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奔馳都放棄了,氫燃料電池車還有沒有未來?

2020-11-22 易車網

文| 騰馬丁博士

車圖騰出品,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 ● ●

近日,梅賽德斯-奔馳正式宣布取消開發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計劃。

氫燃料電池一直被認為是「終極能源」,戴姆勒(梅賽德斯-奔馳母公司)在過去30多年來曾致力研發,以實現零排放汽車的目標。不過,氫燃料電池乘用車近期正式被奔馳放棄,原因是成本過高——製造一臺氫燃料電池車的成本大約是同類電池電動車的兩倍。

奔馳不是第一家退出氫燃料乘用車賽道的車企,前不久大眾、本田均表達過對氫燃料電池車未來的質疑和擔憂。但與此同時,以豐田、寶馬、現代為首的車企仍在「豪賭」氫燃料,堅定不移地加大研發。

與電動化「一邊倒」的格局截然不同,氫燃料,已經呈現出兩極分化的鮮明態勢。

氫燃料電池車,到底是不是未來?


▌「三角聯盟」因錢分手?

奔馳此舉,是氫燃料電池車熱度衰減的一個顯著標誌,但絕不是最初的端倪。

隨著項目的終止,奔馳也將停產其目前唯一的燃料電池車GLC F-Cell,該車型是在2013年與福特和日產合作開發的。在三家公司的分工中,奔馳是唯一的汽車製造商。


事實上,這個「三角聯盟」早就分崩離析。

2018年6月,日產-雷諾-三菱聯盟宣布凍結2013年與戴姆勒、福特籤署的燃料電池車、商用化計劃。理由是燃料電池車開發耗資巨大,聯盟難以同時開發多項技術,決定將未來經營資源集中用於純電動汽車的研發。

根據「三角聯盟」當初的規劃,會再2017年發布一款面向大眾市場的氫動力汽車,但是出現「跳票」,福特首席技術官拉吉-奈爾對媒體說「計劃發生了變化」。此後,福特方面很少公布相關信息。

日產、戴姆勒在不到一年時間內相繼退出氫燃料電池的研發,一個理由是「成本太高」,一個理由是「資源集中用於純電動」,這不能不使人聯想到兩家公司糟糕的財務狀況。


戴姆勒財報顯示,2019年,公司全年總銷量為334萬輛,幾乎與2018年的335萬輛持平。但是,由於「排放門」巨額罰款,戴姆勒各項財務指標十分拮据,2019年息稅前利潤僅為43億歐元,下滑約61%;淨利潤為27億歐元,下跌幅度達到64%;自由現金流下滑51%。

日產汽車在戈恩「出逃」之後動蕩不止,也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經營。2019財年前三個財季(2019年4月-12月),日產汽車營業利潤543億日元,相較2018年的3137億日元下滑82.7%,淨利潤為393億日元,相比2018年為3167億日元,暴跌87.6%。

▌令人頭疼的高成本

上個月,大眾汽車公布了氫燃料和蓄電池式純電動的技術路線圖,並且認為蓄電池才是未來。而早在2019年10月,本田宣布無限期擱置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這意味著,全球前十大車企,放棄(或部分放棄)氫燃料電池的已有三家。

高成本,是氫燃料車發展的一大掣肘,大家可以通過下面的圖片了解下氫燃料電池汽車與電動車的成本對比:


在氫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中,燃料電池系統的造價約佔總成本的三分之二,還要加上其他氫氣儲存和配件成本。

當然,還有基礎設施。

2017年的數據是,建設一個日加氫能力200公斤的加氫站約為1500萬元左右(不含土地),一輛小轎車加1公斤氫可跑100公裡,投資回報率非常低。


此外,有數據顯示,在美國加州,一輛氫燃料城市公交價值在120萬美元,相比之下,一輛普通的老式柴油動力公交車價格約為25萬美元;一輛天然氣動力城市公交約30萬美元;一輛電動城市公交約50萬到80萬美元之間;一輛混合動力城市公交大約55萬美元。


▌中國對日本的勝利?

不管是戴姆勒還是日產、本田、大眾,凡是放棄氫燃料的,都有部分原因是資金壓力——電動化轉型尚且艱難,氫燃料便難以顧及。

此前,大眾汽車CEO赫伯特·迪斯曾表示,最初預計電動化轉型將耗資200億歐元,但照目前情況來看這一金額還不夠。

對比當下氫燃料車與電動車的各維度現狀:

市場規模:2019年我國純電動車銷量85.3萬輛,保有量300多萬輛;2019年氫燃料電池車銷量只為3018輛,不到純電動車銷量的零頭。

基礎設施:2019年中國充電樁總數已達122萬個,公共充電場站保有量達4.8萬座,已經實現全國全覆蓋。對比之下,截至2019年底,全國累計建成61座加氫站,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山東、遼寧,未實現全國覆蓋。

美國的情況與我國類似。

根據加州燃料電池合作夥伴組織(California Fuel Cell Partnership)的最新數據,目前美國共有8285輛燃料電池汽車,而美國純電動車的累計銷量,早在2018年就超過了100萬輛。

這是否意味著,這場由中國市場導向的電動化大潮,已經對日本主導的氫燃料電池發展宣告了初步勝利?

目前,日本的氫能及氫燃料電池專利全球居首,已涉及制氫、儲氫、燃料電池電堆和關鍵配件等全產業鏈。在已公開的燃料電池專利中,日本豐田居首位。


(豐田Mirai)

一組對比數據是,在新能源技術路線上,日本從1974年開始押注氫燃料,累計投資了超過150億美元(約1050億人民幣)。而中國工信部有關人士表示,截止到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投資累計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

從目前全球車企的乘用車技術規劃來看,純電動已經成為了主流的、不可逆轉的趨勢,就連執著於雙擎混動與氫燃料的豐田,也已經全面開啟純電動的轉型。

統計顯示,2019年,全球範圍內燃料電池乘用車儘管增長了90%,但銷量僅有7500輛。其中,豐田Mirai銷售2407輛,比上一年微增27輛;現代Nexo銷量為4818輛,打敗了豐田Mirai成為燃料電池銷冠。


如今看來,韓國作為2019年全球最大燃料電池單一市場,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引起人們關注的燃料電池乘用車市場市場了。

▌氫燃料重卡是未來?

值得注意的是,在奔馳放棄氫燃料乘用車的同時,戴姆勒宣布與沃爾沃聯合開發燃料電池重卡。

這意味著,作為歐洲最大的兩家商用車企業——戴姆勒與沃爾沃聯手入局,將補齊氫燃料產業鏈的短板。


(全球燃料電池重卡第一梯隊)

目前來看,重卡是最適氫燃料電池落地應用的領域。相比純電重卡,重卡運輸業務載重量大,需要的能量密度更大,氫燃料電池比電池更有優勢。目前純電動重卡續航能力大多集中在 200-300 公裡, 而燃料電池重卡續航普遍能夠達到 400 公裡以上。同時,相比氫燃料乘用車,重卡線路相對固定,沿途建設加氫站(遠離居民區)可降低事故風險。


日前,佛吉亞集團執行長Patrick Koller撰文指出,燃料電池車和純電動車將共存於不同的應用領域,燃料電池技術由於其優越的總體性能、更大的續航裡程及更短的存儲動力時間,特別適合商用車和輕型商用車。

「根據我們的估計,到2030年,超過30%的重型車輛和20%的城市公共汽車將使用氫能。」Patrick Koller表示。

2020 年 3 月 4 日 ,尼古拉(Nikola) 宣布,將登陸納斯達克上市,目前估值約 33 億美元。業內人士預計,這家定位於做零排放商業運輸領域領導者的玩家,一旦上市成功,將會成為全球首家上市的氫燃料電池重卡整車企業。


相關焦點

  • 奔馳大眾本田放棄氫燃料乘用車,中國的2萬億擊敗日本的1千億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戴姆勒集團的梅賽德斯-奔馳,正式終止氫燃料電池乘用車計劃,因為生產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成本太高,大約是同樣規格的蓄電池式的純電動汽車成本的兩倍。但, 這不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家宣布放棄氫燃料乘用車的整車企業了,而上個月,大眾汽車公布了氫燃料和蓄電池式純電動的技術路線圖,並且認為蓄電池才是未來,具體情況下圖所示:而早在2019年10月,來自最積極推動氫燃料電池的國家的車企,本田宣布無限期擱置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
  • 有理有據,大眾為什麼不感冒氫燃料電池車?| 技術
    豐田汽車不但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面向家用車市場的量產版氫燃料電池車Mirai,去年還把這款車升級到續航裡程更長、空間表現更好的第二代產品,新車也將於今年正式上市銷售。   緊隨豐田的腳步,現代汽車則在2018年推出首款氫燃料電池SUVNexo,並且也進入了銷售市場。至於以技術聞名的德國車企方面,奔馳與寶馬也都有涉獵氫燃料電池車的計劃。
  • 奔馳宣布終止開發氫燃料電池乘用車
    4月23日消息 據外媒electrek消息,奔馳母公司戴姆勒日前宣布,正式終止氫燃料電池乘用車開發計劃。戴姆勒承認氫燃料汽車製造成本太高,大約是同等電池電動汽車費用的兩倍。儘管30多年來,該公司一直致力於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以實現零排放汽車的願景。
  • 氫燃料電池不是電池,但氫燃料電池車是電動車
    文/阮錦程很多人覺得,氫燃料電池車不是未來方向,電動車才有發展前途。因為加氫非常麻煩,而且氫氣還會爆炸,而鋰電池未來存儲密度提高了以後,完全可以替代燃油車。本田Clarity Fuel Cell燃料電池車問題是,電池這事情挺麻煩的,鋰電池存儲密度已經搞了幾十年了都沒有本質提高。其實我也想手機充一次電可以用一個星期呀,但這是理想。
  • 成本太高,為什麼豐田不願放棄高氫燃料電池?
    編者按:氫燃料電池真的有前途嗎?從商業角度看,似乎燃料電池已經走入死胡同。成本太高,供應鏈欠缺。但豐田沒有放棄,它還在繼續研究。本文原標題Electric Cars Are All the Rage. Then Why Does Toyota Continue to Invest in Hydrogen?。
  • 奔馳GLC F-CELL燃料電池車,國內首發
    奔馳GLOC-CELL的燃料電池車正式在日本國內亮相,這輛車是全球首個將燃料電池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一體化的新能源車型,此前的進給車在2017年法蘭克福車展上發布,2018年底,奔馳GLOC F-CELL燃料電池車在德國交付,這次也是在國內首次公開,作為奔馳首個氫燃料電池的動力量產模型,是根據通常版
  • 分享GLC氫燃料電池車測試生產全過程
    隨著戴姆勒-奔馳的首款GLC F-CELL SUV在第67屆法蘭克福車展亮相之後,戴姆勒公司公開了這款注氫式氫燃料電池車在未來投入生產前的多項測試過程。氫儲存在碳纖維罐體中,儲存量為4公斤。這組配套的鋰電池組可以提供大約50公裡的續航裡程。當氫燃料加滿時,最大續航裡程可達500公裡。簡單地理解,就是燃料電池組中氫氧發生化學反應,在電池板上產生電動機所需的電能。這款GLC 所採用的燃料電池體積比之前的任何版本要小30%,儲氫罐可以輕易地布置到發動機艙。
  • 為什麼氫燃料電池汽車還沒有成為主流?
    1999 年東京車展,本田展示了 FCX 概念車型 | wikipedia2009 年,奔馳、本田、豐田等車企紛紛入局氫燃料電池汽車,據統計,僅一年時間,就有究其原因,氫能源在產業化過程中並沒有獲得足夠的發展,對於能源方面的技術還不夠完善。首先,氫燃料電池車對充能基礎設施的需求較高。如果我們拿電動汽車來對比,電動汽車在外可以用快充樁充電,在家可以使用慢充樁,但氫燃料電池汽車只能在加氫站充能,如果基礎設施沒有成大規模分布,那麼對於人們出行都成了難題。
  • 奔馳GenH2氫燃料電池概念車正式發布
    日前,邦老師從官方獲悉,梅賽德斯-奔馳正式發布了全新氫燃料電池概念車——GenH2。按照計劃,新車將在2023年啟動客戶測試,有望於2025年實現量產。奔馳GenH2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採用了氫燃料電池系統。值得一提的是,新車的氫燃料非氣態氫,而是能量密度更高的液氫。
  • 正要進入量產,奔馳氫燃料電池車GLC Fuel Cell無偽裝路試中
    氫燃料電池車(Fuel Cell)被視為真正解決碳排放的環境衝擊的終極環保車型,它也是各主流大廠兵家必爭,奔馳旗下的環保副牌EQ,除了推出純電動車,也同步開發氫燃料電池車,品牌首部作品GLC F-Cell最近被拍到毫無偽裝在斯圖加特街頭路試,這也意味GLC F-Cell即將量產,明年將正式推到全球市場
  • 明年上市 奔馳B級F-CELL燃料電池車發布
    [汽車點評網 新聞]  近日,奔馳發布了B級F-CELL燃料電池車。據悉這款車將在今年年底實現量產,並將於明年年初在歐洲和美國上市銷售。奔馳B級F-CELL燃料電池車  奔馳B級F-CELL動力系統的性能要比2.0L發動機要好,而且油耗也相對較低
  • 氫燃料電池車發力的車企,現在都怎樣了
    在亞洲,尤其是韓國,政府在各層面支持氫燃料電池車,從政府要員到城市交通建設都有支持的動作。在歐洲,法國新成立一家專注於氫燃料電池系統的合資公司,而我們國內也有很多動作都在進行中,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吧!▎氫燃料電池汽車有大動作在日本,松下在大阪建造「H2 Kusatsu Farm」氫氣站,為其工廠內所使用的氫燃料電池叉車提供氫能源。整套系統每天可滿足兩臺燃料電池叉車運行,可以在約3分鐘內加滿氫。
  • 梅賽德斯-奔馳GenH2卡車:能跑1000公裡的氫燃料電池卡車來了!
    從事氫燃料技術數十年的戴姆勒公司正在開發一種燃料電池半掛車,每輛燃料車的行駛裡程可達1000公裡,並正在開發新一代電池卡車。戴姆勒公司還推出了梅賽德斯-奔馳eActros LongHaul,這是一款電池驅動的短途和中程卡車,充電一次可行駛約500公裡。eActros將於2024年投產。這兩款卡車都採用了戴姆勒新的ePowetrain模塊化平臺,以幫助降低成本。該公司表示,這款車型將首先在歐洲發售,不過北美和日本的版本將在大約同一時間推出。
  • 奔馳B級F-CELL燃料電池車技術介紹
    關鍵詞:   奔馳   燃料電車   新能源 梅賽德斯-奔馳首款量產燃料電池車:新款B級F-CELL燃料電池車終於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
  • 本田氫燃料電池車
    鋰離子電池用於存儲燃料電池堆產生的電能。在起步或加速等需要較大驅動力時,鋰離子電池和燃料電池堆為電動機提供電能。同時,減速時回收電能。高壓儲氫罐鋁襯裡氫氣罐可承受70MPa內部壓力。緊湊的結構與V6發動機體積相似創新科技使燃料電池堆更加緊湊,燃料電池堆和集成動力總成的尺寸與普通V6發動機相仿。集合了燃料電池堆、FC升壓轉換器、動力控制單元、電動空氣壓縮機、氫和空氣的供給系統等。
  • 氫燃料電池的優勢和成本問題解析
    日本兩大車企豐田和本田也相繼宣布,將於2015年開闢新的「戰場」——將其開發的燃料電池車正式推向市場,每款產品計劃年銷量為1000輛。氫燃料電池一夜之間重回大眾視野。而現在國內傳統車才150g至160g,它比傳統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還高。」幹頻表示。 所以在上汽研發團隊眼裡,特斯拉沒法起到顛覆整個汽車行業的作用,它還不足以擔當這個重任。在上汽的計劃表中,顛覆整個汽車行業的未來汽車,還是氫燃料電池汽車。
  • 氫燃料電池真沒有未來嗎?未必,又一大品牌有了大動作
    對許多消費者而言,電能車款的發展在數年前,很可能還是如同口號般的存在,如今已經是各大品牌積極搶攻的未來大餅,全球各大市場多數在法規與政策的發展方向上,也都朝向電能化發展,減少車輛對於石化燃料的需求;作為全球前 5 大汽車集團之一的現代集團,同樣積極在電能車款領域上發展,除了目標在 2025 年達成電動車年銷
  • 純電動與氫燃料電池 誰是新能源的未來
    3、抗低溫性能優異,電池不衰減:純電動卡車在使用過程中難以避免電池衰減問題,而且在低溫環境下電池衰減更厲害,這也是純電動卡車一到冬天續航裡程減少的原因,而氫燃料電池則沒有這個問題,極大提高了低溫環境作業效率。
  • 氫燃料電池車普及還需要多長時間?
    你除了看到類似加油站的加氫機,還看到「科普開放日」橫幅入口的門,任何遊客都可進去參觀關於氫燃料電池的原理和規劃。相比之下,我們更關心加氫本身。當天是下午3點多,正好有一輛燃料電池物流車進站在加氫,大概5分鐘才加完。和加油站不同的是,加氫機按公斤計費,而不是用升做單位。但由於加氫針對的是公對公服務,所以你在機器顯示屏上看不到單位價格,也沒有個公開的定價標準。
  • 什麼是氫燃料電池_氫燃料電池汽車原理
    進入70年代以後,隨著人們不斷地掌握多種先進的制氫技術,很快,氫燃料電池就被運用於發電和汽車。  大型電站,無論是水電、火電或核電,都是把發出的電送往電網,由電網輸送給用戶。但由於各用電戶的負荷不同,電網有時呈現為高峰,有時則呈現為低谷,這就會導致停電或電壓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