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科技現代化的今天,製造任何產品所需的時間都不會太長,製造一臺汽車,只需要幾分鐘時間,而製造一架大型飛機,也不過一兩個月就能完成。但即便如此,現代製造高科技產品的成本,並沒有因為科技的進步降低。反而水漲船高,成為真正的天文數字。
就拿美國的F-35戰鬥機來說,F-35戰鬥機是美國研發的第五代戰鬥機,具備極強的隱身性能,單機作戰能力是四代戰機不能比的。該機的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曾聲稱,製造一架F-35戰機,只需4天時間!一條生產線年製造飛機數量,在100多架左右。放眼全球洛馬公司的飛機製造能力,已經是前無古人了。
但即便如此,F-35戰機的成本價仍然高達8000萬美元!美軍自己採購價為1.5億美元,對外售價則在2億美元之上。為什麼飛機這麼好造,價格還如此之高呢?我總結了兩點原因,供大家參考。
第一全球參與製造,利益鏈實在是太長。對於F-35戰機的製造,很多軍迷不知道的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只負責組裝,這款戰機幾乎所有零部件的製造,則由全球330家企業完成。這些企業中既有美國本土科技公司,也有英國、德國這樣的盟友公司,更有印度、土耳其這種準盟友公司。
這些公司各負責製造某一部分零件,只需做好自己分內工作即可。這樣一來,一架F-35所需的30萬個零件,分攤到每一家企業頭上,也就沒有多少零件需要製造,再加上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供零件圖紙,因此每家公司並不清楚自己負責製造的零件,在F-35上是怎麼使用的。
也正是因為參與的企業太多,每家企業都要拿走相應的酬勞和利潤,所以F-35戰機的製造成本才居高不下。但相比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自己製造零件、自己組裝,顯然全球參與製造這個模式,給他們帶來的利潤更高。
第二,運輸成本太高,需要在各大洲建立生產線。目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全球的F-35生產線共有三條,分別是美國沃斯堡工廠、日本的三菱重工小牧南工廠和義大利卡梅裡組裝中心。三個工廠分別負責處理美國、歐洲和亞洲F-35戰機訂單。
考慮到當下,美國F-35戰機購買國基本就在這三個大洲內,所以美國無需建造第四工廠消化新的訂單。但已經建好工廠的所有成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不會自己承擔,相反,他們必然會將成本加到飛機單價中去,這也是F-35報價如此離譜的另一個原因。
洛馬公司之所以「走到哪,廠子建到哪裡」,主要是為了省出來運輸成本,一架F-35戰機的運輸成本太高,長期成本來看,還不如在購買國所在大洲修建組裝工廠合適。當然這也很符合資本公司的運作規律,儘可能降低產品製造成本。
最後,關於F-35戰機的製造,很多人一定會有一個疑問,全球參與製造F-35,那美國製造五代機的技術,是否會洩密?我認為不會,首先每架F-35的組裝、調試還是在洛馬公司完成。其他公司只是負責製造飛機某一部分而已。
其次,洛馬公司將F-35戰機零部件外包,核心零部件製造必然還在美國才對。這樣一來,相當於核心機密還在美國人自己手中,並沒有外洩。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估計就是這個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