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ive發布用於高性能計算的新型U8系列核心IP

2020-12-04 電子工程專輯

加利福尼亞州聖馬特奧--2019年10月24日--商用RISC-V處理器IP和晶片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商SiFive公司,今天宣布了用於可擴展SoC設計的新型高性能IP產品組合。在業界首屈一指的處理器盛會Linley秋季處理器發布會上,SiFive首席架構師Krste Asanovic詳細介紹了新型SiFive U8系列核心IP以及經過SiFive優化升級的HMB2E + 解決方案。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新型SiFive U8系列核心IP

新型SiFive U8系列核心IP基於RISC-V 指令集架構,是一種超標量設計,具有可擴展的亂序流水線以及可配置的選項,供實時或應用處理器使用。SiFive U8系列微架構提供一流的能效和面積效率,以及卓越的性能,滿足客戶對SiFive的定製需求。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相較於當今市場上同類產品,SiFive U8系列微架構設計提供每瓦特超過1.5倍的面積效率和性能。SiFive U8系列核心IP多核擁有可運行Linux作業系統的內存管理單元,用以支持通用應用處理器設計。SiFive U8系列微架構可以支持用於關鍵任務操作的實時模式,並能呈現過去僅在先進工藝節點中實現的設計所擁有的高端性能。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SiFive U8系列核心IP具有可選的浮點單元、定製的指令擴展功能和RISC-V向量擴展支持,無論是在汽車、AI邊緣或終端應用程式,都可以針對目標用例進行完美配置和定製。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用於深度學習的新型SiFive IP

新型SiFive HBM2E + IP用於支持最新計算密集類型的工作負載,包括高性能計算,數據中心和邊緣AI設備中的深度學習處理。SiFive HBM2E + IP具有行業標準的接口,易於集成到新設計中,並使用可擴展的接口支持Chiplet設計和性能,從而實現了優化的CPU到內存的路徑。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SiFive HMB2E + 解決方案已通過先進的7nm工藝技術驗證,可提供高達400Gbps的內存帶寬,也就是每個引腳高達3.2Gbps的傳輸速率。與類似容量的DDR類型內存相比,HBM的堆棧屬性可實現更小的佔用空間和更低功耗,並具有更高的帶寬,這對於處理內存密集型深度學習的工作負載至關重要。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無碎片化的可定製性

隨著人工智慧在邊緣和終端的需求迅速增加,主要的增長市場對本地數據處理的效率和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數據中心加速器、汽車系統、工業物聯網和消費物聯網設備等新的特定領域設計,正迅速成為受青睞的設計範例,並且與SiFive的方法學、產品組合和專業知識完美契合。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採用基於RISC-V 指令集架構的可配置核心和開源互連來支持高性能晶片,確保定製的設計不會出現碎片化。SiFive自定義指令擴展在不影響基礎指令集架構或其他正式擴展兼容性的情況下,針對工作負載提供特定的加速功能,並受到行業標準工具(如IAR Workbench)的支持。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SiFive新的處理器核心與內存接口相結合,正是在需要特定領域應用程式處理器的高增長市場中取得成功所必需的IP組合。汽車、物聯網邊緣和終端人工智慧應用,以及數據中心加速器的設計都可以受益於SiFive Core IP和HBM2E+提供的可擴展性能和處理能力。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分析師表示:「我很高興看到SiFive的新型U8系列微架構。」 「全新的更高性能內核,特別是支持Linux作業系統的應用程式設計,使SiFive能夠進入新的市場。採用開源標準的指令集架構和互連,以及通用的行業標準和新的高帶寬內存技術,可以實現定製化,而不會出現通常與特定領域設計相關的碎片化。」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SiFive執行長Naveed Sherwani提到:「全新SiFive U8系列微架構的推出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可擴展的亂序RISC-V處理器可用於特定領域的應用,預示著基於RISC-V可配置可定製SoC設計新時代的到來。SiFive將繼續在汽車、數據中心和邊緣AI的IP和矽解決方案方面處於領先地位。」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關於SiFive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SiFive是基於RISC-V指令集架構的商業化處理器核心IP的領先供應商。在RISC-V開創者和業內資深專家組成的團隊領導下,SiFive幫助SoC設計人員縮短產品上市時間,以及通過定製的開放式架構處理器內核降低成本,同時,使系統設計人員能夠構建基於RISC-V的定製半導體,從而實現晶片優化。在全球擁有15個辦事處,SiFive獲得了Sutter Hill Ventures, Qualcomm Ventures, Spark Capital, Osage University Partners(OUP)和成為資本(Chengwei Capital)的風險投資,和華米、SK電訊, Intel Capital和Western Digital結成了戰略合作夥伴。更多信息,詳訪問官網www.sifive.com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媒體連絡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Jacky Ze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Marketing Manager for SiFive China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Jacky.ze@sifive-china.com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責編:Yvonne Geng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vOD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相關焦點

  • 成都銳成芯微加入SiFive DesignShare 項目
    wRSEETC-電子工程專輯「成都銳成芯微致力於通過協作和生態系統的開發促進IP和ASIC業務的創新,」 成都銳成芯微董事長兼執行長向建軍先生表示,「行業內對於開源硬體的需求不斷增加,由SiFive提供的DesignShare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可以讓更多的設計公司或系統公司在基於SiFive的RISC-V處理器為核心的定製化ASIC平臺架構下迅速展開創新應用
  • 依託靈活計算戰略 戴爾E系列新品發布
    而為了滿足商務用戶的虛擬化訴求,戴爾推出了新的客戶端產品組合以及靈活計算解決方案,並依託於此發布了全新的Latitude E系列新品。    2010年5月24日,戴爾在北京舉行了客戶端靈活計算解決方案,暨新一代E系列筆記本電腦的新品發布會,此次發布會的主旨在於向人們展示戴爾在軟環境和硬環境上的研發實力和變通能力,通過一系列新型解決方案和服務功能,幫助客戶簡化桌面虛擬化部署流程,使他們能夠利用更高的應用訪問能力、性能以及IT控制力進一步提高安全性。同時,最大限度的提高人力資源移動性和工作效率。
  • 沒有超級計算機,也敢玩高性能計算?
    「隨著成本的下降和應用情形的增多,高性能計算吸引了各種類型和規模的新用戶。擴展應用包括基於超級計算機的高性能計算系統、基於集群的高性能計算和高性能計算服務雲。沒有超級計算機的高性能計算很多企業和IT領導們都有一個誤解,那就是所有的高性能計算系統都是基於超級計算機的。事實上,雖然由Atos、IBM、HPE/Cray和Fujitsu等公司生產的超級計算機是很多專業高性能計算系統的核心,但一種使用更廣泛的方法是將多臺小型計算機集中到互連的集群中,以提供高性能計算功能。
  • 智能計算中心:新型「超級大腦」
    根據2017年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到2030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如今,不少地方政府和企業正在布局人工智慧計算,通過新型人工智慧晶片和新型計算方法強化計算中心這一「超級大腦」,使其算力更強、速度更快,賦予人工智慧更強勁的「爬坡之力」。
  • NVIDIA為什麼能夠在高性能計算領域獲得成功?
    • 摘要:本文將介紹GPU在工作站以及高性能計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除了新技術為傳統PC應用所帶來的新體驗,其在高性能計算領域的應用則讓很多與會者大開眼界。NVIDIA為什麼能夠在高性能計算領域獲得成功?筆者認為,這其中有三方面的因素影響。  • 標籤:NVIDIA 高性能計算 GPU  本文將介紹GPU在工作站以及高性能計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 Quadro、Titan等高性能計算產品已經轉向Volta伏特架構
    據關注顯卡硬體的外媒同行3DCenter、Beyond3D披露,NVIDIA目前的遊戲卡基於Pascal帕斯卡架構,Tesla、Quadro、Titan等高性能計算產品已經轉向Volta伏特架構。GeForce 20系列將會基於Ampere安培架構按照以往慣例,大家都在等著Volta架構進入消費級市場,但最新的確實,。
  • 高性能計算之源起——科學計算的應用現狀及發展思考
    超大規模科學計算的顯著特徵是可計算問題的規模巨大,TOP500①排名前十的超級計算機系統一般擁有千萬個以上數量的處理器核心,按照單處理器核心可處理100萬個未知量來計,這意味著可計算處理具有1萬億個自由度的複雜系統。即便如此,當今世界上計算能力最強的這些高性能計算機在那些複雜度更高的科學計算應用對計算能力幾乎無止境的需求面前,也顯得杯水車薪。
  • 萊迪思發布了五款新的適用於LatticeECP3 FPGA系列的IP套件
    2011年2月7日萊迪思半導體公司(NASDAQ: LSCC)近日發布了即可獲取的五款新的全面的智慧財產權(IP)套件,用於加速在各行業使用屢獲殊榮的LatticeECP3? FPGA系列的電子系統設計。這五款IP套件分別是PCI Express、乙太網網絡、數位訊號處理、視頻和顯示以及增值功能。
  • 「2016理論與高性能計算化學國際會議」舉行
    (COSCAR)計算化學虛擬實驗室(VLCC)主辦的「2016理論與高性能計算化學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etical and High Performance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2016, ICT-HPCC16)在重慶召開。
  • 山東精創新型高性能永磁無刷電機順利通過我會科技成果鑑定並成功...
    山東精創新型高性能永磁無刷電機順利通過我會科技成果鑑定並成功發布 2020-09-27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能源部高性能計算應用項目推動先進位造發展
    導語 11月13日,美國能源部能源創新高性能計算網站宣布,其製造業高性能計算(HPC4Mfg)專題啟動4個項目。為了深入了解其中的物理化學相互作用,並得出獲得最大熱解效率的最佳操作條件,該項目採用高性能計算對反應器進行建模。該項目將形成高效的大型熱解系統(具備約200噸/天的處理能力),可顯著減少美國廢棄塑料的積壓。
  • EPYC助推教育信息化2.0 高性能計算賦能行業變革
    烏爾姆大學的團隊測試了16款單插槽處理器後,選擇了AMD EPYC系列處理器來承擔平臺升級改造的任務。「高性能計算+」新模式 安全高校並肩先行計算性能是數據處理的決定因素,但好的產品能否落地應用的依靠的卻不僅是性能。教育信息化發展中,比計算能力更重要的就是信息安全問題。
  • 獨一無二聚光材質 索尼全新VAIO C系列發布
    前言:C系列是索尼此次發布會上,發布的一款全新系列產品。它與E系列的定位相似,都是針對85後、90後的年青朋友們的喜好,而設計的時尚產品。不過定位上,C系列略高於E系列,主要體現在價格和配置方面。C系列在外觀設計上,最大的突破是首次採用了新型的聚光材料,(僅限於橙色、綠色、粉色機型),無需藉助任何電源或者是螢光儲能材料,既可讓機身散發出亮麗的炫彩光線。新材料不僅保證了外表上的閃耀炫彩,而且其用於筆記本外殼的結構強度毫不亞於傳統筆記本上常見的鋁鎂合金。
  • 航天新型高性能材料大匯總及最新研究進展
    2013 年,加拿大肯聯公司推出的Air Ware 系列第三代鋁鋰合金已用於空中巴士公司的A350、龐巴迪公司的C 系列飛機以及F-16、F-18 等軍用飛機,組織模式如圖1 所示[3]。美國航空界將這種新材料稱為「超級合金」,被美刊評為2013 年航空十三個重大事件之一。第三代鋁鋰合金在添加鋰元素時,更加注重合金強度與疲勞裂紋擴展性能之間的平衡。
  • Hexcel發布新型3D列印聚合物材料
    因此,複合材料公司Hexcel發布了一種用於3D列印的新型導電聚合物基碳纖維複合材料,用於幫助用戶減少昂貴的後處理環節,交付「可立即投入使用」的組件。Hexcel的航空航天添加劑研究始於2016年,當時它在英國達克斯福德開設了一個新的研究中心,旨在為航空和工業市場開發新型複合材料。
  • 業納發布新型雷射透鏡 用於PCB大批量生產
    原標題:業納發布新型雷射透鏡 用於PCB大批量生產   在使用超短雷射脈衝生產電子
  • CPU遭遇瓶頸效應 GPU催熱桌面高性能計算
    曙光「星雲」超級計算機的發布無疑成為了近期高性能計算集群(HPC Cluster)領域的亮點。超級計算機作為一種並行計算的實現方法,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的科研力量。而異構CPU+GPU (曙光星雲由Intel X5650 + NVIDIA Tesla C2050組成)的組合也愈發的火熱。
  • 精英齊聚燕京 共繪U8啤酒新篇章
    沒錯,這款啤酒到現在上市剛剛一年,它也是曾經創下了京東商城2分鐘銷量突破百萬的奇蹟,可以說燕京u8是2020年啤酒新品中當之無愧的「翹楚」。聽說在咱們赤峰乃至整個燕京啤酒東北銷售大區,燕京U8幾乎成了酒桌上的新寵,一起來了解一下。
  • 曾慶存院士:中科院地球系統模式,自研巨系統大規模高性能計算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戰略計算機計劃」、「高性能計算和通訊計劃」、「加速戰略計算計劃」、「先進計算設施夥伴計劃」等一系列戰略計劃的推出,引出了高性能計算這個炙手可熱的學術研究方向。其作為一門學科,核心之一是建立地球系統動力學模式的模擬研究。
  • AMD大角星現身:或為Vega核心的專業卡
    AMD曾宣布RDNA架構和GCN架構還會繼續共存一段時間,其中RDNA用於遊戲卡,GCN架構的Vega則轉向工作站、伺服器、高性能計算系統等的專業卡。  Linux顯卡驅動中已經出現Arcturus的身影,加上Navi核心的RX 5700系列剛剛發布上市,大角星似乎不會是Navi核心的繼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