村組建有群眾文化藝術團,作為「民俗傳承、文化傳播、政策宣講」的公共文化服務新載體,自覺參與到文化宣傳活動中、加快融入到鄉村旅遊發展,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從「向基層送文化」到」基層種文化」的根本改變,使鄉村文化藝術團成為振興鄉村的活水源頭。
發展產業促農增收是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必由之路。當然我們甘孜州各地都在依託區域優勢資源,發展特色農業,推出的農產品可謂琳琅滿目。但是在我們面前仍然面臨的一些具體問題,就是如何讓我們高原農特產品真正具有市場的佔有率和競爭力,更加有生命力和延續性。立足我鄉實際,我們也在探索中尋求發展途徑。首先,我們抓產品的品質。比如我們的蜂蜜產品,我們提供最好的蜜源,引進城市先進生產力(生產技術、人才、資源)合作進行深度加工,作開發具有SC認證,高品質農產品,這是能夠進入市場流通的基夲準入檻。其次,我們抓品牌,沒有品牌就沒有市場的佔有率。而且我們高原農產品品牌,要會「講故事、穿衣服」,故事就是為產品注入獨特的文化內涵,衣服就是產品有精緻的包裝,這樣即提升內在價值又樹立品牌形象,觸發消費者的情感,過獨具匠心的營銷策略有效地提升品牌在市場的影響力。我鄉開發的稻城印象系列「達瓦.雍」農產品,每類產品都賦予它一段寓意或傳說,經過三年的產品升級,包裝設計融合文化創意及旅遊市場元素,外表精緻、實則內涵,實現市場與口碑雙贏。最後是採取線上線下銷售。目前我鄉開通電商線上銷售平臺,線下扶貧主題餐廳體驗店,通過參與旅遊促銷活動,在機場設立專櫃來提升農產品的知名度。
四川日報、甘孜日報記者
1.結合此前召開的州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和理塘縣當前的中心工作格局,請問你對本次兩會有何期待?
2.近年來,理塘的產業發展得到了快速提升,請問下一步在產業發展、產業扶貧方面還將推進那些工作?
3.省委六次全會、州委八次全會上提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理塘在基層治理能力提升上還有哪些短板需要補齊?
鄭顯峰
理塘縣委副書記、縣長
對於2020年,我充滿期待!今年,將有一些中央、省、州的重大行動、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計劃將在甘孜掀開歷史的畫卷。我作為來自基層的代表,最關心的還是這些重大行動的在我們區域的安排部署。比如說,川藏鐵路、長江黃河流域的生態建設、鄉村振興、「10+3」的農業產業體系、「6+1」綠色現代工業體系......這些項目都關係到甘孜各地的長遠發展。今年兩會,我期待聽到州政府的具體安排部署,希望發揮好州、縣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以各項重大行動、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計劃的實施為契機,推動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理塘縣是川西北生態經濟區的大縣,是四川省幅員面積第二大縣,也是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縣。去年年底,全縣接受了「省檢」,下一步工作當中,我們將鞏固脫貧攻堅,關鍵還是在產業發展,以及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接續,把生態建設和產業富民相結合。這兩年,我們推動了「極地果蔬」品牌打造,旨在把「高海拔」變為「高品質」,「極地果蔬」豐富了「聖潔甘孜」品牌的內涵、提高了「聖潔甘孜」品牌影響力、競爭力。目前,我們的「極地果蔬」不愁銷。
如何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是擺在我們面前重大的一個歷史課題。基層治理的主體是基層的黨委政府。我個人覺得,目前藏區的基層治理,相較於內地有不同的問題。所以,應該理順治理體系,提高幹部的治理能力,做到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相結合,規範基層治理單元。
四川經濟日報、四川經濟網、四川新聞網記者
1.近年來,新龍縣頻繁發現雪豹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隨著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動物破壞莊稼,咬死牲畜,甚至威脅村民的事件逐年增加,人獸衝突愈來愈激烈,請問新龍縣如何處理好生態保護與人身、財產安全的關係?
2.發展是當前第一要務。作為生態功能示範區的甘孜,近年來在加快發展的同時,切實加強生態保護。請問如何做到二者和諧統一相得益彰、做到相輔相成合力向前?
多吉拉姆
新龍縣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近年來,新龍縣頻繁發現雪豹、金錢豹、白唇鹿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這說明一方面我縣通過不斷強化生態環境保護,使野生動物生活環境得到不斷優化。另一方面,我縣通過大力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法》、《環境保護法》使全縣群眾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的意識不斷增強。 加上,我縣以生物多樣性來分類將全縣總面積的50.6%劃為生態紅線。這些使得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快速增長,活動範圍擴大。 在偶爾發生的動物破壞莊稼,咬死牲畜這些問題。我縣採取積極動員和鼓勵的形式。 一是為莊稼安裝網圍欄,設立野生動物通道和預警機制。二是為牲畜購買意外保險。通過這兩項措施既保護生態環境又有效防止群眾人身和財產安全。
在守護碧水藍天建設生態文明新家園上我縣堅持以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初心,以跳起摸高的勇氣定目標,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治汙染,堅定不移守護碧水藍天。主要做法是用好「四大法寶」;一是抓汙染源治理、二是用數據監督質量、三是用技術手段監控點位、四是聯防聯控強力執法。通過有力整治近幾年新龍縣空氣和水質量更加優化,今年全年11個月空氣品質排名均在全省前十,空氣優良天數率達99.7%,雅礱江3個斷面水質檢測達到國家二類以上標準,全縣飲用水源地均達到國家一類標準,碧水藍天的生態狀況更加順應人民群眾的期盼。
在既要加快發展,也要加強生態保護,將二者和諧統一相得益彰,做到相輔相成合力向前。首先是認識到我們即是生態環境的核心區,又是生態修復的脆弱區,生態環境戰略地位突出。按照州委提出的「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產業發展思路,我縣堅持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綠色發展之路,大力實施「生態立縣」、「全域旅遊」戰略,通過對綠水青山的不懈保護來增加金山銀山的資源價值,切實實現保護一方環境,帶動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促進一方和諧。
甘孜日報社康巴傳媒
和甘孜州廣播電視臺
對「新聞通道」實況
進行了全程視頻直播
直播預告丨「局長(主任)通道」明早8時開啟
第二場「代表通道」新聞採訪將於明(15)日早上8時準時開啟,楊慶華、鄧薇、文建國、澤仁翁姆4位將在康定劇場會議大廳前的紅毯通道上接受州內外記者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