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腫瘤消失之謎

2020-11-30 生物谷

雖然很難相信某些癌症奇蹟般地消失了,但是的確發生了這樣的事。目前已經報導了超過1000例腫瘤患者的腫瘤自發消退。

最早的1例有文字記載的病例是14世紀後期的1例骨肉瘤患者,該患者在經歷了一次嚴重的細菌感染後腫瘤消失。在19世紀後期,William Coley發現,發熱會使腫瘤退化。於是他發明了一種細菌疫苗(Coley疫苗),並成功讓很多患者的腫瘤縮小。

已經發現癌症患者在感染後腫瘤會縮小,那麼這種效果是刺激免疫系統引起的嗎?

其實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在過去的70年,已經在各種癌症中報導了腫瘤自行消退的病例,特別是在黑色素瘤、腎細胞癌、成神經細胞瘤和某些血癌中。雖然有很多這樣的病例報導,但是目前我們仍不確定其中的機制。

腫瘤自行消退的一個可能原因是機體啟動了針對腫瘤細胞表面特定抗原的免疫應答。來自黑色素瘤中的某些病例顯示在腫瘤內部有極高的免疫細胞,這種現象可能是支持這種的觀點的證據。

另一例有趣的病例是,一例腎細胞癌患者經手術切除了部分腫瘤,剩下的腫瘤發生了自行消退。一種解釋是手術後的局部免疫反應阻止了腫瘤的生長。

眾所周知,腫瘤的在基因層面和行為方面差異性極大,因此造成腫瘤在相當一部分患者中無法抑制的進展,同時在有些患者中也會發生自行消退。

成神經細胞瘤是一類罕見的兒童,這類癌症可能對我們認識癌症自行消退能提供一些提示。每年英國有100名兒童被診斷為成神經細胞瘤,但是根據患者的年齡不同,疾病的進展差異十分大。18個月大以下的這類兒童患者的腫瘤在經過治療或不經過治療的情況下回自行消退(1型患者)。但是大於18個月兒童患者需要加強型的治療,並且只有40-50%的生存率(2型患者)。

研究者發現,1型成神經母細胞瘤的基因變異情況與2型成神經母細胞瘤差異十分大。例如,1型成神經母細胞瘤患者的腫瘤細胞有很高水平的TrkA(一種細胞受體),TrkA可以啟動腫瘤細胞的自殺行為。相反地,2型成神經母細胞瘤有更水平的TrKB,這會使得腫瘤細胞具有更高的侵略性。

另一種解釋是:1型成神經母細胞瘤的端粒酶水平更低,而2型成神經母細胞瘤的端粒酶水平更高。端粒酶控制細胞可以分裂的次數。1性成神經母細胞瘤的端粒酶很短又不穩定,很容易啟動自身死亡程序。

雖然腫瘤自行消退的準確機制還未知,在某些特定基因譜的患者中刺激強有力的免疫反應可能是重要的原因。(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體內T細胞「警察」記憶之謎揭示
    雖然活化的CD8+T 細胞能高效殺滅病毒感染的細胞以及腫瘤細胞,但其發揮效應後,極少數T細胞存活下來,而存活下來的就成為了記憶性的T細胞,等再次遇到同樣的病毒或腫瘤細胞時,T細胞便能夠迅速將它們清除,從而在機體抗腫瘤和抗感染免疫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 《奇蹟暖暖》消失的石碑之謎答案介紹 消失的石碑之謎答案分享
    導 讀 奇蹟暖暖消失的石碑之謎答案是什麼?
  • 研究揭示體內T細胞「警察」記憶之謎
    雖然活化的CD8+T 細胞能高效殺滅病毒感染的細胞以及腫瘤細胞,但其發揮效應後,極少數T細胞存活下來,而存活下來的就成為了記憶性的T細胞,等再次遇到同樣的病毒或腫瘤細胞時,T細胞便能夠迅速將它們清除,從而在機體抗腫瘤和抗感染免疫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 瑪雅人是如何消失的,瑪雅文明之謎
    瑪雅文明之謎瑪雅文明是世界重要的古文明之一。瑪雅人擁有高超的建築藝術水準、獨特的象形文字,在數學和天文學等方面有極高成就。然而,瑪雅文明的來源卻依然被濃霧籠罩。一個國際科研小組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提出,瑪雅文明並不是瑪雅人獨立創造的文明,而是可能源自多種文化的交流融合。
  • 瑪雅人消失之謎有發現
    瑪雅人消失之謎有發現(分享作品)花卷看美圖創造了燦爛文明的瑪雅人突然失蹤,確實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謎團,畢竟一個如此發達的文明突然在「一夜之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這是千百年年科學家一直想要解開的謎底!瑪雅人消失的足跡很是奇怪,好像是集體消失了一般,更讓人感到疑惑的是,瑪雅人對於自己的消失好像是早就料到了一樣,因為科學家最早在瑪雅遺址的石壁上就看到了瑪雅人留下的預言。
  • 黃波團隊揭示體內T細胞「警察」記憶之謎—新聞—科學網
    雖然活化的CD8+T 細胞能高效殺滅病毒感染的細胞以及腫瘤細胞,但其發揮效應後,極少數T細胞存活下來,而存活下來的就成為了記憶性的T細胞,等再次遇到同樣的病毒或腫瘤細胞時,T細胞便能夠迅速將它們清除,從而在機體抗腫瘤和抗感染免疫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 村莊離奇消失之謎
    (王光謙)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離奇的村落消失案到現在都是未解之謎,在歷史中有有四次村落離奇消失案,中國就佔了兩次福建省晉江市深滬鎮坑邊村的畲下村在100多年前,村內有1000多名謝姓及少數張姓和黃姓村民。
  • 破解「丁達爾現象」消失之謎
    原標題:破解「丁達爾現象」消失之謎   因為對教科書中內容「存疑」,東城區景山學校高三學生劉雨鑫探究起了老師的這句話激發了我的鬥志,於是我開始研究「丁達爾現象」消失之謎。因此,我基於本實驗結果做出猜想:膠體丁達爾現象的實驗現象受照射光源影響,且在膠體與入射光源顏色互為互補色時,丁達爾現象因色光被膠體吸收而消失。   為進一步驗證猜想,我又對橙黃色的納米銀、紅褐色的氫氧化鐵膠體進行了相同的實驗,當我用橙黃色的補色——藍色雷射筆照射納米銀溶膠,用綠色雷射筆照射氫氧化鐵膠體時,丁達爾現象同樣消失了,這說明我的猜想是正確的。
  • 美洲最古老的未解之謎!116人眨眼間消失!羅阿諾克村之謎
    人類歷史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歷史未解之謎1590年發生在美洲大陸的羅阿諾克拓居者憑空消失事件,是人類史上重大未解之謎之一,這個謎團至今都還困擾這美洲大陸的人們。印第安人部落無人的寂靜之村當時的英國軍隊詳細的記載了這起神秘失蹤事件:「當軍隊來到拓居者村莊時,天色已經黑了下來,全村各家各戶的大門敞開著,
  • 科學家揭示蝗蟲聚群成災之謎
    聊點科技【科學家揭示蝗蟲聚群成災之謎】究竟是什麼讓蝗蟲聚群成災?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康樂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鑑定出一種由群居型飛蝗特異性揮發的化合物——4-乙烯基苯甲醚(4VA),被認為是導致飛蝗聚群的關鍵性群聚信息素之一。該發現使對蝗蟲的綠色和可持續防控成為可能。康樂介紹,「我推測,其他蝗蟲屬種,比如沙漠蝗,或許它的群聚信息素不是4VA,但這一研究框架同樣適用。」
  • 一個消失的女飛行員和一些未解之謎
    兩個月後,她在駕駛這架飛機飛越太平洋的途中消失。攝影:Albert Bresnik        7月24日是阿梅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的生日,在她誕辰119周年之際,我們搜集了幾個著名的未解之謎,以此對她表示紀念。如果你恰好知道以下這幾個未解之謎的答案,別忘了告訴我們。
  • 揭開尼安德特人消失之謎(組圖)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第A01版:要聞 · 廣東報告輸入性疑似病例 · 與時間賽跑 · 李英傑會見  科技部領導 · 留下深情足跡 · 抓重大項目扶龍頭產業 · 最高氣溫升到30℃ · 株洲高架橋坍塌  24輛汽車損毀 · 揭開尼安德特人  消失之謎
  • 太陽風「輕語」揭示其身世之謎
    近日,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在咆哮的太陽風背後,「聽」到一些微小的聲音,揭示了這些太陽風的身世之謎。研究人員懷疑,太陽風中的等離子體波可能是太陽風「加熱」的原因。正如氣壓波動會引起颳風,風會吹動海洋翻湧。電場和磁場的波動也會導致波穿過由電子、質子等其他帶電粒子組成的氣團,這些帶電粒子組成的等離子體從太陽飛馳而去。
  • 什麼是未解之謎?
    在下面我們試著用中國人的思維邏輯(常規思維邏輯)來看「未解之謎」是怎麼回事?1、知而且識之的我們把它稱之為科學,因為這類情況我們可以進行學術證偽,例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等,西方文化曾經為此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 地球大陸之謎:板塊碰撞中消失的地殼去哪了?
    第七大陸神秘南極洲 暗藏八大未解之謎  南極洲是人類最後到達的大陸,也叫「第七大陸」。位於地球最南端,土地幾乎都在南極圈內,四周瀕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緯度最高的一個洲,同時也是跨經度最多的一個大洲。總面積約1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9.4%,位於七大洲面積的第五位。但就是在這片人跡罕至的神秘大陸,有著太多令人費解的謎團!
  • 復活節島石像之謎,復活島的罪魁禍首
    復活節島石像之謎《在世界未解之謎》一書中有寫過。一般人們對於復活島石像的謎團猜測在於島上的石像是如何建立的。
  • 腦科學日報:Science子刊揭示嗜酒成癮之謎;老年聾的真正原因
    全球獨一無二的資料庫,揭示人類和130種哺乳類動物大腦連通性守恆!來源:腦友記BrainUp以色列的研究人員對大約130種哺乳動物的大腦進行了先進的擴散MRI掃描,生成了一個全新的、全球獨一無二的資料庫。這項史無前例的研究,旨在調查130種哺乳動物的大腦連通性。
  • 火星探索圓滿完成,火星大氣消失之謎,終於有了答案!
    火星雖然是一片荒蕪之地,但是縱觀太陽系的其他行星,火星和地球最像,也是最適合人類的一顆行星!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簡稱為MAVEN,這項任務就是為了探明火星大氣的演化,大氣的成分以及火星大氣和太陽系的關係,通過高精度儀器的測量發現,火星大氣消失之謎,根據計算機建模發現火星在遠古時期,或許存在著厚厚的大氣層,只不過現在這些大氣層都慢慢消失了,而消失的原因竟然是這個!
  • 張志斌/劉志博/邵峰等揭示細胞焦亡在腫瘤免疫方面的全新功能
    該研究組曾於2016年在Nature發文報導GSDMD的膜穿孔活性,揭示細胞焦亡的分子機制【3】。之前的研究表明GSDME的啟動子在多種癌症細胞中被甲基化,這一表觀修飾抑制了GSDME在癌細胞中的表達【7】。這一觀察讓作者推測GSDME可能抑制腫瘤生長。
  • 未解之謎:百慕達三角
    從古至今,歷史總是充滿著許多神秘的未解之謎,源於人類的好奇,我們在不斷探索這些謎團,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人們找到了重新破解這些謎團的新線索,新的發現不斷浮出水面,前人的推斷陸續被證實或者推翻,不管真相如何,隨著時間的流逝,神秘的面紗終將一層層被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