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兩會 | 保底線、穩基盤,汽車業爭做優等生

2020-12-05 第一電動網

淺夏五月,萬物蓬勃。

這是一次特殊背景下召開的全國兩會,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引發全球經濟動蕩,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並進入常態化,社會經濟逐步復甦,但薄弱環節尚存;這是一次具有特殊意義的全國兩會,除了疫情的偶發因素外,今年還是既定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的決戰之年。


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這份不同以往的政府工作報告,釋放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信號。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無論是穩就業、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還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都與汽車業息息相關。那麼,汽車業將如何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精神,擔當起「保底線」的「主心骨」,挑起「穩基盤」的大梁?

減稅降費與金融支持 為市場主體減負賦能

加大減稅降費與金融支持力度,成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核心亮點。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年將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

去年,製造業增值稅稅率下調3%,汽車行業受益其中。今年,政府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其中免徵公共運輸運輸服務增值稅等舉措,將使汽車行業繼續直接或間接獲益。事實上,今年以來,為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市場波動,新一輪減稅降費政策的相繼落地已再次惠及汽車行業。如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等。

今年,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和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聯名提出的車輛購置稅改為中央地方共享稅和消費稅徵收從生產環節後移至銷售環節的建議引發熱議。建議中提到,在近兩年車市整體下行及疫情壓力下,為促進汽車消費,中央多次提及放寬限購,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各地政府的積極性卻冷熱不均,其中汽車行業稅收制度成為地方提振汽車消費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重要障礙。全國政協委員、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建議,精準降低製造業稅費負擔,包括簡併增值稅稅率,逐步下調一般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取消對普通汽車徵收消費稅等。不可否認,稅權的科學轉移和下放,在進一步激活和挖掘市場潛力的同時,也將有效緩解和改善因稅制不合理而引發的行業亂象。

除了減稅之外,一系列降費和金融支持舉措也將為「後疫情」時代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實實在在地減負減壓。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其中包括降低工商業電價5%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同時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組合拳」式的降費和金融支持措施,普惠製造業、聚焦中小微企業,這將為汽車整車製造企業、零部件生產企業、流通環節的銷售服務企業等全產業鏈參與者減壓。在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的同時,穩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工作也將穩步推進。

改革創新與製造業升級 力促汽車業打造競爭新優勢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另一個創新點是,並未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當前,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為了穩住經濟基本盤,根據實際情況,淡化GDP目標,目的是集中精力落實「六穩」「六保」,實事求是地以保促穩、穩中求進。

在「不以GDP論成敗」的基調下,政府正用改革開放的辦法,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拉動市場、穩定增長,這成為今年政府工作的主旋律。與此同時,還要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推進智能製造;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同樣步入轉型升級攻堅期的中國汽車產業,也將在這樣的背景下迎來機遇。不可否認,疫情之下,全球製造業的增速都在回落,但智能製造領域的發展前景依然廣闊。某種角度看,疫情加速了汽車產業的數位化轉型和智能製造升級的步伐。在全面推進「網際網路+」的過程中,客觀上將加速產業實現轉型升級,汽車全產業鏈抗風險能力也將更強。

「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成為政府工作報告中惟一一處直接提及汽車的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將新能源汽車與今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新基建」一同提及,也明確了未來新能源汽車可持續推廣的方向:即在加強「新基建」的背景下,以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充電樁的方式,解決新能源汽車行業痛點,補齊制約新能源汽車普及短板,使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水到渠成。由此可見,未來,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模式將應運而生。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多家頭部企業已經紛紛介入充電領域,一個從基礎和源頭,打造有利於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的良性循環正在形成。

事實上,「新基建」與汽車,也成為代表、委員們關心的話題。全國政協委員、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提出以車為「新基建」建設智慧城市、發展新能源汽車產融結合新模式的建議。他認為,應把汽車產業打造成現代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礎設施,成為智能城市的AI細胞。

關於國企改革,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了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第一年,未來三年,國企改革將更加觸及核心、邁向縱深。未來,加速兼併重組以及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場化機制,充分激發市場活力,無疑將成為汽車行業國企改革的重頭戲。同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層面,汽車行業繼續落實簡政放權仍然有很大空間。

推進開放與穩住外資 鍛造汽車產業鏈抗壓韌性

儘管受疫情影響,全球及中國經濟產生波動,但中國開啟的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並未停滯。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外資股比分段放開、合資企業股比調整率先出爐、外資企業獨資建廠……汽車業在擴大對外開放的實踐中扮演著「排頭兵」的角色。作為「六穩」「六保」的重要內容,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不僅要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更要在開放的同時穩住外資、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事實上,受疫情影響,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也在發生動蕩,對中國汽車產業而言,在保持利用外資綜合優勢不變的前提下,更要對「中國式全球化」產業鏈、供應鏈存在的問題客觀審視、冷靜應對,鍛造出真正具備抗壓韌性的中國汽車產業鏈、供應鏈。

在積極利用外資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大幅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這意味著汽車行業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目前傳統燃油乘用車投資項目仍在負面清單之列,未來是否在縮減之列?一旦進入縮減範疇,將如何應對外資股比全面放開所帶來的影響,汽車業要做好充分準備。

民生導向與提振消費 精準挖掘汽車市場潛力

關於提振消費,政府工作報告釋放了明確信號: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推動消費回升。這也意味著,「後疫情」時代,通過擴大投資推動消費回升,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是政府提振消費的核心邏輯。

儘管在提振消費中並未直接提及汽車,但在拓展農村消費方面,農村市場的潛力如何通過精準開發繼續釋放,也在考驗汽車行業。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表示,政府工作報告直接、具體談到汽車產業的內容並不多,但很多內容其實都和汽車產業息息相關,如何穩就業、保民生,如何激發市場活力、提振消費,政府工作報告描繪了一幅屬於中國的規劃藍圖。在這其中,中國汽車產業要在新挑戰和新機遇面前,堅持創新驅動,做高質量發展的「優等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表示,在疫情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對汽車市場和消費需要理性判斷。「從當前我國汽車市場發展所處的階段來看,儘管增速從中高速轉向中低速,但我認為,未來5~10年仍有2%~3%的潛在增長率,總量增長和結構調整上,都有較大的潛力可挖。今年突然暴發的疫情,確實打亂了市場節奏,但這種外部衝擊對消費本身的直接影響是短期的,後續發展要看疫情持續時間和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因此,對於擴大汽車消費、促進產業發展而言,在當前的格局和條件下,我們有潛力但需要精準挖掘,有需求但也需要精準激發,有動力更需要強化。」他說。

來源:中國汽車報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16935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汽車報,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轉載內容並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中經評論:守住"六保"底線 走出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
    守住「六保」底線,我們有信心、有作為、有目標。無論什麼樣的風雨,都無法阻擋中國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腳步。  陽光總在風雨後。美好生活不是溫室裡的生活,風風雨雨就是生活的本身。  年輕自信的國家,歷經成長的風雨。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延期的2020年全國兩會,在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之際召開。中國,正全力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
  • 【關注兩會】 2020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解釋
    【關注兩會】 2020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解釋 2020-12-29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會特輯】儀徵法院2020年工作報告獲全票通過
    【兩會特輯】儀徵法院2020年工作報告獲全票通過 2021-01-14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會議題|兩會什麼時候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兩會議題是什麼
    兩會什麼時候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2020年兩會時間定了!「兩會」召開時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分別於5月22日和5月21日召開地點:在北京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1、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舉行了第一屆全體會議。
  • 「民法典」關鍵詞熱度攀升 人大代表呼籲動物保護成兩會熱點|兩會...
    【今日大數據亮點】 5月27日12:00至5月28日12:00期間產生涉及2020年全國兩會信息124.8萬條,與昨日同期數據相比數量減少。據數據分析統計,民法典、公共衛生、產業鏈等話題關鍵詞數據較昨日明顯增加,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關於「制定法律禁虐禁食貓狗等伴侶動物」等建言成為當日「兩會熱點」。
  • 兩會微視頻「一個都不能少」⑤|張家祥 由地生金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的重要指示精神,在2020全國兩會之際,「再出發、更出彩」,河南廣電全媒體推出特別策劃系列微視頻《一個都不能少》,聚焦脫貧攻堅一線,書寫代表委員最生動的脫貧故事。
  • 2020全國兩會精神主要內容 2020兩會精神要點概括
    2020全國兩會精神主要內容 2020兩會精神要點概括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政治決議  (2020年5月27日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 2020全國兩會7大看點提前看_2020全國兩會主要議題內容
    關於2020全國兩會7大看點提前看_2020全國兩會主要議題內容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020全國兩會7大看點提前看_2020全國兩會主要議題內容,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2020全國兩會,2020全國兩會7大看點提前看相關的信息
  • 陝西:三原縣市場監管局優服務強監管保民生促發展
    今年以來,三原縣市場監管局緊扣「六穩」「六保」要求,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優服務、強監管、保民生、促發展,著力營造寬鬆良好的營商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為全面決勝小康社會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 2020兩會時間|兩會向世界傳遞出的中國信心
    2020兩會時間|兩會向世界傳遞出的中國信心 2020-05-27 21:13:40   來源:中國日報網
  • 市財政局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保基本民生   兜穩「保障網」   在過去的一年中,欽州財政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理念,將保障基本民生放在首位。   2020年,全市教育、社保、醫療等涉及民生支出194.36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1.84%,繼續保護高位。
  • 2020全國兩會主要議題內容 今年兩會7大看點提前看
    【2020全國兩會7大看點提前看】2020年全國兩會即將開幕,今年兩會有哪些調整?主要議程有哪些?新冠疫情防控、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法典草案、民生保障、外部環境應對…今年兩會不一樣,7大看點值得關注!
  • 2020年全國兩會能源輿情報告
    2020年全國兩會能源輿情報告 發布時間: 2020-06-03 09:57:37   來源:能源研究俱樂部  作者:邱麗靜 楊永明 李丹丹 趙君陶   今年的全國兩會承載著不平凡的使命,政府工作報告圍繞「六穩」「六保」提出多項政策措施
  • 2020年兩會概念股一覽 兩會對股市利好嗎?
    兩會概念股有哪些?歷年兩會概念股都是市場必炒的題材,在隨著相關政策或者政策預期的隨之而來,相關股總是受到市場爆炒,而這些內容都是屢次被市場爆炒的熱點板塊,2020年全國「兩會」將從本周五開始,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召開;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兩會」將延續至3月16日全部結束。
  • 聚焦「兩會」四大保險關鍵詞
    繼去年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被提及13次之後,「保險」一詞依舊是今年「兩會」的高頻詞彙之一。那麼,對於保險消費者來說,有哪些保險關鍵詞需要留心關注?這些關鍵詞又與我們的切實利益有多大關聯呢?   目前,我國養老保障「三支柱」體系中,作為「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保基本」目標基本實現;全國已有不少企業建立了「第二支柱」,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企業年金積累資金總規模達14223.17億元;而「第三支柱」,即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也在不斷地推進過程中。綜合而言,我國的第二、第三支柱發展相對滯後,距離「多層次、可持續」養老保險體系還有一定差距。
  • 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時間和結束時間&2020年全國兩會時間安排
    2020年全國兩會時間安排表一覽  2020.05.24: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  2020.05.24: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  2020.05.22:2020年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  2020.05.22: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  2020.05.22: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  2020.05.21: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  2020.05.21: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會  2020.05.21: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
  • 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時間確定在哪天?
    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時間確定在哪天?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2020年5月22日在京召開,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於2020年5月21日在京召開。自2020年5月20日零時至5月28日24時期間,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高度從地面至無限高,劃設臨時空中限制區,禁止單位、組織和個人進行一切體育、娛樂、廣告性飛行活動和施放氣球活動。對於其他性質的飛行活動,應當經軍隊、民航空中管制部門批准後,方可實施。
  • 在華跨國藥企掌門人寄語兩會
    同時,國家還將出臺2020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繼續增加鼓勵類條目,重點是促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  除了對外開放,今年全國兩會的另一個熱點話題當屬健康。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性和健康中國戰略的價值進一步凸顯。醫藥創新作為全球「抗疫」的關鍵一環,其意義也在今年兩會的話題中得到強化。
  • 聚焦兩會 | 網際網路大佬代表,2020年兩會帶來哪些提案?
    2020年全國兩會,網際網路企業大佬帶來了哪些提案或建議?小編為大家做了專門梳理。↓↓↓騰訊馬化騰:七份建議 涉及生態環保等熱點問題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今年計劃向兩會提交七份書面建議,涉及產業網際網路、鄉村振興、金融科技、醫療服務與醫生獲得感、中小微企業發展、區域發展、生態環保等熱點問題。
  • 聚乙烯:2020年兩會在即 PE該如何演繹
    摘要 【聚乙烯:2020年兩會在即 PE該如何演繹】隨著國家環保工作進程的推進,物流快遞運輸與投遞用包裝塑料膜、袋成為國家重點整治對象。